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背后的死亡阴影

2015-12-1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3万   回复 4


魏晋风度背后的死亡阴影
最近关于魏晋的书开始流行,很多专家推荐的书中,都有一本宣扬魏晋风流的书《中华的另一种可能》(唐翼明著)。对此我是不大以为然的。魏晋是中华民族最接近亡族灭种的时期,人口从汉中时期的6600万锐减到西晋初期的不到800万(不同史家的统计稍有出入),谷底值甚至不到600万。十室九空并非文学家的杜撰,而是史家笔法。毛泽东曾惊叹“刘关张的大刀长矛比原子弹厉害”。 后世对魏晋的推崇,主要源自魏晋士人个性的觉醒和对死亡的蔑视。照理说,魏晋时期应该是中华民族心理最灰暗的岁月,不少当时的诗文如古诗十九首中充斥着的关于死亡的哀叹似乎也应证了这种判断。然而事实是,魏晋时期的主流风格竟然是张扬恣肆的,士人们活得恣意,死得如归,全然没有把无时无处不在的死神放在眼里。 《晋书·张翰传》记载:苏州人张翰“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苑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忘,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典故莼鲈之思即源于此。张华少时在老家牧羊,一天看到一辆去京城洛阳的马车,跳上去就走。后来官至司空,族灭于赵王司马伦之手,居然再没有回过故乡。士林领袖嵇康活着时有著名的青白眼,受刑时则目送飞鸿,手散五弦,慨然赴死。另一标杆人物阮籍更经常载酒而行,穷途而返,车上带一把铁锹,对人说,我若死了,就此埋我。 人本乐生恶死。对肉体消失的恐惧,对比肉体消失更可怕的第二次死亡——遗忘——的恐惧,足以摧毁掉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意志,摧折掉绝大多数人慷慨潇洒的风度,因此“一死生、齐彭殇”,视死如归的魏晋士人风度一直为后人所重,但后世真能得魏晋真髓的极少。明朝士林领袖钱谦益故国灭后打算与红颜知己柳如是自沉西湖以殉,结果船至中流,嫌水太冷而返,徒遗后世讪笑,佳人亦弃之去。究其原因,倒不能责怪后世太重生命,而只能说整个华夏民族史上,除了魏晋,再没有哪一个时代像它那样整个人类的天空都充塞着死神的阴影,人们无法逃避,因而也不再畏惧,甚至不再在意。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风度真传不再,不是憾事,而是幸事。 人对死亡的态度最终决定了生命的高度。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和最高、最彻底的公平,它与生命同时产生,同时结束,并伴随生命始终——生命只不过是死亡的慢镜头而已。因此,只有对死亡的本质真正了解的人,才会真正明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会生时珍惜生命,不让一日白过;临死淡然如归,了无畏惧与牵挂。拚死赖活与悍不畏死都是对生命本质理解有误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挥霍生命、蔑视死亡的魏晋风度算不上是真正掌握了生命真谛的选择,也不能说是士人本意的表达,更大的可能是死神阴影威逼下的无奈的故作态而已,其失传不仅不应叹惜,而应抚额称庆——死生亦大矣,怎能如此作贱?
  • 回复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2

2015-12-15

粉丝 1

2015-12-16

粉丝 3

2015-12-16

粉丝 4

2015-12-1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