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驿锅盔

2018-09-29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4.2万   回复 18
干驿锅盔
萧志才


凡在干驿驻足的客人,几乎都要品尝遐迩闻名的干驿锅盔,亲口体验其焦脆绵软同体、甘甜辛咸共备的滋味,感受那唇齿留香,舌尖回味的魅力。
干驿锅盔,本名酥麻锅盔。是在传统的桶炉烧饼基础上,吸取鏊子锅盔长处,改进提高所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众食品。
干驿锅盔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桶炉烧饼是汉代班超从西域引进中土的。《续汉书》记载:“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在关中长安早已盛行。《资治通鉴·肃宗上》有关于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望贤宫,无所果腹,宰相杨国忠去市场买来胡饼呈献的记载。白居易曾赋诗《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辅兴”坊是长安城中最有名气的胡饼店铺。
锅盔,则是武则天称帝时,修建乾陵的兵士,于饥饿难耐之际,取头盔当锅,用面粉制作的炕馍。传入民间后,改用平底锅 “鏊子”制作,油煎火炕成锅饼,很快风行于世。
干驿锅盔起源于安禄山叛乱时期,即《陆文学自传》所言:“洎至德初(公元756年),秦人过江,余亦过江”之时。相传,从长安一带南逃的难民中,有一些人流落到竟陵东乡的干滩集镇,有人以制作桶炉烧饼谋生,有人则靠做鏊子锅盔生存。后来,一位制作烧饼的白案师傅,见自家味道单调的烧饼生意,不及制作炕锅盔(鏊子锅盔)人家,于是,吸取炕锅盔半成品制作工艺,结合烧饼烤制方式,创新做出了酥麻锅盔,深受食客喜爱,生意日渐兴隆,自此流传下来。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制作工艺的,当数清初至民国年间干镇驿中街的钟德隆勤行铺。其嫡传钟想制作的锅盔,更是有口皆碑。
干驿锅盔选料精细,工艺考究。主料为上等面粉,褪皮芝麻。辅料为食用油、食用碱、精盐、茴香粉、胡椒粉、新鲜香葱(根据季节,用大蒜苗、韮菜代替),大米熬制的饴糖稀。还有烘烤用的柴炭或无烟煤球。制作前,用温水拌和面粉,兑入事先准备的“老面”,反复揉搓,直到把面团“盘欢”,充分发酵。烘烤时,随时掌控火候。
独具干驿地方特色的酥麻锅盔,状如妇女刚纳好的千层底大鞋板,“狮子头,罗汉肚,满天星,楼上楼”。刚出炉的锅盔,表底二面焦黄,中间三层绵软,酥软相济,香气四溢。根据季节与食客需要,也用食糖或鲜肉作馅,制作成圆锅盔(分别称糖锅盔、肉锅盔、猪油锅盔),另有一番风味。
干驿锅盔的食用方式多种多样。除趁热干吃外,可用 热汤、开水泡,亦可油锅炸、切块炒、入粉蒸肉垫底。还可用头天的锅盔与鸡蛋、鲜肉等物一起煮汤,用于温补。吃法不同,风味各异。千百年来,除作早点外,也被当作田间劳动与行路的干粮,款待宾朋、馈赠亲友的佳品,历久不衰。
当今,在干驿镇区,“穰面”流派的鄢四香,“干面”流派的刘雪斌,都是制作干驿锅盔的高手,正宗的传承人。购买他们制作的锅盔,每天都需排队等候。
注:原文:“食时,至咸阳望贤宫,洛卿与县令俱逃,中使征召,吏民莫有应者。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食以献。”



2人 (含2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 回复18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开心猫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7

2018-09-29

粉丝 32

2018-09-29

粉丝 1371

2018-09-29

粉丝 1371

2018-09-29

粉丝 26

2018-09-29

粉丝 1371

2018-09-29

粉丝 147

2018-09-29

粉丝 123

2018-09-29

粉丝 1371

2018-09-29

粉丝 1371

2018-09-29

粉丝 8

2018-09-30

粉丝 1371

2018-09-3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