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德育银行”:潜意识的金钱崇拜

2011-11-1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7170   回复 7
“德育银行”:潜意识的金钱崇拜

从新学期开始,潍坊市第七中学的学生人人领到了一张“德育银行储蓄存单”。每个班级的“德育银行”存折上,每位学生的账中都有1000元原始存款,如果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受到表彰,就会得到一笔相应数额的“存款”,最高可一次存入500元;如果迟到旷课、违纪作弊等破坏校风校纪,个人存单上就会被扣掉一笔相应数额的“存款”,最高可一次支出1000元。(《齐鲁晚报》)
报道说,“德育银行”的存折由班级自我管理,班长任“行长”,班委成员和学生代表为“执行董事”,轮流值日,负责日常“存储”事务。每个班级作为“分行”接受学校“总行”的领导。每位学生不同阶段的德育评价结果,都在“德育银行”中进行储存结算。期中、期末进行总结时,对“储蓄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对支出过多或严重透支的,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用挣钱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真亏潍坊市第七中学的领导想得出来!这样做,也许能暂时遏制学生“迟到旷课、违纪作弊等破坏校风校纪”的行为,但不可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因为,通过金钱量化评判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极易产生“钱多就意味着高尚”的心理暗示,出现盲目追逐金钱的行为误导。试想,学校成了“总行”,学校领导是“总行”行长;班级成了“分行”,班长是“分行”行长;班委成员和学生代表为“执行董事”,每名学生分别为“储蓄大户”、“小户”和“零储蓄户”,这样做,哪还有“学校”二字可言?不是成了一个活生生的金融机构吗?学生们每天为了“储蓄”的数额而忙碌,占用了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说,还会使学生留下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的极坏印象。虽然挣钱多并不是什么坏事,但学生只是为了“存款”的数额而去“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就永远不可能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良好素质,成为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的自觉行动。长此以往的后果,必然是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通过金钱来换取。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这需要终生历练,不断完善,直到内化成一种自觉的认识和行动。作为中学生,正处于道德修养“内化”的关键时期,其“内化”的过程必然呈波浪起伏状,出现摇摆是正常现象,这就需要学校能营造良好的道德熏陶氛围,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带动和感染学生的道德修养。这对学校领导和教师来讲,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但这又是学校和老师这一特定的单位和身份所决定了的,是使命所需,职责所系。否则,你就改行罢了,不要再从事神圣的教育工作。开一个“德育银行”来培养学生的德育修养,说轻点,是一种偷懒行为;说重点,是不想尽学校和教师之责的具体表现。


补充内容 (2011-11-19 08:54):
原发《齐鲁晚报》。江西日报大江网转载链接http://wwwbig5.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06/04/13/002240130.shtml
  • 回复7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杨运灿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3

2011-11-17

粉丝 10

2011-11-18

粉丝 10

2011-11-18

粉丝 3

2011-11-18

粉丝 2

2011-11-21

粉丝 3

2011-11-21

粉丝 139

2011-11-2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