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红杏出墙一点点,美丽而绝不放荡

2009-12-17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1万   回复 1
张爱玲曾说过一些妖言用来惑众,她讲“正经女人虽然痛恨荡妇,其实若有机会扮个妖妇的角色的话,没有一个不跃跃欲试的。”这话说的虽有偏激让女人看了愤愤不平,但是细细品来尖酸刻薄中还是透着些道理的。她为女人红杏出墙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使得女人有了和男人一样放荡的情怀。

当人们看《廊桥遗梦》泪流满面时,红杏出墙已经成为使人黯然伤感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廊桥遗梦”是最经典的红杏出墙版。每一个被圈在墙里面的红杏看了之后都会心猿意马一至两天的。白马王子的美梦谁都有而且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得到真爱的女人看了廊桥遗梦常常会一个人泣不成声。然后再推荐给她的其他闺友。她们传染着这种失落爱情的悲情,这种行为让所有的男人胆战心惊。

弗郎西斯卡坐在雨水中的车里,她咬着手指,泪如雨下,心中柔肠百转。但她终究没有打开车门,虽然我们在心里已经顺理成章地为她铺好了冲出去的场景,但她没有。她只是哽咽。然后泪眼朦胧地看着他渐行渐远。每次看到这个片段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把自己放进去,仿佛那是自己早年间丢落的东西,那样揪心那样失落心碎。

你希望女主人公勇敢地冲出去,可最后那扇车门还是未能开启。和你一样丢掉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如果她摆脱羁绊追寻他走了,也许他们一样会彼此厌倦,象平常的夫妻一样,也许他们相守相依,一起牵手允吸着真爱走完一生。可是你想的总是第二个也许,因而遗憾因而悲伤。但是她只把这个人整个地放进了自己的日记,终止在那个雨中朦胧的背影上,把一切都定格在那个最美的瞬间,这是红杏出墙的界点也是最高境界更是真谛所在。

墙外的风景再美,最多只能算一段华彩。曲尽终了你还是要回到平凡的旋律上来,跟那个你需要看一生一世的面孔继续纠缠在暗香浮动中走完你的下半生,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因此就说每个女子心底里都有水性扬花的幻想,这只是总结了人的天性而已,实际上应该是所有人的通病,与男人女人无关!如若可以给你一个撒野放肆的机会,可以在毫无损失的情况下脱离正常的轨道,大多数人肯定是愿意接受这种刺激的,也许根本就没什么冰清玉洁和正人君子。

翻看材料,“红杏出墙”出自叶绍翁的《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这里的一枝红杏是指早开的杏花,娇羞于枝头,探出墙来呼唤着春天,一点也不流氓,却给人美好的遐想。其实在叶绍翁之前,早有文人常常会把“杏花”和“墙”联系在一起,喜欢让杏花小姐在墙头顾盼生姿,“红杏出墙”的引申和联想由此而来。“红杏出墙”最早出现在宋代的话本《西山一窟鬼》:如捻青梅窥少俊,似骑红杏出墙头。这个话本说的是裴少俊和李千金不顾礼教的情爱纠葛。元代白朴根据此话本,写成著名杂剧《墙头马上》。

元代以后,“红杏出墙”的说法和用法就愈加明显起来,比如“恰便似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能够折入手,空教人风雨替花羞”。墙意味着“隔”,墙两头只有孤身一人,便是怨男怨女,墙两头男女相隔,就是一对痴恋。所以,古时文人就很喜欢把“杏花”和“墙”联系在一起。

到了近代,“红杏出墙”的用法就固定了下来。由于“红杏”、“墙头”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地位,所以,“红杏出墙”在最初只是一种含蓄的指代,到了今天,已经成了指女人出轨的一个有诗意的代名词。我心灵深处仿佛有这么一枝红杏的模样,是个瘦长历练纤手俊俏的中年女人,有深深的眼窝和优美的颈,笑的时候有一丝无奈。不是绝色美女却俊秀挺拔,不经意还透出年轻时的风韵。她的每一个笑容都很有节制,也不知是不是在笑;每一个动作都很优雅,到某一个弧度的时候戛然而止。那么她绝对是一种暗示,暗示她潜藏惊人的一股叛逆,只是不愿表现或者不屑。一旦红杏出墙就非常的夺目,平常的破罐破摔,满脸的放弃,就会会突然间容光焕发起来,如鼓满风帆的一叶小舟,如骤然绽放的一枝花朵。对这样的红杏,我会突然有点肃然起敬的感觉。不是在煽动不安分情绪,不是怂恿出墙不是教唆出轨,更不是为没有责任感的人进行辩护。她比那些一任自己胖下去老下去变成泼妇的女人,要让人感动一万倍。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3

2009-12-1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