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族的姓氏

2016-01-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2万   回复 2


这里用楚族而不用楚人一词,是要限定范围。楚族,指先秦楚国第一代君主鬻熊的直系后代,含君位继承人及其历代小宗余子,不包括变动中的楚境内的原住民和外来的族姓。 楚族的血源,按《史记》等的说法,上溯到黄帝。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喾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雷)为重黎後,复居火正,为祝融。 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郐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後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 周文王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子事文王,蚤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後嗣,而封熊绎於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① 这里,我先把世系简化一下。黄帝→昌意→高阳→称→卷章→重黎/吴回(祝融)→陆终→季连(得芈姓)→附沮→穴熊→……鬻熊→熊丽→熊狂→熊绎(姓芈氏)。 祝融的后代在夏以后分孽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八个姓,史称“祝融八姓”,但在夏商周时大都被灭了,一般认为只有芈姓这一支成建制保留着,这中间最大的一支就是后来的楚族。 芈姓的得姓,张正明先生写道:“《世本▪帝系》(宋衷注、雷学淇校辑本)说:‘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鬼方就是东部的羌人,后世有隗姓,隗通嬇。楚人的芈姓,就是羌人的血缘留下的印记。据《说文解字》‘羊部’:‘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出,与牟同意。’”②他的意思是说,羌人以牧羊为生,芈是羊叫声。因为陆终与羌人联姻,就让自己的小儿子用了羊叫声做姓。我觉得有点扯,不如我也扯一扯。 《国语·晋语》载:“黄帝以姬水成, 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姜水和姬水,得名应甚古,甚至炎黄二族得姓也应在文字产生之前,很难说水有性别且为女性,可知这些姓的文字是写定时才女性化的,联带两河的名字也女性化了。总共几十个古姓,除带“女”偏旁部首,还有些姓带“邑”字偏旁,可以认为得于居住地。另有些很难判定,如邓国的曼姓,薛的任姓。芈这个姓,我认为可能与祝融的职司有关。 祝融这个房头在很长一段时间世代为火官,史料很多。《国语▪楚语下》:“重司天以属神”“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叙天地。”祝融氏所典之职责有三,皆离不开火。 其一,出纳火种。“中原地区的春耕、春播,以始于春分前后为宜。当高辛之世,大火在春分前好多天就昏见了。这时,中原的人民该放火烧荒以备耕种了。而把妥善地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出来,并且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的人,应为火正。……秋季时节,大火昏伏之后,还要举行仪式,把火种收起来,叫做‘内火’”③。这“内(纳)火”的人,也应是火正。 其二,掌与天交流的燎祭之火。据陕西岐山县所出周初甲骨文“其微楚Ç厥燎师氏舟燎。”专家解读为:微人和楚人的酋长把燎点燃,由师氏受燎祭天。④ 《国语▪晋语八》:“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一直到周,楚人之火的灵气还未褪色,作为火神的嫡裔,祭天之火应是最为灵验。笔者无学,讫未见论“燎祭”的论文。听说古巴比伦人为与上帝沟通,建造高塔,直入云霄,上帝惊吓,变乱人类语言,致使人类互相猜忌,以至战争不断,再无力建造高建筑。而中国古人则找到能与天交流的最好、最简便的工具,这就是燎。建木虽高,非人能造;群峰入云,犹不及天。只有燎火燃烧的烟气能直达天上,舍此无它。为什么在诸神中,民间选定灶神作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特使,恐怕也与烟能升腾入云天有莫大关系。而祝融并曾为灶神之一,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其三,观象授时。是观天上之“火星”(先是观大火星,后是观鹑火星),而后敬授农时。现代来讲,观象授时更重要,但我以为这个职事晚出。心宿二,柳宿这两组星所以得名火,自然由地上的火重要而来。 祝融氏生为火官,死为火神,其神格很高,有的古籍竟以祝融为五帝之一。在后来五方帝的安排中,他作为南方炎帝的副神,在五佐神勾芒、祝融、蓐收、玄冥、后土中名最显。 所以我怀疑“芈”可能是一个火把(火种)的象形,当然,目前我无法证明。 到楚族的中兴之祖鬻熊,已是商末。有可能从穴熊开始,这支芈姓人即用“熊”作为自己的氏族标志。《左传》《史记》都这么记载的。为什么楚族要用“熊”来作为自己的族标呢? 我以为更是因为祝融。楚人自己认祝融为始祖而不是黄帝。就像夏祖鲧、商祖契、周祖弃、秦祖大业一样。