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人口源流初探

2010-10-24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2.2万   回复 4


转自东湖社区“竟陵闲人”原贴地址:http://bbs.cnhubei.com/thread-602959-1-1.html

关于竟陵乃至天门的人口的源流,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是“江西填湖广”。其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决战取胜后,诛杀友谅祖籍殆尽(友谅系沔阳即今仙桃市人),至于路有遗金而无人拾取。天下初定后,朝廷颁诏,令江西等地的世家大户迁居湖广,插地为界,插标为业,成为现今竟陵乃至天门(当然也包括钟祥、潜江、仙桃等地)人的祖先。
虽然故老相传的故事不足成为史论,但由于这方面的史料极为缺乏,所以这种口口相传的观点才具有了较大的参考价值,这是在茫然无序的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因为据我所知,目前有关天门人口源流的史料,最有说服力的当是天门石家河遗址出土的有关文物,但石家河遗址系5500-6000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氏族聚居地,对研究后期竟陵人口的流变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另外可采信度较高的史料是官方档案和各氏宗族族谱。但北宋以前有关天门的官方史料除治所区划略有记载外,其他史料均告阙如,且其治所屡次变更,区划多次扩缩,无法用来进行准确的研究。北宋以后天门的区划和治所虽然相对固定,但相关史料因兵燹、灾害、政革、鱼蠹,已湮灭无几。因此,探讨竟陵人口的源流便只能从宋朝开始,所堪佐证的史料也只有流传至今的各族宗谱和片鳞只羽的明清史料,因此研究竟陵人口的源流非常困难,得出的结论也必然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方向的确定就变得非常重要。因此我采用在竟陵地区广泛流传的“江西填湖广”说作为考据方向,多方查找资料,四处走访族彦,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与传说基本一致。下面我把这个结论写出来,期能得到大家正之。
一、宋以前的竟陵居民以土著为主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竟陵(即天门,下同)地区迟至5500年以前,即有土著居民在此繁衍生息。由于竟陵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水湖交错,港深苇密,交通多有不便,形成了一个封闭于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黄河中下游地区之外的群落,属于被当时居于正统地位的黄河文明蔑称为南蛮的一支,与东夷、西狄、北胡等相对落后地区一样,处于非正统文明地位。在宋朝以前,发生在本地区的导致民族融合的战争和经济活动相对很少,本期史料也极为匮乏。但应该可以肯定的是,此时居民以土著为主。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居民的迁徒范围不可能越过汉、江、云梦(今之洞庭、鄱阳为其余泽)之界。
二、宋代为民族剧烈融合的时期
由于依靠陈桥兵变上台的宋王朝实行削藩政策,军事疲弱而经济繁荣,特别是对外经贸及内部经贸,更是我国封建时代历朝历代中最活跃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民族融合空前剧烈,几可与盛唐相媲。加之辽、夏、金、理的崛起,异族间的兵戈交接此起彼落,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剧。这二个方面的情形必然影响到天门的族群组成。特别是金兵南掠之后,南宋偏安江左,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此时处于南蛮地位的竟陵等地(宋时称复州,下同),经济、军事活动增加,人口流动极为剧烈。在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即元代.开国之年)到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元为元世祖至元十年,南宋亡于公元1279年)这近七十年间,发生在竟陵的异族之间的战争就有五起,平均不到十四年就发生一起,这个频率是非常高的。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五起战事:

1、南宋开禧元年(公元1206年),金兵攻襄阳不克,遣游骑攻竟陵,数度陷克。
2、南宋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蒙兵南侵,百姓流离。
3、南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元世祖至元六年),蒙兵扰城,掠民万余。
4、南宋咸淳八年(公元1272年,元世祖至元九年),复州副将战蒙兵于烂泥湖殉国。
5、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元世祖至元十年),元将伯颜战宋将于风波湖(风波湖约在今竟陵办事处二龙村、新建村一带,解放初期尚有颇大水面,后因围湖造田消失)。
异族之间的战争频仍对人口组成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的民族融合;二是土著居民的减少;三是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主要是难民潮)。因此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肯定的是,在经过元宋战争之后,宋末元初竟陵土著居民已经较宋以前大减少,人口组成开始呈现出多源性。

