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老乡--王中华:“窗口”舞霓裳

2009-10-09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9.5万   回复 5
王中华,1962年出生于天门小板,高中毕业后进入小板农具厂工作,1986年到深圳打工,1995年开始经营深圳白马服装批发市场,2000年成立华杰星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成立白马物流公司,现为中华国际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带着创富梦想走出天门。
  他白手起家,历经23年打拼,成为深圳无可争议的服装大王。
  他是在外创业的天门人中的佼佼者,也是6万余闯深圳的天门人的致富推手。
  ……
  他就是从天门市小板镇走出来的实干家,中华国际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华。
  敢于迈出第一步
  台风“莫拉菲”刮过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如约来到深圳白马时装商城6楼王中华的办公室,采访了这位服装大王。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王中华进入小板农具厂工作。“那个时候,每月的工资是20多元,我感觉自己跳出了农门,高村里人一头。”王中华乡音未改。可不久,王中华的满足感便渐渐消逝。在那个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时代,看着一些同学和朋友成为商海弄潮儿,王中华满怀激情,也跃跃欲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顶住家庭压力走出农具厂,放弃了“铁饭碗”。
  他注定和服装业有缘。第一次下海,王中华就选择了服装裁剪,然而他根本就不会服装裁剪。“当时自己一没有本钱,二没有人帮忙,因为了解到服装裁剪投入的本钱很少,门槛很低而且收入还可观,当时在天门加工一条裤子便可赚2毛到5毛,就选准了这行”。
  那时的中国,上海的服装加工业最为发达,海派服装式样是潮流的风向标。王中华找来上海服装裁剪书籍,如同找到武功秘笈,通宵研读。一个星期后,王中华就掌握了成裤的裁剪技术,他用一把剪刀开始自己的经营之路。“那个时候,心中只有成功的梦想,没想到过会失败”。
  1985年初,王中华了解到在京山县加工一条裤子可赚2元,同等情况下,利润是天门的近10倍。他抓住这一商机,只身从天门来到京山。无亲无故的他,奔波半天,借到一扇门板铺在街边,就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一年之后,王中华的缝纫店办得有声有色,还招揽了5名员工。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拂了七个春秋,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成为了各地商贾激烈角逐的大舞台。这一年,王中华得知有一位亲戚在香港办丝花厂,厂子里工人的月工资达到2000多港币。他心动了:这一个月的工资就差不多是自己半年的收入,到深圳去闯一闯,那里的舞台更大。
  “在京山刚刚办起的缝纫店怎么办,你就那么有把握能闯出个名堂?”家人摆出了疑问。执着的王中华耐心启发劝导,最终还是让家人同意了自己的想法。当年,怀揣创富梦想的他放弃了京山的店铺,与妻弟张振兵一道踏上前往深圳的列车。
  从打工者到老板
  当王中华的脚步踏进深圳,困难就迎头而来。满以为凭着自学而成的裁缝手艺就能进厂的王中华错了——服装厂不招收男工。夏季的深圳多风,夹杂着海腥味,远不如家乡的空气清香,他觉得有些无助。
  难到就这样再回到天门吗?王中华继续寻找着工作,他又找到一家服装加工厂,厂方还是以不招男工为由拒绝招收,王中华仍然没有放弃,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上机做衣的机会。厂方见王中华技术过硬,破例将他招进了工厂。
  在工厂打工3年多后,王中华积累了一些经验,也看到了深圳服装业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决定自己来办服装加工厂,自己当老板。“没有当老板的想法,你永远可能都是跟别人打工。”访谈中,王中华一如的坦诚、从容、睿智。
  那个时代,恰恰给有头脑的人一个绝佳的机会:凡是能够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能够卖出去。凭借着对服装市场的了解,1990年,王中华和妻弟办起了服装来料加工作坊。无论有多难,他总是严格按照客户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送货上门,周到的服务使他赢得了客户的良好口碑。两年之后,一位香港老板找到他,表示愿意与他合资开办服装厂,并表示客户方面不用他担心。面对这样的好机会,财富略有积累的王中华当即决定与港商合资办服装厂。
  不久,投资50万元,拥有百来人的服装厂开机生产。一年下来,这个小厂给他带来近20万元的收入。又经过3年的打拼,王中华的服装厂业务越来越红火。
  抓机遇做大做强
  1995年,一个在后来证明是彻底改变明天的机会,出现在王中华视线里,这一年,位于罗湖区的白马服装市场整体对外招租。“面对机遇,我当然有想法”。当时,白马服装市场共有120个铺位,招租的费用需要200多万元。“别人都抢着去做(到市场里租铺位),我为什么不去做呢。市场里一个铺位光租金就可收6000多元”。
  “老天爷总是在我们不可逆的人生道路上设置岔路口,然后等着我们去作出选择,是前进或是后退,是下手或是放弃”。王中华选择了前者。这是他基于对“机会成本”这一经济学概念的理解而做出的一搏。
