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译注

2016-01-10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3万   回复 8
《牧守竟陵因游西塔著三感说》译注(《全唐文》卷六二〇)唐 周愿 著 裴治国 译注【注释】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此处用作动词:治理。 因:凭。游:寻访。【译文】《治理竟陵(复州)期间凭寻访西塔寺所见所闻撰写三点感叹之记》【原文】古人之文,有旌物而为者,歌功而为者,诡时而为者,感旧而为者:旌物,谥也;歌功,形也;诡时,诈也;感旧,情也。若乃折裂金石,骚牢鬼神,莫尚乎感也。予所作者,其感旧耶?客曰:何谓也?【注释】之:(撰写)的。 文:文章。 旌:陈述、论述、表彰、鞭挞。 物:据《古代汉语词典》【物】《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这里指事件、事理、德行、丑恶。 为:撰写。 歌:歌颂、颂扬。 功:功劳、功绩。 诡:蛊惑、歁骗。 时:时局、时事。 感:感怀。 旧:往昔。 谥:称、号。以称、号的形式为人或事物、事件下判断,定性。 形:表现、显现。 诈:歁骗。 情:友情。 若乃:假如、如果。 折:断。 裂:碎。 金:金属。 石:岩石。骚:忧愁。 牢:忧劳。 莫:没有。 尚:超过。 感:感情。 予:第一人称,我(下同)。作:撰写。 其:副词,表反诘,岂,难道。感:感怀、感怆。 旧:往昔。 客:指读者。 何:怎么、怎样。 谓:说、说法。【译文】古代的人撰写的文章,有为陈述事件、论述事理、表彰德行、鞭挞丑恶而写的;有为歌颂功劳、颂扬功绩而写的;有为蛊惑时局、歁骗时事而写的;有为感怀往昔、思念故旧而写的。为陈述事件、论述事理、表彰德行、鞭挞丑恶而写的文章,是在为世间万像进行记录,以便传承,并予以定性,以利后世明辨。为歌颂功劳、颂扬功绩而写的文章,是为了传播、彰明他们的业绩。为蛊惑时局、歁骗时事而写的文章,是为了欺世盗名。为感怀往昔、思念故旧而写的文章,是纯洁深厚友情的结晶。假如能使金属折断,岩石碎裂,让鬼为之忧愁,让神为之劳碌,没有什么能超过感情的啊!我所写的这篇文章,难道不是为了感怀往昔吗?您或许会说:这从何说起呢?【原文】 愿与百越节度使扶风马公曩时俱为南海连率陇西李公复从事,公诏移滑台,扶风公洎予又为幕下宾,从容两地,七改星火。今扶风公勋庸满世,文翰飞走,续镇南海,作民父母;而愿才貌单薄,亦为刺史。繇是二客双鲤,殷勤於楚越。陇西短龄,阅川而物故,予感一也。【注释】愿:周愿,作者自称,我(下同)。 百越:汉贾谊《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吕思勉先生“自江以南则曰越”。此处指唐时岭南辖境。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扶风:地名,今陕西扶风县。 马公:马总,字会元,扶风人。公,尊称。据《旧唐书·马总传》。 曩:以往、从前。 俱:副词,一齐,一起。 南海: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南海郡,复置广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广州为南海郡。乾元元年(758)复郡为州,南海郡又改广州。此处指广州。 连:连续 率:统率,长官。756年,唐睿宗于灵武登基后,颁令:刺史三年,县令四年为限。李复于南海任为787-792(见郁贤皓《唐刺史考》),整六年,故称。 陇西:六盘山以西称为陇西,今甘肃省西部地区。 李公:对李复尊称。 复:李复,字初阳。 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苏轼《凌虚台记》:“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公:指李复。 