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情乡音] 武汉城市圈产业“双迁”绘出线路图

2009-08-14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7517   回复 2
今年以来,按照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交通一体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商业连锁经营以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5个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这5个重点工作既着眼于解决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又立足于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比较优势,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五个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情况,敬请关注。

  双迁任务

  武汉传统产业外迁:武汉市将现有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造纸、建材、一般性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石化中下游产业和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

  8市总部入汉:鼓励周边城市将来企业集团总部、研发、营销机构转入武汉市,实现集约式与集群式发展。

  双迁路径

  武汉的纺织服装业主要向孝感(汉川、安陆、孝南经济开发区)、仙桃(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天门(天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转移;

  武汉的化工产品主要向孝感(应城经济开发区)、天门(仙北工业园)、潜江(潜江经济开发区)等市转移;

  鄂州、黄石、黄冈(团风)主要承接武汉市的石化中下游产业和钢材加工、建材等产业转移;

  咸宁、黄冈、天门主要承接武汉市的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一般性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产业的转移。

  双迁政策

  按照“确保基数、超收分成、实现共赢”的原则,专项制定支持城市圈内税收分享机制、财政激励和约束机制、财税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统一的税收征收协调机制。企业转移后的产值估计,按当年的100%计入转出地和承接地,分别由两地统计部门上报,在省统计计算总量中再扣除重复的计算部分。

  双迁平台

  省政府搭台,每年召开一次促进产业转移协调会,研究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决定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每半年召开一次产业转移衔接会,构建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转移“市场”;筹划建设包括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融资服务、产业和项目信息介绍等功能完善的城市圈产业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便捷地为圈域内各城市提供产业转移服务。各市搭建相应的产业转移平台,对产业转移措施得力、速度快、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了优势产业园的县市及开发区给予奖励。(记者严运涛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链接

  “双迁”开新局

  7月17日,一场特殊的“婚嫁”在武汉举行。“新娘”是武汉市硚口区的近百家化工企业,“新浪”是黄冈化工产业园。

  在这场黄冈化工医药产业投资说明会上,武汉将百家化工企业陆续“嫁”到黄冈。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墩,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市长刘雪荣签约,将投资4亿元的有机化学品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黄冈化工产业园。

  当日一起签约的,涉及武汉15个化工项目,投资总额达19.88亿元。这意味着,武汉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大转移正式拉开序幕。

  武汉化工企业的集体外迁,正式启动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的大幕。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优化发展实施方案》,各大产业将实现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区域功能上的定位,计划3年时间完成产业双向转移。

  今年内,产业双迁重点明确:在武汉市硚口区的化工产业和江汉区的纺织服装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上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属于上述转移范围内的企业,在今年内与周边具有相应产业承接条件的孝感应城化工工业园、潜江化工工业园、仙桃经济开发区、汉川经济开发区签订正式转移协议,并在2010年底以前基本转移搬迁完毕。

  今年研究启动武汉市造纸、水泥企业向周边转移的推进工作方案;武汉市和黄冈市要研究武汉现有小造船企业向黄冈转移的意向;武汉市和鄂州市要研究提出将葛店开发区作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园外园”的建设方案报省政府审批。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今年以来,按照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交通一体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商业连锁经营以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5个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这5个重点工作既着眼于解决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又立足于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比较优势,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五个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情况,敬请关注。

  双迁任务

  武汉传统产业外迁:武汉市将现有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造纸、建材、一般性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石化中下游产业和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

  8市总部入汉:鼓励周边城市将来企业集团总部、研发、营销机构转入武汉市,实现集约式与集群式发展。

  双迁路径

  武汉的纺织服装业主要向孝感(汉川、安陆、孝南经济开发区)、仙桃(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天门(天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转移;

  武汉的化工产品主要向孝感(应城经济开发区)、天门(仙北工业园)、潜江(潜江经济开发区)等市转移;

  鄂州、黄石、黄冈(团风)主要承接武汉市的石化中下游产业和钢材加工、建材等产业转移;

  咸宁、黄冈、天门主要承接武汉市的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一般性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产业的转移。

  双迁政策

  按照“确保基数、超收分成、实现共赢”的原则,专项制定支持城市圈内税收分享机制、财政激励和约束机制、财税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统一的税收征收协调机制。企业转移后的产值估计,按当年的100%计入转出地和承接地,分别由两地统计部门上报,在省统计计算总量中再扣除重复的计算部分。

  双迁平台

  省政府搭台,每年召开一次促进产业转移协调会,研究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决定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每半年召开一次产业转移衔接会,构建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转移“市场”;筹划建设包括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融资服务、产业和项目信息介绍等功能完善的城市圈产业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便捷地为圈域内各城市提供产业转移服务。各市搭建相应的产业转移平台,对产业转移措施得力、速度快、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了优势产业园的县市及开发区给予奖励。(记者严运涛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链接

