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的绝对信息量和相对信息量

2016-01-06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4万   回复 3




论新闻的绝对信息量和相对信息量


  增加新闻信息量,在当代已成为必然,但据现状,远没有达到已然的程度。从主客体两方面对新闻的要求来看,一方面,新闻受众由于自身各方面素质加强,主要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因而强化了对于新闻信息量的需求,这是一种必然;另一方面,新闻反映对象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面呈现出丰富与复杂的内涵与外在形态,要求新闻尽可能完美地来反映它,这又是一种必然。两种必然的制约对增加新闻信息量个形成一种压力。于是近年来,办报同仁对新闻信息量这个问题提到了自己的记事簿上,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一个可忽视的问题,增加新闻信息量。  但是,不简单的问题是:增加新闻信息量的主客观要求与新闻载体受到局限这个客观实在又是一种不可以克服的矛盾。这样,难解的方程一直困惑着人们。  增加新闻的绝对信息量就是从新闻信息量的外延来考虑这个问题,在形式上达到量的绝对增加,使新闻载体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我国目前的新闻载体多为空间载体和时间载体。空间载体以报刊为主,时间载体以广播影电视为主。本文多就报纸而论,一个新闻版面增加新闻的绝对信息量,往往是增加版面新闻条数,多发短讯或标题新闻等,或者是从扩大报道面等方面入手,使版面这个有限的载体容载更多的篇章。这样作,只是在信息量的外延方面做了工作,在形式上增加量的成分。  增加新闻的绝对信息量,从方法上来说,大多数报刊的作法是:1、长变短,将大块的文章简写,使之少占版面。2、粗变精,使一些内容较为单一的新闻,写作上粗疏的新闻精写成快讯、简讯、标题新闻或一句话新闻。3、多条合并,编辑将主题大致相同的短新闻并为一篇新闻。4、开辟信息专栏,把多条短新闻并为一栏,有的设标题,有的不设标题。5、扩大报道面,让一个版面尽可能反映生活的广阔和丰富。  增加新闻的绝对信息量的好处是能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但这种作法也有不可避免的矛盾,对于有些新闻,首先,读者除了知道这件事实的本身以外,对于它的背景有时也表现出欲望。但在这时,新闻由于受到版面限制,则只能是单一交待事件本身,这便有可能败读者胃口的危险。其次,对于有些场面较大的事件性新闻,事实本身的交待也需多加笔墨,但由于受版面限制,编写者往往不得不割爱。第三,由于新闻篇幅受到限制,新闻事实往往被叙述,而不能描写,这样的新闻立体感不强,形象被淡化,读者欣赏时得不到美的形象,不能产生美感。因为美是不能脱离形象的。第四,新闻篇幅受到限制,事实的来龙去脉不便作详细交待,读者得到的事实有模糊感,容易诱发逆反心理。第五,版面空间有限,即便一句话为一条新闻,也只能发有限的条数。  另外,从绝对量这个方面来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有一个“度”的问题,如农业上的合理密植,合理就是要适度。新闻的绝对量不是越多越好,达到一种饱和之后,读者可能要感到乏味,使编者前功尽弃。  因此,绝对地从形式上来增加新闻的信息量固然不失为一种方法,却不是较好的方法。  在形式上增加信息量,简而言之就是增加绝对信息量,多发新闻条数并不与新闻的信息量的实际增加成正比。与之比较,增加新闻的相对信息量则是一条较好的方法。  相对信息量是指在新闻信息的内涵方面,也即在新闻本身内容的表现上增加信息量,在新闻本体中相对扩大信息量,使有限的篇幅容纳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将这种压力推倒载体上去。  增加相对信息量因其是针对新闻本体作文章,那么就是编采人员都应注意的。  怎样使新闻本体的信息量达到相对增加?从写作学的规律来看,一般不外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来校正我们的视野。形式上增加新闻相对量是与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有一条渠道沟通的。诚然,同一新闻事件。有人可以千字篇幅来完成,有人却要万字篇完成。是否千字为好而万字为好,答案应为否定。因为篇幅的大小并不决定新闻本体的信息量有无增加。标准也是有的,同一新闻事件,有人写得短小而读者爱看,这样才是相对信息量的增加。有人写得长,读者也愿看,这也是相对信息量的增加。这里的标准便是新闻作品给予读者的美感程度。如果新闻写得短,而又把事件写得美,读者的美感强烈,这当然是上乘之作。虽写得长,写得完美,读者的美感也很强烈,这也是好作品。长而空,短而空,读者读后无美感,这样的新闻,其信息量少。所以新闻本身在形式上不以长短计信息量的多少,它与新闻本身的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为着分析的方便我们才把形式与内容抽象出来,加以分析。  