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吧,众生们!

2009-08-20   发表于 灌水   阅读 3234   回复 3
幼小懵懂时,一个小孩子,平生第一次抿白酒,绝对与酒桌上大人童心骤起的恶意耍逗有关。我还记得最初抿的那口白酒,味道浓重,刺鼻,喝下去,通过舌头进入喉咙,是一条曲折艰难、重重黑暗的道路。脑子觉得特别沉重,没有香感和爽感,除了苦辣滋味。饮入腹内,心中就仿佛打开一镜嘈杂的、恶心呕吐的、昏天暗地的天空,那里树枝干枯,挂满了灰风,充满死亡意象。这必定是以价格的低廉流行乡村之间的散装劣质白酒。它造成的死亡事件在我听闻中就有两起之多。多年后喝到五粮液和剑南春,才算知道白酒的醇香并非浪得虚名。与之相比,最初喝啤酒的感受也没好到哪儿去。倒入杯中,呈黄褐色的啤酒,上面浮出白色泡沫,是父亲为了让弟弟的胃下垂好起来,听说啤酒养胃,才没事就让弟弟喝一杯,也就让我没事跟着喝两口。我还没喝,一股腥臊味道扑鼻而来,掀起我正处于平静中的嗅觉的水面,一时翻江倒海,产生严重的排斥心理。父亲说喝一口吧,外国人管这叫液体面包,有营养。我也就抿了一小口,抿了舅舅口中所言的“猫尿”。苦哇。太难喝了。世界上还有比啤酒还难喝的东西吗?我当时想问。同样的,这种名为“冰峰”牌的当地啤酒,也属于制造出来的次等啤酒。小时候,我爱喝汽水,一度认为世上最好喝的是汽水。直到多年后我喝到城市里卖的啤酒,喝到大超市里卖的外国品牌在中国建厂酿造的啤酒,更喝到一些原产于德国或其它国家的啤酒后,我才知道,我是个热爱啤酒的男人。我是个酒鬼。没错。
    
     也是在上了高中,远离了父母的管束后,我才接近酒,接近啤酒。同学生日,是要喝上三五瓶的。此时喝酒就同抽烟一样,成为一件反叛姿态的青春外衣,虽热情洋溢、光华亮丽,然内心却是孱弱不安、恐惧内疚的。那时,还有和同学拼酒的量,对瓶吹,仰脖而尽。1997年,大连黑石礁,我和一班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迈着轻飘的、如柳絮棉花般的脚步走过夜落下的街路,棒槌岛的酒花在我心中泛起盎然的兴奋和低昂的快乐。1999年以后,吉林市,我喝到华丹和金士百啤酒。2003年,在民国氛围感强烈包围下的天津卫,我喝到雪花。然而雪花并不好喝。到目前为止,我喝过的啤酒品牌成十上百,好喝的大多是罐装和瓶装的外国品牌,比如百威、蓝带(最近我难忘我所热爱的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去年在影片《老爷车》中的举罐一喝)、嘉士伯、喜力朝日等等。国产品牌的青岛、哈尔滨也不错。至于让我在北京大吐一夜的燕京,以及四处并购当地啤酒企业的华润的雪花,则不在我爱喝的范围之内。好的啤酒,喝起来味道甚浓甚爽,过瘾;不好的啤酒,比如马路边烧烤店里的扎啤,如同人工勾兑的一种发涩发淡。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我建议并且我已身体力行,就是不喝免费啤酒,要喝就喝品牌啤酒,纯生最好。这无疑是句废话。但有时废话我们也做不到,我们有时总是要露出性格中可憎的一面。
    
