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怀远:《坐席》

2021-02-04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2.3万   回复 19

2020年年十一假期,我回到了家乡皂市,参加了朋友女儿结婚的婚宴。
家乡人把去别人家参加喜宴叫“坐席”。
临近中午,我便去了朋友订的请客的酒店——红码头。

细数起来,家乡的请客坐席有“三催四请”的风俗,是小镇久远的历史展现,是小镇上小民市井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哎哟,冷郎可真来了,我早上就派人去接冷郎几次”!“哦,冷郎来了,请里面坐”。“我这不就来了吗,早就对你说过,不用来接,我忙完就来”!

语气笑带着委屈,笑带着大声柔滑,笑带着洋溢的热情,笑带着蜜蜜的客气。

一个“接”字,透着小镇上的礼性,小镇人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形形色色,林林总总,津津滋润在这个“接”字里。

一个“接”字,冲荡在小镇的气息里,谥洋在小镇人的“婚、丧、嫁、娶、生的喜事接客中,是这个“接”字,连接小镇人代代传承的脉博。

其实,“三催四请”这些字眼不能泛用在小镇上所有喜事,只适合结媳妇,娶上门女婿等添人进口的热闹喜庆上,特别是家有产业的大户人家,在确定婚庆日子后,早早会登门送上请柬,尽快把消息沸腾起来。

到了结婚日的前一天晚上,主人家又亲自挨户把要请的客逐个登门接一遍,待到结婚日的早上,支宾安排人去客人家,一是请个安,二是接客人到时一定到位,待到上午前,支宾根据客人到的情况,再派人去催。

嫁女、家里老人去逝的酒宴,是不发请帖邀请的,一般只在内亲中传递相请的消息,街房邻居和朋友同事晓得的,都可来坐席。

我的朋友是嫁女儿,他也是尊循了这个没文字记载的风俗习惯,委托朋友通知在外地的我。



红码头酒店在河那边,穿过长汀河上的石桥便到了。酒店门面挂满了喜庆的各色气球,在酒店大堂的迎宾区,朋友一家人在一张铺了大红桌布的桌前迎客,我过去边笑边和他一家人搭讪,将一个早就准备好了的红包交给他。(在皂市这叫“送人情”)。

朋友一家人说着许多客气话,顺便将红包递给站在桌后的,一个胸前戴有小花飘带印有“支宾”二字的男子。

“支宾”满脸笑容,边递我一包香烟,边让随从人在一红面本上记下我的名字和钱数,客气引导我坐席的桌子。

支宾先生在整个喜庆中,操作整个客情,调节着各个环节,一个好的支宾,相当现在一个职业经理人,喜庆热闹气氛浓厚程度,与支宾先生的作为有很大关系。

以前家里接客办喜事,不管有多少桌酒席,都在家里办。操作的支宾先生会尽量将酒席摆在主人家里,除了新婚房,堂屋,偏房,偏屋都会尽量安排进去。家里坐不完的,支宾会在隔壁左右人家,对面四户沿街住舍安插进去,以主人家就近为佳。那时各家都有一大方桌,不够的,支宾会安排帮忙的人向远一点的人家去借。

为了方便还,借时支宾用毛笔在桌子长板凳背后写上借家的名字,一般都会写借家字号,(皂市过去家家都是经商的商号),如孔乙茂、李元丰,王太友,杨太和等。让还的人一看就明白。

办喜事人家大门两边贴着大红对联,房檐下挂着红烛大灯笼,主人会在大门前迎送客人,远远望去,就能看到喜庆的热烈气氛。

堂屋神台前的大条桌,是设神案敬神的,过去皂市每家都有,条桌两头点着两支大红蜡烛,神台香炉点着红色烛香,有条件的在堂屋中间上方,点着雪亮的气灯,沒气灯的,会挂六盏马灯成梅花形,依然通明透亮。

支宾先生会尽量把主人家装饰得富丽堂皇,人丁不旺的人家,特别需求这种环境来增添人气。

大方桌为八位席口,每方各两位,这可能是文人把大方桌称八仙桌的原故,只有新郎新娘陪十姊妹十弟兄的桌子才设十个席口。

八仙桌分上下两席,背靠神台面向大门的座位称上席,上席对着下面的两个席位为下席,这四个席口是留给有身份的人坐的,为尊席,上下席二边为顺席。根据年龄和辈份不同,东道会作出相应的排位。

八仙桌以背靠神台上席左手边为大,挨着下席顺席左边的席口为小,挨着上席的右手边席口是东道的位置。各地有各地的风俗民情,出了拱卫我们这座小镇城墙的乡村,席口座位有些不同,但大体相似。

东道一般由主人和支宾在客人中指定,也可毛遂自荐。东道负责接菜摆菜酌酒添酒,像现在酒店里的服务生。要有一定的酒量,更重要的是有一张会煽动油嘴滑舌的嘴。东道东道,代表着东家要的热闹。



我了解家乡宴席是小时候伴着母亲去隔壁家坐席开始的,这种由大人带小孩来坐席的方式,皂市人叫“戴斗笠”。

戴斗笠的小孩跟着大人来坐席,是没有席口的,只有出过“人情钱”的家居和亲朋好友才有席口。小孩一般由女性带着,这种戴斗笠是对席口形势上的占有,一桌席在没添加碗菜数时,却附带了吃宴的人数。

