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新书推荐|一部乡村史和家族史的恢弘画卷——小说《白牯牛潭》

2020-09-1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1万   回复 1
从洪湖岸边走出来的退休海军大校崔世雄先生以自身经历为素材,用近十年时间完成的长篇小说《白牯牛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二十年间洪湖岸边窦、曾两个家族生息繁衍的故事,反映了一座偏僻乡村二十年的历史变迁,是一部书写家事、村史、国运的综合巨著。2020年6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 

请看来自大连的读者王文琪阅读本书后为本书撰写的书评

浅析长篇小说《白牯牛潭》

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

长篇小说《白牯牛潭》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农民赞歌,作者通过家乡变化,以小见大,展示了中国农村重大变革的历史画卷,通过成功塑造窦先智这个鲜明的典型形象,以及其他众多人物群组,深刻揭示作品主题,展示时代特色,给予读者美的享受和正能量的汲取。

刻画人物、塑造典型形象,是文学作品的核心,是一部作品成败的关键,离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即使故事情节再曲折动人,描写叙述再细腻优美,也难进入优秀作品之列。小说的情节和细节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逐渐淡忘,而小说成功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却会在读者心中永存,甚或成为读者人生的楷模。《白牯牛潭》对于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感人至深,令人折服。

那么,这典型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呢?

01
通过典型化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表现典型形象的典型性格

人物形象塑造总是通过故事情节实现的,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立得住的主人公形象,都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树立起来的。《白牯牛潭》是一部具有家族文学特色的长篇小说,以窦、曾两家三代人的矛盾冲突和恩怨情仇为主线,围绕以窦先智为代表的贫苦农民与富裕中农为代表的曾善明之间的公与私的矛盾,以刘小牯与洪少谱等农村干部之间的走什么道路的矛盾和翻身农民与伏老木等敌对势力之间的复辟与反复辟之间的矛盾等三条线索,铺陈故事,展开冲突,塑造人物形象。

作者根据塑造人物需要,选取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凸现人物性格,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在故事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窦先智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窦先智命运多舛,历经磨难,刚生下来就险些顶替大人被沉潭抵命,十一岁放牛,十三岁打短工、拉纤、干农活;为拜师学打算盘而喝墨水舔砚盘;抓逃犯除奸佞,大闹神堂;百里走单骑,为瞎跛老人寻亲送钱;只身闯批斗会,感恩救走姑奶奶;智斗笤果子,为独梅解除包办婚姻;搬救兵,解纠纷,成全了长工娃婚礼;独自承担瞒产、私藏公粮责任;将私藏公粮支援邻村,平息聚众闹事;设计夺船护粮渡过饥荒,粉碎借旱灾捣鬼、妄图搞散集体的阴谋;秉公记工分,致兄弟反目,被亲人误解;不争私利,放弃为亲人争取农转非名额;大公无私,说服母亲砍掉心爱的苦棟树,给队里做闸门等一系列曲折精彩的故事情节,有节奏、有层次、全方位、有说服力地刻画了窦先智的真、善、正、智、勇,塑造了一个历经苦难、知道感恩,嫉恶如仇、勤奋好学,有勇有谋、有担当有自我牺牲精神,真实、善良、正直的,代表解放后贫困农民风貌的窦先智这个典型形象。

先进典型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先进群体的缩影,作品还通过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刘小牯、曾先炳等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烘托了窦先智这个主人翁形象的完整性、代表性。

02
通过还原历史真实,使典型形象具有真实的时代特征

曾经被传颂一时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艳阳天》中的肖长春和《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他们在书中一出场就具有极高的政治觉悟,代表了农村的先进力量。窦先智不同于这种高大全式的典型形象,不是生来就具有崇高理想和富于牺牲精神,而是在实践中逐步成熟成长起来的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

他囿于中国传统观念小富即安的束缚,解放初期热衷于三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儿热炕头,追求的是安稳富足的小农田园生活。因为意外抓到国民党逃匪,受到政府奖励,被培养为积极分子,但受“逢党不入”观念的影响,他不关心政事,不愿做什么积极分子,一心只想过自家的安稳日子。辛劳开荒获得三亩五分菱角田,曾是窦先智幸福生活的全部寄托,被曾善明侵占后多次追索无果;土改帮他收回了菱角田;婆娘难产,自己受伤,再加上曾善明的算计,欠下债务,不得不把菱角田再次抵押出去;在党组织的帮助下,加入互助组,又收回了菱角田。