三、元朝为人口相对稳定的时期
元朝灭宋以后,竟陵的区划和治所至新中国建国,一直保持大致稳定。加之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将各族人口分为四等,限.制人口的自由迁徒,因此以处于第三等地位的汉民族为主的竟陵地区人口流动较小。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出身沔阳(今仙桃市)的陈友谅以江左之地为据,在其与与朱元彰决战前,与沔阳隔汉水相望的竟陵地区战事极少。因此可以认为整个元朝时期竟陵地区的人口是相对稳定的。

四、元末明初竟陵地区的人口大流动决定了现今竟陵人口的主要源头
朱陈鄱阳湖决战之初,战事呈拉锯状态,导致人口剧烈流动。决战之后,朱元彰清剿友谅余部十余年,杀.人如麻,至于路断人希,传说路有遗金无人拾取。史书上亦有记载。因此元末之竟陵几已成空巷死城。明王朝遂颁诏徙江西、山东、安徽等地的世家巨户迁居湖广。亦有避乱者、经商者迁居于此。这二类人和当时劫后余生的本地人一起,构成了现今绝大多数竟陵人的祖先。
五、明以后的人口流动情况
明朝竟陵人口颇有增加。据黄册(户籍)记载,明初洪武24年(公元1391年),全县4702户,23619人;至明朝中期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增加到4206户,38688人(户数反有些减少,但人口增幅达75%,可能是户型增大的缘故,这也可以推测出当时社会生活可能比较平稳)。然而清兵入关后,先是屠城灭族,继令湖广填四川,因此竟陵地区人口急剧减少。清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即明亡后22年),全县仅存7828丁了。
此后直到民国期间,竟陵人口都流动不大,增加缓慢。盖因此地汉水连年溃口(明代约30次,即大约每十年一次),血吸虫病肆虐乡野,水旱蝗震屡屡发生,实非栖居佳处,故流入人口极少,流出人口增多。这也是后来天门成为中国内地最大侨乡的根本原因。
这种人口增加缓慢的趋势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才改变,解放后五十六年天门人口急剧膨胀,但其组成变化不大,主要是政策性变化。首先是几次县域间行政区划的变动,迄今一共有四次。一是1950年天门汉水之南的毛嘴区划入沔阳县和沔阳县汉水之北的仙北划入天门;二是1955年潜江县汉水之北的张港区和多宝区划入天门。最近的二次区划变动是1996年蒋湖农场回归天门,总后沉湖基地天门部分移交天门。其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支边和上山下乡运动,也产生了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招工、参军、求学、调动、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等,特别是求学、打工、经商,成为近几年来最主要的人口流动原因。
六、从竟陵城郊三姓的源流佐证竟陵人口的流变
目前唯一具有定量分析价值的史料,应该是竟陵地区各族宗谱。由于天门的姓氏分布呈区域集中的特点,因此,选择几个相对于全国人口较少,而相对集中于竟陵地区的姓氏进行分析,应该说其结果会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为此,我选择了倪、范、韩这三个均集中于竟陵北郊,相对于全国人数较少(倪姓约20万人,范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1%,韩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相对于竟陵地区人数较多(倪姓遍布陆羽村、孙湾村、东湖村,散布于竟陵城西、石河、黄潭、小板、岳口、横林等地;范氏遍布于西龙村、小板镇、杨林办事处;韩姓布于西龙村、江河村,集中于皂市镇韩王村、杨林八市、散于多宝镇)的姓氏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佐证上文所述竟陵人口的流变情况。下面是竟陵城郊倪、范、韩三姓源流的简单分析:
1、倪姓祖籍山东省高青县高宛镇北,约在元惠宗至元元年
(公元1335年)辞官后迁入天门,与周边县市倪姓同宗。
2、范姓祖籍江西省南昌府南昌县石化街,约在明洪武二年
(公元1368年)受诏迁入天门,与周边县市范姓同宗。
3、韩姓祖籍江西省长安府吉水县黄逢山瓦字台,约在明洪武元年
(公元1367年)辞官迁入天门,与潜江、洪湖、监利和河南新野韩姓同宗。
从上面的简单分析大致可知,民间所传“江西填湖广”一说有一定的史实与史料依据,是比较可信的。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除皂市合丰昌、严二姓(现各约二十余户和三十余户)为土著居民外(有其宗谱可证),天门现有大多数族群系移民无疑,其移入历史约在六百五十年左右。正因为天门是这样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所以天门人具有聪明能干却缺少根的观念这种性格就不奇怪了。
  • 回复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305

2010-10-27

粉丝 1163

2012-12-16

粉丝 9

2013-01-30

粉丝 3

2013-01-3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