从新闻作品本身来看;结构、语言、叙述、描写,是属形式范畴的。要使新闻作品的相对信息量增加,必须借用形式来较为完美的表现内容。下面有三个方面是要引起注意的。  一、 新闻的结构,要注意剪裁,亦即要注意跳跃。  一件新闻事实的发生在客观时空上是坚持严密的有序性的,富于因果关系的。一个过程发展到结果,往往是因为一原因在前面,而一个结果在后面。而意识在得到客观事件的反映时,并非坚持有序性,多是注意到结果而忽视原因。如在肉类联合加工厂,牛羊进入机器的原因,到加工成为成品,这中间有着严密的工作程序。成为食品的结果是因了机器工作有序的原因,当然还有牛羊进入的原因,而机器一旦出故障,不能有序工作,则结果不能见到。但食品加工这件事反映在人们意识上是跳跃的,牛羊进入机器,食品便出来了,至于食品出来的原因(加工过程)也就被人们不注意(除开专业工作者外)。既然人们对于客观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发生的有些程序产生忽视。那么他对文章中的事件发生的某些环节则同样会产生忽视。因为这些个“某些环节”是他的知识可以解释,甚至以潜意识就能了悟的。这一方面表现为读者的思维节奏加快,另一方面表现为读者文明水准提高,对“某些环节”能够迅速理解,而不需要作者将事件发展的所有程序都写入作品中。相反,你把一个事件的发生的全过程如实记录,读者会给你下“罗嗦”的评语。  新闻的编写都应注意到结构上的跳跃。在写作时,应该跳跃的地方是读者可以理解的地方,读者只需要从你的必要提示中就可以得到事件发生的完整过程。如《枫桥兴会扶桑客 子夜钟鸣百又八》(1981年1月1日《文汇报》)这篇新闻,寒山寺钟鸣之前,寺内僧侣敲钟前需作什么样的准备,法师以何物撞钟,这些都是事件发生应有的程序,但作者将其省略,这就产生了跳跃。这些被跳跃的环节,是读者能够理解的,而不需要作者如实录下。  结构的跳跃,一般为空间跳跃和时间跳跃。就一件事的发生而言,这两者往往互相兼容,不能将它们出来分辨。但为着理论上的清晰,我们抽象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来看结构上的跳跃。  空间跳跃,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对象的跳跃。新闻事件发生时,人物活动的场地、工具及背景都系空间范畴。写作时,有些必须交待,有些则可以省略。省略的地方便为跳跃。如《“老师,请喝一杯水!”》(1981年4月26日《长春日报》),消息写学生给老师送水,并没有写用什么杯子,哪里来的杯子,从何处倒水,也没有写老师如何接下杯子,如何呈现激动之态,而是跳到活动开展的原因上去了。这中间的跳跃为“空间跳跃”。  时间跳跃是指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程序的省略。如《沈阳降罕见大雪,铁路依然畅通》(1983年2月23日《人民铁道报》)文中人物在打扫积雪,保证铁路畅通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困难,偌大车站,积雪怎么清扫,扫归何处等工作程序省略了。读者可以理解扫雪一定有困难,扫积雪一定得有方法,有地方堆积雪。而这些,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他们只把注意力指向,遇大雪后,铁路能否保障运行。  结构上的跳跃一方面可使新闻篇幅相对减缩,更重要的是能使新闻增加信息量,跳跃的空间可为读者提供想象的余地,调动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阅读。这样读后印象深,新闻的积极效果也就产生了。读者读作品愿意参与自己的思维,这样才有主动性,思维能不断地获得动力,拉长思维长度,减少疲劳。而对于流水帐式的作品,读者被动阅读,无注意、易疲劳,读无所得,甚至诱发逆反心理。  二、新闻相对信息量的增加还表现有语词的含蓄上。新闻语言要精炼、生动,要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这种情况下,语词针对读者是一种提示或启发。当读者被作品中的语言提示或启发之后,读者可以从潜台词中领会到更多的内容。尽管有些新闻作品的文字不多,而给读者的启发却多,这就是语词的功力,也是文章应收到的效果。语词产生的这种功力,一方面由于语言自身的模糊性,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十分准确一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由于不准确,人们才去意会,相反会得到更为精确的语义。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作品的作者本没有想到的东西,但读者却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另一方面还由于人们思维有善于联想。有人把语言的含蓄所载入的新闻信息量称为无语言信息,这样不妥。语言的含蓄并非没有语言,它只是没有语言的物质形式——文字来表达就是了。读者受新闻作品的语言启发而产生联想,联想仍是以语言进行的,只是这时候不是新闻作品中的语言而是读者的思维语言了。  