小孩戴斗笠的歺具在坐席前就准备好的,大多是自带一个洋瓷把缸碗,这在当时是最便宜最好的碗具,方便小孩小手握把。洋瓷把缸对我印象深刻,它似乎特别为戴斗笠设计的。

我当年就是在母亲时不时的夹菜到洋瓷碗里,依在母亲身边戴的斗笠,每上碗菜只夹几下,小孩一般都属“眼饿”,几个肉丸下肚,我便被油浑打发了,没吃上几碗菜,便和同样戴斗笠的小伙伴一起到外面玩耍去了。

那时有些女人坐席会带上一个碗,哪怕是没带小孩戴斗笠,她也会自带一个碗。遇到戴斗笠和私带碗的,支宾先生会均衡地安排桌位,一桌不要超过三个,尽量安排以女性同桌,这样才能不至于使没附带的客人心里闹腾。

女性坐席刚开始相互还轻松笑语,在续行上菜中,夹菜的往自带碗里夹菜,尽力显示彬彬有礼,尊上和下,客气斯文。斯文中暗较着劲,对每道菜都会显英雄本色。

表面上看着挺细气,细气中藏着夹菜的速度,同桌的客人对这种速度,都会谐和着适量的包容。席宴上菜丰富堆实,在这暗起的风卷残云中,早早碗碗汤水不剩。

那个年代人们来坐席比现在积极,坐席也是一种改善生活的方式,毕竟,平日里难得有这样的大浑 。



男人们大多不会同女人挤坐的,安排席口的支宾尽量不安排男人和女人参和,除非为凑齐桌上的席口,才让男人和女人一起。

摆在主人家的筵席,支宾会安排有点酒量的有身份的男客,男人坐的筵席最能显得气氛的热烈,主人家坐席的热烈,是主人最想要的。

酒宴开始不久,能干的东道的本事就体现出来了,特别是摆在主人家的酒桌。刚开始在东道的客气话的请声中同饮着“三江”,一派和气,几碗菜填充了肚子后,东道便叔子伯爷开始闹起敬酒。

他从右手上席位开始,敬完尊座的上下席,然后又向面对他对面的顺位开始,斜角轮次敬着酒。口中变换着甜言蜜语。

几巡后,桌上气氛热烈浓重,相互敬酒的语气在加重。“哎呀前辈,冷郎不老这样,我已干了,冷郎得喝了这半杯”!“来,我给您撞满,您随意,我干了”!浓浓的酒意中逐步消除辈位尊贵,都被那道城墙围着,同在里头谋着生计,相互攀起来都会沾上亲戚。

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各忙各的,见到辈分高就推出一张笑脸,此时坐席的各自难得想起,难得这样同桌肆规无忌。

坐在顺位最小位的他,坐席时就自觉定了位。开始言语不多,脸上堆满了笑容。五六碗菜后,他会一遍二遍的给各位敬酒,但不会敬上第三次。他敬完酒后,就坐等着那,眼瞅着席间各位轮次。

他不邀,不大声,坐等在那笑声附和。兴意等到了大家的回酒,他便协助东道劝起酒来,随着酒巡深入,他说话的语气重了,声音大了,酒使他澎涨了血管,沸腾了血液,他脸色通红,为了让别人喝完杯中酒,他总是比别人多喝点,他不是一只好斗的公鸡,于如个被老婆管住了钱袋子二把手,此时他忘了压抑,倒把天地都看得谐和,似乎看到了自己梦中的境界。



现在家乡人坐席都被安排在酒店里,或者承包给厨师。能够体现上尊下席位热闹的八仙桌改为了园桌,人在圆桌中坐席,感觉四面八方都是一个样,只有男人在席中的推盏碰杯,依稀体会到当年坐席的感觉。

生我的这座小城不大,记忆犹新的事总是那么多,可言语又表达不了我的心情,只有零零朵朵的断续,节节枝枝的在寻找曾经看到过的那些影子,念导着心中思念。我在外地参加酒局时,总喜欢对别人说着皂市许多胜似別处的故事。

对了,我出生在那儿。 (摘自微信公众号《古风古城》)
1人 进入过打赏厅
  • 回复19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tmpeople 最后回复于 2021-02-05

粉丝 27

2021-02-04
:谢谢欣赏和点赞!
2021-02-05

粉丝 1236

2021-02-04
:谢谢老师。
2021-02-05

粉丝 22

2021-02-04
:谢谢欣赏!
2021-02-05

粉丝 63

2021-02-04
:谢谢点赞!
2021-02-05

粉丝 44

2021-02-05
:呵呵!同感!
2021-02-05

粉丝 57

2021-02-05
2021-02-05

粉丝 35

2021-02-05
:好的传统要发扬,不好的肯定要被淘汰!
2021-02-05

粉丝 1056

2021-02-05
:纠正更好,辛苦你了!
2021-02-05
:班门弄斧 ,老兄见笑!
2021-02-05

粉丝 1180

2021-02-05
:谢谢点评!
2021-02-05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