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在成长中

2015-10-0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1万   回复 41


我的幼年时期是在外公家度过的。外公早年做过塾师,家里藏书颇丰,有时候,他和舅伯一起整理书籍,厚厚的大部头一本一本摞起来,每一垛都比我还高。每当这时,我就会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外公和舅伯的表情虔诚又满足,我的心里充满了神奇的向往,觉得每一本书里一定都关着一个我所不知的更浩瀚神秘的世界。 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我的启蒙教育就是由外公随手抽出的一本书开始。 那是一本插图版的《唐诗三百首》。我至今还能想起那个画面,外公家宽大的厅堂,四壁挂满颜色昏黄的花鸟字画的条幅,四扇对开的大木门迎进一帘烟雨,外公坐在厅前,抱我在他的膝上,随手从几案上抽出一本书,翻开一页,摇头晃脑地教我吟哦:“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多年前我并不能明了王勃的这首《山中》的意味,但是幼小的心灵却在雨幕与黄叶中感受到了秋的清凉与感伤。这种印象与感觉一直萦绕我很多年,它让我更细致地去观察和感受自然与人生。 也许这就是书籍对我的第一次冲击与影响。一切都发生得悄然而微妙,如同细雨在某个种子沉睡的夜晚沁入土里,你看不到它,但是它已融入你的成长里。 五岁左右时,我被接回母亲身边。 母亲上了十年学,因为时代的局限,她未能继续她深爱的学业,但是在此后的多年里,她从未放弃阅读。在我记忆里这么多年,她每晚都是枕着书香入眠。 小的时候,在乡下,那时电灯还没有普及,村里的人干完一天的农活,有的人早早歇下,更多的人聚在禾场里,摇着蒲扇,骂着孩子,说着闲话。我的母亲从来不参与这样的聊天,她擦净灶台,整理好第二天要用的农具,给我和弟弟洗过澡,就会拿一本书,在如豆的油灯下静静地看。有的时候,她一边看书,一边轻轻拍着我们的背,哄我们入睡;更多的时候,她会给我们念书,我和弟弟就会在书里描绘出的绚烂世界里怀抱彩色的梦想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有的时候,夜半醒来,灯还亮着,昏暗的灯光圈出母亲捧书的姿势,是那样的专注,仿佛忘却了世间一切。那场景如一帧古典的油画,被定格在我关于书籍关于童年的回忆里,隽永而日久弥新。 农闲的时候,母亲就会搬一把小椅子,坐在屋前,捧一本厚书,津津有味地看。那样的下午阳光并不强烈,天幕阴灰而明朗,青草从禾场边蔓延开去,绿色的原野白鹭点点。日子照样是清贫的,但是因为有了书,有了母亲的慈爱与如水的淡定,竟生出岁月静好的味道。 当然,母亲爱书并未给她带来酸迂或者清高的声名,她爱劳动,也不吝帮助别人。村里各家有什么事情也喜欢找她拿个主意,她也会尽心替别人着想。因此说到母亲,村里人都是敬重的口吻。 那时候可以读到的书并不多,母亲嗜书如命,现在还有人开玩笑说我母亲当年即使是看到地上有一片有字的小纸片,都会捡起来阅读。 等我稍微上了两年学,识得几个字,母亲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我看书。其实何须她引导呢?我盼着能够自己看书已经盼了很久了。 当时,父亲在市区啤酒厂上班,每晚下班回来会给我带一个面包,或者一瓶汽水,但是我最开心的还是他给我带一本小人书。那时候没有零花钱,我就这样积攒了一抽屉的连环画,最喜欢的是一套漫画,叫《花仙子》,画风在当时看来很唯美,女主角叫小蓓。 小学三年级,我的语文老师叫张红年,他有一套独特的奖励方法,谁考得好或者作文写得好,就会奖励一本课外书。为了得到这梦寐以求的奖品,我拼命学习,上语文课的时候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最后也真的获得了奖励,得到了好几本《故事会》。 小学生之间流行换书看,我凭着那几本《故事会》换了很多好书看。现在想来,用“如饥似渴”来形容我当时对于书籍的向往一点都不为过,为了阅读到一本心爱的书我常常会想尽办法。 有一次,我看到班上有个同学在看一本我喜欢已久的童话书,本来腼腆的我鼓足了勇气去向她借阅,好不容易她答应借我看一晚上,前提是她要先看完。那天放学,我跟着她走了四五里路到她家,等她写完作业,看完书,把书借给我,天已经黑下来,我抱着书回家,顾不上路远,也顾不上肚子饿,兴高采烈, 欣喜若狂。