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卒年卒地考实(修改稿)

2015-10-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4万   回复 1
陆羽卒年卒地考实裴治国陆羽的卒年卒地,学界说法不一,若干年来没形成定论,按皇甫曾《哭陆处士》诗及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凭题皎然塔陆羽坟》诗推断,认为陆羽贞元二十年(804)卒于湖州,也有学者认为卒于竟陵,吴觉农先生在其《茶经述评》一书中就明确提出陆羽晚年回竟陵而卒,但可惜的是该书中没给出论据,但这不能怪吴觉农先生,只能怪我们没有把先生的书读好。近来,笔者为弄清这一问题,查阅相关研究文献,结合耙梳各类史料,佐证吴觉农先生之辑录,对陆羽卒年卒地综述如下:一、 陆羽卒年考据1989年版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记载:陆羽(733一约804)唐学者,自称桑苎翁,又号东冈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人)。《辞海》在这里于公元804年前加上一“约”字,正说明陆羽的卒年尚缺少确切的考证。千百年来,多少史学学者囿于官修史志,没有结合陆羽亦僧亦士的生活特性,从而忽略了在佛史中寻找证据的努力,在几种佛学典藉中,就有关于陆羽卒年的确切记载,现摘录如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卷第二十:“十九年。隐士陆羽卒。羽字鸿渐。初为沙门得之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以为仪。乃以陆为姓氏。名而字之。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逃去为优人。天宝中太守李齐物异之。授以书。 貌侻陋口吃而辩。上元中隐苕溪。与沙门道标.皎然善。自号桑苎翁。阖门著书。召拜太子文学不就。嗜茶。着茶经三卷。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亦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突间祀之为茶神。初开元中有逸人王休者。居太白山。每至冬取溪水。敲其精莹者煮茗共客饮之。时觉林寺僧志崇取茶三等。以惊雷笑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待客。赴茶者至以油囊盛其余滴以归。复有常伯熊者。因卢仝茶诗深信饮茶之益。乃取羽之论复广着茶功。御史李季卿宣慰江南。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而前。季卿为再举杯。时又有举羽者。召之。羽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着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致回纥入朝躯马市茶焉。”《佛祖历代通载》(以下简称《通载》)卷第十四:“(癸未)隐士陆羽卒”,其余与《通论》卷第二十所记大致相同。《通论》采用的是唐德宗贞元纪年,《通载》采用的是干支纪年,经查阅《中国历史年代简表》,癸未岁即贞元十九年(公元803)。《通论》和《通载》两书在“陆羽卒”的文下均记有凝公示寂之记载。查《释氏通鉴》癸未(十九年)条,有记曰:“东都至善寺大师凝公示寂,翰林白居易作《八渐偈》吊之。”与《通论》和《通载》系年相合,说明陆羽与凝公卒于同一年,系年准确无误。《通论》系南宋祖琇撰于隆兴二年(1164)。又作《隆兴编年通论》、《编年通论》。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册。系以编年体辑录佛教传播之史实,记述东汉明帝至南宋孝宗(65~1163)期间有关释门之事项。并就各时代之大德及其事业叙其始末。《通载》系元·念常撰。又称《佛祖通载》。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九册。念常,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为元代禅宗名僧。