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彭德怀称作“老哥”的史可全
梅兴无
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在开国少将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叫史可全,当时他已经63岁了。其实在整个开国将帅中,他的年龄也仅比朱德元帅小6岁,连领导过他的彭德怀元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哥”。老将军史可全在后勤战线干了大半辈子,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长河却泛起了令人感动的传奇浪花。
给段德昌当秘密交通
史可全,原名史太金,1892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干驿镇史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他就给地主老财家放牛,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26年,他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下半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史可全到江陵县马家寨,以杂货店伙计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交通工作,经马家寨党组织安排,成为在这一带领导武装斗争的段德昌的秘密交通员。
这期间,史可全做的一项让他终生感到荣耀的工作,就是成了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的联络人。那时,段德昌在攻打江陵弥陀寺的战斗中负伤,史可全护送他秘密回到家乡湖南南县(与湖北相邻)养伤。
段德昌得知驻防南县的湘军是彭德怀所部,心里十分高兴。早在北伐时期,充满正义感的彭德怀就与共产党员段德昌结识。在段德昌的引导下,彭德怀十分向往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段德昌受党组织的派遣,潜回洪湖地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彭德怀则率部随军东征,后移驻南县。
段德昌派史可全秘密联系上了彭德怀。彭德怀迫不及待地让史可全带他连夜去看望段德昌。两人一见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彭德怀关切地询问段德昌的伤情,让随他一起去的团部医官给段德昌治伤,还带了不少鸡、鱼等滋补品给他。他们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谈论对局势的看法,彭德怀再次向段德昌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愿望,段德昌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德怀同志,非常欢迎你加入共产党,我愿意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出于保密考虑,段德昌与彭德怀约定,尽量少见面,有事可由史可全联络转达。史可全便成了那段时间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联系人。史可全比彭德怀年长6岁,每次见面,彭德怀总是“老哥”长、“老哥”短地称呼他。
根据段德昌的建议,中共南华安特委很快同意吸收彭德怀入党,并上报湖南省委批准。段德昌破例让史可全把彭德怀请来,履行入党介绍人的职责,与彭德怀谈话。段德昌的谈话重点有二:一是要十分重视党在军队中的工作;二是入党后要做好受委屈、甚至牺牲的准备。他还送给彭德怀两本书,一本是《通俗资本论》,一本是《无产阶级哲学说》,嘱咐彭多读书,提高理论水平。彭德怀后来深情地写道:“几十年来,段德昌的形象都活在我的生活中,我一刻也没有忘记他,谁也没有想到,那就是同我的最后一次谈话。” 在段德昌伤愈准备离开南县时,彭德怀让史可全询问段德昌需要什么帮助,段提出需要枪支弹药和路费,准备回洪湖地区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彭德怀立即命人将未上号册的私枪10支和几百发子弹以及一笔经费,通过史可全秘密送给了段德昌。
史可全随段德昌返回洪湖地区后,继续在马家寨杂货店做党的秘密交通工作。1929年3月,史可全收到一份国民党军将进犯马家寨的情报,连夜送交段德昌,使在马家寨的游击队迅速转移,转危为安。国民党军扑空后,进行了大搜捕。史可全被捕,被关到长江南岸的公安县斗湖堤敌军营部。敌人施用酷刑,拷问他:“你是不是共产党?”他坚定地问答:“不是。我就是一个杂货店伙计,每天下午五点就上铺板关门,外面的事我一点都不知道。”打手用烧红的烙铁来威胁他,他一口咬定:“我啥事都不知道!”敌人一无所获,只得将他关进牢房。 不久,经马家寨地下党组织派人打通了敌营长的关系,史可全被释放回到了马家寨。段德昌特地来看望他,称赞他勇敢坚强,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是个好样的共产党员,鼓励他:“要继续好好地干。”并安排他在马家寨再开一个甜食馆,继续做党的秘密交通工作。
为彭德怀摸鱼改善伙食