我把书皮贴在脸上,感觉到巨大的幸福,它让所有的黑暗和恐惧烟消云散,哪怕我只能拥有它一晚上的时间,我也觉得自己已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后来镇上有了书社,可以租书看。母亲每次去租书,都会给我和弟弟选两本,那个时候我看了大量的好书,像《汤姆索亚历险记》、《鲁滨孙漂流记》、《小伯爵》、《小公主》,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看法,对我影响很深。 母亲还常常用她的方式来激励我去阅读,她说她五年级就看了《林海雪原》,并常常眉飞色舞地给我们讲里面的故事,小炉匠啦座山雕啦,于是我不服气,立志要比她看得更早,要更清楚地知道她讲不完全的细节。四年级的时候,我就把这本剿匪题材的小说看完了,也确实深深地感受到了其中趣味。也是在母亲的这种激励下,我五年级时看了古典弹词、和名著《红楼梦》并称南缘北梦的《再生缘》,厚厚的两大本,足足花了我几个月的时间,但是里面关于亭台楼阁深宫大院的描写都让我惊叹。而我五年级时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已经不看白话版的了。当时我对于阅读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判断,总觉得翻译过来的白话聊斋没有完整地传达出原版微妙的意味。 小学时读了很多的书,那时每逢寒暑假,我都愿意去外公家,舅伯会给我精选出一两套书,我便不再出门,不舍昼夜地沉浸其中。 初中时学校管理很严,并不提倡课外阅读。我省下早餐钱订了一套《少年文艺》,最后发到手上的却是《语数外课堂》。但是这些并没有打击我对阅读的兴趣,到了高中,氛围稍有松动,我便又开始像饥饿的人扑向粮食一样,一头扎进了书籍的海洋。 高一的时候,我看《简爱》,宿舍熄了灯,我拿着书到卫生间里去看,当时是11月份,夜色寒凉,我站在昏暗灯下,看得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寒冷。第二天便开始发烧,那一场高烧持续了一周,整个人烧得昏昏沉沉。但是生病也不曾降低我对读书的热度。那种年少时代的狂热现在想来还几乎让人血脉沸腾。 书读得多了,有时也会想写点什么。高二时我在外省刊物上发表了几篇文章,那时候还流行手写的信,于是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读者写信过来,让我很是兴奋了一阵。 大学四年,我基本上都是在读书馆度过,在这里才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浩如烟海,什么是汗牛充栋。我享受着阅读的自由与幸福,也结识了很多爱好文字的老师与朋友。 毕业后,辗转多地的工作,很多东西都在旅途中舍弃,唯有书籍是无法割舍的珍藏,不论多重,都要留着,带着。而在最窘迫和最繁忙的时候,我都不曾放弃阅读。每晚睡前,我必然都会像母亲一样,枕边都要有一本或薄或厚的书。 最后终于回到家乡,于是似安下心来,开始以买书来补偿我童年时期对书的渴望,小小的房子里,触手可及都是书本。上下班的车上,手边也必然有书可供随时阅读与欣赏。 而通过阅读积淀成写作的习惯,也让我可以更细致更随心所欲地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我想,阅读于我,是此生都不能戒掉的瘾了,它已经是一种生长在我血液中的习惯,给我逆境里的安慰与支撑,也让我冷静,不在狂喜中癫狂或者沉沦。
  • 回复4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天涯孤旅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5-10-05

粉丝 1236

2015-10-05

粉丝 7

2015-10-05

粉丝 4

2015-10-05

粉丝 4

2015-10-05

粉丝 259

2015-10-05

粉丝 3

2015-10-05

粉丝 84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32

2015-10-05

粉丝 1236

2015-10-05

粉丝 2

2015-10-0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