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书法审美

2017-12-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1万   回复 9


茶话书法审美 ——重读陆羽书论 穿越古今书坛
陈玉祥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钟鼎文古朴凝重,篆书奇崛婉通,汉隶典雅庄重,章草简便奔逸,魏碑雄健拙朴,晋书流美风韵,唐楷法度森严,明楷疏朗空灵,行草飞动率意……唐人孙过庭形容说:“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姿,鸾舞蛇惊之态,绝崖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行”。
书法以对立统一为美:黑白虚实,刚柔粗细,浓淡枯润,远近疏密,提按顿挫,中侧方圆,轻重快慢,笔断意连,擒纵开合,顾盼呼应,大小错落,宁静飘逸……
历代审美倾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清尚态,晚清尚质(碑),今人尚变(形)。风格或豪放雄强,或典雅端庄,或稚拙天真。
鲁迅论汉字三美:“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意美以感心。”其手稿书法,融北碑、六朝碑版于一炉,峻峭挺秀,金石味浓。
书法是视觉艺术,审美而愉悦心灵。“神品”书法形神兼具,含书卷气、金石气,魅力无穷,给人永恒的精神享受。休闲品茗,晴窗读帖,对话先贤,诗意地栖居,亦人生一乐!
陆羽书论载千秋 读陆羽《评徐、颜二家书》:“徐得右军皮肤眉目”;“颜得右军筋骨心髓”,茶圣评当朝吏部侍郎徐浩书法虽形似王羲之,但仅得皮毛,而乏神采。刑部尚书颜真卿的书法骨力筋肉、神采丰韵兼备。
颜书以篆隶入楷,遒劲奔放,气势雄浑。欧阳修说颜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勤礼碑》外圆内方,厚重丰茂,骨力内蕴,为唐楷中翘楚。行书《祭侄稿》顿挫纵横,郁结勃发,含泪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悲愤慷慨之气溢于笔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存世行书珍品中堪称第一。
陆羽在《僧怀素传》中借人物对话,形象生动地评怀素草书:“观夏云多奇峰,因风变化乃无常势”;似“飞鸟出林,惊蛇入草”。评论张旭草书“睹孤蓬自振,惊沙坐飞”,“见公孙大娘剑器舞,得低昂回翔之状”。颜书涩笔如“屋漏痕”(墙壁漏雨漫漶下垂状)。
怀素草书《自叙帖》矫健奔放,回环流畅,如云之聚散无定,如风之忽强忽弱,飘风骤雨,气象万千。自洛阳“儒僧论书”后,怀素收敛了狂放书风,回归“二王”风韵,写于唐徳宗贞元年的《藏真帖》、《圣母帖》浓淡大小错落,勾连映带,笔走龙蛇,极富视觉美感。
张旭狂草《古诗四帖》奔放纵逸,出神入化,变幻莫测,仪态万千,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后人论唐人书多有褒贬,唯对张旭无不赞叹,书法史上绝无仅有。
风雨兰亭说“二王” 路过绍兴,参观鲁迅故居毕,迎着霏霏细雨,驱车南行二十余里,瞻仰心中的书法圣地兰亭。沿途群山葱茏,松涛阵阵,翠竹飒飒,真“山YD上,应接不暇”。
撑一把蓝布伞,在淅沥的雨声中谒右军祠,观兰亭、鹅池碑,临曲水流觞石畔,抚蜿蜒泉水,流连忘归。
据《水经注》载,晋代兰亭在兰溪湖口。千古河渠变迁,原址早已湮废。明嘉靖年间移建于此。浓郁的东晋人文景观,不觉令人穿越时光的隧道,顿生崇敬先贤,怀古幽思。畅想晋人处乱世之中仍达观畅怀,萧散从容,顿悟风神简远、中和之美书韵主宰中华书壇成因。
