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胡建军酥饼并忆父亲

2016-03-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5万   回复 33


尝蒋湖胡建军酥饼并忆父亲 3月19日星期六早上,文清先生说有事去蒋湖,问我能不能同行。蒋湖是我老家张港的方向,那边有很多朋友,我就爽快答应了。9点左右,仙北胡局长开车和文清先生来到西湖苑,我就上了他们的车。他们告诉我,这次去蒋湖主要是品尝胡建军酥饼,还问我知不知道酥饼。我说,我就是一个酥饼师傅,吃酥饼,做酥饼,还有抹不去的酥饼情结。 车窗外的空气有点朦胧,而我有关酥饼的记忆却象麦苗菜花一样清新。这种情结和我家乡的风俗有关,也与我的父亲有关。既然是去尝酥饼,我就讲起了酥饼的故事。 酥饼是家乡传统的面制起酥食品,内以蔗糖为馅,外为油面酥层,使用鏊锅烘烤而成,单个直径四、五厘米,厚度两、三厘米。酥饼制成后,要用水红或大红纸进行包装,每十个一装,称为“一筒”,每两筒则称“一和”。酥饼的吃法通常为两种,一为干吃,一为汤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的酥饼是一种冬令副食品。从腊月至正月,是酥饼飘香的时节。就像老鼠爱大米,我从记事之初也就爱上了酥饼。不过,我们那个年代的儿童,并不能把酥饼当随意的零食;酥饼虽是每家必备的,却又是稀少珍贵的。制作酥饼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植物油、蔗糖,在当时,这些物资都是非常匮乏的。 酥饼既是能量丰富的食品,又是乡党文化的载体。春节走亲访友,酥饼是必备的礼品。平辈之间拜年是用一和酥饼,给长辈拜年,则用一和酥饼再加一包红糖。如果没有红糖,也可用两和酥饼。或有生庆酒宴,宾客来礼,东家常以一筒酥饼作为回礼,在席间分发。节庆之外,亲友之间另有往来。如有稀客进门,主妇会急忙煮上一筒酥饼,专待贵客,常客则免。如是娇客乍到,丈母则煮上一筒酥饼,再加四五个鸡蛋奉上,女婿必须照数吃完。满满的一大碗呀,饭量较小的男孩子是有点够呛的。新过门的媳妇则另有礼节。大年初一、初二、初三早晨,不待公公婆婆起床,媳妇就要走进厨房,煮上两碗酥饼,用大红的盘子端到公公婆婆床前以表孝心,称为送早茶。公公婆婆则要备好十元大钞,以作打发。此外,初一十五,举家团聚,主妇煮一锅酥饼作为早茶也成习俗。饼形圆圆,饼汤甜甜,全家和睦,其乐融融。 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在四十岁时才生下我,所以我对他青年时代的情形知之甚少,只知道他历经战乱,家境贫寒,并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在他养育我的近三十年中,我感觉到他是一个聪颖、善良、勤奋的人。父亲有很强的记忆力,他是乡亲们喜爱的故事大王;他有很好的计算能力,乡亲们把他当珠算、心算老师;他水性极好,多次救起溺水同乡;他善于表达和交际,经常为乡亲调解矛盾,接济过往商贾;在谋生的艰苦劳动中,他习得了多种民间技艺,如屠宰、打猎、捕鱼,养蜂、植棉等等;父亲还是面点高手,油条、锅盔、豆面粑、盐饼子、糖饼子等等,他都能做到极致,酥饼制作更是他的拿手好戏。 在家乡的面点手艺中,以酥饼的制作工艺最复杂,这主要是因为制作酥饼工序多,流程长,且需多人协作。每入腊月,父亲和叔父、堂兄、姑父等人组成的专班就被乡亲们轮流请到家里做酥饼,一直到春节临近才结束。在制作过程中,父亲既作全程控制,又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讲解要领。 制作酥饼的过程大致分为四步,即原料准备、制作成型、烘烤和包装。第一步原料准备分为三样,即面基准备、饼酥准备、糖馅准备。面基准备要求和面均匀,软硬适度。面基过软容易粘连变形,面基过硬容易开裂跑糖。饼酥准备要嫩老得当。饼酥是用面粉和植物油调和,再在锅里焙炒而成。炒得嫩了则不易起酥,炒得过老则使酥饼变味。糖馅准备主要是控制膨胀度。膨胀度过大会造成开裂跑糖,膨胀度过小造成饼形扁平。第二步制作成型又分五道工序。