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河聚落考古有哪些新发现?听专家一一解读

2017-12-13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9万   回复 7
头像
  湖北日报消息 12月12日,在天门市举行的“荆楚论坛——石家河遗址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研讨会”上,参与石家河遗址考古工作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辉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石家河聚落考古新发现。  经历4个发展阶段   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主体位于东西两河之间,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是长江中游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  刘辉认为,石家河遗址主要经历了油子岭文化(距今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4200—4000年)等4个发展阶段 。目前,已发现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群和一批蕴含文明信息的代表性遗存。  聚落结构的演变   刘辉说,年代最早的谭家岭古城位于石家河遗址中部高地,其始建年代可能早到油子岭文化晚期并使用至屈家岭文化早期,成为油子岭文化发展新中心。  他介绍,屈家岭文化晚期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的聚落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面积达120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古城横空出世,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石家河遗址聚落群开始形成。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石家河古城外西、北部存在的两条人工堆筑的黄土墙体堆积可能系石家河古城的扩建工程。而到了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原有的城壕体系瓦解,未发现明显的聚落中心。  区域文明中心形成   刘辉认为,在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时期,长江中游地区已经形成文化面貌高度相似的文化统一体,存在十余座规模不等的古城所构成的网络体系,出现聚落等级与社会阶层的明显分化,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发现若干蕴含丰富文明信息的大型建筑、大型祭祀场所、孔雀石、刻画符号等遗存。其中,石家河遗址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无论是从长江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石家河古城看,还是从谭家岭大型居住址、印信台大型祭祀遗址、三房湾大型制陶作坊遗址等聚落功能的专门分区看,从出土遗物中刻划符号、孔雀石的代表性与出土遗物的丰富度看,无疑可视为长江中游地区文明的中心,具有文化引领与文化辐射的重要地位。  融入中华文明一体化   刘辉介绍,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出现的非本区域文化传统的随葬玉器的瓮棺葬俗、大量涌现的源自中原煤山文化的陶器以及部分山东龙山文化因素等现象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早期文明的发展进程遭受黄河文明的强烈冲击被迫中断,以石家河遗址为代表的后石家河文化已被整体纳入黄河文明的进程中。  他表示,虽然以石家河古城为核心的聚落模式瓦解,石家河古城废弃,尚未发现这一时期明显的中心聚落,但石家河遗址仍然可作为中华文明一体化进程的典型代表,其多地揭示出的随葬玉器的瓮棺及制玉遗迹等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其文化依然相当繁盛,社会阶层的分化明显。  他认为,谭家岭5座瓮棺出土的240余件精美玉器是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遗址玉器的又一次集中发现,新见的神人头像、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玉牌饰、虎形玉冠饰、玉虎、玉鹰等,不仅类型丰富、造型生动,而且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浅浮雕线刻等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 回复7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cxua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55

2017-12-13

粉丝 2

2017-12-13

粉丝 53

2017-12-13

粉丝 21

2017-12-14

粉丝 87

2017-12-14

粉丝 76

2017-12-14

粉丝 17

2017-12-1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