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老猾伤淳厚 向来卑污胜天真

2017-10-24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万   回复 14






——幸运星画室/画僧王涛

唱了一段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想起了自刎于舞台的陈蝶衣,和项羽那柄挥向自己脖子的宝刀,感慨万千!

瞬间,血光飞溅,红雾中大汉的万里江山在一个猛士缓缓倒下的身影后冉冉升起。

千年之后,尘埃落定。
忽然有个问题,让我思索良久:到底是谁杀了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

心理学上看,任何的自杀都是他杀!让项羽自杀的推手是谁?
是刘邦吗?表面上如此,细思之,却不对。因为当时刘邦并没有把项羽逼到山穷水尽走途无路之地。他本可以走的,连乌江渡口的亭长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以项羽之智勇,卷土起来重来并非难事。

而且战争中兵败主将逃脱后东山再起基本上是常识,项羽就曾屡次把刘邦逼到只剩几骑仓皇逃命,面对一场失败,项羽不可能犯这种低等错误,所以让他自刎的一定另有原因。

项羽是因为迷信而死在萧何用蚂蚁摆的“项羽速死于此”的小伎俩面前么?
一个在皇权被神化的时代,一个少年时面对秦始皇的无上威仪都敢说出“取而代之”的将军,会相信并畏惧天命,相信几个蚂蚁秀?显然这不太可能!更象后人编的一个拙劣故事。

说项羽有勇无谋,妇人之仁?我都想笑了! 刘邦的诸位老将回忆时都说: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杀刘邦的确是遗憾,但以鸿门宴当时所处的政治背景看,不杀刘邦的理由远远多于杀的理由。专家多有论述,大家可以去查资料。

“项羽本无寸尺,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这等攻城七十,整合天下资源的人物你说他无谋?一个杀人无数的霸主,你说他会对刘邦有妇人之仁?
没正眼瞧刘邦倒是有可能。

是项羽损兵折将,无颜以见江东父老而不愿过江,宁愿一死吗?
冷兵器时代,项羽动辄杀人上百上千,乃至一次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这种铁血将军你说他在意身边战死的那些江东子弟的性命,似乎说不通。
但史书上说项羽不愿逃走的理由是他亲口说的一句:“无颜再见江东父老”

呵呵,能说出来的痛苦,都不能被称之为痛苦。而不能说出来的部分,便是选择放弃坚持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怎么样的痛苦让项羽选择了放弃?



项羽真正不可言说的痛苦是爱人虞姬之死!

虞姬在史书上留下的笔墨不多,但因垓下一支绝命的舞蹈,却成为历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由于史官的吝啬,这个女子没有留下名字,却因成为了项羽的女人而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能走进历史的女人多不容易,虞姬亦然。

从一开始,虞姬便陪着项羽行走在军营战场和狼烟之中。
项羽冲锋陷阵,她在后面摇旗呐喊。项羽攻城掠地后,她笑吟吟地坐着摇晃的战车随胜利的队伍进入城门,仰望门楼,她那雄姿英发的男人正向她激烈的挥手!

史载,项羽性格暴躁,却用情极为专一,当年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将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的美女尽数遣散,目的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一个盖世青年英雄,却因你而漠视三千粉黛的千媚百娇, 虞姬是多么的幸运!
结婚那年,虞姬14岁,项羽22岁。

十多年来,他们有如爱得如胶似漆的雌雄双煞,搂着腰饮着酒,驱驰着战车,带领军马在乱世里纵横驰骋!

金戈铁马,尘土飞扬!
一种好莱坞大片里才有的、充满着情色意韵的暴力美学。

在某种程度上,项羽和陈蝶衣一样在表演,只不过是在以天下作舞台,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表演。
陈蝶衣心中的 观众只有一个一一师兄段小楼,而项羽心中的观众也只有一个一一美人虞姬。
每一次胜利,都只是一场华丽的表演,为了赢得美人崇拜的鼓掌。

直到垓下,在四面楚歌的严峻现实中,虞姬看到了项羽的担心:“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这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了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哀叹。

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虞姬拔剑自刎。

战败让项羽沮丧却并没失去斗志,而虞姬之死却让项羽痛彻肝肠。

没有了你,我拥有了世界又有何意义?失去了你,我存不存在又有何妨?