鹅池碑前品读良久,世传为羲献父子合璧。观“鹅”字婉转飞动,
近似逸少“妍美流便”风格。“池”字宽厚粗肥,与大令“疎瘦”浪漫书风稍异——对比献之豪放的一笔草《中秋帖》令人难以认同。
王羲之书法雍容静穆,蕴藉风流,尽善尽美,旷古一人,最为历代书法人喜爱。可惜无一件真迹存世。2006年3月,上海博物馆举办《中国书法珍品展》,一时轰动国内,每天参观者排长龙,限额人数进馆。
展出的《丧乱帖》(唐人精摹本)骨力雄健,气势开张,跌宕跳跃,笔墨淋漓。悲痛家国丧乱情怀力透纸背。《孔侍中帖》丰润优雅,笔势峻利。《得示帖》活泼秀媚,体势连绵。全为价值连城瑰宝。可惜秘藏于日本,国内只见刻帖、照片。2016年书壇传闻书圣另一件清新劲健的绢本墨迹《平安帖》(唐宋人摹本)被拍卖竞争成3.08亿元,4行41字,每字值750万元。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如行云流水,不激不厉,顾盼生姿,美轮美奂。真迹是否随葬于唐太宗昭陵还是未知数。传世三个摹本各有千秋:神龙本美在章法神采;定武本美在法度骨力;虞世南本美在字态风韵。三者结合观赏,大致可见右军原书形质神采。
记得文革前,书壇发生过《兰亭序》真伪争辩。郭沫若从出土晋人墓碑均隶体无今楷,而认为《兰亭序》为后人“伪托”。沈尹默、高二适则认为“非伪”。
郭之观点不仅否认了王羲之书法——上溯曹魏时的钟繇气息高古的今楷《荐季直表》——王羲之师从的——卫夫人如插花美女,秀美灵动的今楷,岂不都成后人伪造?这种虚无主义的考证不足与闻!故宫博物院唯一晋人真迹——王珣优美活泼的行楷《伯远帖》也是晋人今楷最有力的佐证。
名泉品茶赏碑刻 茶文化与书法艺术有不解之缘。名泉园林也是书法欣赏胜地。
虎跑品茶
杭州是中国的茶都。“龙井茶叶虎跑泉”,每次来杭城,不免去西湖龙井狮峰寻茶,虎跑泉畔品茗。
西湖西南,白鹤峰下虎跑寺,群峰环峙,丛林莽莽,山鸟鸣啾,泉水淙淙。沿石坡山径,溪流奔涌而下,崖前洞中塑一猛虎镇山。泉池池石壁黑底白字嵌“虎跑泉”三个大字,为西蜀书法家谭道手迹。浓墨行楷,颤笔嶙峋,苍劲婉转,似猛虎出山,气势非凡,摄人心魄。茶厅人头簇拥,坐满慕名而聚的天下茶客,庭外群峰耸翠,山色空蒙,空气清新纯净,令人心醉,留恋半日忘归。
虎跑寺翠竹幽篁中,立有弘一大师墓塔。这位出身豪门的翩翩佳公子毅然抛妻舍家皈依佛门,演成一出惊世传奇。他创作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传唱几十年不衰,已成为中华经典名曲。弘一大师唯一不弃不离的是书法艺术。临终前留下的“悲欣交集”四字体现他慈悲人世苦难,忧心国土沦丧,念佛不忘救国的伟大胸怀。
西泠赏金石
西泠印社位于西湖孤山,是金石书画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过西泠桥,从圆洞门拾级而上,佳木葱郁,亭阁错落,景色绮丽多姿,名家碑刻汇萃。
仰贤亭壁嵌名印人摹刻画像。山川雨露阁列古迹拓本、印谱、画谱、历代名家字帖。
来自湖州安吉的吴昌硕为首任社长,他在民初弃县官不当,在上海卖书画维生。技艺精湛,“集诗书画印于一身,金石书法为一炉” 被国内外誉为二十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齐白石称愿拜为门下。壁间嵌着他撰文书写的《西泠印社记》,小篆取法秦“石鼓文”,古雅凝炼,遒劲婉美而丰润。国画精品大写意花卉色泽浓艳,酣畅淋漓,笔画老辣,线条如古藤,独具审美效果。开一代中国画的世纪新风。金石篆刻苍茫古拙,婉畅美润,构思精妙,韵趣盎然。
落座山顶四照阁茶室品茗,远眺内湖绕外湖,山抱水,水抱山,湖碧天青,万象澄澈,真乃“西湖绝胜”之地。一杯龙井汤清色碧,味浓香醇,更沁人心脾。
灵隐观匾