1930年7月,红四、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率领红军主力创建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也在这一年,史可全回到家乡担任乡苏维埃拥红委员。
1932年春,担任红三军九师师长的段德昌率部开辟襄北根据地,在天门东北部组织文家墩战役。史可全听说老领导带领红军打过来了,心情特别激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动员群众筹集军需物资,装了五六船,运送到红九师驻地张家场。段德昌见到史可全,称赞道:“你在马家寨做秘密交通搞得不错,这次粮秣运输也搞得不错呢!” 段德昌指挥红军在文家墩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共俘敌2000余人,击毙敌团长1名,生擒敌旅长韩昌俊。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洪湖苏区的“围剿”,给苏区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不久,史可全和30多名青年一起正式参加了红军。
此时,史可全已经40岁了。显然,这把年纪已不适合拿枪杆子上战场冲锋陷阵了。段德昌对他说:“我看你筹集物资有一套,你就去做粮秣工作吧!”于是,史可全被安排做后勤工作,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史可全从连队的军需干起,然后是连司务长、团供给主任,1935年长征时,史可全担任红二军团(1934年10月恢复此番号)四师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筹集、运输、保管粮草都非常困难,但史可全的后勤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为部队在困境中生存下来作出了特殊贡献。贺龙多次称赞史可全“是红二军团的大功臣”。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史可全任三五八旅兵站站长,1942年任该旅供给部长,这时他已年过半百。当时八路军的许多干部都向往去延安抗大学习充电,出身贫苦、文化水平较低的史可全更是渴望到抗大去学习,几番向组织打报告,他终于得偿所愿,接到了去抗大学习的通知。他高高兴兴地忙着做交接工作,一心准备去抗大学习。可是,第二天又跟着来了一道命令,要调他到晋绥二军分区去任职,立即赴任。对此,他开始有些抵触情绪,就找旅长张宗逊反映自己的法:“我文化低,好容易得到一个学习机会,怎么又不让我去了呢?”张宗逊笑道:“谁叫你‘驼子摔筋斗——两头翘(俏)’呢?部队现在急需要你。许光达到晋绥去开辟根据地,成立二军分区,说要个得力的供给部长。选来选去,贺老总选中了你。”张宗逊这么一说,史可全表示完全服从新的任职命令,打趣说:“我这个供给部长,绝对‘供给’你们调动!”
二军分区所处的晋西北地区,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加上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极其困难。尽管史可全使出浑身解数筹集给养,但部队的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的。一次,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要来二军分区视察工作,司令员许光达心里很着急,就找到史可全说:“彭老总要来,你想点办法给老总改善一下伙食。”听说彭德怀来,史可全心里乐开了花,想都没想就拍了胸脯:“这事包在我身上!” 虽夸下了海口,但史可全心里明白,在贫穷的晋西北弄到改善伙食的食材可不是件容易事,部队机关已几天没吃上菜了,大家都是用盐水当菜拌小米吃。他带着供给部的两个战士漫无目的地出了门,转来转去,转到一条小河沟边,他眼前突然一亮,有河沟就一定有鱼呀!他从小在湖边长大,摸鱼捕鳝是拿手好戏。他兴冲冲地跳下河沟,忙乎了个把小时,捞上来一两斤鱼和黄鳝,总算是“手中有菜,心中不慌”了。
餐桌上摆上一钵鲜鱼汤,彭德怀兴奋地对许光达说:“嚯,打牙祭啦,这可是不容易呀!”许光达连忙把史可全介绍给他:“这都是老史的功劳。”史可全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激动地说:“彭老总,您不记得我啦?我是史可全呀!”彭德怀这才认出他来:“是你呀,老哥!有十几年没见面了吧?”史可全点点头,这些年来,他多么盼望跟彭老总说上几句话,可一想到彭老总指挥千军万马,时间金贵,他不敢打扰啊。史可全简要地向彭德怀报告了自己十几年来的革命经历,彭德怀勉励他继续为革命多做贡献。后来,彭德怀碰到贺龙,还称赞史可全是个干后勤工作的能人。
1944年11月,史可全参加贺炳炎、廖汉生为首的干部大队,随王震南下到中原军区。襄南军分区、江汉军区在洪湖成立后,贺炳炎、廖汉生分别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史可全任供给部长。1946年8月,史可全随部参加中原突围返回延安,又回到许光达为司令员的晋绥军区第三纵队任供给部长。
1947年夏,三纵队归建西北野战军,史可全直接在彭德怀指挥下战斗。彭德怀经常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就餐时,史可全总是因没有条件把彭德怀招待好而感到愧疚,真诚地说:“彭老总,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一定好好招待您一顿。”彭德怀动情地说:“老哥,已经很难为你这个供给部长了。等全国解放了,我一定来吃你的饭!”