一是甩坨,就是把面基分为适当大小,主要要求匀称。二是包酥,就是把饼酥包裹进面基中。三是开皮,就是用杆筒把含有饼酥的面基经三次压制以造成层面。四是包糖,就是把糖馅包裹进起层的面基。五是出圆,这是最后定型,制成酥饼的半成品。五道工序以出圆最为重要,压破压扁都会影响产品质量。第三步烘烤要求两火相成。底火过大造成下煳上生,盖火过大则造成上煳下生。第四步包装要求进出相宜,即一筒酥饼的两端要一端凸出另一端凹进,突出和凹进约在5毫米以内。包装这一步看似简单实则难,乡亲们通常是把酥饼做好以后再专门请父亲或其他高手进行包装。1990年冬月,父亲走完了他69年的人生旅程,而他所钟爱的酥饼文化,仍然在哺育我们。清明将至,朋友们提到酥饼,又激起我对父亲的崇敬。 到了蒋湖老街,我们很快见到了胡建军老板和他的爱人黄师傅。他们临街的门店是商铺,里间则是生产作坊。胡老板说他还有两打面基没有整理好,要我们先在作坊看看。借此机会,我仔细观察了他们的生产过程。过了一会,胡老板结束了手中的活计,开始给我们讲述他学习研究酥饼技艺的过程。胡老板祖籍是河南濮阳,他和爱人则是在蒋湖出生。蒋湖农场是一个移民农场,它的辖区与张港镇是错杂相邻。十多年前,他发现张港人有一个特别的风俗,那就是爱吃酥饼。他觉得这是一个商机,于是就去投师学艺。但是学了好几年,他的产品还是不被张港人看好。胡老板和他的爱人没有半途而废,而是开始用心捉摸这酥饼的秘密。他们想,好吃就是硬道理,照搬师傅的手艺不行,不妨试试技术创新。经过几年摸索,他们发明了鸡蛋植物油起酥技术,确定了各种原料的最新配比,开发出红糖馅、白糖馅、冬瓜糖馅、平面酥、芝麻酥等多种产品,近几年,生意逐渐红起来。附近有的张港居民干脆不做酥饼了,想吃的时候,就来这里称上几斤,有的还来这里订做打包,带到北上广去了。 这时,黄师傅打开烤箱,一阵饼香喷发出来,弄的我嘴里很不自在。黄师傅说“尝尝吧,尝尝,你是张港的酥饼师傅,看看我们的酥饼怎么样”。哈哈,热锅酥饼,我的最爱!其实我早就等不及了。我和文清先生一人取了一个,津津有味地感知起来。我们尝的是冬瓜糖酥饼,吃起来感觉有点清甜。文清先生大约是要保持形象,吃了一个就推说不吃了。我可没有那么好惹,既然是尝酥饼啊,尝一个怎么能识别味道呢?再说,多吃几个,喝酒的时候也可养胃呀! 看了一会,尝了几个,觉得胡建军酥饼的确独具特色。首先是他的工艺流程有了很大改进。比如,饼酥不用专门焙炒,中间也没有包酥、开皮这两个工序。烘烤也不再用传统的鏊锅,而是改用烤箱,这大大节省了劳动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二是使用了鸡蛋植物油起酥技术,这使色泽更加匀称,饼酥更加酥脆,兼具诱人的烤蛋香味。其三是外形有很大的改观。传统酥饼酥层松散,容易掉酥变形,既不利于包装,也容易造成浪费和污染。这种酥饼表面平滑,切面则酥层丰富,酥馅不易分离。当然它还有一个缺点,主要是缺乏有效的包装手段,不利于贮存和运输。总的来说,胡建军酥饼是传统酥饼文化的革新,工艺方面的革新使酥饼形态更佳,纯天然的配方使酥饼的口感更好。 说起老家张港的饮食文化,人们的记忆通常是火烧粑、黢米茶。其实我认为,酥饼也是家乡的特产,它荷载着更为丰富的乡亲信息。一种优良的文化,既需要传承,也须要创新,需要更多象胡建军先生这样的人。 孙超运,2016年3月23日,于竟陵西湖苑。
  • 回复3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走之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2

2016-03-23

粉丝 16

2016-03-23

粉丝 19

2016-03-23

粉丝 39

2016-03-23

粉丝 976

2016-03-23

粉丝 1236

2016-03-23

粉丝 131

2016-03-23

粉丝 15

2016-03-23

粉丝 178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粉丝 21

2016-03-23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