本书是一部有关中国及印度之佛教传播的编年体佛教史。《通论》和《通载》两书以记录佛事释氏者为主线,兼及涉佛涉释之事与人,非终于佛门弟子者,不列传记。在天宝元年(742)至贞元二十年(804)的62年间,列有传记者如怀让、玄素、凝公、王维、皎然、陆羽等为数不多者。其史学权威性可见一斑。 二、陆羽卒地考 现位于湖州古城西南妙西乡境内杼山的陆羽墓(何山为杼山尚存疑),系后人根据皇甫曾《哭陆处士》诗及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凭题皎然塔陆羽坟》诗推定陆羽终老于湖州而立。据傅璇琮先生考证,皇甫曾死于785年,因此,《哭陆处士》诗的真伪姑且存疑,但诗中“犹畏鹤书来”一句倒是颇值得玩味:作者在此说的是怕陆羽的噩耗传来,然陆羽在湖州终老,就死在诗作者的附近,甚至有可能是眼皮底下,怎么会有“犹畏鹤书来”一说呢?倒是陆羽终老于竟陵而噩耗经千山万水传过去,“犹畏鹤书来”一说更为恰当些!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凭题皎然塔陆羽坟》诗,系孟郊寓居东都洛阳时,于洛阳的寓所“洛岸亭”所作,华忱之先生《唐孟郊年谱》(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1940年版)一书为该诗系年,阐述得非常清楚,并非有人理解的,是孟郊于湖州杼山凭吊皎然塔陆羽坟所作,乃孟郊于洛阳之遥祭。且《年谱》述孟郊在贞元九年(793)第三次应进士落第后,于是年夏天到竟陵拜访了他的朋友,当时的复州刺史卢虔。《年谱》贞元九年条有记:“竟陵即复州,唐为复州治,盖公以今年夏来此,未几辞去,因赠诗为别,故诗云:‘赤日千里火,火中行子心……归人意平坦,别路多岖坎。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此外虽没有孟郊在竟陵更多的记载,但孟郊作为陆羽的好友,到竟陵后寻访陆羽故居是有可能的,故孟郊对陆羽故里应该是熟悉的。另有《孟东野诗注》(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版)为《送陆畅归湖州凭题皎然塔陆羽坟》注曰“杼山砖塔禅,(此谓皎然也。唐书艺文志,皎然诗集十卷,字清昼,姓谢,湖州人,灵运十世孙,居杼山。释氏稽古录,皎然有逸才,然耻以文章名世。尝叹曰,博识多闻,适足扰性。岂若松岩云月,禅坐相偶,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吾将入杼山矣。于是裒所著诗文火之。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乃起九层砖塔,形相岿然,六时虔拜,巡绕斯讬。)竟陵广(一作扩)霄翁。(此谓陆羽。复州人。隐苕上。称桑苧翁,又号竟陵子。杜门著书,或行吟旷野,或恸哭而归。性嗜茶,有茶经传世。陆机挽歌,广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由此可见,注诗者在此给上下联作的注释,言塔却不言坟,说明作注者不能肯定,仅凭“竟陵广宵翁”一句就能说明陆羽坟在杼山与皎然塔相对。因此,若陆羽终老于竟陵,吟出由东(湖州)及西(竟陵)的 “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 的诗句来也未可知。以上姑且称为以诗说坟,下将以史论坟。据沈慧《略论<嘉泰吴兴志>的价值》一文:“《嘉泰吴兴志》是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官方编修的一部地方志,由知府李景和等修,归安(今浙江湖州)谈钥纂……《嘉泰吴兴志》是湖州现存最早的方志,也是宋朝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一部方志……比较重视人物记载,有郡守题名、贤贵事实、进士题名、释道等。”在史料价值如此之高的《嘉泰吴兴志》中,记录陆羽共有8处,却不见记陆羽晚年生活于湖州并终老于此及陆羽坟的只言片语。又据《乾隆乌程县志》卷十陵墓条,载唐时陵墓17座,无陆羽墓之记载。从记17座墓之署出处,录自《成化湖州府志》5条, 录自《崇正乌程县志8条,录自《万历湖州府志》4条(其中有两处“历”为“正”,误)。由此可见,《乾隆乌程县志》穷尽其它志书关于唐时陵墓之记载,也没有陆羽坟之记录。