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了中小学生过度消费权利

2013-04-01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7万   回复 6
和同学聚餐唱歌、吃顿大餐,买些衣服、购几双鞋,置台电脑、添部手机……暑假,在紧张的学习中稍稍放松的孩子们,释放出巨大的消费能量。
  在即将结束的这个暑假,不少孩子过得很“惬意”,当然,这惬意是靠父母的钞票来保证的。
  “胃口”越来越大
  同学聚会、游玩是中学生的一大乐事。无论是去公园、游乐园,还是去游戏厅、KTV唱歌,或是去看电影、吃大餐,每一次娱乐,都有不小的开销。
  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不错的中学就读的骆飞(化名),开学上初三。他表示,面临中考,学习会很紧张,所以这个假期要适当放松一下。每次出去打球或去游戏厅,至少花上100多块;前几天和同学一起去“欢乐谷”玩,门票加上吃饭,一天就花了300元,一个暑假下来,也花了2000多元。这样的消费在同学中很普遍。他说:“平时除了上课还是上课,很少有时间出去买东西,暑假正好是个机会。我平时喜欢打篮球,所以对鞋比较在意,一定要舒服好看,暑假买了两双,一共花了小2000块吧。另外还买了新手机、点读机和电子词典,这个暑假算是‘丰收’了。”男孩的言语中透着满足。
  如今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爱美了,买衣服因此成了不少女孩的一大嗜好,假期更是成了“购物季”。“孩子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就讲究要牌子了。上了中学以后,学校要求穿校服,孩子们就更在意脚上的鞋和校服里面的上衣,比如帽衫。这个暑假,女儿买了几件泰迪熊、A02、Scat的裙子、T恤衫和帽衫,哪件也不便宜。”家长赵女士无奈地说。
  电子产品也是不少孩子暑假购买的主要物品之一。日前,记者在北京西单大悦城的苹果专卖店,发现一些学生“苹果发烧友”,不少孩子将苹果产品视为理所当然的“必需品”。“iphone4s很高贵,我觉得同学们都是这样想的,不信你问问别人,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有苹果手机了。”即将上小学六年级的苏悦告诉记者,她正在挑选一款白色的手机。据北京中关村一家手机卖场的导购介绍,针对中小学生的手机基本都在1000元以内,但学生往往就直奔着iphone、HTC这些高端机来。已经挑选了一款3000多元某品牌智能手机的葛芮告诉记者:“这个能一键发微博,多潮!”其实,除了智能手机,点读机、电子词典、iPad、笔记本电脑,都是孩子们买得最多的。
  此外,正如初三学生秦静表示的那样,买苹果几件套的奖励已经不稀奇了,刚刚从美国游学回来的她透露,班上很多考得不错的同学都选择了出国游,一般花费都在三四万元。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在物质方面的获取,近年来水涨船高。
  对钱没有概念
  在北京中关村一家阿迪达斯专卖店,高一学生顾朝阳正在试穿限量版篮球鞋的,当记者问他鞋的价格时,顾朝阳表示:“不知道”,最终,他刷卡买了这双近1300元的运动鞋。据他介绍,平时买东西很少问价钱或者看衣服上的吊牌,小到几十块钱的笔袋,十几或二十几块钱的签字笔,大到几百上千的衣服、鞋子,通常喜欢就买,班上不少同学都这样。一般来说,男生喜欢买鞋、山地自行车,女生则喜欢买衣服、鞋、手表、眼镜、头饰等等。据了解,少数孩子有银行卡,一些孩子手里有为数不少的零花钱,多数孩子的压岁钱也自己掌握。顾朝阳说:“有时候父母给的钱不够花,就拿压岁钱补贴。今年春节收了一万多压岁钱,因为来得容易,花起来也没感觉,不怎么肉痛。”
  多数学生表示会向父母要钱或东西,而超过一半的父母会以学习为条件满足他们,北京中关村某品牌运动服饰专柜的营业员介绍说,开学前两周往往是一些运动休闲品牌热销的时候,很多品牌的消费主体都是学生,现在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出手也很大方。家长李先生则坦承,一般来说孩子的消费水平要比父母高很多,“至少零花钱上不能让他跟同学差距太大。”暑假伊始,李先生应读高中的儿子要求,给他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2000多块。儿子说,好朋友们都有了,我们也不想让他在同学面前有自卑感。”在这方面,家长章女士的观点代表了很大一部分家长的态度。“很多东西,比如电子产品,别人都在用,不给孩子用岂不是使他跟社会脱节了。再说会用科技产品也算是一种技能啊。”
  中国人好面子,父母的攀比心理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同在学校里,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
  补上理财这一课
  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投资非常重视,投资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落后,很少有家长去主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其实,儿童少年的每一步成长都需要教导,包括消费。
  北京海淀区一位资深的中学班主任高老师认为,“有些家长认可孩子要‘富养’,但‘富’不应体现在物质方面,而要注重提升孩子的情趣、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像买书、听音乐会、欣赏高品质的电影,也可以带孩子去旅游,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出国游学也是可以的,如果孩子很希望以后去海外读大学,想去名校走走,家庭负担得起,家长可以出这笔费用,但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设计合理的路线,使孩子有所收获。反之如果是盲目的攀比出国游,就没有必要。”高老师表示,不要把“暑期消费”变成“暑期浪费”,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会促使学生们相互攀比,不利于儿童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有专家认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如果孩子没有‘当家’理财的经历,很容易花钱大手大脚。父母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有机会学习‘量入为出’的理财观。”从孩子读初中起,父母就让他对家庭收支状况有所了解,这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比如,让他知道,买个手机,花掉的钱在家庭月收入中占多大的比例。孩子对这些有概念了,在向父母要东西时就会更仔细地考虑。“孩子用钱没概念,花钱大方,和家长的态度很有关系。而且很多家长带孩子买东西采用刷卡的方式,这样,孩子很难对‘花钱’有较深的印象。”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刘卫兵说,相较于学校和家长的评价,学生往往更在意同龄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同学中有部分人使用名牌产品,就会在学生群体中形成“伙伴压力”,也叫做“同辈压力”。因此,要使孩子合理消费,不仅要注重避免“穷学生”盲目攀比,也要减少“富学生”炫富,从而使他们在相对平等的环境中逐步树立起健康的消费观。
  • 回复6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北斗之星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3-04-01

粉丝 1180

2013-04-01

粉丝 2

2013-04-06

粉丝 3

2013-04-06

粉丝 2

2013-04-08

粉丝 2

2013-04-2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