诏:诏书。 移:迁移,改任。 滑台:唐置滑州,治所在滑台,今河南滑县。 扶风公:指马总。 洎:及,到。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洎乎晚节,秽乱春宫。” 幕下宾:言为从事、属官。 从容: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一版,页250)【从容】:④斡旋,周旋。《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从容平、勃之间,附会将相以强社稷。”此处引申为“先后两地跟随。” 两地:南海、滑台两地。 改:更,换。 星火:寒署。全句谓七年之意。 今:当今,现在。 勋:功绩。 庸:功劳。 满:充满,充盈。 世:世间、天下。谓朝野上下。 文:文彩。 翰:文词。 飞:飘扬。 走:古代指疾行,即跑。据《旧唐书》卷一五七《马总传》“总理道素优,军政多暇,公务之余,手不释卷。所著《奏议集》、《年历》、《通历》、《子钞》等书百余卷,行于世。” 续:继承,延续。指继承、延续前辈李复镇守南海的事业。 镇:守也。 作:担任(一方)。 民:民众,百姓。 父母:引申为官; 而:可是。 才:才能,才干。 貌:相貌。 单薄:不厚实。谓才不出众貌不惊人。亦:也。范仲淹《岳阳楼记》:“是进亦忧,退亦忧。” 为:担任。 刺史:唐时州、郡长官。 繇:随从,跟随。 是:像,如同。 二:指作者与马总二人。 客:(因做官)旅居他乡。 双鲤:同游的一对鲤鱼。 殷勤:辛苦、勤奋。 楚:复州属楚地,指周愿今为竟陵刺史。 越:周愿、马总曾一同佐李复南海幕府,今马总又为南海率,故有此说。 陇西:代指李复。 短龄:短命,过早去逝。 阅:观、览。 川:山川,大地。 物:据《古代汉语词典》:【物】《列子·黄帝》:“凡有貌像声色者,皆物也。” 故:仍旧、依旧。 感:感怆:感动伤心。【译文】我与现在担任越地节度使的扶风人马总,从前的时候,一起在连任两届南海刺史的陇西人李复官府做辅助官员,此后,李复接朝庭诏书,改任滑台刺史,扶风人马总与我又来到李复滑台官府做辅助官员,先后两地跟随李复达七年之久。如今马总功绩、功劳充满朝野上下,文彩辞章四处飘扬,又再次来到越地,镇守南海这一片地方,担任治理这一方民众的官员。可是我才不出众貌不惊人,也与马总一样担任刺史职务。我们因为做官,几度在一起客居他乡,就像一对同游的鲤鱼,辛劳、勤奋地工作在楚越两地。只可惜李复早逝,我如今站在他曾经治理过的复州这片土地上,放眼望去,景物依旧,这是第一让我感到伤心的啊!【原文】陇西先人讳齐物,被大德,尝为竟陵郡守,公生於守之日,故名复。呜呼!愿以散拙,忝公先人之州,往为子寮,今刺父郡。悲夫!陇西也。歌钟烬灭於池馆,九原极零乎薤露,其感二也。注释:陇西:代指李复。 先人:指李复之父。 讳:避讳。 被:披,通假字。有,拥有。 尝:曾经。 为:担任。 公:指李复。 守:指李齐物任竟陵郡守时。 复:因生于复州故取名复。(此处有误,据《旧唐书·李复传》:“贞元……十三年四月卒官,年五十九。”贞元十三年为797年,按卒年五十九逆推,可知李复生于738年。又据唐李翱《故歙州长史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府君讳则,字某,凉武昭王十三世孙。大父献,眉州别驾。时宰相有请昏者,力不可止,因去官居家。弟遇疾暴卒,别驾烧一指以祷於神,既而弟复生,自说方就絷,上帝有命,以兄烧指,宜复其生。”由此可见,在李复出生前,曾有一哥因疾去世,按当时当地风俗,取逝者一指烧之,以祈祷神灵,尔后才生李复。取名复喻其兄转世投胎而来。据《资治通鉴》,李齐物746年贬竟陵太守,周愿记李复生于李齐物贬竟陵任上实为误记。) 呜呼感叹词。 以:副词:不怕。 散:显露。 拙:笨拙,自谦之辞。 忝:愧。(惭愧的在……)。 公:指李复 先人:指李复父李齐物。 州:指复州,治所在竟陵。 往:曾经。 子:指李复,齐物之子。寮:通僚。属僚,从官。 刺:动词,担任刺史。 父:指李复父亲。 