由是观之,陆羽坟远不见《嘉泰吴兴志》之记,近不见《乾隆乌程县志》所载,考今存湖州之陆羽坟,纯系近现代人依皇甫曾与孟郊诗新筑的一座“古”墓。也正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湖州人物志》一书中,《陆羽》一篇也没有陆羽终老于湖州葬于杼山一说,说明编志者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总之,要说陆羽终老何处,诗毕竟蒙胧,大可不必当真。而湖州历代志书虽堪详备,却无陆羽晚年的只言片语,陆羽终老“湖州说”严重缺乏史料支撑,似乎已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然而,随着新增史料的加入,考证陆羽魂归何处将会迎来“柳岸花明又一村”之时。下面,本文将以四条史料还原陆羽魂归故里之真相。1、赵璘《因话录》中记《六羡歌》之来历证明陆羽晚年回竟陵西塔寺居住。《周勋初文集》卷五有《赵璘考》一文,说“赵璘的《因话录》可与众不同。它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翔实可信,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博得了后代学者的赞誉。《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子部‘小说家类’为之作提要时说:‘……故其书虽体近小说,而往往足与史传相参。……其它实多可资考证者。在唐人说部之中,犹为善本焉。’又同书卷一二○子部‘杂家类’为《尚书故实》作提要时,盛赞此书‘颇有考证’,后人‘皆据为出典,在唐人小说中,亦《因话录》之亚也。’可见在四库全书馆臣的心目中,《因话录》是这类著作中可称典范的上乘之作。”又说,“当代唐史专家岑仲勉也极为推重此书。《唐史馀瀋》卷三叙《因话录》曰:‘赵《录》事实,余尝以他史料参合勘之,殊少大疵谬,实晚唐笔记之上乘,其价值远超乎王士禛所推许之《唐摭言》也。’”赵璘《因话录》卷三关于陆羽的记载:“……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常讽其歌云:“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又有追感陆僧诗至多。”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也有陆羽的记载: “羽少事竟陵禅师智积,异日在他处闻禅师去世,哭之甚哀,乃作诗寄情,其略云:“不羡白玉盏,不羡黄金罍。亦不羡朝入省,亦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我们比较赵璘之记与李肇之记不难看出,李肇之记《六羡歌》不仅文字失色,且明显没有了歌行的味道,应是录自民间传讹后的诗句。由此可见《尚书故实》作提要时说“在唐人小说中,亦《因话录》之亚也。”的结论的正确性。从《因话录》对《六羡歌》的记述,其传播路径是非常清晰的,即从陆羽传于其弟子“复州老僧”,再到赵璘记入《因话录》,相比之下,《唐国史补》对《六羡歌》的记述便成了无根的浮萍。当然,这与赵璘的幼年际遇与身份可能也不无关系。赵璘为何年幼有机会接识“复州老僧”,《因话录》卷六羽部第19条有“余年小,在江汉”的记载,另,赵璘在其弟《赵璜墓志》一文中有“蒙先夫人严教慈育,虽漂寓江汉”之记载,说明赵璘小时在陆羽故里长大,具有结识“复州老僧”的条件。此外赵璘系任过洪州户曹参军的柳淡(字中庸)的外孙,陆羽不仅与柳淡同在颜真卿的湖州幕府共过事,还曾帮柳淡撰写过公文(《笺事状》),算是赵璘家的世交了。这也可能是赵璘特别关注陆羽并记得《六羡歌》的原因吧。《全唐诗》卷三〇八收录的《六羡歌》题下原注:“太和中,复州有一老僧,云是陆僧弟子,常吟此歌。”由该注我们可以肯定,《全唐诗》卷三〇八收录的《六羡歌》来自于赵璘的《因话录》。《全唐诗》在收录时选《因话录》所记,而不选《唐国史补》之记,也说明《因话录》记《六羡歌》的史料价值更高。此外,在陆羽于李复岭南幕北归(793年)前的所有酬唱及作品记录中,均无《六羡歌》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因话录》为记载《六羡歌》最早版本,也即母本。所以,其史料极其可靠。《全唐诗》卷三〇八收录的《六羡歌》题下原注“太和中”,唐太和年号为827年至835年,太和中当指831年。