所以虞姬之死才是压倒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它直接摧毁了项羽生的意志!

项羽死时,只有31岁,正是勇猛激奋的年龄,十几年的征战生涯,让他煅炼出虎狼的凶猛,同时也让他保持了与世俗的隔离。

征逐天下的豪情与对虞姬纯粹的爱情构建了项羽单纯的二元世界。

虞姬之死让这个世界瞬间坍塌。 草草埋葬虞姬之后,根本无法整理丧妻之痛的项羽便马上重新出发了,但在战场中的表现完全失去了一个政治家的冷静。
十年征战,大业未成,竟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人死在自己的怀里。
他开始和士兵打赌直接冲阵杀敌,开始拒绝逃走的建议,一意战死于敌手。

奈何,哪怕杀到最后,千百追兵依然不敢上前与他对垒,项羽只好扫了这群怂人一眼,一声长叹,挥刀自断了这颗英雄的头颅!送与昔日旧部去找刘邦领赏。

“一切都无所谓了,爱人啊,我们终于一起魂归故乡!”


张爱玲在读中学时所写的《霸王别姬》里,却感叹:“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她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

我不想说张爱铃错了,我只想说张爱铃还是太俗。一些美好的生命戛然而止了,为什么不愿给我们留下一些美好的想象?

结论是,楚霸王项羽是殉情而死,而非战败而亡。刘邦的成功只是一个历史的偶然。


反思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似乎更象一个单纯勇猛的年轻人与一个老猾无耻的中年人之间人性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勇力的高低、也不取决于智慧上下,而是取决于不同年龄的心理结构。
这场持续六年的波澜壮阔的楚汉争霸战,有两个隐形的总推手。是他们在潜意识的层面构建支持着项羽和刘邦的心理结构和现实选择。
一个是虞姬,她的关注与参与是项羽前进的动力,她的死去,是项羽放弃坚持的根本原因,她用女性的爱情在支撑左右项羽的行为和选择。
那么是谁在深层次的影响刘邦?他会是谁?



影响刘邦的不是吕雉,不是萧何,更不是韩信。
这些人是刘邦的棋子爪牙,是刘汉帝国的重要力量,是刘邦生命转折的重要因素,却不足以去构建刘邦的潜意识。

真正影响刘邦的是他的父亲一一刘老太公,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在世时就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位置显赫,但从历史上看,刘邦除了给老人家一个太上皇的帽子外,一直找不到刘邦童鞋对刘老太公怎么尊敬的例子。

他们父子关系并不好。理由很简单。作为一个农民,年轻时的刘邦过于游手好闲。
刘邦其他三个兄弟都是认真种田地地道道的农民,老婆孩子热炕头过得也还滋润。
唯有刘邦整日到处流荡、欠债饮酒。

这种状态,决定了刘老太公对刘邦的定义:不肖子!也决定了刘老太公对刘邦的态度:责骂与轻视。

很有意思,刚谈了项羽的老婆,现在谈刘邦的父亲,家长里短,但从心理学上讲,恰好是家庭的基本关系决定了我们对外的观察应对方式。

刘老太公的态度对刘邦的人格形成产生了极大的作用,一是对传统家族生活方式的反叛,二是强烈的自我表现欲。

这种心态使刘邦更加放浪,四处交游,渴望在种田之外寻找人生突破口,找不到时便走马斗鸡玩女人,不务正业还搞了个非婚生子刘肥。直到四十多岁才勉强找了个老婆吕雉,靠岳父的钱财把生活稳定下来。


其实, 刘邦只比秦始皇只小一岁,也就是说在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时光里,刘邦一直只是一个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浪子!
就这样,在父兄的轻视与不屑下刘邦一直混到46岁!

潜意识里压抑的不满终于以起义造反的方式暴发出来。
对一个农民家族而言,家族子弟参与造反是件可怕的事情! 极有可能给整个家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刘邦的起义,首先是对家族的革命与反叛。 有人认为,那些坚定的革命家在推翻旧的政权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推翻自己心中的父亲。

但这时刘老太公已无法再去制约刘邦!甚至可以想象,刘邦看着刘老太公惊恐的表情时,脸上浮现的那种顽童式的微笑与快感!