陆羽《天竺·灵隐二寺记》中记灵隐:“东晋咸和初,有梵僧慧理,由天竺而至,叹曰:‘茲山灵鹫之一峰而,何代飞来乎’?”“洞深有天,岩垂为室”。“谢亭岿然,袁松多寿”,“修廊重复,潜奔溅玉之泉;飞阁下瞰垂珠之树。”;“碧树芳枝,春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呼猿风闭。”
经历千年风雨的灵隐寺,四周山峦叠翠,泉溪潺湲,殿阁重楼金碧辉煌。飞来峰怪石嵯峨,古木参天,盘根错节,摩崖石窟造像千姿百态。天王殿门上悬两块金匾,上为清康熙皇帝南巡时题寺名“云林禅寺”,下为黄元秀题“灵鹫飞来”。字体行楷兼草。康字宽博厚重,庄重严肃;黄字细硬活泼,牵引斜出,极富动感。两匾反差对立,相映成趣,视觉冲击强烈。正殿上面的“妙庄严域”匾由西泠印社原社
长张宗祥题字,风格清健爽朗。下面的“大雄宝殿”匾由书壇大家沙孟海挥毫,粗拙朴茂,气势磅礴。
寺内匾额楹联璀灿夺目,如书法大展;为宝刹画龙点睛,增色添彩,在国内寺庙中独一无二。
慧山听泉
无锡慧山泉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所撰《游慧寺记》:“寺前有曲水亭”,“寺中有方池,一名千叶莲花池,一名卢塘,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漂纱涤缕,其渺皓之色,彼耶溪镜湖不类也。”“此山泉下,滂注崖谷”,“山石横亘,浓翠可掬……”
唐代诗人皮日休游此,留有“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的诗句。宋代苏东坡“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饮天下第二泉。”的诗句令世代茶人心驰神往,今慧山公园古树横枝,环境清幽,粉墙绿叶藤蔓悬垂,地上山石垒叠,青石护栏的泉池中螭首龙颈伸出,口吐清泉不息,水质清冽甘美。倚澜厅古雅秀丽,亭匾为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题字:“天下第二泉”,字迹雄俊秀润。院墙壁横幅“天下第二泉”五个擘窠大字,为清代书法家王澍墨迹,黑底白字,笔力遒劲,气势恢宏,极为壮观。
园中立有盲艺人阿炳操琴塑像。《二泉映月》、《听松》的优美悲壮旋律仿佛回荡在天宇大地之间。传统文化氛围,书香茶韵气息弥漫于园林山水之间,爱风雅的茶客无不陶醉于斯。二泉景观在国内泉林名胜中堪称第一。
寒山寺读碑
姑苏寒山寺,相传为纪念君子成人之美,不愿将幸福建立在朋友痛苦之上的两位出家人——寒山与拾得而得名。唐代落第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更使其扬名天下。一九九三年春晚,一首珍惜友情,放弃旧爱的《涛声依旧》,至今震撼国内乐坛。
在月落乌啼,涛声依旧的寒山寺内,新立了现代名书法家沈鹏的《题壁》诗碑:“钟声回荡夜迟迟,过往客船江月思。阅尽古今无限事,寒山化育一身诗。”草书恣肆雄逸,连绵起伏,如金龙盘旋云天,似飞瀑垂挂翠壑。
旅游国内名胜宝刹景观“大雄宝殿”多为赵朴初先生题字。赵字体似苏东坡,厚重灵秀。大字雄健温润,雍容大度,气势恢宏,具庙堂气,最宜题匾,装点古今名胜大好河山。
古今书论褒贬多 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历代也曾毁誉参半。
唐太宗酷爱王书,赞为“尽善尽美”,“重金购求”,“玩之不觉为倦”。南齐时书法一般的中书郎张融曾宣称,“恨二王无臣法”。唐人张怀瓘认为“王羲之真(楷)书、行书超妙,草书成就一般”,“逸少草有女郎才,无丈夫气,不足贵也”;“无钩戟铦锐可畏”。韩愈也说“二王俗书趁姿媚”。有幸见过韩墨迹,觉远逊其文章。