郡:竟陵郡。 陇西:代指李复。 歌钟:古代一种乐器,此代指李复官府。苏轼《石钟山记》“窾坎镗鞳者,魏献子之歌钟也。” 烬:灰烬。 灭:消失。 池馆:因李复卒于滑台任上,此处喻李复生前官舍。宋韩维《登湖光亭》诗:“雪尽尘消径露沙,公家池馆似山家。” 九原:泛指墓地、九泉、黄泉。极:顶点,最高处。 零:飘零。 薤露:(薤xiè )古代挽歌名。 感:感怀,感叹。【译文】陇西人李复的父亲名叫齐物,拥有大德,曾经担任竟陵郡守,李复生于他的父亲担任竟陵太守的任上,因州名复州,故给他取名复。呜呼!我不怕显露自己的笨拙,惭愧地来到李复父亲曾经治理过的复州,原来作李齐物儿子的下属,今天却来到李复父亲曾经治理的竟陵郡担任刺史。悲夫!李复啊,你曾经官舍的歌钟早已消失,九泉的最高处飘零着哀悼你的薤露挽歌。这是第二让我感到伤心的啊!【原文】愿频岁与太子文学陆羽同佐公之幕,兄呼之。羽自传竟陵人,当时羽说竟陵风土之美,无出吾国。予今牧羽国,忆羽之言不诬矣。扶风公又悉於羽者也,代谓羽之出处,无宗祊之籍,始自赤子,洎乎冠岁,为竟陵苾刍之所生活,老奉其教,如声闻辟支,以尊乎竺乾圣人也。羽,字鸿渐,百氏之典学,铺在手掌,天下贤士大夫,半与之游。加以方口谔谔,坐能谐谑,世无奈何,文行如轲,所不至者,贵位而已矣。噫!我州之左,有覆釜之地,圆似顶状,中立塔庙,篁大如臂,碧笼遗影,盖鸿渐之本师像也。悲欤!似顶之地,楚篁绕塔。塔中之僧,羽事之僧;塔前之竹,羽种之竹。视天僧影泥破,竹枝筠老而羽亦终。予作楚牧,因来顶中道场,白日无羽香火,遐叹零落,衣摇楚风,其感三也。注释:频:多次、连续。据《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12月第一版,页1164):《后汉书·范升传》:“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又《周磐传》:“频历三城,皆有惠政。”再,南朝国子祭酒王俭《褚渊碑文》“频作二守”。还见《梁书·陶季直传》:“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薄,委以府事。” 岁:年。 太子文学:玄宗开元中改为三员,位正六品下,分知经籍,侍奉文章。后辽、元亦有此官。 同:一同,一起,言从始至终佐李复幕不曾分开。 佐:辅助的官员,助手。《论衡》:“伯夷,帝之佐也。” 公:指李复。 幕:幕府,官署。该句意为:我连续与陆羽在李复南海、华州、滑台幕府一起共事多年。 呼:称呼。 之:代词:他,指陆羽。 羽:陆羽(下同)。自传:自,自己。传chuán :传送,转达。岑参《逢入京史》诗:“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无:没有。 出:超过。 吾:我。 国:地域,乡土。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杜甫《上白帝城》诗之一:“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陆羽此指家乡竟陵。 牧:整治,治理。古代统治者称对百姓的统治。《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禀。” 国:见上。 忆:回忆。 言:言说。指陆羽说竟陵风土之美。 不:没有。 诬:捏造、期骗。 扶风公:指马总。 悉:详尽、详细地知道、了解。 代:替。 谓:告诉,对某人说。《论语·阳货》:“子谓伯鱼曰。” 之:代词,他的。 出处:来历。 无:没有 宗:同祖为宗。 祊bēng:宗庙门内供放祭品处。 籍jiè:供放祭品的祭席。 始:起初。 自:来自。 赤子:初生的婴儿。喻初生即为弃婴。 洎:及、到。 冠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人,此处意为二十岁。 为:处于、置身。 苾刍:本意西域草名,梵语喻出家的佛弟子。为受具足戒者之通称。 老:老来。 奉:信奉。 其:他曾经的。 教:佛教。 