最终,刘邦以造反的形式完成了对父亲竭力营造稳定生活模式的反叛,并越走越远。

事实上,刘邦从造反到争霸的过程果然给了刘氏家族极大的伤害。后来吕雉和刘老太公被项羽抓去当了两年人质。

最危险的时刻马上来临!
《项羽本纪》讲“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羹。”

刘氏父子间故事到这里发展成了高潮!项羽要烹刘老太公,刘邦笑着说:你烹了要分一杯羹给我!
观者笑死,被绳子绑的刘老太公却被这不孝子气了个半死!

抛开心理战的因素,可以看到刘邦被压抑已久的弑父情结。

这种无所顾忌的弑父情结,轻松的让刘邦从不利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反而让以父子情义要挟的项羽无可奈何。

这种弑父情结扩大化以后,也让刘邦形成了自私自利薄情寡义的性格,所以在逃难时,刘邦能毫不犹豫的丢下子女,踢下妻子。

而这些行为最终导致了吕雉压抑的仇恨及残忍杀害戚夫人的变态心理。占有天下后,这种影响始终笼盖着刘氏帝业与刘氏家族的命运。

渴望成功,收获父亲的认可,成为刘邦潜意识里奋力拼搏的动力。
用巨大的成功去强有力的回击父亲多年的轻蔑与漠视,让刘邦不断收获着快感。

但当一个个讨厌的对手被解决后, 却始终有一个人让刘邦讨厌却无可奈何。
那就是他爹刘老太公!

他厌恶老爸,却又不得不当孝子以昭示天下。所以,他给刘老太公太上皇的头衔,却又时不时去恶心一下老爸。

未央宫建成后,刘邦在酒过三巡后,直接问老爸:你一直说我是不肖子,现在你看是我的家产大还是兄弟们的家产大?
原文:“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甚至为了神化自己,干脆编故事,否定刘老太公的父亲身份。
《史记·高祖本纪》说刘邦出生的情况是: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与其上,已而有产,遂产高祖。
平白给了老爸刘老太公一顶绿帽子啊!
面对刘邦的各种恶搞,刘老太公也只好忍气吞声苦笑不已。

对自己父亲的不宽容放大后,便是对功臣的绞杀!
杀韩信、屠彭越、斩英布,连那个足智多谋的张良也退避三舍,装神弄鬼,隐居山野。

这种极端利己的现实主义性格让五十多岁的刘邦与二十几岁的项羽相比,在竞争中占了心理结构性的优势。

一个是还在相信爱情、亲情、荣誉,希望彰显自我实力的年轻人。
一个是完全不在乎爱情、亲情和形象,为了追求成功不惜歪曲一切地去整合资源的中年人。
一个不能忍受苟活,一个却善于偷生。

我们把这称为政治智慧的差别!
很怀念项羽那对小夫妻,窈窕淑女、豪杰精魂啊!



西楚霸王项羽处处展现的多情勇武,恰好衬出刘邦的无情无义与做作伎俩。
但刘邦是无所谓的,统治集团干咳几声之后,开始按刘邦的意志组织脏水,泼向一个皎洁的灵魂,把一个执著于爱与真诚的英伟男子,塑造成一个有勇无谋的粗汉。
大时代里由胜者的骄矜浓墨重彩书写的历史里,隐藏了多少英雄无奈的悲凉。

只能说,政治不是高贵灵魂者所擅长的游戏。因为里面夹杂了太多的卑污与世俗。那里最大的良知是知黑守白,那里容不下过于诚挚的情感,而只有回忆时五味杂陈的人生。

其实, 对一个人而言,政治上的幼稚并非了不起的缺点,因为你拥有的是一个快意恩仇的真实人生。
自古老猾伤淳厚,向来卑污胜天真,也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


  • 回复1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连绵的雨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7

2017-10-24

粉丝 20

2017-10-24

粉丝 3

2017-10-25

粉丝 2

2017-10-25

粉丝 10

2017-10-25

粉丝 27

2017-10-25

粉丝 370

2017-11-04

粉丝 11

2017-11-08

粉丝 6

2017-11-25

粉丝 9

2017-11-28

粉丝 1236

2017-11-29

粉丝 87

2017-12-05

粉丝 126

2017-12-09

粉丝 10

2017-12-2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