此时的“复州老僧”即使已70高寿,也比陆羽年少28岁,也就是说陆羽在其23岁离开家乡时,该“复州老僧”尚未出生,又陆羽随“秦人过江”后至李复岭南幕北归(793年)前,也不可能有一竟陵弟子。综上所述,只有陆羽在离开李复幕后回到了家乡竟陵,并在西塔寺与“复州老僧”等僧众一起生活,才能有“陆僧弟子”一说,并有感于几十年的在外漂泊以及对家乡的挚爱,吟唱了这首《六羡歌》,才有被自许“陆僧弟子”的“复州老僧”常讽,后被赵璘载入《因话录》中,得以传承下来的可能。此结论将在下面一节得到相互的、更进一步印证。2、周愿所著《三感说》证明陆羽晚年回竟陵西塔寺为僧,笃信佛教,植竹守塔,以尊恩师。 周愿与陆羽结识于颜真卿的湖州幕府,颜真卿《妙喜寺碑》有记,后又同佐李复幕,交情至厚,《三感说》(《全唐文》卷六二零P6257)记其事曰:愿频岁与太子文学陆羽同佐公之幕,兄呼之。羽自传竟陵人,当时羽说竟陵风土之美,无出吾国。予今牧羽国,忆羽之言不诬矣。扶风公又悉於羽者也,代谓羽之出处,无宗祊之籍,始自赤子,洎乎冠岁,为竟陵苾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羽,字鸿渐,百氏之典学,铺在手掌,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加以方口谔谔,坐能谐谑,世无奈何,文行如轲,所不至者,贵位而已矣。噫!我州之左,有覆釜之地,圆似顶状,中立塔庙,篁大如臂,碧笼遗影,盖鸿渐之本师像也。悲欤!似顶之地,楚篁绕塔。塔中之僧,羽事之僧;塔前之竹,羽种之竹。视天僧影泥破竹,枝筠老而羽亦终。予作楚牧,因来顶中道场,白日无羽香火,遐叹零落,衣摇楚风,其感三也。周愿在此“感三”中之“洎乎冠岁,为竟陵苾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这一句话,是说:“(陆羽)等到了一定的年岁,在竟陵过着佛家弟子的生活,晚年后笃信佛教,(我)听到说(陆羽)如此之虔诚就想到佛家的辟支迦佛陀(独觉、觉缘),(他是)以此虔诚之心来报达恩师积公啊!”又:“塔前之竹,羽种之竹。……枝筠老而羽亦终。”该记述说明当时众僧还告诉他说,积公塔前的竹子是陆羽亲自种的,并感叹陆羽当年种下的竹子如今也老了。所以,该记述再明白不过地告诉我们,在他访西塔寺时,当时的僧众不仅告诉了陆羽晚年在此过着笃信佛教的生活,还告诉说积公塔前的竹子是陆羽所栽。借周愿《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叙述到这里,再结合赵璘《因话录》中“余幼年尚记识一复州老僧,是陆僧弟子。”之记,相互印证,证明陆羽晚年回竟陵居西塔寺,且笃信佛教,并育有释氏弟子,已无任何悬疑。至于有人认为,周愿在这里只言及陆羽之香火,没有言及坟,以此认为陆羽非终老于竟陵,笔者不想为此废舌,倒是有一句话非常适合在此回答这一问题——此时无声胜有声!陆羽何时回到竟陵,根据与周愿同佐李复岭南幕时,因李复贞元九年(793)调滑台(今河南滑县)刺史,对此,周愿在《三感说·感一》中说:“公诏移滑台,扶风公洎予又为幕下宾,从容两地”,由此看来,周愿是随李复到了滑台,陆羽是否随去不清楚,经笔者检阅《重修滑县县志》,只有李复刺滑及病死于官舍的记载,没有找到周愿、陆羽佐李复滑台幕的记载,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一定没有去佐幕。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滑州刺史条有:“李复 贞元十年(794)——贞元十三年(797)……周愿 《全唐文》卷六二〇周愿…………陆羽 同上。疑陆羽佐李复南海、滑台二府。”因此,陆羽回竟陵至早在贞元九年下半年,至迟在李复死后的贞元十三年下半年。3、《通论》和《通载》记陆羽卒印证周愿《三感说》“老奉其教”于竟陵 《通论》和《通载》将陆羽作为释氏列传其中,也说明陆羽在晚年回西塔寺“老奉其教”,卒后受到佛教界的认可,又足资证明周愿《三感说》的真实、可靠。 《通论》和《通载》两书,记皎然不仅模糊(不系年),而且《通载》缺记;记陆羽不仅系年,而且列传。对此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陆羽和皎然于晚年并非在一处,才导至了记皎然简略模糊,记陆羽详尽清晰的结果,从而佐证陆羽晚年不在湖州而在竟陵。