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辉光说璞玉(点评第53号征文)

2015-10-2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7万   回复 17





这次小小说征文最后一天,可谓稿件纷飞,真正是井喷式发帖,让人目不暇接;而且篇篇都不是随意奉和,全都可能是多日构思然后精心制作,无不明智地避开了小小说写作的一些障碍(如有笑点无深意、有机巧少情节、有故事缺形象等等创作苦恼与通病),作者们不约而同都以刻画人物、缘人叙事、从而突出题旨而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可见,林歌上午所没有细说的“深潜”不是只存在于《回声》作者身上,而是广泛的存在于后发诸位新老文友身上。这情形真是让人欣喜莫名,而又无端地生出一丝儿羡慕嫉妒恨。《沙漠里的骆驼刺》便是今天井喷式发帖里的一篇。林歌首先得说,《刺》不是最好的。如果要说《刺》是一块石头,林歌不再沿用鸡血石之说,要说它是一块璞玉(有玉的石头)。《刺》也许不得被提名入围,但是它闪烁的熠熠辉光却是实实在在耀了我眼的。
这是一个读后让人酸楚沁怀五味杂陈的作品。小说写的是苏苏和“他”刻骨铭心的初恋情结。其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使之如同一首朦胧情诗,既让人喜欢并产生一些情愫联想,又让人有几分不得不掩卷思虑似未得见全貌的缺憾。——须知,朦胧诗与意识流小说,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小说开头,配了胡杨林图片的七字微信,一个执着地向往沙漠戈壁的女子形象初见端倪。试问,有几个具有少女浪漫情怀的女子,她不曾向往大沙漠戈壁滩的那种粗犷豪壮呢?看到微信的“我”知道,戈壁滩是苏苏和“他”多年的一块心病,他们(“他”和苏苏)的这一“重疾”,“我”是知情者,(以下“我”不用省略号)
我是“他”亲如兄弟的好朋友。“他”和苏苏轰轰烈烈相爱,我是见证人。“他”和苏苏没能走进婚姻殿堂,分手之夜与我豪饮“他大醉如泥”。作者在此并不作交代,也并不是埋下伏笔,而是供读者参与进来进行再创作。愚以为:毕业之际,“他”决意去新疆,而苏苏却离不开父母。这个揣测有点蹩脚,且当作再创作之一吧。
于是,“我”和“他”两个男生打起背包,爬上列车,去了天遥路远的天山戈壁;这留给苏苏无尽的失落与想往。不久,苏苏揣着五十块钱只身独闯新疆,却被“他”“绝情”地回避而拒绝了。“他”的回避拒绝,这个细节也是多解的,作者又一次有意留给读者参与进来进行再创作。这种留白处,文中有多处,林歌不必一一点明。
在人类的恋情中,有一种是很感人的,叫做“善意的拒绝”。“他”的善意拒绝,苏苏起初不能理解,于是便有那句“永不踏进戈壁荒漠”。嘴上是这么说,苏苏哪里做得到?!当苏苏明白过来时,各人都各自婚配成家,这是现实的残酷性造成的必然。苏苏和“他”的“心病”,即互相牵念萦怀,从此绵绵无有绝期。我和“他”在新疆都有了自己的妻室,两家四口常常相聚言欢。遥远内地的苏苏却孤独苦守。(注意:不是那种意义的“孤独苦守”!)苏苏苦守什么呢?是年轻时曾有过的轰轰烈烈的那段情爱吗?是她和“他”刻骨铭心的初恋!试问,谁人可曾忘怀过自己第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苏苏怎能忘怀大漠深处的初恋情人!同理,“他”又怎能忘怀“他”曾深深爱过而且仍然爱着的苏苏。
因此,苏苏执着地向往着那遥远的沙漠戈壁。哦嗬!原来,我们曾经有过的“向往沙漠戈壁是一种浪漫的少女情怀”这一念头,其实不确切。苏苏向往沙漠戈壁原来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女子情怀!
《刺》文到后边,作者也耐不住含蓄隐晦(或者担心读者过于云里雾里),通过我告诉人们,苏苏和“他”未成眷属是一个误会使然,即“他”以为苏苏不愿意异地婚恋。而苏苏是愿意异地婚恋的,或者苏苏是愿意奔赴戈壁滩跟“他”结为连理枝的。这个交代,不知道是否有必要?
我不知道这么解读,是否切合作者创作原意。但是,我们要感谢作者,因了作者这篇璞玉一样的小说,从而唤醒了我们对初恋的回忆,提醒了我们无论到何时都要珍视自己人生第一场轰轰烈烈或者平平淡淡的恋爱。


  • 回复17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离离小叶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2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842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5

2015-10-21

粉丝 5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5

2015-10-21

粉丝 5

2015-10-21

粉丝 4

2015-10-21

粉丝 5

2015-10-21

粉丝 32

2015-10-2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