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唱时代 艺为人民

2020-09-15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万   回复 25
——写在天门市花鼓戏剧院辉煌历程66年之际 
走基层,上北京,百花争艳,辉煌历史六六载;

颂时代,唱人民,梨园逢春,光明前景新征程。

荆州花鼓戏,始称“地花鼓”或“沿门花鼓”,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天门花鼓剧团于1954年率先举旗冠名,成为第一个获得省政府承认的“天沔花鼓”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天沔花鼓”始于无音乐伴奏,属“一唱众合、锣鼓帮腔”的形式演出。1955年,音乐家吴群受省文化厅指派,调到天门花鼓剧团从事音乐工作。他将“天沔花鼓”所有唱腔配上了音乐伴奏,从此,结束了“天沔花鼓”“一唱众合、锣鼓帮腔”、无音乐伴奏的历史,开创了“天沔花鼓”音乐史上的新篇章。

1981年,“天沔花鼓”更名为“荆州花鼓戏”。

1953年,花鼓戏代表人物沈山,应文化部邀请,带着一曲《打莲湘》,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文艺汇演,受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6年,天门花鼓剧团排演的《双撇笋》《绣荷包》《三官堂》《斩金堂》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1959年建国十周年,天门花鼓剧团加工整理的《站花墙》,赴省汇演荣获一等奖,并灌制唱片。同时,《站花墙》被列为省戏校教学剧目。

1964年,中央提倡大演现代戏,天门花鼓剧团排演的《赵玉霜》到农村演出,唱遍了江汉平原,深得老百姓喜爱,受到了中宣部、文化部、湖北省委的表彰。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湖北省委书记王任重亲笔写信给予鼓励,对该剧的现实题材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天门花鼓剧团排演的大型现代戏《芦荡火种》应邀到省委大礼堂演出,省长张体学等省领导观看演出之后接见了全体演员,对该剧及主要演员给予了高度赞扬。

60年代末,剧团于文革“浩劫”中被强制解散,花鼓戏被打入冷宫。1972年,被称为“文艺的春天”,天门花鼓剧团恢复建制,重新揭竿招兵,移植排演了《沙家浜》《红云岗》《龙江颂》《杜鹃山》等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随后,天门花鼓剧团创作排演了现代小戏《回家》,并应邀赴省委大礼堂演出,省长张体学等省领导一行观看了演出,并与剧组的演员合影留念。

1978年传统戏恢复开放之后,剧团整理改编排演的《站花墙》与观众见面,连演数月,座无虚席。该剧于1979年应邀赴省演出,在武汉剧院向全国现场转播。

1980年,《站花墙》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更名《花墙会》,发行海内外。

1987年4月8日,天门花鼓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水乡情》,应文化部邀请,赴北京人民剧场演出。该剧反映的是80年代初农村改革开放,讴歌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乡土气息浓郁,剧情妙趣横生。曾获1985年湖北省首届戏剧艺术节创作、演出、音乐三枚金奖,导演、舞美、演员三枚银奖。演出受到了首都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40多家新闻媒体对该剧的演出进行了报道。4月10日进入中南海演出,观看演出的领导有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德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邓力群、中宣部部长王忍之等。演出结束后,中央领导上台与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并对成功演出表示祝贺。该剧受到了文化部嘉奖。

1990年,天门花鼓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古装戏《戏子巡按》,在首届荆州花鼓戏汇演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及多个奖项。

1991年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飘失的蓝印花》,应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国家保密局的邀请,于1992年1月赴北京中南海演出,荣获演出一等奖。

2010年创作排演的大型荆州花鼓戏《茶缘》,赴省参加第九届楚天文华戏剧汇演,一举斩获8个奖项。

2012年,《茶缘》再次赴省参加第一届湖北艺术节展演,荣获优秀剧目奖。

2013年4月,《茶缘》被省委宣传部授予湖北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2013年11月,天门市花鼓戏剧院被中宣部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2015年10月创作排演的大型荆州花鼓戏《醉飘香》,入围第二届湖北艺术节展演。首演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省文化厅巡视员沈虹光对该剧点评:是“一台可以吃饭、可以过节的戏”,对花鼓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016年11月,《醉飘香》入选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展演。演出现场,专程从监利三洲镇驾车赶来观看的戏迷朱勇激动地说:早就获知了《醉飘香》的演出信息,今天观看,不虚此行,好看又好听,难怪个个叫好,人人说行,真没想到这台戏的演员这么出色,这么优秀,而且灯光、舞美、音乐,包括节目单也做得十分精致,让人耳目一新。

