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派武学

2011-07-12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4万   回复 11


  仰躺在马背上,伸出两个脚趾头,夹住如流星般飞来的利箭。这不是古龙小说中陆小凤的绝技,而是聊斋中一个糟老头子(见《聊斋志异·老饕》)的表演。
  
  蒲松龄是山东人,俗话说“山东多响马,湖北出霸王”,可见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侠客辈出的地方,蒲老先生大约也是一个好侠的人,不然他不会在他的书中弄上十四篇武侠。虽然这十四篇只占《聊斋志异》四百九十一篇(一说四百二十一篇)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聊斋派武学居然涉及到了武侠小说的所有方面,包括武德、武功、武术等各个方面,而且题材也很广泛,既有历史武侠,也有现实武侠,甚至有现在才开始流行的玄幻类武侠。
  
  聊斋派武学是非常讲究武德的。比方上面提到的《老饕》,讲的就是一个绿林大盗自恃有一手发连珠箭的绝技,见财起心,强抢一个老头子的银子,结果人家是武林高手,被打得落荒而逃后弃恶习从善的经历。而在《佟客》中,蒲老爷子将武德放到了习武的首位。董生好剑术,恨不得异人之传。后来遇到了一个真正的侠客佟生,却被佟生略施小技,幻化出其父遭劫的场面,结果“壮念顿消,仓皇不已”。文中借佟生的口说:“要必忠臣孝子,始得传其术也。”另外在《武技》中,作者又强调了习武者的修养问题。说的是淄博人李超从一少林僧人学得一身武艺后,自以为尽得师传,后来碰上师父的故人后执意要将对方打败,结果被对方一掌击伤的故事,说明了习武的目的和习武者谦虚的重要性。
  
  聊斋派武学的功法主要是外功,大约来自少林所传。内功有《铁布衫法》,也有天生神力的描写。
  
  聊斋派武学里的招术不多——蒲老爷子一介书生,而非武林高手,他又不是专门写武侠的人,所以他笔下的武术自然也以快与力大为主要特征。这种倾向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古龙。古龙笔下的武林高手就讲快,讲力大,而不象金庸和梁羽生笔下那样花里胡哨。另外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是聊斋派打斗描写。可能蒲公对武术的感性认识比较敷浅,所以对武打的刻划也就过于粗泛,往往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不过由于蒲公文采惊艳,又擅长造势——这一点好象也对古大侠有很大的影响,读来也颇有意思。在《聂小倩》中,剑囊杀妖那段就是典型。在此之前,作者做足了铺垫:先写仙剑之神——“忽有物裂箧而出,耀若匹练,触折窗上石棂,飙然一射,遽敛入,宛如电灭”,次写仙剑之奇——白光晶莹,长可二寸,径韭叶许,荧荧然一小剑也“,再写剑囊之威——“女过斋欲入,却退,似有所惧”,半年后,“妾今日视之,肌犹栗栗”,最后才写剑囊杀妖的过程——“物如飞鸟至,如夜叉状,电目血舌,目炎闪攫拿而前,至门却步,逡巡久之,渐近革囊,探爪摘取,似将抓裂,囊忽格然一声,大可合篑,恍然有鬼物突出半身,揪夜叉入,声遂寂然……共视之,清水数斗而已”。
  
  千古文人侠客梦。作为对社会与人生感受敏锐而深刻的文人,他们做侠梦的主要原因,是借侠的伟力来反抗社会的不平。蒲老先生自不能免俗。比方《侠女》讲的就是一位女侠隐姓埋名为父报仇的故事。《聂政》讲的是聂政之魂帮助王生夺回被怀庆潞王强抢的妻子的故事。还有《商三官》和《田七郎》,也可以归入这类。其他的武侠故事,大多是劝人向善的,如《妾杖击贼》,教化的味道太浓,至于其中一些三言两语的武侠笔记,就近于猎奇,这里就略去不表了。
  
  
  • 回复1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清晓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0

2011-07-12

粉丝 10

2011-07-12

粉丝 4

2011-07-12

粉丝 5

2011-07-13

粉丝 3

2011-07-13

粉丝 2

2011-07-13

粉丝 5

2011-07-13

粉丝 5

2011-07-13

粉丝 1

2011-07-13

粉丝 1

2011-07-13

粉丝 5

2011-07-13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