菱角田两次失而复得的现实教育了窦先智,启发了他的阶级觉悟。他认识到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很难摆脱贫困,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能抵御各种风险,真正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最后,窦先智抛弃“逢党不入”的观念,提出了入党的要求。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展示了窦先智犹豫与反复、迷茫与觉悟的心理轨迹和成长过程。他深植于当时社会生活的土壤,没有超越时代的局限,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有其充分的现实依据,客观地反映了那个时期农民的真实追求。他的转变贴近生活,他的成长真实可信,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窦先智是在农村巨大变革中逐步成熟成长起来的,是一个可亲可近可爱可敬的先进农民典型。

03
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聚焦特殊时期典型化的社会背景,塑造处于风口浪尖的人物形象

《白牯牛潭》的结构设计,表现出作者超群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创了点面高度融合的结构模式。长篇小说的一般结构大都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序推进,从某一个时间节点切入后,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开故事情节,直到最后结束。这样的结构,虽然线索层次清晰,但切入后容易受时间线索的制约,受限于一般事务的铺陈交代,平铺直叙,淹没重点,容易因繁简失当而产生沉闷感。

区别于一般长篇小说的结构方式,在充分尊重乡村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作者纵横结合,跨越20年时间长河,截取巨大历史变革时期的1949年、1959年和1969年三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三次跳跃式地切入展开故事情节。作者截取的三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正是农村重大变革的重要时期,这是希望与迷茫相伴、胜利与困难相随、稳定与变革相映的极具典型的社会背景。作者不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避免了更多的铺陈交代,选择性地将人物形象置于特殊时期中的典型环境,在结构上提供了以简洁笔触直接触及典型时代特征的便捷,通过倒叙、插叙、补叙既保持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又把人物形象的塑造置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聚焦最典型、最重要的事件,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旋涡中刻画描写典型形象,使人物形象与历史的节点融为一体,与农村变革的矛盾点碰撞,揭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典型。

这种结构上的独特设计,充分展现了作者化一般为典型、化平淡为精彩的宏观驾驭能力。

04
通过把作者自己的理想、感情和审美倾向,渗透、倾注于形象之中,使主人翁形象更具感染力、生命力和乡土气息

作者女儿崔薇崴在序言中写道:作者每有空闲,常讲起他的洪湖家乡,他的童年,他家人的故事,讲到欢喜时,眉飞色舞;触到心酸处,悄然落泪;碰到怨恨点,义愤填膺。由此可见,作者是带着对人物形象、家乡往事积淀的深切怀念和强烈爱憎之情,深入到创作之中的。

作者少小离家,十八岁到部队当兵,直到退休。可以想见,作者对故乡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青少儿时期的记忆。他没有满足于刻骨铭心的记忆和已经占有的资料,没有急于动笔,而是重新寻踪创作的本源,找寻轨迹,追溯渊源,丰富创作题材。

他从海南、广东、大连等地五次返回故乡湖北洪湖,探望家乡父老,追忆往事,查阅资料,体察乡土风情。长时间的深入采访采风,增厚了生活积累,加深了对故乡风土人情的深入了解,掌握了更多有着故乡泥土味的创作素材。江南水乡十里不同音,百里不通俗。书中姑奶奶装鬼魂附体‘扎下来’,救下窦先智免遭沉潭厄运;求婚的六媒六证,新娘开脸上轿,拜堂入洞房,婚期中的十姑娘酒、十兄弟餐,生小孩贺喜的送祝米、回赠的红鸡蛋;水里淹死的人,分白冤黑冤,阳断阴断;家族神龛的陈设条幅;水乡人家的分家仪式等,民风民俗俯拾皆是,脍炙人口;堆麦成垛,稻田薅秧,粉坊漂粉,篾铺编筐等江南水乡的劳动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洪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等歌谣民谣;苕果子(沙炒地瓜片)、赶交(调解)等方言土语,以及渔鼓词、彩头词、祝词颂歌,不仅简洁明了,白话朴实,毫不涩口,而且有嘲讽有赞美,有情趣有哲理,煽情夺理,细致入微。

对这些乡土味浓郁的方言俚语,民风民俗,作者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成为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手段。成功的细节描写和语言运用,不仅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深入严谨的创作态度,而且充分体现了作者眷恋家乡、热爱乡亲的家囯情怀,那种对故乡执着的偏爱,触手可及。

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处处都渗透着作者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窦先智的刚直不阿、不谋私利、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在作者身上都有踪迹可寻。作者在部队工作期间,就曾充分地展现出作品中窦先智的性格。

为了写好这部著作,作者殚精竭虑,不遗余力,躲进四川青城山老林,关掉手机,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足不出户,潜心写作。从构思酝酿,到采访采风、搜集整理素材,前后用七年时间,创作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具有洪湖地区特色的江南乡土历史画卷《白牯牛潭》,为中国现代农村题材长篇文学宝库增添一部优秀文学作品。

来源——天津人民出版社官方百家号
  • 回复1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1

2020-09-1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