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

2016-08-1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5067   回复 1


语文教师要关注这些课堂不等式
语文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等式”,造成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

一两个学生会了不等于其他学生也会了。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课堂上,问题一抛出,还没等上一分钟,教师就开始提问,两三个学生回答之后,最后教师提问:“都明白了吗?”学生回答:“明白了!”于是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难道这几个学生明白了,其他学生就都明白了吗?他们进行思考了吗?他们的思考结果怎样?这些我们都看不到。其实不明白的学生大有人在,难怪一些老师经常在批作业时抱怨:“这些题目,上课都讲过了,怎么还错这么多?”

时下人们常讲教学要面对全体,可是在课堂中教师往往只和几个学生对话。其他学生成了看客和陪客,这在公开课上尤其突出。教师不妨多提问几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中下等的学生。也可以改变教学形式,如为了了解每个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把问题的答案逐一写下来,教师课堂巡视或者抽查,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同时每个学生的思考过程及结果教师也能看到。在接下来的交流讨论环节,可让学生进行对照修改,教师再逐一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此种方式,能保证学生一个也不落下。

教师讲清了不等于学生就懂了。经常有一些老师感叹:“这些学生真笨,老师都讲过了,怎么还是不会。”这些教师自以为自己讲清楚了,学生理所当然应该懂了,其实未必。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说到底是自己学会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自己悟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理解的东西,才是终生不忘的东西。教师如果只给出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学生自己找出、悟出答案,也许学生当时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下,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可能就忘了。

相关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教师应先让学生自读自悟,适当时候再去启发,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豁然开朗。教师应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举一反三。重要的问题需要反复讲,学生方能“举三反一”。

回答正确不等于真正理解。在语文课上,经常看到有些学生的答案很标准,但是否他真的理解了,却要打个问号。因为,现在学生手边的辅导资料很多,找到现成答案不难。这时,教师就应谨慎,千万不能被学生的“精彩”回答所蒙蔽,而应动脑筋,想办法,考考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如一学生说“幽静”的意思是“清幽安静”,这时可追问:“什么是‘清幽’?”我们可以让学生举个例子。学生的某些答案可谓“标准”,这时可以让他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能举出一个例子,说明他真正理解了。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迁移运用,就是让学生换个方法造句,由此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让学生朗读不等于学生就记住了。一位教师执教《长江之歌》一课,临下课时,该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赞美长江、黄河的古诗名句,让学生大声朗诵,朗诵之后就宣布下课。另一位教师上《鞋匠的儿子》一课时,临近下课时,教师号召学生要向林肯学习,学习他的宽容大度。随后,音乐响起,屏幕上显示出一句句教师精心选择的有关宽容的名言,让学生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完后随即关掉多媒体,宣布下课,。

课后我让几个学生背诵有关长江黄河的诗句和有关宽容的名言,有的学生只知道片言只语,而老师出示的那些大都不会背。再看看他们的书本,竟没有记下一个。

特别是在高年级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记笔记,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应该记什么。在课堂设计时,教师应该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而不是凡事都要急于讲解。课后,老师应该检查学生的书本,看他们有没有记笔记,记得怎么样,并对学生的笔记进行点评。长此以往,学生才会养成课堂记笔记的好习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会提高。

江苏省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吴民益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2

2016-08-1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