野外钓鱼应对走漂的一种好方法

2011-07-12   发表于 钓鱼   阅读 2.9万   回复 4
野外钓鱼应对走漂的一种好方法:手竿悬坠钓时鱼漂走漂(走水)一般是由两种不同的原因所引起:一是水的排灌使水流动,上下水流方向一致;二是风的影响,当持续刮风三四级以上阵风时,宽阔河道、水库等大水面的上层水被风吹向下风处,而下层水则向风吹来方向流动,上下水流方向相反。鱼漂走水方向也各不相同,在流水中鱼漂向下流走,而在风吹水域,鱼漂却反而迎风而走。在实践中钓友大多都有这样的体会:流水走漂的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钓效往往极差。在走漂的情况下钓鱼有三个不利因素:一是引鱼聚集难,诱饵容易被水流提前化散冲走,形不成集中的饵窝区;二是移动的饵与水底的摩擦使饵过早雾化溶散变成空钩;三是对习惯吃底部静态饵的鲫、鲤、青、等鱼来说,移动的饵使它们心存疑虑,一般不会轻易咬钩。所以流水中要钓这几种鱼,除了要解决诱饵的做窝和钓饵不能过早溶散外,钓组的稳定是十分必要的。既要保证钓组有较高的灵敏度又要使鱼漂不再移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应对流水走漂有多种方法,如用大漂细线,减少水流阻力、拉紧线组;在双钩上缚重物以增加钩重;钓组调低钓高,用双钩饵拖地来止住钩饵不再移动;增加一个附加大坠;钓跑铅(或称跑线)等等。以上方法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要么难以完全制止走漂,要么灵敏度不够,使鲫、鲤鱼等咬钩文静、动作幅度小的鱼咬钩信号得不到充分体现,从而丧失了提竿中鱼的机会。钓组的灵敏和稳定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在流水走漂的情况下矛盾就更突出。笔者经近三年的野钓实践,采用长子线上另加一小坠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灵敏与稳定这对矛盾,既能使鱼漂不走,又能使钓组的灵敏度下降较少(同样情况下鱼讯多,获鱼多就是证明),现介绍如下:
调法和原理:当遇走漂时,卸下原子线,另换一副长短相差4~5厘米的子线,并在长子线下端相距钩2~3厘米处加一小铅坠,小坠的大小依照水流速度而定。双钩上饵后抛至钓点观察,看鱼漂是否还会继续移位。如果鱼漂到位后慢慢下沉数目,然后又抬升几目(非鱼咬钩引起,)说明小坠重量不够,钩饵还在移位,需重新换一块稍大的小坠再试。当水流稍大或者风力大于四级时,所加小坠虽止住了钩的移位,但水流会把鱼漂示目全部“吞没”,特别是使用中小号的鱼漂或调目没定较低位置时,鱼漂的浮力不足以抵御水流,所以此时还须调整鱼漂的预留浮力即增加调目。方法是修剪主坠,凭经验剪去一条铅皮大约2~3目的量再试,只要水面上的示目有1~2目不再下沉,整个调整就告结束。当然小坠和主坠的调整并非一劳永逸,应随着风力和水流的大小变化而随时变化。推测线组在水下的状态应是这样的:主坠悬底;主线略有弯度;子线一前一后斜立分开,长子线的小坠及钩卧底,依靠水与水底的摩擦力定位,短子线钩接底或触底。鱼咬上钩,鱼讯是慢慢下挫或下扌屯;鱼咬下钩,能十分轻易带动小坠,如果顺流游走,鱼讯同样是下挫;如果含饵逆流而上,鱼漂则抬升。所以此钓组在流水和风浪中仍具有悬坠钓十分灵敏的优势。
注意事项: 1.小坠不可一开始就太大,从小不点开始试,以能止住鱼漂不走为准,否则鱼咬下钩时会提早吐钩,影响上鱼率。 2.主坠的调整也要逐步进行,不可一下子把主坠铅皮剪去太多而使鱼漂重新走水。 3.鱼漂用5号及以上,这样配铅重,浮力大,能拉紧线组,减少主线弯度,提高钓组灵敏度。 4.流水中的钓组,子线不宜太长,以减少子线倾斜而带来的灵敏度下降。 5.本钓组的精髓之处在于主坠仍是悬坠,钓手应在原先正常调整调目和钓目及找到实底的基础上,通过观察钓目的减少量来判断出主坠是否触底。比如静水中空钩调目为5目,换用带小坠的子线后,两钩饵到底,开始的时候鱼漂显示为4目,这就是调5钓4。随后鱼漂慢慢下沉至1目不再变化,这后面下沉的3目就是流水中主线弯曲和子线的倾斜(主坠下降)的总长度,如每目2厘米计算,3目总长为6厘米,只要短子线大于6厘米,此钓组主坠就绝不会着底。 6.本钓组适宜流速较小的缓流和五级以下阵风所引起的走漂,对流速较大的水流就只能用其他的流水钓法了.
  • 回复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2

2011-07-13

粉丝 3

2011-07-14

粉丝 2

2011-07-15

粉丝 2

2011-07-1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