如:像,如同。 声闻:据《古代汉语词典》:音讯。《北史·刘炫传》:“炫与妻子,相去百里,声闻断绝。” 辟支:梵语“辟支迦佛陀”的略称。意译为“缘觉”、“独觉”。 以:用,用来。 尊:敬重,爱重。 竺乾圣人:西塔寺住持僧智积圆寂后之谥。该称呼既不见于《佛学大辞典》,也不见智积于《高僧传》有列而载该尊称,巩来自陆羽对圆寂后的智积的尊称,若如此,亦谓之私谥也。 百氏:指诸子百家。孔稚珪《北山移文》:“傲百氏,蔑王侯。” 典:典藉,文献。 学:学问,学说。 加以:连词。 方口:方:正,直。形容说话不会拐弯抹角。 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 谐:幽默,诙谐。 谑:开玩笑。 世:世间,人世。引申为众人,大家。 无奈何:无可奈何。 文:文彩,文章。 行:飘扬,传诵。 如:像,如同。 轲:孟轲,孟子(的文彩、文章一样)。 所:连词:然而。 至:到。引申为追求。 贵位:指功名、利禄。《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陆羽传》:“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 而已:罢了。 州:复州。此处指复州州治竟陵。 左:东面。古代地理以东为左。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其果弦绝而不可煎胶欤?” 覆:反,翻转。 釜:古代的炊具,类似锅。 顶:头顶,山顶。杜甫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立:耸立。 塔:佛塔 庙:庙宇。 篁:据《古代汉语词典》:【篁竹】竹名。戴凯之《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 如:像,如同。 臂:臂膀。 碧:青绿色。 笼:据《古代汉语词典》: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上竹头,下堇)、蔑。”杜甫《堂成》诗:“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 遗:存,留。 影:塑,像。 盖:发语词,无意义。 鸿渐:陆羽字。 师:西塔寺住持智积禅师。 楚:荆楚。 绕:围绕。 塔:佛塔,此处指葬智积、陆羽两塔。 塔:指葬智积之塔。 僧:指智积泥塑像。详见下事。 事:据《古代汉语词典》事条⑤服事,侍奉。由《陆文学自传》可知,在陆羽离开竟陵前,没有服事、侍奉过智积。陆羽离开竟陵到智积圆寂之间,陆羽在湖州、江西、湖南、广东的行踪是十分清晰的,不存在服事、侍奉智积的可能。所以,此处用“服事、侍奉”是解释不通的。另见下有:【事事】办事,治事。《韩非子·内储说上》:“吾之吏不事事也,求簪三日不得之。”可见,事在这里是作动词“做”解,即陆羽晚年回西塔寺后,为智积泥塑(做)僧像,绕塔植竹。后紧接着的“僧影泥破”也力证“塔中之‘僧’”与“羽事之‘僧’”为“僧影”无疑。因此,陆羽亲力亲为的尊师举动让周愿无比感动,便将其详细地记于该文之中。周愿此访乃为怀念陆羽而来,与陆羽无关处不着一笔。然可以想像的是,此时的周愿已是竟陵太守,来此“顶中道场”,出面接待的一定是当时西塔寺的住持等僧人,陆羽回西塔寺后为师傅塑像,绕塔植竹等信息,一定是来自西塔寺出面接待的住持等僧人所言。 视:看,看到。 天:天地日月,谓斗转星移。 僧影:指智积塑像。 泥破:塑像之泥残破,破败。 竹:主竿。 枝:竹梢,杪。 筠:竹子的青皮。 老:衰老,枯萎。 终:老,谓去世。 作:担任。 楚:代指复州。 因:因为(怀念故旧陆羽) 顶中:覆釜洲。 道场:据《辞海》【道场】“佛教礼拜、诵经、祭祀、学道、行道的场所。” 香火:据《古代汉语词典》【香火】“供奉神佛时燃点的香和灯火。”元稹《许刘总出家制》:“长存鱼水之欢,勿忘香火之愿。” 遐:长久。 叹:叹息。 零落:据《古代汉语词典》【零落】衰落,残败,死亡。