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留守儿童的成长谁来给予关注?

2010-12-2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6万   回复 70


留守儿童的成长谁来给予关注?

现在的农村,据妇联调查显示已经有5000万之多的儿童成为了“留守儿童”。据福建省某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的学校调查显示,有1/3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目?这些孩子几乎大多数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部分家庭中没有了爷爷奶奶,孩子就给寄居在了亲戚家里,如果亲戚家人要外出打工,孩子又会给转手另一亲戚家庭中来生活。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他们连个最基本稳定的生活环境都不曾有,那他们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用心学习、认真接受长辈们教导做人的知识呢?

越来越多的犯罪人都是来自留守儿童群体,在这个打工潮流兴盛的年代,据有关人员统计,国家流动人口数目已有1。2亿人之多,许多人是为了给生活带来优越条件,选择了将幼儿托付给父辈看管,自已踏上了辛苦的打工路程。孩子都是父母心头掉下来的肉,哪个愿意离开自已的孩子?可是,在周围人都是这样的环境中,自已也只有选择如此,身在外,心牵子,可不能近身教育孩子的学习知识及做人道理,唯一能够关心到的只有孩子是否长高了,是否长胖了,因为,距离孩子那么遥远,想管也管不了啊!

孩子和老人一起生活,他们都会抓住老人宠爱孙儿的约点,牢牢控制住这个“要点”拼命来利用和挥霍,要玩耍而不愿做作业,哭哭鼻子就可听到可以不做作业的“圣旨”,假装可怜样儿就可要来大把的零花钱,然后,偷偷用零花钱进附近的黑网吧中玩游戏,越过越胆大后甚至还会逃课去玩乐。随着这种逆境越漂越远,离正常轨道越偏越开,最终,随着年龄的增长,本就不曾得到良好教育的心会越发冷酷,往往会在不经意间爆发出惊人的举动来。

就算这些孩子如何不听话,如何让人不可省心,大部分的爷爷奶奶都不会用严厉的语言和打骂来对待他,因为,隔代教育本就存在一种溺爱心理,再坏的孩子在祖辈眼里都可看成是调皮些、爱捣蛋罢了,他们不会相信自已家的孩子已经开始扭曲的心有多严重。在从来得不到父母言传身教,懂得感恩心理的孩子,是不会感受得到身边人给予自已的关爱和恩情的。他们只会索取而不愿奉献,他们只会永嫌不足,而不会有点滴慈仁之心来心疼父母打工的艰辛,更不会有怜悯之心来对待爷爷奶奶照顾自已成长的点滴辛苦。

每年只有在春节才会回家的父母看到孩子后,心中存有的全是愧疚和欣喜,愧疚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不能看着他每天成长,欣赏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长这么高、这么壮了。在这样的双重心理下,父母往往会对孩子有求必应,更加纵容了孩子的自私心理,他会变本加厉来索要出更多的钱和物,等父母离家后再去玩网络游戏和买些自已喜欢的小东西。

当有些父母亲看着自已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睡到半夜还会从爷爷床上偷着去网吧玩通宵,心里很痛,更愤怒着却也已经无可奈何,孩子的这种怀习惯已不是一日两日形成,是日积月累后形成的上瘾心理。想要帮助孩子认识正确的成长方向,可是自已远在它乡,心有余而力不足,望而兴叹罢了。

一晃几年就过去了,孩子也大了,在他最好教育的年华已飞逝不可重回,父母自已也经历了数不清的辛苦和辛酸,总算小有收获可以在农村的家中盖间新房,可孩子已经给耽误了教育机会,半大年龄就给流入了打工潮流中,成了大城市中无数名未成年人中的一员,整日窝在那狭窄的空间日复一日压榨着自已的体力和青春。

在各大城市的打工人群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随行儿童”,他们随着父母工作的地方生活着,住在小小的出租房里,挤在低矮的阁楼中,虽然享受到了来自父母贴身的关心和爱,可没有一个属于自已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能在一个学校从一年级读到六年级也算幸福,有些孩子却只能随着父母的工作单位不停变化,而自已也随之不停变换着学校,每次面对新的环境和老师学习,孩子的适应能力都得时间,哪还能将全部的用心放在学习上?对于孩子的承受能力太难,也太身不由已。

这些”留守儿童”与“随行儿童”的性格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他们的内心时刻会有一种“自卑感”存在,这样长期压抑于内心的自卑感让孩子会喜欢孤独,自已幼小的内心世界从小难已得到父母的温情和呵护,孩子会随着成长而越显阴晦,变成有话也不再对人敞出内心世界,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孩子性格形成了孤单内向,有的孩子却形成了内心冷酷无情,听不进任何人的话语,只想用拳头和粗话来发泄自已内心的怨气。

很可怕的思想形为,也成为了当代人对留守儿童的首位关注问题。如果农村的经济条件可以得到明显改观,农民工也就不会抛家弃子远走它乡去谋生路。如果当地的父母官能带个好头,带动乡镇走向致富之路,让老人有儿有女就近照顾可享受到天伦之乐;让可怜的孩子们不用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呵护来健康成长;让那些有力气有技术的爸爸妈妈们能有个岗位尽显自已所长。那么,世上也就会少了许许多多这样不完整的家庭,和那些极需要父母来引导着懂事和长大的孩子。

孩子们需要亲情的呵护才会阳光着成长,他们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孩子们有了良好的成长环境,也会懂得感恩社会和亲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我们父辈们应尽的义务和权利,呼吁那些有条件可以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请别为了满足自已没完没了的赚钱欲.望,而害了孩子的一生幸福和成长的光明之路。
  • 回复7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5280671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1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2

2010-12-27

粉丝 1

2010-12-27

粉丝 10

2010-12-27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