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诗》简析

2014-06-1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2万   回复 15



《插秧诗》简析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插秧诗》)

这首绝句据传为唐代布袋和尚在游历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所作。布袋和尚,即契此和尚,五代后梁"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姓氏不详。他早年在岳林寺出家,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开口而笑,又称布袋和尚、笑佛。《宋高僧传》最早记载契此生平,说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大意是说他形如疯癫,随处寝卧,出语无定。而饮食不论鱼肉荤素,—概不拒,吃剩之物,投入袋中。据说他曾经作过一首《布袋偈》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布袋和尚作为一位出家人,四海为家,无产无资,只有一只化缘用的布袋。这只布袋,他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从不离身。所以说“行也布袋,坐也布袋”。因为他的胸怀豁达,无忧无虑,安贫乐道,所以能够“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生活无牵无挂,人生倒也快活。曾传言其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众人称奇。


后梁明州评事蒋宗霸常与契此和尚交游,拜之为师。随之云游三年,某日两人共浴长汀溪中,宗霸看见契此和尚背上竟有四目。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月,契此和尚圆寂前留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因此契此和尚即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据说他圆寂后不久,有人在别州看见他仍背着布袋到处走呢。

这首绝句描绘了一个农耕的场景。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

起句“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此句的“插秧”动作是指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虽然如此,如来藏(梵语, tathāgatagarbha,即一般所称之“佛性”。它具有常住、妙明、不动、周圆与神妙真如之性质)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


承句“低头便见水中天”中的“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觉照自己的身心;“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当一个人将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悉心觉照、体验身心的真正面目时就会发现,人们的身心实际上并非通常所感觉的那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有质地和重量,而是犹如虚空一般通透无碍、无有任何实性。如果一个人在体验到“不知身是何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悉心参究,渐渐火候到时,就会“桶底脱漏”,身心大放光明,体悟到不生不灭的心性。《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所以,构成身心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本性是空的、没有任何自性。虽然空是诸法的实相,可是人们会感觉到身体和外境实实在在地存在,原因是在人们的心中存在一种极其隐蔽、细微的心念,这种心念将自己的身心和外境的一切执为实有,犹如看电视的人在电视中执著有活人存在一样,这种执著显然不符合事实真相,是对诸法实相的颠倒执著或错误认取。对于凡夫来说,心中这种细微的错误执著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凡夫一直处在这种对世界的错误认知中,流浪生死,不能认识诸法的实相。“佛”是梵文“布达”的简称,“布达”的意思就是正觉者,所谓正觉即是从凡夫的这种错觉中觉悟的人。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众生要想成佛,了悟如来的智慧德相,必须断除内心将诸法执为实有的错误心念。


转句“六根清净方为道”, 六根,佛教语,指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此处亦可指秧苗的根须。所谓“六根清净”,从比较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指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时,内心无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佛经中常说凡夫“六根不净”,这并不是说凡夫的六根本身有什么不干净,而是指凡夫的六根对境时,意根中必定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生起。犹如食物中掺杂毒物,食物就再也无法食用一般。众生能够做到六根如明镜一般朗照万象,一方面让意根坚韧不动,无有分别妄想和破立,无有任何贪嗔烦恼,此即六根清净。如此,就是真正的“道人”,此人一定能够渐渐趋入圣流,深刻体验心的本性。凡夫之所以流浪生死,其根本原因即是六根不净。他们的六根对境时,将自身和外境执为实有的愚痴烦恼就会自然生起;如果外境是可意的,则会生起贪心烦恼;如果外境是不可意的,嗔心烦恼就会随之而起。所以,一个道人应当时时“照顾”好自心,应利用种种手段不让贪嗔烦恼生起,或者用觉照来消融贪嗔痴等烦恼。


结语“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从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来看,这首插秧诗并无离奇之处。因为是“偈语”,表面上写的是农人插秧的情景,实际上一语双关,暗示的是修禅的道理。这首诗借用农民插秧前插后退的情形巧妙地来寓意人生,在功名富贵,人我是非面前退让一步,就能达到心地清净的开阔境界。


这首作品提醒我们,心灵的提升应该把名利看淡一些,即使失去了一些现实中的利益,也不应该过于牵挂,所谓“得失”,有得久必有失,失去了的未必就不是得,不要看到世间的好东西都去抓 ,更值得关心的,还是你自己的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位禅师曾经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这就是说,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本文是应竟陵正清先生要求,根据有关资料编辑整理。部分内容可百度。鸣谢竟陵正清先生。




  • 回复15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心灵叨客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31

2014-06-15

粉丝 21

2014-06-15

粉丝 3

2014-06-15

粉丝 131

2014-06-16

粉丝 3

2014-06-16

粉丝 3

2014-06-16

粉丝 3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20

2014-06-16

粉丝 3

2014-06-1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