羲之传世墨迹(刻本)全为短幅尺牍手札。当时生产条件局限,也制不出长幅宣纸,像明人王铎那样纵笔挥洒。偏处江南的东晋也非文治武功的盛唐可比。晋人内忧外患,唯求心灵自由,崇尚妍美婉约书风,“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誉为“书中龙”的唐刻《十七帖》中《郝司马帖》、《积雪帖》、《远宦帖》,《真赏斋本》中《初月帖》、《玉渊堂本》中《破羌帖》、《寒切帖》等均雄劲兼戈戟豪气。唯《官奴帖》、《足下家帖》、《极寒帖》娟秀柔美如女郎——王羲之忧愁女儿病疾笃、问诊、求药便笺,当然不会有刀光剑影的笔墨。不察文字内容,何必苛求书圣无剑拔弩张书风!
宋代黄庭坚诗“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崇尚晋书的米芾也居然说:“吾书无王右军一点俗气”;要“一扫二王恶札”;更偏激地说:“颜柳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也是针对后世貌似“二王”书法及学颜柳外形一成不变,诚如陆羽所评。只得其皮毛而乏神韵者。
古人言,“书为心画”,“书如其人”,要“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苏东坡说:“钟王墨迹萧敬简远,妙在笔画之外。”“我书意造本无法”,“无意于佳乃佳”。他师法王羲之、颜真卿。书风外柔内刚,豪劲厚重,成为一代大家。
贬官黄州时,凄风苦雨中沉郁悲凉的《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庭坚见峡中船夫荡桨悟笔法,纵横奇崛,左右舒展,以侧险取势,自成风格。米芾继献之豪放书风,笔势俊迈超逸,“刷”字八面出锋,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但宋人朱熹论书认为,“黄(庭坚)、米(芾)则攲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元、明人多认为“米芾字可看不可学”。
黄、米楷书是否胜过颜、柳?史无痕迹。后世学米书成功者凤毛麟角,多成变形丑怪恶札之体而炫世。
那位低吟“春花秋月”,悲唱“一江春水”的南唐李后主,论书倒一分为二:“善书者各得右军一体。若虞世南得其美韵,而失其俊迈;欧阳询得其力,而失其温秀;……颜真卿得其筋而失于粗鲁,柳公权得其骨而失于生犷;……献之俱得而于惊急无蕴藉态度。”
元代赵孟頫倡导复古,继承王羲之书风。其书温润秀雅,流美遒丽,“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元史》)。清代又受到乾隆皇帝偏爱,一统清代盛世书坛,也被后人视为“少风骨,多媚态”。
明代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创作,说“书不宗晋,终归野道“。观其《拟山园》、《琅华馆》墨迹,行草雄强豪放,纵横奇崛,涨墨淋漓,神采奕奕。雅宜山人王宠取晋唐神韵法度,小楷古雅秀逸,疏朗空灵,独具审美特色,魅力无穷。成为后世今人师法范本。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金冬心)标新立异,用笔横粗竖细,称“漆书”。也诋毁王羲之“会稽内史负俗姿”。民初学者杨守敬评曰:“金冬心分书自辟蹊径,然以为后学师范,或坠魔道。”晚清鼓吹变法的康有为大力倡导碑学,所著《广艺舟双辑》尊碑抑帖、卑唐。认为唐以前书密、茂、舒、厚、和、涩、曲、纵;唐以后书疏、凋、迫、薄、争、滑、直、敛。《阁帖》(《十七帖》、《淳化阁帖》等)翻刻失真,“帖学已坏”,不可学。赞扬北碑(北魏《龙门二十品》、《张猛龙》、《张黑女》、《元氏墓志》等)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洁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碑学一时风靡天下,碑体书法变成时尚。康有为学养深厚,其书融碑蕴帖,苍茫雄浑,纵横挥刷。也有人贬其书起收无锋无顿挫,缺乏质感、凝敛,如“脱节藤蛇”,“一条翻滚的烂草绳”(潘伯鹰评论)。