通过含蓄的语言使新闻的信息量增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作品语言自身的含蓄,它启发读者对新闻事件作出想象判断。如《从“顶牛”到“牵牛”》(1981年4月29日《甘肃日报》)如何“顶牛”,如何“牵牛”,这一对词在自身就有含蓄的语义,因为它们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会引起读者的想象,二是在新闻作品中,语言所表达的新闻事件所造成的一种含蓄的氛围。如一般的纯客观的报道。这里有美国在1982年2月28日以自上海的一条消息:  “十年前的今天在这里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上海公报的两层楼的礼堂没有升起美国国旗。  “没有一家上海报纸提到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问中国十周年纪念日。”  这条新闻,从语词自身来讲,并不含蓄,但所表达的新闻事件却有含蓄的意义:美国在某些方面违背上海公报精神,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致使中美关系冷淡。  三, 新闻写作中对于事件的表现(或描或叙)要点到为止,留有余味,从而使新闻的信息量增加。  新闻作品通过新闻事件来表达思想,而新闻事件又通过语言来展现它的物质的外在形式。但是对同一对象表现,却可以细腻的描写或概略的叙述,而且描写的程度也有千差万别,这就给我们写作时带来很大的选择余地,增加新闻的相对信息量的又一种途径是作者对事件的叙描程度。也就是说,新闻事件在新闻纸上需要怎样鲜明的形象,作者一定要通过形象来把握审美对象,但是有些理性论述的文章(如新闻言论)。读者是通过文中语言的启迪而唤起审美对象的形象来进行审美。因此,前一种审美的过程往往是直接审美过程,读者通过作品中的新闻事件描写来获得美的感受,如报告文学、通迅、特写、速写、小故事等新闻体裁。记者都是把新闻对象描写在新闻纸上,读者读后能直接得到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终结过程。如消息、言论等新闻体裁,记者往往从新新闻中抽象出对象的质来进行描述,读者读后只能从作品中得到启迪,唤回审美对象来进行审美。  既然如此,我们编写新闻时,无论描写还是叙说,首先要根据读者心理来组织自己的文章,而不是受新闻事件的局限来刻板的描写或叙述。这是因为:①客观的新闻事件是不变的,我们却可以从多角度、层次甚至多节奏来选择:而读者呢,审美的角度、层次以至节奏都是多变的。新闻作品的服务对象的读者,不是客观的新闻事件,因而我们写作则要从读者的需要出发,选择读者所需要的角度、层次、节奏来表现新闻对象,但这决不允许虚构。②客观的事件在被表现时可以有取舍,作者对它们有写与不写的权利,而读者的审美心理却有一定定势,不能由作者主观地取舍。也就是说,作品的效益是由读者的审美心理来决定的。  从对新闻事件的叙描这个途径来增加新闻信息量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这只是由具体的事件来定,由读者对这一新闻事件的需要了解来作选择。唯其如此,信息量才可以说是增加到一种最佳状况了。  一般说来,作者在写作时,如作描写,总量将对象在最有特点的地方加以勾勒,其他的地方由读者领悟好了。也就是说,你用文字符号作路标,在将要达到目的地时,路标的作用可以停住,因为读者已看到了目的地大厦的顶端。如作叙述,那么就将对象的本质抽象提出,因为本质的东西最易让读者受启迪而唤出那个事物的形象审美。  以上论述的是指作者在得到新闻素材之后,如何在结构、语言、笔法诸方面来增加新闻的相对信息量。那几个方面都应属于新闻写作式方面的东西。增加新闻的相对信息量还应从新闻事件的内容方面来作工作。  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每天每时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各种事件。尽管有人提出有的事件不是新闻事件,即便如此。那些被人们认为是新闻事件的材料是否都重要到可以划等号的地步,依唯物认识论来看,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诸多新闻中,新闻内容的价值往往有大有小,作者只有选择价值较大的新闻事件,再加之以较为适当的写作方法,新闻的相对信息量才有可能增加。这又对新闻的编采人员的思想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报纸上不少主题重复的新闻,尽管条数不少,但信息量却无增加,这就从反面论证了我们的论点。
  选择价值较大的新闻,注意防止主题雷同,从而增加新闻的相对信息量。这一点易于认识,论述从简。
  • 回复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6

2016-01-06

粉丝 131

2016-01-06

粉丝 3

2016-01-0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