观看演出的有省老领导、原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宋育英,省文化厅副厅长严荣利、省林业厅副厅长李新水等,时任天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庆华、市文体局局长张佑才、副局长李彩秀等陪同观看。

一幕幕高潮迭起的剧情幽默风趣,演员表演收放自如,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剧院内不住地爆发出热烈掌声和欢笑声。演出结束后,王生铁、严荣利在吴庆华的陪同下,上台与演员握手、合影。王生铁鼓励演员,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要增强群众艺术观念,艺术从群众中来,生产的剧目再到群众中去,要求编、导、音要注重与演员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能服务群众,回报社会,同时,也要多培养新生力量,并提倡以师带徒。

严荣利副厅长讲,今天的演出很成功,祝贺大家,这台戏真的很不错,你们把欢乐带给了人民,我只讲花鼓戏“三句话”:“花开湖北,鼓乐声远,戏韵飘香”,期待天门市花鼓戏剧院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再次展现在观众面前。

2017年,大型荆州花鼓戏《醉飘香》再次入选并参加第三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展演。

2018年创作排演的大型现代荆州花鼓戏《茶树岭》,入围第三届湖北艺术节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作品展演,于10月30日在武汉人民剧院展演。原省政协主席王生铁、省文化厅领导及专家观看后,对该剧及演员的表演给予高度赞扬。该剧已入选为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剧目之一。

2019年创作排演的大型荆州花鼓戏《孝子里》,入选第三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展演。该剧以孝老爱亲为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剧已成为天门市花鼓戏剧院送戏下乡保留剧目。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是习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要求。一直以来,天门市花鼓戏剧院坚持以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来指导剧目创作排演,按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作上演了一批精品力作。

回顾建院(团)66年的发展历史,它记载着院团人66年来的粉墨春秋。在此,天门市花鼓戏剧院要感谢前辈艺术家,为今天的成就创造出如此丰富的艺术瑰宝。在前进的道路上,天门市花鼓戏剧院将一如既往,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准,多出戏、出好戏、出精品、出人才,加大剧目的生产与创作,努力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观众喜闻乐见的新剧目、新作品,和兄弟院团一起为焕发剧种的青春活力,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自《竟陵风》  作者:樊圣   )
还没有人进入打赏大厅,快来打赏吧
  • 回复25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开心猫 最后回复于 2020-09-22

粉丝 58

2020-09-15
:谢谢关注!
2020-09-16

粉丝 23

2020-09-15
:赞同!
2020-09-16

粉丝 1236

2020-09-15
:谢谢大师!
2020-09-16

粉丝 3

2020-09-15
:是啊,六年前父母70大寿还是请的仙桃班子
2020-09-15
:建议非常好。天门每年都送戏下乡,也到小学去演,而且还在彭市小学做了基地。现在天门好像每年招收几十名初中生送到湖北职业艺术学院学习天门花鼓戏,回来安排工作。
2020-09-16

粉丝 62

2020-09-15
:天门正在努力。
2020-09-16

粉丝 650

2020-09-15
:讲普通话就不是地方戏曲了,连京剧讲的都不是普通话。京剧的前身是徽班,讲的是安徽地方话,现在大部分保留,但毕竟离徽日久,混入了很多京味。我举个黄梅戏的例子,老演员开口:寒窑虽破能“背”风雨。新演员就“毙”风雨了。味道不如老的,差远了。还有女驸马中,你们可以明显听出新老演员演唱的差别“我也曾打马御街(该,接)前”,这“该”与“接”的味道,真是不一样。
2020-09-16

粉丝 560

2020-09-16
:说的对,文艺一定要服务大众和老百姓。
2020-09-16

粉丝 58

2020-09-16
:目前主要是传承。
2020-09-16

粉丝 58

2020-09-16
:谢谢关注!
2020-09-16

粉丝 26

2020-09-16
:美好的回忆,让我们回到了纯真的年代。
2020-09-16

粉丝 147

2020-09-18
:谢谢关注!
2020-09-2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