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手记:知识的传播,是教育栏目的家常菜

2011-12-05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2896   回复 12


入住教育栏目已有10多天的时间了,手中揣着份迟迟不敢上交的答卷,不为别的,仅仅是因为文中谈的这些,不过是初步的认识,离形成印象、上升至经验作法还有万里之遥。但不交卷又似乎说不过去,俗话讲,干哪行就得吆喝哪行,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就成了聋子的耳朵,一个穷摆设,又是何苦?于是,思来想去,便有了这篇编辑手记,也是完成有知遇之谊的木版曾经布置的作业。本论坛的教育版面,下设栏目有:《教育新闻》《校园快讯》《教育时评》《家长心声》《老师交流》《家教经验》《学生心声》《兴趣班》,通常的作法,一是以新闻、快讯、时评为载体,关注天门乃至外地的教育发展,二是为老师交流教育心得、家长经验分享、学生倾诉心声来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定位,作为栏目编辑,如何根据这类受众的特点,因人制宜地开展导向工作呢?这次只讲一个话题,即“知识的传播,是教育栏目的家常菜”。记得我的读书时代,遇到过这样一位教历史地理的老师,他对其授课内容烂熟于心,已经到了不用备课、张口就来的地步。如指定教学内容,要同学们翻到哪一页似乎从未失过口。当时,我对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后来,读了《庖丁解牛》,从理论上有了新的认识,知道那是熟能生巧的缘故。其实,还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细节,即教材多年的一贯制,知识老化单一,也为先生对教材的驾轻就熟提供了方便,因为先生从事这类教学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代两代人了,学校内就有老师是他过去的弟子。现在则不同了,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现代信息社会,为师者能在课堂内游刃有余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靠的是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前面提到的那位先生是不可能现世了)。学生要博学多才,也要不断地从多方面吸取营养。作为教育栏目,天然地成为了师生们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不断地给他们提供一些导读性的文章,他们自然是会趋之若鹜的。可能有人会对这种作法不屑一顾,也难守护这份寂寞和清静,因为热点,焦点问题更能引起人们的口水之战,论坛似乎也因此会热闹许多。有热点焦点讨论固然是好事,坛友对论坛关注多了,互动交流就方便了。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新闻爆料,人们在第一时间总是习惯地找新闻聚焦、社会关注等栏目,总是寄希望于政府和职能部门,从教育栏目诉求的微乎其微,或许他们明白,在这里只能换取几滴廉价的眼泪或一阵阵“吼吼”,人微言轻,不说也罢。所以,要先保证栏目有正常开张的进账,还是少不了知识的传播。知识的传播,对师生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对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辅导能力同样不可或缺。我在辅导孩子的过程是有切身体会的。有时候,你面对孩子求知的目光,常常无所适从,为什么呢?这一般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孩子提问题你解答不了,二是因为你解答了,孩子听不明白。解答不了怎么办?你要做一个合格的家长,要真正担负起辅导孩子的责任,就要先当好学生再当先生,过去提倡是要向书本学习,拜能者为师,现在这种学习的范围和形式就更加多样化了。如果说,家长来访本栏目,通过专家的讲解,和别人的育儿知识的介绍,找到了解答问题的金钥匙,他还会不常来吗?孩子听不明白,更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一切知识要想让人听明白(篇幅限.制,这里不讨论孩子的智商差异),是说话者的一种修炼,深入浅出是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流传下来了一个“老妪能解”的历史典故,说的是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听,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相信知道这个典故的人不在少数。其实,我还听说过类似故事的现实加强版。即:凡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不管其研究的问题如何高深,在他领取奖金的时候,必须向中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讲明他的道理。可见虽然是很高深的理论,但要求用很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栏目所以开办一些知识性的普及教育,就是希望各位家长能在熟悉一些适应小孩智力发展的趣味游戏中(如猜谜,儿歌,讲思维逻辑故事、哲理故事等)得到启迪,用儿化的语言为孩子们搭建理解的平台。如果孩子喜欢上了这种求知形式,家长学会了这种教育方式,亲情互动,口口相传,相信教育栏目的人脉兴旺就会自然地多了一个切入点。以上涉及的仅是话题因素中的一个问题,要使一个栏目保持长期活跃,而不是冷冷清清,这中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熟悉QQ群的人都知道,冷清的群,总是没有人在那儿说第一句话,一旦有一个人在那儿说了一句话,总会有人回应,哪怕一句“你好”,都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块石头扔下去,不管你是多大的石头,能激起“浪花朵朵”还是“两三朵小浪花”,都无所谓,你回应他也回应,这群就不会冷清。当然,有这么一个扔石头的人,这群就会一直热闹了吗?不一定。这里,就要看石头的成色了。像“你好”、“今天天气真热”这类的话基本上适合打水漂,但如果是热点焦点类的话题,就容易引起共鸣。换言之,你抛出的话题是有价值的,且出现在几个小时之内,乃至几天之内,都会围绕这一话题讨论。这样的群,热闹就会持续下去的。栏目的发贴与跟贴,也有类似的情形。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因素和话题因素,缺一不可,但人的因素要重要于话题因素。毕竟,一个栏目的活力,总是离不了那些总爱挑起话题或者是非的人。这有点像好莱坞的大片,一只絮絮叨叨的驴子,或者一头闹哄哄的小熊,会让整部片子变得生动。值得学习的是,在前一段时间内,刻意制造一个话题,引起大家对某一现象的了解和互动,也是使论坛能提升人气、持续热闹下去的好方法。如木林森版主的打油生意,坛友一访再访,乐此不疲,高达300层封顶,成为本论坛中的摩天大楼,堪称成功的典范。
  • 回复12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状元乡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3

2011-12-05

粉丝 3

2011-12-05

粉丝 41

2011-12-05

粉丝 2

2011-12-05

粉丝 2

2011-12-05

粉丝 2

2011-12-05

粉丝 2

2011-12-05

粉丝 41

2011-12-05

粉丝 2

2011-12-06

粉丝 2

2011-12-06

粉丝 66

2011-12-08

粉丝 2

2011-12-0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