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谣言止于智者成为无奈的安慰

2016-04-08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4.9万   回复 0
  微信朋友圈里谣风盛行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与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从网上的删帖、封号,到线下的传唤、拘留甚至刑事处罚,相关的治理行动可以说是从未间断而且力度十足,但是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原因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这种挑战一方面是在技术上、资源上的挑战,即有限的政府管理部门,无法对新媒体和互联网上的造谣、传谣行为进行即时反应。通常情况下,当谣言为管理者所注意时,已经是谣言产生重大影响之后的事情。一方面是在治理结构、治理模式上的挑战,传统的由上至下的管控模式,难以有效应对自下而上的新媒体、互联网的信息生产模式。简单、粗暴、僵硬的管理模式,常常导致反应迟滞,引发了比谣言更加恶劣的社会影响。
  更重要的是观念和趣味上的挑战。新媒体的谣言之所以广为流传,很大程度上在于,相比于有关部门板起脸孔冷冰冰的说教,谣言在内容上、思想上、传播方式上,往往更加生活、具体,更容易引发共鸣。很多时候,“正不压邪”的原因是正话讲得太少、讲得太硬、讲得太枯燥。如果有关部门还是在信息发布上缺乏主动,还是在沟通方式上僵化生硬,还是在新媒体的世界里放不下身段来接触群众,就很难真正有效地遏制住微信圈里的谣言。
  其二,新媒体、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机制,体现出更加强烈的市场导向。“网红”比打工挣钱,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正常现象,这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投资者涌入了新媒体的市场之中,也让市场竞争空前地激烈。点击率、转发率直接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成败与“公号”“小号”的商业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博出位”的谣言就成为了很多从业者的“理性”选择。相比于一般的消费市场,新媒体中的消费者,往往对于趣味性、消费性要求更高,而对于信息的真伪往往并不关注。谣言不是问题,因为相当一部分人“看看就算”“一点而过”,本就不在乎消息的真假。这让市场的自净变得非常困难,甚至形成了谣言挤压真相的逆淘汰。在很多时候,真相的传递往往必须依赖“辟谣”的标题,而与谣言形成了奇妙的“共生关系”。
  其三,新媒体的谣风之盛,已经让“谣言止于智者”成了无可奈何的安慰。一方面,智者被海量的、情绪化的甚至低级趣味的消费群体稀释,无法起到止谣的作用。一方面,新媒体舆论场传播的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也让智者不堪辟谣之累。更重要的是,网络与新媒体的传播并没有给予社会一个可以凝聚焦点、平等讨论的公共空间,碎片化的信息与直觉判断,成为最主要的交流载体。朋友圈与网络没有为不同群体之间提供有质量的交谈,相反它为偏见、情绪的累积,为自鸣得意、自我封闭的小圈子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在飘来飘去的朋友圈谣言面前,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治理模式进行反思。一个更公开的、更亲民的政府,一个更克制的、更有限的市场,一个更平和的、更理性的社会,都是文明开放的舆论生态场不可或缺的。坦率而言,无论在哪一个方面,距离这个状态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当下,也许最重要的是每个方面都要表现出责任心与自制力,不要把责任都推给别人,不要总以为让自己做主就能够解决问题。
  • 回复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