1955年解放军授衔时,在开国少将中年纪最长的一位叫史可全,当时他已经63岁了。其实在整个开国将帅中,他的年龄也仅比朱德元帅小6岁,连领导过他的彭德怀元帅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哥”。老将军史可全在后勤战线干了大半辈子,看似波澜不惊的人生长河却泛起了令人感动的传奇浪花。
给段德昌当秘密交通
史可全,原名史太金,1892年出生于湖北天门干驿镇史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2岁他就给地主老财家放牛,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26年,他在家乡参加了农民运动,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下半年,受党组织的委派,史可全到江陵县马家寨,以杂货店伙计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交通工作,经马家寨党组织安排,成为在这一带领导武装斗争的段德昌的秘密交通员。
这期间,史可全做的一项让他终生感到荣耀的工作,就是成了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的联络人。那时,段德昌在攻打江陵弥陀寺的战斗中负伤,史可全护送他秘密回到家乡湖南南县(与湖北相邻)养伤。
段德昌得知驻防南县的湘军是彭德怀所部,心里十分高兴。早在北伐时期,充满正义感的彭德怀就与共产党员段德昌结识。在段德昌的引导下,彭德怀十分向往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段德昌受党组织的派遣,潜回洪湖地区开展农村武装斗争;彭德怀则率部随军东征,后移驻南县。
段德昌派史可全秘密联系上了彭德怀。彭德怀迫不及待地让史可全带他连夜去看望段德昌。两人一见面,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彭德怀关切地询问段德昌的伤情,让随他一起去的团部医官给段德昌治伤,还带了不少鸡、鱼等滋补品给他。他们俩单独在一起的时候,谈论对局势的看法,彭德怀再次向段德昌表达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迫切愿望,段德昌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德怀同志,非常欢迎你加入共产党,我愿意当你的入党介绍人。” 出于保密考虑,段德昌与彭德怀约定,尽量少见面,有事可由史可全联络转达。史可全便成了那段时间段德昌与彭德怀之间联系人。史可全比彭德怀年长6岁,每次见面,彭德怀总是“老哥”长、“老哥”短地称呼他。
根据段德昌的建议,中共南华安特委很快同意吸收彭德怀入党,并上报湖南省委批准。段德昌破例让史可全把彭德怀请来,履行入党介绍人的职责,与彭德怀谈话。段德昌的谈话重点有二:一是要十分重视党在军队中的工作;二是入党后要做好受委屈、甚至牺牲的准备。他还送给彭德怀两本书,一本是《通俗资本论》,一本是《无产阶级哲学说》,嘱咐彭多读书,提高理论水平。彭德怀后来深情地写道:“几十年来,段德昌的形象都活在我的生活中,我一刻也没有忘记他,谁也没有想到,那就是同我的最后一次谈话。” 在段德昌伤愈准备离开南县时,彭德怀让史可全询问段德昌需要什么帮助,段提出需要枪支弹药和路费,准备回洪湖地区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彭德怀立即命人将未上号册的私枪10支和几百发子弹以及一笔经费,通过史可全秘密送给了段德昌。
史可全随段德昌返回洪湖地区后,继续在马家寨杂货店做党的秘密交通工作。1929年3月,史可全收到一份国民党军将进犯马家寨的情报,连夜送交段德昌,使在马家寨的游击队迅速转移,转危为安。国民党军扑空后,进行了大搜捕。史可全被捕,被关到长江南岸的公安县斗湖堤敌军营部。敌人施用酷刑,拷问他:“你是不是共产党?”他坚定地问答:“不是。我就是一个杂货店伙计,每天下午五点就上铺板关门,外面的事我一点都不知道。”打手用烧红的烙铁来威胁他,他一口咬定:“我啥事都不知道!”敌人一无所获,只得将他关进牢房。 不久,经马家寨地下党组织派人打通了敌营长的关系,史可全被释放回到了马家寨。段德昌特地来看望他,称赞他勇敢坚强,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是个好样的共产党员,鼓励他:“要继续好好地干。”并安排他在马家寨再开一个甜食馆,继续做党的秘密交通工作。
为彭德怀摸鱼改善伙食
1930年7月,红四、六军在公安会师组成红二军团,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率领红军主力创建了洪湖革命根据地。1931年3月,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也在这一年,史可全回到家乡担任乡苏维埃拥红委员。