  “双迁”开新局

  7月17日,一场特殊的“婚嫁”在武汉举行。“新娘”是武汉市硚口区的近百家化工企业,“新浪”是黄冈化工产业园。

  在这场黄冈化工医药产业投资说明会上,武汉将百家化工企业陆续“嫁”到黄冈。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墩,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市长刘雪荣签约,将投资4亿元的有机化学品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黄冈化工产业园。

  当日一起签约的,涉及武汉15个化工项目,投资总额达19.88亿元。这意味着,武汉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大转移正式拉开序幕。

  武汉化工企业的集体外迁,正式启动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的大幕。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优化发展实施方案》,各大产业将实现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区域功能上的定位,计划3年时间完成产业双向转移。

  今年内,产业双迁重点明确:在武汉市硚口区的化工产业和江汉区的纺织服装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上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属于上述转移范围内的企业,在今年内与周边具有相应产业承接条件的孝感应城化工工业园、潜江化工工业园、仙桃经济开发区、汉川经济开发区签订正式转移协议,并在2010年底以前基本转移搬迁完毕。

  今年研究启动武汉市造纸、水泥企业向周边转移的推进工作方案;武汉市和黄冈市要研究武汉现有小造船企业向黄冈转移的意向;武汉市和鄂州市要研究提出将葛店开发区作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园外园”的建设方案报省政府审批。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今年以来,按照省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的部署,省直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交通一体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商业连锁经营以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均等化5个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这5个重点工作既着眼于解决推进区域发展一体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又立足于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的比较优势,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报道五个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及相关情况,敬请关注。

  双迁任务

  武汉传统产业外迁:武汉市将现有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造纸、建材、一般性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石化中下游产业和生产基地逐步向周边城市转移。

  8市总部入汉:鼓励周边城市将来企业集团总部、研发、营销机构转入武汉市,实现集约式与集群式发展。

  双迁路径

  武汉的纺织服装业主要向孝感(汉川、安陆、孝南经济开发区)、仙桃(仙桃经济开发区、仙桃工业园)、天门(天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转移;

  武汉的化工产品主要向孝感(应城经济开发区)、天门(仙北工业园)、潜江(潜江经济开发区)等市转移;

  鄂州、黄石、黄冈(团风)主要承接武汉市的石化中下游产业和钢材加工、建材等产业转移;

  咸宁、黄冈、天门主要承接武汉市的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一般性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等产业的转移。

  双迁政策

  按照“确保基数、超收分成、实现共赢”的原则,专项制定支持城市圈内税收分享机制、财政激励和约束机制、财税资源优化配置机制、统一的税收征收协调机制。企业转移后的产值估计,按当年的100%计入转出地和承接地,分别由两地统计部门上报,在省统计计算总量中再扣除重复的计算部分。

  双迁平台

  省政府搭台,每年召开一次促进产业转移协调会,研究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决定解决问题的政策和方法;每半年召开一次产业转移衔接会,构建武汉城市圈内产业转移“市场”;筹划建设包括产权交易、法律咨询、融资服务、产业和项目信息介绍等功能完善的城市圈产业转移综合服务平台,及时便捷地为圈域内各城市提供产业转移服务。各市搭建相应的产业转移平台,对产业转移措施得力、速度快、通过产业转移形成了优势产业园的县市及开发区给予奖励。(记者严运涛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链接

  “双迁”开新局

  7月17日,一场特殊的“婚嫁”在武汉举行。“新娘”是武汉市硚口区的近百家化工企业,“新浪”是黄冈化工产业园。

  在这场黄冈化工医药产业投资说明会上,武汉将百家化工企业陆续“嫁”到黄冈。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墩,与黄冈市人民政府市长刘雪荣签约,将投资4亿元的有机化学品生产基地,整体搬迁到黄冈化工产业园。

  当日一起签约的,涉及武汉15个化工项目,投资总额达19.88亿元。这意味着,武汉市三环线内化工企业大转移正式拉开序幕。

  武汉化工企业的集体外迁,正式启动了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的大幕。根据《武汉城市圈产业双向转移优化发展实施方案》,各大产业将实现空间上的优化布局和区域功能上的定位,计划3年时间完成产业双向转移。

  今年内,产业双迁重点明确:在武汉市硚口区的化工产业和江汉区的纺织服装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上实施重点突破。力争属于上述转移范围内的企业,在今年内与周边具有相应产业承接条件的孝感应城化工工业园、潜江化工工业园、仙桃经济开发区、汉川经济开发区签订正式转移协议,并在2010年底以前基本转移搬迁完毕。

  今年研究启动武汉市造纸、水泥企业向周边转移的推进工作方案;武汉市和黄冈市要研究武汉现有小造船企业向黄冈转移的意向;武汉市和鄂州市要研究提出将葛店开发区作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园外园”的建设方案报省政府审批。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赵海涛 实习生 张婷)

   (本文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 )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news/img07/end_i.gif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 回复2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320

2009-08-16

粉丝 2

2009-08-1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