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灾区土城村“三进三出”的故事

2016-07-30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5922   回复 1
荆楚网记者 张先国、王淳、余宽宏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5950338.jpg  2016年7月26日,土城村农民涉水回家消毒。(记者 张先国陈勇 赵融 摄)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038793.jpg 2016年7月26日,田地被淹没,天门市石河镇土城村农民老杨望着自家门前的渍水一愁莫展。(记者 张先国 陈勇 赵融 摄)
6月30日至今,不到一个月时间,天门市连遭多次暴雨洪灾,良田变泽国,村庄成孤岛,石河镇土城村百户居民三次撤离家园,水未退尽又三次返家生产自救。
土城村位于举世闻名的石家河遗址保护区内,考古发现表明,这里可能是中国最早进行农耕的地方,还有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与史所罕见的洪涝展开的这场“拉锯战”中,土城村人韧劲十足,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永存着一种依恋,无法割舍,令人感佩。
“回家,梦才安稳”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066297.jpg  8岁留守儿童燕子瑶和爷爷奶奶一起回家。(记者 张先国 陈勇赵融 摄)两条轮胎、一块门板,拼成回家的船。7月26日下午6时,8岁的燕子瑶手拎着鞋,和奶奶彭明安坐在门板上,爷爷趟在没大腿深的水中,拉他们回家。一个书包,两件衣服,就是他们仨这次出来躲水的家当。
燕子瑶的家在土城村何家咀湾,这里三面环水,处于低洼地,只有一条1.5公里的路接到镇上。6月30日晚下了一整夜的瓢泼大雨,1.5米深的渍水阻断了土城村与外界的联系,也淹没了燕子瑶的家。
7月1日,预备役师舟桥团的4艘冲锋舟驶进村里,接燕子瑶到石河小学安置。一同出来的,还有村里102户198位乡亲们。
2日、3日,水退了一些,很多人回去抢收早稻。没想到3日晚上又来一场大雨,4日早上一起来,比原来的水更深了,回家的人又被迫转移出来。
14日,水退了,燕子瑶和许多乡亲一样返家,结果到19日下午,水又漫了起来,这一次足有2米多深,“碰到了阎王的鼻子”。6艘冲锋舟再次驶入村庄,把他们接了出来。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100567.jpg  听说村里通电了,土城村村民赶回家。(记者 张先国 陈勇 赵融摄)20多天里,村里总有人会使用轮胎以及五花八门的水上交通工具,回家去看看,给家里消消毒,把家具、锅碗瓢盆,电器、家禽家畜往高处挪,把湿衣服拿到楼顶去晒。
燕子瑶的奶奶彭明安说,党和政府确实关心我们,安置点吃得好,但感觉不好意思,总睡不安稳,“我宁可回去自己劳动,自己做饭吃。这次是天灾实在没办法,如果不是上面政策好,都不知道怎么熬过来。”
“有田,才有盼头”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131296.jpg  土城村夫妻俩借了0.2亩田,抢插秧苗。(记者 张先国 陈勇赵融 摄)土城村地处举世闻名的石家河遗址保护区内。这里不仅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还有距今4000多年的古城遗址,去年底出土了240余件的精美玉器,其中有六件属国宝级。为保护遗址,保护区内很多高处的土地不能耕种,大部分村民都在低洼地居住耕作。
“今年的洪水太大持续时间太长,太恶燥了!”58岁的杨如安是种田大户,今年种了40亩田,不算自家的劳务投入,现金投下去2万多元。3日,他泅水回来抢收2亩田的早稻,刚铺到门口,晚上又来了一场大雨,全部冲跑了。而他的大部分田插的中稻秧苗,全部泡在水里成了“腌韭菜”。
14日水稍退了些,老杨赶回家,从镇政府领来晚稻种子育秧,没料到不出一周,第三次洪水将他的梦想冲得一干二净。去年,老杨种了50亩田,亩产1800多斤,卖谷了卖了11万元。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170781.jpg  土城村何家咀湾村民将淹水的早稻晒干。(记者 张先国 陈勇 赵融摄)这几天老杨整天忙着看手机短信、看电视、听广播,希望能找到更多能恢复生产的信息。家门口的台阶共有6坎,现在只剩最后一坎还被水淹没。望着依然白茫茫的稻田,他不停感叹,“都是肥肥的熟田啊,要能种上该多好!”
还有些村民到附近没受灾的村子里寻田种。村民卢军祖俩口刚到外村插了两分田的秧,他说:“两分田也能收两百多斤谷,总不能闲着双手等救济吧!”
“他在,我们不怕”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201189.jpg  土城村村支记刘剑刚打电话联系排水和灾后重建。(记者 张先国陈勇 赵融 摄)近一个月来,最忙碌的当属村支书刘剑刚了。
洪水来时,他挨家挨户通知村民转移;村民返家,他每天都要进村查看,给他们送水、送干粮。连日劳累加上天气炎热,刘剑刚感冒发烧,打了4天针,但“轻伤不下火线”。
每天晚上,他都要到安置点,给每家送一瓶水,看大伙儿睡了才安心回家。他说:“一瓶水虽然微不足道,但是能给大家安慰。”
“书记是个好人,非常周到细心,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报答他”,61岁的彭明安说,“他在,我们不怕。”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240220.jpg 经历了洪水中的几次转移,8岁的燕子瑶第一次有了自己人生的理想,立志要做一名医生。(记者 张先国 陈勇 赵融 摄)
即将上三年级的燕子瑶两次背着书包坐冲锋舟出来,“觉得很好玩”。到安置点之后,小姑娘领了两次药,觉得穿白大褂的医生很帅,开始有了理想,“长大后我想当一名医生”。
三进三出,这个古老村庄与洪水斗争的故事,只是湖北乃至全国抗击洪水灾害的一个缩影。但这群最普通的农民身上展现出的自强不息、同舟共济、相携相助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来源吗?
http://news.cnhubei.com/xw/2016zt/fxjz/201607/W020160727455166272629.jpg  土城村何家咀湾村民老杨家。(记者 张先国 陈勇 赵融摄)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

2016-07-3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