1932年春,担任红三军九师师长的段德昌率部开辟襄北根据地,在天门东北部组织文家墩战役。史可全听说老领导带领红军打过来了,心情特别激动。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动员群众筹集军需物资,装了五六船,运送到红九师驻地张家场。段德昌见到史可全,称赞道:“你在马家寨做秘密交通搞得不错,这次粮秣运输也搞得不错呢!” 段德昌指挥红军在文家墩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共俘敌2000余人,击毙敌团长1名,生擒敌旅长韩昌俊。这一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洪湖苏区的“围剿”,给苏区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不久,史可全和30多名青年一起正式参加了红军。
此时,史可全已经40岁了。显然,这把年纪已不适合拿枪杆子上战场冲锋陷阵了。段德昌对他说:“我看你筹集物资有一套,你就去做粮秣工作吧!”于是,史可全被安排做后勤工作,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史可全从连队的军需干起,然后是连司务长、团供给主任,1935年长征时,史可全担任红二军团(1934年10月恢复此番号)四师供给部部长、红二方面军供给部粮秣科科长。在国民党军的“围剿”下,筹集、运输、保管粮草都非常困难,但史可全的后勤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为部队在困境中生存下来作出了特殊贡献。贺龙多次称赞史可全“是红二军团的大功臣”。
全面抗战爆发后,红二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史可全任三五八旅兵站站长,1942年任该旅供给部长,这时他已年过半百。当时八路军的许多干部都向往去延安抗大学习充电,出身贫苦、文化水平较低的史可全更是渴望到抗大去学习,几番向组织打报告,他终于得偿所愿,接到了去抗大学习的通知。他高高兴兴地忙着做交接工作,一心准备去抗大学习。可是,第二天又跟着来了一道命令,要调他到晋绥二军分区去任职,立即赴任。对此,他开始有些抵触情绪,就找旅长张宗逊反映自己的法:“我文化低,好容易得到一个学习机会,怎么又不让我去了呢?”张宗逊笑道:“谁叫你‘驼子摔筋斗——两头翘(俏)’呢?部队现在急需要你。许光达到晋绥去开辟根据地,成立二军分区,说要个得力的供给部长。选来选去,贺老总选中了你。”张宗逊这么一说,史可全表示完全服从新的任职命令,打趣说:“我这个供给部长,绝对‘供给’你们调动!”
二军分区所处的晋西北地区,是一块贫瘠的土地,加上日军的疯狂“扫荡”,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生活极其困难。尽管史可全使出浑身解数筹集给养,但部队的日子仍过得紧紧巴巴的。一次,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要来二军分区视察工作,司令员许光达心里很着急,就找到史可全说:“彭老总要来,你想点办法给老总改善一下伙食。”听说彭德怀来,史可全心里乐开了花,想都没想就拍了胸脯:“这事包在我身上!” 虽夸下了海口,但史可全心里明白,在贫穷的晋西北弄到改善伙食的食材可不是件容易事,部队机关已几天没吃上菜了,大家都是用盐水当菜拌小米吃。他带着供给部的两个战士漫无目的地出了门,转来转去,转到一条小河沟边,他眼前突然一亮,有河沟就一定有鱼呀!他从小在湖边长大,摸鱼捕鳝是拿手好戏。他兴冲冲地跳下河沟,忙乎了个把小时,捞上来一两斤鱼和黄鳝,总算是“手中有菜,心中不慌”了。
餐桌上摆上一钵鲜鱼汤,彭德怀兴奋地对许光达说:“嚯,打牙祭啦,这可是不容易呀!”许光达连忙把史可全介绍给他:“这都是老史的功劳。”史可全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激动地说:“彭老总,您不记得我啦?我是史可全呀!”彭德怀这才认出他来:“是你呀,老哥!有十几年没见面了吧?”史可全点点头,这些年来,他多么盼望跟彭老总说上几句话,可一想到彭老总指挥千军万马,时间金贵,他不敢打扰啊。史可全简要地向彭德怀报告了自己十几年来的革命经历,彭德怀勉励他继续为革命多做贡献。后来,彭德怀碰到贺龙,还称赞史可全是个干后勤工作的能人。
1944年11月,史可全参加贺炳炎、廖汉生为首的干部大队,随王震南下到中原军区。襄南军分区、江汉军区在洪湖成立后,贺炳炎、廖汉生分别任司令员、政治委员,史可全任供给部长。1946年8月,史可全随部参加中原突围返回延安,又回到许光达为司令员的晋绥军区第三纵队任供给部长。
1947年夏,三纵队归建西北野战军,史可全直接在彭德怀指挥下战斗。彭德怀经常到部队检查指导工作。就餐时,史可全总是因没有条件把彭德怀招待好而感到愧疚,真诚地说:“彭老总,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一定好好招待您一顿。”彭德怀动情地说:“老哥,已经很难为你这个供给部长了。等全国解放了,我一定来吃你的饭!”
赏
2人
(含2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赞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