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得走好“最后一公里”

2015-01-19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3118   回复 0

地铁开通后,越来越多的武汉市民骑着自行车或电动车,与地铁实现无缝对接,解决回家最后一公里问题。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在地铁口自行车棚存放的自行车屡次遭窃,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管理,多数市民称宁愿交停车费请人看守买个平安。
众所周知,市民出行时往往会遭遇“最后一公里”困扰,即从家门口到地铁站的交通问题。而自行车或电动车无疑是一种较佳的接驳选择。然而相比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小麻烦,停在地铁口的“坐骑”老是被贼惦记着,无疑更让人堵心。
自行车、电动车被盗早不是新闻了,而黑市为销赃提供了便利与实惠,导致此类案件屡打不绝,也是众人皆知的事实。闹市繁华地带及地铁口,往往是偷车贼喜欢光顾的地点,尤其是这些地方的保安往往并不严密,一些地方也存在监控盲区,车丢了即使报案,很多时候因为没有线索,难以追回。
应该说,在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上,武汉警方素来重视破“小案”,电动车被盗也素来是警方打击的重点。但不可回避的是,随着社会流动加速,治安工作千头万绪,尤其是城市管理中更存在普遍的 “自行车难题”——一些偷盗惯犯并不在乎惩罚,犯罪成本低,利益驱使下,往往不断将偷盗行为复制,造成了治理循环往复。很可能警方投入大量精力后,类似案件过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
诚然,面对这样的城市管理顽疾,或许天下无贼永远只是美好憧憬。而眼下从市民切身利益出发,在群众呼声强烈的地方加强防治,还是大有可为的。不管是按专家所言,在车站外围安装电子眼,还是根据群众需求,将停车棚引入专人收费看守,无疑都是完善公共交通配套之举,不仅能填补此前城市公共服务存在的空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减轻城市治安压力。事实上,一些人流量大的站点倘若通过合理的安排配置看管人员,也能带来一些就业岗位,何乐而不为?
在回家“最后一公里”上,公共服务也需要走好“最后一公里”,安全精细、整体发力,尽可能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务。民生无小事,多为市民创造更安全放心的出行环境,才能让“最后一公里”不再尴尬,绿色出行一路顺心。




  • 回复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