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名校学生应该是什么模样?

2018-07-25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2.9万   回复 4


这样的现象,问题出在哪?

以下文字来自搜狐教育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

高晓松怒批:没有胸怀天下,只想找份工作,愧对名校大国重器!

前一阵,在看《奇葩说》的时候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无数清华迷妹们心目中的“清华男神”博士学霸梁植出场演讲。本来我是很期待的,但是梁植刚说完一句话,自己拥有法律(本科)、金融(硕士)、新闻传播(博士)三项清华学历,但现在为毕业以后做什么工作而困惑,希望三位导师给些建议。一直笑呵呵的蔡康永老师就直接按铃将其淘汰。

耿直大叔高晓松更是火力全开,他说,你就应了北京的一句老话,“我干什么成什么,我啥也没干,所以我啥也没成。”
高晓松直言,校长、书记都跟他提到过梁植,自己知道梁植是目前清华最优秀的在校生之一。但是他没有一个胸怀天下,反而格局小到来询问一个职业学校学生的问题,毕业以后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高晓松全程毒舌冷嘲热讽,甚至以一句重话对梁植全盘否定:“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一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在这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
他问了三个让梁植羞愧难当的问题:
第一,一个大名校是干什么的?
名校是镇国重器。
第二,名校毕业是干嘛用的?
不是用来找工作的,你明白吗?
第三,名校培养你是为了什么?
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
高晓松还坦言,在清华演讲的时候,他说到“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讲地得自己慷慨激情、热泪盈眶,完了让同学们提问吧。结果学生就问这个问题,我们该去国企还是外企?自此以后,高晓松就拒绝再回母校演讲了。
在节目《晓松奇谈》,高晓松就炮轰过当今的名校:“这不是清华一个学校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严重问题。我们的大学几年都已经成了职业培训所了。几乎就已经没有什么理想去教你。尤其是名校,名校是镇国重器,名校应该胸怀天下,名校应该纵横四海。” 学生不好好学知识,逃课兼职,忙着为以后能进大公司,丰满履历。大学教授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雇佣进自己开的公司,学生都称自己的老师为老板。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家都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变得越来越现实。“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

那么真正的名校学生应该是什么模样?
钱理群教授说过: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今天,清华学霸博士梁植学富五车,只为了找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温饱自己的胃。而在上个世纪国难当头的清华学子,又有着怎样的情怀?
回到1925年左右,当时清华研究院享誉中外,而被后世广为流传的“四大导师”分别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格,每一位都是才高八斗、德才兼备、国之栋梁。
当时的李济27岁,李济排列第五,是最年轻的讲师,这个举世无双的团队,也就仅这五位学者。他是后来留学回国后加入的。年仅李济27岁,与梁植同岁,他以《中国民族的形成》这篇凝聚三年心血的论文,获得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旋即收拾行装,踏上了归国之路。
从徐志摩在哥伦比亚给李济的信中可以看出,这个被徐志摩称作“刚毅木内,强力努行,凡学者所需之品德,兄皆有之”的老兄,心中装填的是“新文化,科学救国,振兴民族”等一类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正如若干年后李济所说:“那时的留学生,没有一个人想在美国长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没有人想做这样的梦。那时的留学生,都是在毕业之后就回国的。他们在回国之后,选择职业的时候,也没有人考虑到赚多少钱和养家糊口的问题。我就是在当年这种留学风气之下,选择了我所喜爱的学科——人类学。”
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只有数字才能体现你的身份地位。人一开口就是:你做什么工作?你几岁了?你工资多少?你存款多少?你有几套房子?你有几辆车子?你有几家公司?你有多少员工……
我们追求等级的越来越来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求薪资待遇的越来越多,进求人生理想的越来越少;谈车子房子票子的越来越多,谈诗和远方的越来越少。
每个人都想当大官,当企业家,当明星,赚大钱;而想当科学家,当艺术家,当思想家的人越来越少,因为不赚钱,没地位。

那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第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感慨地说,我们的教育不是在培养人才,我很担忧。
要知道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率达百分之二十多,可我们的大学生呢,创业率不到百分之一。就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无论比沃尔盖茨还是扎克伯格,都在大学教育时期,坚持创业,探索出了创新创业改变世界的新天地。
为什么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人才创业率这么低?关键是不知道在哪一方面去创业,根本找不到新路子,因此大都选择了去打工。就连清华北大的学子,也对毕业以后找什么工作而感到困惑。那么学生的出路在哪里?
答案就是创新,唯有创新才有出路,如果还抱着过去的陈旧观念,考大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有好生活,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了。因此才有了清华生毕业后去卖猪肉,北大毕业生去种菜,这些看起来“丢人现眼”的事,其实这正是市场所逼出来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功利教育,才是一个民族和社会救赎的希望。
第二,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u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保罗·朗格朗说:“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系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现在很多高校生,只要完成学业,拿到毕业证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算万事大吉了。但其实未必,现在是21世纪信息经济技术爆炸的时代,如果你停止学习,很容易让自己的知识固化,从而被社会淘汰。所以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必不可少。
终身教育固然要重视使人适应工作和职业需要的作用,然而,这决不意味着人就是经济发展的工具。除了人的工作和职业需要之外,终身教育还应该重视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使个人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尊重学生的价值、自由、道德、理性、情感,培养健全的人格,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雅斯贝尔斯认为,学生仅仅获得知识是不够的,他们还应成为“全人”。他提出,要改善学生的人性,这种人性包括倾听别人的观点、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诚实、守纪律、言行一致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也就是精神的培养。这种教育,它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教育,是整个人的教育,是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
教育者也好,受教育者也好,我们都要做到北宋教育学家张载所说的读书的真正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作者:校长派
  • 回复4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9

2018-07-27

粉丝 11

2018-07-28

粉丝 20

2018-08-03

粉丝 76

2018-08-0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