清末的赵之谦,民初的吴昌硕碑体新风格隶篆直追古人。书法大家沙孟海行楷苍健奇崛,风骨嶙峋,遒劲厚重,震撼书坛。晚年书法不多讲究细节,也是美中不足。沙孟海书论纵谈精妙,鞭辟入理。所著《三百年的书学》概述明、清、民国书法演变,各碑帖派书家风格特色,书艺求索之得失涉列无余,既精炼扼要,又切中要害,两张报纸篇幅,胜过今书法博导厚如垒砖的煌煌巨著。
碑体书法盛嚣尘上,也多流弊:破体杂出,笔法杂糅,刻意颤抖,故作生涩,过度绞翻,装饰僵硬,笔无顿挫,粗野霸悍,缺乏韵致……也使碑体书法日益僵化没落。
建国后,沈尹默、白蕉等人倡导回归经典,弘扬帖学,大力传播“二王”,典雅、正统、美韵书风笼罩书坛。沈尹默行楷出碑入帖,锋中笔圆,劲健神爽,清新俊美,“数百年来无人出其右”(谢稚柳评论)。白蕉书风宛然晋韵,优美流畅,秀逸生姿。沙孟海评白蕉书:“寝馈山阴,深见功夫……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运动斗争年代,毛主席、郭沫若书法被人们欣赏和接受。毛主席取法怀素狂草,豪放大气的草书如《忆秦娥·娄山关》、《清平乐·六盘山》等篇艺术高超、气势磅礴。郭沫若字师从宋四家,风流浪漫、劲爽洒脱的行草题字如“中国银行”、“荣宝斋”、“太湖佳绝处”等被人称道。也有草率脱体的“故宫博物院”题字被人诟病。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书风以碑帖兼融为时尚,书坛百家竞起。现代人的文化价值观、审美取向是多元的。展厅效应提倡“黑白分割”、“视觉冲击”、“张扬个性”,忽视传统法度,盛行变形、夸张、错位,“以丑怪为神奇”。大展频繁,跟风“稚拙”,有的狼藉满纸,惨不忍睹。少数“圈内人”以“艺术书法”自炫,多数书法爱好者并不欣赏,大众则敬而远之。是非曲直,历史将作出选择。
一种书风长期流行必然产生视觉疲劳,必然再探索新的艺术视野。时代审美需要正大气象而非拙野书风。继承创新中,风雅独特的艺术珍品会载入历史,传之后世。伪艺术必被历史淘汰。
茶话书艺审美,不同角度视野,姑妄言之,求行家教正。


二00四年冬初稿于岳江书屋
二0一七年春修订于南湖绿野轩


作者:陈玉祥 天门陆羽研究会研究员

附图一:颜真卿《祭侄稿》(局部)


附图二:怀素《圣母帖》(局部)


附图三:鹅池


附图四:《丧乱帖》


附图五:王珣《伯远帖》(局部)


附图六:钟繇《荐季直表》(局部)


附图七:虎跑


附图八:西泠印社




附图九:灵隐


附图十:天下第二泉


附图十一:苏东坡《前赤壁赋》(局部)


附图十二:苏东坡《天际乌云帖》


附图十三:王献之《中秋帖》


附图十四:王宠小楷《游包山集》(局部)


附图十五:沈尹默书法


附图十六:白蕉《兰题杂存》


附图十七:毛泽东主席书法



  • 回复9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游泳的猫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32

2017-12-23

粉丝 27

2017-12-25

粉丝 8

2017-12-25

粉丝 8

2017-12-25

粉丝 6

2017-12-25

粉丝 11

2017-12-26

粉丝 3

2017-12-26

粉丝 3

2017-12-27

粉丝 51

2017-12-2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