  王中华拿出自己这些年的全部积蓄,将白马服装市场承租下来。尽管他有信心经营好这个服装市场,但投入这么大,他也有些担心。然而,他的担心和焦急仅仅持续了半天,到当天下午,就有80多家商户进场,不到一个星期,铺位告罄。
  就在王中华入主深圳白马服装批发市场之时,国内服装批发市场也是风生水起,北有山东即墨服装市场、南有福建石狮服装城、东有中国常熟服装城、西有重庆外贸精品服装批发市场,中有汉正街诸侯割据,更有身旁的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虎门富民时装城虎视眈眈。“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商战法则严酷无情。销售市场无法拓展,铺位势必失去人气,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将无从谈起,最终只有关门或是被人吃掉的结果。王中华彻夜难眠,感受到来自竞争的巨大压力。
  王中华决定选择以廉价推进销量来取胜,拓展销售市场。此举迅速收到效果,批发量大幅跃升,不到两年时间,白马服装市场凭借“廉价”这支锐利之矛,攻城拔寨抢占了深圳近一半的市场。不过王中华清楚,此举并非长久之计,如果批发量一旦大幅下滑,“廉价”这支锐利之矛将失去锋芒,规模效应也成为镜花水月,江西南康的服装市场就是前车之鉴。上世纪90年代初,江西南康市的成衣产业从业者数以万计,产值数亿元,并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服装市场的一个重要集散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望与山东即墨服装市场比肩的“小巨人”,却一直在低价、底档、以量取胜的怪圈徘徊,此后10年几无进展,逐渐没落。
  从白马服装市场楼顶望去,约500米外就是罗湖海关。“既然自己占据着面向海外的桥头堡,何不将这一优势打出来呢?”王中华调整了经营思路,增加、提升服装批发的品种和品质,同时将视线投向了海外市场。此后,王中华对白马服装市场进行了改扩建,增建了明华广场,形成了商住一体的宝华楼白马时装商城。
  如今,宝华楼白马时装商城的服装除了牢牢占据深圳大半江山和一部分国内市场外,几乎有一半的量是销往东南亚、中东等地,到2009年7月份,时装商城已发展到2000多个商铺、近8000租户。宝华楼白马时装商城,资产早已过亿元。他也成为深圳无可争议的服装大王。
  2000年,随着科技产业的兴起,王中华投资成立了华杰星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电子产品,与TCL、飞雕电器成为合作伙伴。
  国内、海外服装市场的拓展,也加速了白马时装商城的物流发展。一些物流公司盯住了这块物流市场。“别人都抢着去做,我为什么不去做呢?”2004年,王中华投资成立白马物流公司。尔后,在此基础上,他成立了总部设在香港的中华国际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家乡人的致富推手
  在人声喧嚣的白马时装商城内,每经过一段铺位,都有天门口音传到记者的耳朵里。14年的时间,这里留下了太多天门人的足迹。“这些年来,到这里做生意的天门人已达到6万多人,有不少是慕名而来的,其中成为百万富翁的至少超过百人,王董已经成为他们的背后推手。”已身为宝华楼白马时装商城经理的张振兵说。
  一位前来洽谈生意的年轻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他叫张鹏举,也是咱们天门老乡。”张振兵介绍。
  今年32岁的张鹏举是马湾灌市人,本世纪初,张鹏举带着创富梦想慕名来到白马时装商城打工,当上了一名保安。“想成为老板是有创业激情的表现,但光有激情和梦想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磨练。”王中华对他和其他打工仔说。4年之后,因业务拓展的需要,白马时装商城急需招纳一部分财务人手。张鹏举抓住了这一机会,苦学财务知识,用自己的表现打动了王中华,从保安转身为财务人员。不久,张鹏举当上了白马时装商城财务经理。
  “我很感谢王董,他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机会,在创业路上,他是我们的领路人。”张鹏举说。
  如今张鹏举的创业已小有成就,在深圳办起了一家服装厂,为白马时装商城提供货源,而他也成为了王中华“制造”的百万富翁队伍中的一员。
  “去帮助一个人,实际上比自己做成功了一件事还高兴。”王中华感悟自己的历程。2007年,王中华拿出50万元为小板镇金王村修筑了一条通村公路。“天门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只要家乡有好的项目推介给我,不管多大,我一定会去投资,并以此回报家乡人民。”
  如今壮志雄心的王中华,眼光投向新的目标。去年,他投资数千万,在青海成立矿业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中华国际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正劈波斩浪,勇往直前!来源:天门网
2人 (含2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 回复5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2

2009-10-09

粉丝 2

2009-10-09

粉丝 1

2009-10-10

粉丝 2

2009-10-10

粉丝 1

2009-10-1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