伟大的共祖值得尊崇,但只有显赫的房祖值得骄傲。祝融就是华夏大族里,楚族房头的显祖。 公元前806年之前,未来的郑国第一代国君桓公姬友谋划立国何地,求教周太史伯,说南方不可以吗?史伯说:南方的荆子,是重、黎之后,“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⑤史伯说这些是要姬友不要太靠近将要崛起的荆国,以免受偪。此事从外部证明,楚族立于部族之林的价值,就是先祖祝融的大功厚德。 就在史伯的时代,芈姓之国还是三家,蛮芈、夔芈、荆芈。前634年,荆芈灭夔芈:“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秋,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⑥”夔子不祀祝融我祀黄帝不行吗?不行,灭了你。就算是借口,也还是能看出楚族多么看重祝融。这从内部证明楚族把祝融与鬻熊看做是血族发展史上最重要的节点,里程碑。假定“芈”是一个火把(火种),火把之光,烛照十步,火种总要使用,要继承先辈的伟业并光大之,不如让她熊熊燃烧。芈姓的荆楚这一支,正是举着祖先遗下的火种,一路从中原(河南新郑为祝融之墟)出发,点燃南国的林草,让楚文化之火越烧越旺,照亮大半个中国,并于今还给我们光明。 “熊”的字义,连《辞海》这样的字书,都只简略地释为“动物、另见熊熊条”。熊字的本意,是火燃烧的样子。现在只有“熊熊”一词,释义为“火盛貌”,保留着原始义。熊指动物之一种,反而是借字。什么时候借的?至少在《说文解字》前就这样了。 到战国末,楚已是最大的国家,“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⑦。不断兼并土地,需要大量信得过的地方管理人员,王族子弟就不断受封,派生出许多氏姓。除王族的氏姓熊之外,最可信的是王族三姓的屈景昭。  屈:楚“武王僭号称王,始都于郢,是时生子瑕,受屈为卿,因以为氏。⑧”楚的屈氏第一个见于史载的,的确是屈瑕。屈氏此后成为楚国不倒的贵族世家,累世为莫敖。其后有屈原。屈守元先生考定有楚屈,有晋屈。并认定战国时屈宜臼、屈侯鲋为晋屈⑨,不知何所本?晋有屈地,但晋之屈氏,史无详文。楚屈的屈巫子灵叛逃晋,其子又仕吴,则明于史载。  景:以前,景氏为何王之后不详。近年考古发现,楚平王熊去疾死后谥号为“竞平王”,竞通景,他的后代小宗余子,有一支以景为氏⑩。    昭:受氏者不详。应为楚昭王熊珍后,以谥为氏。从近年考古发现的鄂君启节上的文字,昭阳作邵阳,昭姓可能融入“邵”姓了。  斗: 若敖氏之后,最早载于史的是斗伯比。斗越椒叛乱后若敖氏被族灭,但保留了斗子文一支。有一次看电影,饰演阎锡山的演员名斗兵,可见今仍有这个姓。 班:源出于斗氏,斗子文子名子班,其后人以班为氏。班固在《汉书▪序传上》里即如此说自己一支即斗班后。 鬻:对楚文王行兵谏,且是历史上兵谏第一人者,叫鬻拳。应即以鬻为氏,乃鬻熊的后代疏族。文王对鬻拳几次超乎寻常的教训没有按“妄议”论处,应该是看在虽为王室疏族,毕竟共祖,没有坏心的份上。 包:源出于棼冒氏。棼冒包胥,即申包胥之后。  以上基本是单独成姓的。 成:源出于斗氏。受氏者不详,子玉已名成得臣。按中原诸侯国卿大夫死后亦有谥,推知楚卿大夫县公有谥的时间要早,成很可能即由先人的谥称而来。 薳:楚有薳氏,棼冒之后。 庄:楚有庄氏。楚之庄氏,应为庄王熊旅后。庄姓东汉后部分改为严姓没有恢复。  孙:楚族的孙氏源出于棼冒。认为蒍贾为其孙,蒍贾子孙叔敖的后人以孙为氏。楚另有成大心在世时即被尊称大孙伯,孙叔孙伯都是对王孙的尊称。  白:通认为白姓一出楚族,是平王孙白公胜之后。实际上疑问很大。楚邻吴境有地名白羽,大约是历代白公的县域。楚国的县公,不是世袭。在白公胜之前,就另有县公(见《国语▪楚语下》)。白公熊胜叛乱被杀,之后还会有更多白公,如果白公胜后代姓白,别的白公更多的后代呢?没可能姓白吗?  苗:一般认为源出于斗氏。斗越椒叛庄王被杀,子棼皇(一作贲皇)奔晋封在苗地,史称苗贲皇。故姓氏书多据以作苗姓的始祖。晋的苗地也不是由棼皇世袭罔替,苗姓很难说是棼皇后代。 襄:楚系之襄姓按《风俗通》说为连尹襄老之后,我认为是顷襄王后。  米:姓氏书以米姓出于北方之米国。然宋米芾南宫自陈其与楚同姓,米为芈之变。米芾也可能是一种自托身世,可备一说。 怀:汉“九年,徙贵族楚昭、屈、景、怀,齐田氏关中。⑾”此怀氏即楚怀王之后。  近代出土的楚器上,作为楚君之氏的“熊”,全写为 “酓”。专家认为熊、酓二字,于声至近,可以通假。且金文“酓”字,状人饮酒,“象神歆之”⑿。 由于古籍上对姓源落笔不多,有也偏重于姬姓派生的姓氏。氏的产生与政治强相关,而人口的繁衍与经济强相关,楚国又是以县长官称公的,这样有谥的人就会多,我相信大量的楚族人融入了各姓,已经难于考证了。
参考文献: ①《史记·楚世家》 ②③张正明著《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版p10、p6。 ④转引自张正明著《楚文化史》p18 ⑤《国语·郑语》 ⑥《左传·僖公26年》) ⑦《战国策·楚策》 ⑧汉·王逸《楚辞章句疏证》 ⑨屈守元《屈原氏族考》,载《江汉论坛》1998第二期 ⑩原见李零教授博文。 ⑾《史记·高祖本纪》 ⑿见张正明著《楚文化史》p19
《史河沙岸鼓窑玩》文4 20160116
一直想就“姓与氏”学点文字。前段有电视剧《芈月传》,大量文宣、软文,还拿“芈”说事。我就开始写了这些字。听说《芈月传》拍得很水,但赚了大钱,现实就这样,好的东西不一定有人看,差的东西看的人可能多。20160123
  • 回复2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31

2016-01-24

粉丝 4

2016-01-24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