     喝酒,自然要和朋友们在一起。自己喝叫馋酒,品酒。大家喝才叫喝酒。是为了一些目的而喝的。要么是求人办事请客吃饭,要么是许久未见甚是想念,要么是鸿门宴,要么是谢罪酒和气生财,要么是感恩戴德以示感谢。要么,就是高兴,为了一件事的解决而高兴而聚而喝。要么,很大的可能就是借酒消愁,以排解心底沙漠般一望无边的烦忧。要么,就是消遣,打发时间,喝不喝,时间都铁轮般摧花而转,打断你想保持年轻容颜的念头。不喝,不如喝。对于我,因为不是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自然也无从把国家资金当作自家钱包随便花,所以喝酒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和朋友们相聚。或者,就是想喝。它好喝。但是,喝酒的方式内容是我在乎的事儿。于我,喜欢大家喝自己的,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劝酒,不拼酒,喝完酒不耍酒疯,要有酒品。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也是我一直追求的喝酒的境界。尤其在每年大醉几次,连喝十瓶八瓶啤酒外加几杯白酒的猛然摧残的攻击下,我渐渐从莽撞的年龄过渡到了理性和清醒的岁数,现在,喝酒就是为了喝得快乐。尽管有时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尽量避免还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说到酒。就不免要说到古今中外的酒文化。这里只说及中国。也就先说到了庄子的《逍遥游》。庄子在表面轻松飘逸的言语下面表达了自己在人间悲切深沉的无奈和痛苦,但也有因为人最终不得不受这世界束缚和免不了一个死亡结局而心胸豁然开朗了,想开通了,想明白了,活着,既然是件痛苦的事儿,为何不从这痛苦中找寻些快乐呢?于是,庄子歇斯底里放浪形骸地乐观了,旷达了。通过解放自己达到了人间的终极自由了。于是,怪诞的、反抗世俗的、佯狂作态的、个个都是酒量如海的竹林七贤也都出来了。其中的代表人物阮籍有次坐上一辆木车,车上放一坛酒,放任前面的马随意行走,自己就在车上独自狂饮,表达他对人世穷途末路的一种走向对立的痛苦反抗。而矮小丑陋然性情豪迈的刘伶有言,如果我醉死了,便就地把我埋葬了。这些都是嗜酒如命的酒神。于是,我们也看到了酒徒陶渊明的杰出诗篇《饮酒》中的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自在境界,也看到了继承了庄子和陶渊明精神衣钵的苏轼会写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彻底放松。当然,我们也忘不了李白,这个本身就是道人的诗人就是一个常人远远不可捉摸的酒仙。他的两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道尽人生无奈和抱负成空的怨恨后,直指璀璨人生。而杜甫在《饮中八仙》也说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杜甫是李白知音,尽管李白没怎么看重这个后来超越他并达到“诗圣”高度的整个汉语体系的苦难诗人。而杜甫那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中的旧醅充满人间喜庆烟火,诗人辛酸终生,唯有酒才能安慰他沉郁顿挫的、雄浑阔大的博大胸襟。试问,古代文人谁不在酒中吟诗作赋?我最喜欢白居易那首《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是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从这首诗中不难得见。
    
     这里说到酒的逸事,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独对同样是魏晋时人王子猷的一段酒事深感尽怀。王子猷就是王徽之,王羲之的儿子。《世说新语》有一段话《王子猷雪夜访戴》。很短的文字:“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这是来去潇洒的酒中的真性情啊!我们现代人,虽活在同样虚伪黑暗的当下,但心胸却不及古人。包括我在内,还没潇洒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放弃什么就放弃什么。我们在学会忍耐的同时,却委屈了自己。这样的人生,到底值不值呢?
    
     至于这些人,也包括我们为什么要喝酒,那便是两个字,自由。因为我们不自由,就总想寻些自由的趣味。这句话对于不喜喝酒的人不适用,因为那些人生性纯厚,没有反叛到考虑“自由”这样的敏感问题。是的,我是个不安全的分子。而对于那些过着酒池肉林生活的现代贵族、官僚和商人而言,酒不过是个借口,是个挥霍人生的借口,通过借口后面的嘴巴,我看到了一具具行尸走肉,他们毫无自由可言。他们是酒的奴隶,而不是酒神,不是酒的主人。每一个试图从酒中寻自由的人,都是酒神。神,在最开始的自然界中也是人的模样。从现在算起,你也许会是一个开始。
  • 回复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2

2009-08-20

粉丝 3

2009-08-24

粉丝 2

2009-08-2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