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大学咋成了打不死的白骨精

2015-05-25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万   回复 1

“中国邮电大学”、“中国民航学院”……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大学,居然是假的。高考前夕,全国210所“野鸡大学”曝光,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何谓“野鸡大学”?教育部门称其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那么,究竟是谁给了它生存的土壤?
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发现,“野鸡大学”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纯粹的骗子,要么卖一个一文不值的假文凭,要么收了钱便没了下文,明显是一锤子买卖;另一种做“长期生意”的,则费尽心机与少数正规院校勾结在一起,倒卖学员牟利,发的是正规的文凭。
“野鸡大学”靠虚名勾引、转卖学生当掮客,少数正规院校收钱卖文凭成帮凶,其中的“双赢”纽带无疑是金钱在作怪。本报去年曾报道过一个案例,广东一家三本院校,一次就向某违法培训机构“批发”了2000多个自考文凭。如果这些唯利是图的院校不提供合法的文凭来源,这些“野鸡大学”还会有鼓吹的资本和生存的空间么?
此外,不少“野鸡大学”此前已多次被媒体曝光,却依旧干着骗人的勾当,咋成了打不死的白骨精?这除了要严查“合作院校”外,各主管部门也应该担负监管不严、打击不力的责任。
剖析一些公开曝光的案例发现,深受“野鸡大学”之害的,大多是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抱着“只求有大学可上”的心理,随便收到一个录取通知书就视若救命稻草,看到任何招生信息便跃跃欲试,如此病急乱投医,就容易掉进“野鸡大学”的陷阱。
还有另一类对象,同样喂食了“野鸡”,为“野鸡大学”提供了生存理由和食粮,那就是需要一纸文凭者。他们不想耗时间去学习、考试,心甘情愿花钱买“速成文凭”,这正中了“文凭工厂”的下怀。
“野鸡大学”的操纵者,破坏的是校园这块净土的公平正义生态。要维护高校招生的良性生态环境,就必须割断与“野鸡大学”相勾连的利益链,彻底剜除其赖以生存的灰色土壤。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

2015-05-2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