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观中先有天尊真人石像,……法师睹斯而流涕曰:‘不图先圣尊容,零落至此。’” 衣:衣襟。 摇:吹动。 楚风:楚地的风。【译文】我连续与带太子文学官职的陆羽在李复南海、华州、滑台幕府一起共事多年,以兄长称呼他。陆羽自称竟陵人,当时陆羽说家乡竟陵风景优美,他处没有超过我的家乡的。我今天因担任竟陵太守来到陆羽的家乡,看到这里的风土人情,回忆陆羽当年之说,感觉他没有捏造虚美地歁骗我啊。扶风人马总又详细地知道、了解陆羽的情况,替他告诉了我关于陆羽的人生经历,他没有可追祀的祖宗及祭祀祖宗的地方,只知道自己最初是一个被丢弃的婴孩,等长到二十岁的时候,还置身佛家弟子之中,过着钟声梵音的生活,老来又继续信奉他曾经信奉的佛教,像“辟支迦佛陀”虔诚向外传递着他的音讯,用以敬重他的恩师竺乾圣人啊!陆羽,字鸿渐,诸子百家的典藉文献,学问学说,就像是铺在他的手掌之上,天下的贤良之士、有为的公卿大夫,一半与他交游往来。加上他一张正直、认理不认人的善辩之口,坐下即能幽默诙谐地开玩笑的性格,大家也拿他无可奈何,他的文彩像孟子的一样在世间飘扬,被人传诵,然而他不追求的,不过功名利禄罢了呀。噫!我治理的复州治所竟陵东边的湖中,有一块像翻转着的釜形的地,圆圆的像小山顶形状,中间耸立着佛塔和寺庙,生长着一种篁竹,竹杆粗如人的臂膀,青绿色的笼竹中间遗存着一尊泥塑像,是鸿渐陆羽师傅智积禅师的像啊。悲哀哟!像小山顶的地上,楚地的篁竹环绕着佛塔,塔中供奉的僧像,是陆羽亲自事弄泥塑的师傅像;塔前的竹子,是陆羽当年栽种的。看到随着天地运行的泥像,因时间的推移,已残破不堪,竹子也衰老枯萎,而陆羽也去世了。我来此担任州官,因为怀念故旧陆羽,来到覆釜州上的佛教圣地,看到白天没有贡奉陆羽的香火,长久叹息陆羽零落到如此悲凉的境地,然楚地的风却依旧吹动着我的衣襟,这是第三让我感到伤心的啊!【原文】是为三感说七言诗以语陈事。【注释】是:因此。 为:撰写。 七言诗:《全唐诗》卷七九五周愿“八十年前棠树阴,竟陵太守公先人。” 以:用。语:文字。陈:陈述、记述。事:(这一段)往事与寻访见闻一事。【译文】因此撰写这篇《三感说》和《七言诗》来记述我与马总、陆羽之间的这一段往事以及此次寻访见闻之事。【原文】扶风公览三感之说,岂得不酸涕 湿目,以著词致於塔下,冠愿鄙章之首邪。【注释】扶风公:指马总。览:阅,读。岂:怎么。得:能。酸涕:因伤心而流泪。以:因此。著:撰写。词:文,辞章。致:送达。於:放在,置于。塔:葬陆羽之塔。著文悼念好友,绝不会置于别人的葬所以悼,这是基本的常识。因此,该处所言之塔理应为葬陆羽之塔。冠:置于。 鄙章:拙文。自谦。首:前或上。【译文】扶风马总读了这篇三感之说,怎能不伤心而潸然泪下,因此而撰写辞章送来,放在陆羽塔下,置于我的拙作之前啊。 按:李复于797年4月卒于滑台任上,马总留任姚南仲幕府,周愿去向俟考,李复副官卢坦扶李复灵柩至洛阳。至此,马总、周愿、陆羽三人的同僚生活结束,此即树倒猢狲散也,悲欤!但可以猜想的是:其一,由周愿该文可知三人情笃义深,分手时一定有分手后的安排与打算相告,周愿到任竟陵即造访西塔寺应是明证。其二,陆羽有可能随卢坦扶李复灵柩至洛阳,尔后由洛阳回竟陵。主要参考文献:1、《新唐书》 2、《旧唐书》3、《全唐文》 4、《佛学大辞典》5、《全唐诗》 6、《辞海》7、《古代汉语词典》
  • 回复8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布衣野老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4

2016-01-10

粉丝 131

2016-01-10

粉丝 72

2016-01-11

粉丝 72

2016-01-11

粉丝 72

2016-01-11

粉丝 8

2016-01-11

粉丝 72

2016-01-11

粉丝 72

2016-01-1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