4、吴觉农先生之考证为历史定案吴觉农先生《茶经述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八章第二节P334倒数第七行记曰:“陆羽出生于现在湖北省荆州地区④的天门,老死于故乡。”初,苦于先生在此没有作进一步的说明,很是有些无奈,但深信先生之严谨的治学态度,于是检阅先生所有涉茶涉史之著作,终于在先生所辑《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一书下册中,找到辑录于《湖北通志》一百零八册卷十一山川六:“天门县 西湖,在县城西门外,广次于东湖。有洲曰复釜,唐陆羽所居,后葬此,即建塔焉。有西塔寺,内有陆子茶亭。清《一统志》”该处说明《湖北通志》这一段记录来自“清《一统志》”经查阅“清《一统志》”,与《湖北通志》之记完全吻合。结语:1、由佛教典籍之明确记载,陆羽卒于贞元十九年,即公元纪年之803年,铁证无疑。 2、由赵璘《因话录》与周愿《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与《通论》和《通载》相互印证,陆羽晚年回竟陵居西塔寺,笃信佛教,并育有释氏弟子,又据“清《一统志》”所载,陆羽回竟陵而卒无疑。 注释:亦作“苾蒭”。 即比丘。本西域草名,梵语以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僧诃补罗国》:“大者谓苾芻,小者称沙弥。”唐白居易 《东都十律大德长圣善寺钵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记》:“前后讲毗尼三十会,度苾蒭百千人。”《西游记》第十三回:“﹝ 三藏 ﹞又念一卷《孔雀经》,及谈苾蒭洗业的故事。”章炳麟 《大乘佛教缘起考》:“时阿难陀与诸苾蒭在竹林园,有一苾芻而説颂曰:‘若人寿百岁不见白水鹤,不如一日生得见白水鹤。’”‚佛教语。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三乘中的中乘圣者。因其观十二因缘法而得道﹐故亦意译为“缘觉”;因其身出无佛之世﹐潜修独悟﹐又意译为“独觉”。ƒ【据2012年7月8日《重庆日报》】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门前植桑的简文。这条简文讲的是某乡一个官吏奉县丞之命,查封一个人的家产,此人家产有:“一字二内,各有户,内室皆瓦盖,木大具,门桑十木。”意思是说,这人有堂屋一间,卧室二间,都有门,房屋都用瓦盖,木构齐备,门前有桑树十株。可见,当时云梦一带并不忌讳门前植桑。云梦古属楚地,楚地巫风极盛,素以“好巫鬼,重淫祀”著称,却不见“前不栽桑”这条俗信。君不见蚕茧之乡遍地皆桑,也不忌讳房前屋后,并以“桑梓”代称故乡。④《天门市志》1987年8月3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天门县,设立天门市(县级),原天门县所辖行政区域仍为天门市行政区域,仍属湖北省荆州地区管辖。1994年10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鄂政发143号文件,决定天门市实行省辖直管。 参考文选1、吴觉农《茶经述评》2、吴觉农《中国地方志茶叶历史资料选辑》3、《大清一统志》4、华忱之《唐孟郊年谱》5、《孟东野诗注》(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6、朱关田《颜真卿年谱》7、蒋寅《大历诗人研究》8、《周勋初文集》9、戴伟华《唐方镇文职僚佐考》10、赵璘《因话录》11、黎泽潮《因话录》笺注12、李肇《唐国史补》13、《全唐文》14、《全唐诗》1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6、《隆兴佛教编年通论》17、《佛祖历代通载》18、《释氏通鉴》19、《宋高僧传》20、《佛学大辞典》21、《湖州人物志》22、《嘉泰吴兴志》23、《乾隆乌程县志》24、中国知网:沈慧《略论<嘉泰吴兴志>的价值》一文25、网络资料:新浪博客大茶佛见笑——大唐杼山,仙乡何处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316

2015-10-2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