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二十一世纪看海南

2022-01-31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1万   回复 3
二十一世纪看海南

一位经济学家在1993年4月就曾告诫他在海南岛炒房子炒得发烧的朋友:赶快卖房子,后边没有更好的看头。忠言逆耳!朋友听不进:一个平方今儿八千,明儿一万。那么,后天呢?他相信:这地球上什么都可以贬值,唯独房地产不会贬。为什么?地球就这么大,人口繁殖几何级增长,消费最热的总是房子。他期待增值。那个年月,他的期待并不过分,说不定到后天就是两万甚至三万。
谁也无法预料未来!
1993年7月,经济宏观调控。于是眨眼间,银根紧缩、地价暴跌、股市熊降,期货委靡。
海南怎么啦?
没怎么。只有人说,没戏了。打好基础的大厦再也不能向上延伸;封顶的大厦却又无法装修;装修好的房子在眼巴巴盼着主人。
随即,工商部门宣布:注销一批公司。随即,原先的公司电话易人。你打过去,回答:空号,请拨114重新查询。
海南熄火了,街头人们如是说。
遥想并不遥远的1992年,1993年,昔日风光何处去?
不少人浸沉在无边的傍徨与回忆之中:去,还是留——几乎与哈姆莱特面对生死的命题一个模样。
这是怎么啦?闯海人当年的雄姿英发哪里去了?

事物必然中运动,事物偶然中表现。海南的必然和偶然。

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琼州海峡。新生的海南岛自然憧憬在对于新生活的向往之中。然而,新生的共和国为西方不容,周边状况时好时坏。海南岛地处边陲,又为战略要地,经济建设自然让位于政治。一去三十八年,国家对海南岛的投资不及1988年海南建省最初的几年。且国内政治活动频繁,中央对孤悬海外的岛地无暇顾及,因而造成海南岛无基础——一颗螺丝钉也要到大陆去购买——有人夸张地说。
然而事物的运动是必然的。运动中某一环节便是机遇的等待。
1987年6月,审视国际环境及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景,海南岛要发展,要办经济特区。海南岛的事情办好了,是很了不起的。于是,继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之后,海南岛以全岛的名义,以32000平方公里土地,以700万人口,构成中国第五个经济大特区。
这个时间应载入海南岛的史册:1988年4月13日。
海南成为中国第31个省。
此前,过海的十万大军当然欢欣鼓舞。
此后,琼州海峡渡口人群济济。
不大的海岛打破多年的沉寂,海岛的机遇来了。机遇来了,挡都挡不住。这是一句中国俚语。公司热、房地产热、股票热、期货热等一浪高过一浪。荒山野坡的树林中,你怎么也难以想象会掩隐一栋栋欧式建筑。什么股都会有人买,一买就是成千上万。
有人形容,海南岛的热运象打麻将的庄家,误丢下一块本该自扣的牌,马上又自扣一块,和了!
这就是处于机遇中的海南的表象!
两年后,前文所述那位没听经济学家劝阻的房地产商,面对自己的高楼大厦,面对被积压的资金,面对银行利息,他真想面对茫茫大海,一跳了之。
可大海不相信眼泪!
于是,不少的人们在叹息:完了,海南没希望了!
如果只将眼光盯向曾给人们带来暴利的几个热浪,产生上述的失望是可以理解的。
1995年7月3日《海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海南岛外引内联重大项目顺利实施。正在实施的14个重大项目,基础工业项目正好占一半,1997年完成。完成后,这些项目总产值可达186亿元。其余项目也是基础项目。
只不过,这些项目没有像房地产那样,没有整版广告。一切都悄悄的,打枪的不要!
海南岛正用基础建设迎接经济建设新高潮。必然运动中的那一偶然,一定会来到!
作者补充于 2022-01-31
优势客观存在,跑都跑不掉。
海南省是我国最小的省份,同时又是最大的省份。海南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有数千里的海岸线。海南比台湾小一点,但人口只有台湾的三分之一。海南有比台湾多得多的可耕地及热带森林。因此,海南的资源配置及地理环境优势是客观存在着的优势,跑都跑不掉,这是客观。
资源配置。
土地资源。人们来到海口,市郊的一栋栋别墅总让人疑为旅游区,度假村。其实这是海口郊区农庄,你问一问每一栋别墅的造价。“不包括地皮,”房主会告诉你,“40万。”
信不信由你!
在内地农村,很少有人拿得出十万元能建房的。钱从何来?
卖地。海南曾有房地产热。热时,一亩地价高达140万元,低者也有30万、50万。
海南人卖地富了。
海南平均究竟有多少地?且海南地处亚热带,地上丢一根树枝也可以长出一片树林。海南的地多为平地,用场大,即便一亩地以5万元计,其资金积累也十分可观。土地资源人均配置远远高于我国平均水平。
海南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都是富产海类产品的海域。海洋资源的人均配置难以估算。有资料表明,今后科技发展的方向是向海洋进军,如何让海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海南的海洋研究已经起步。1993年,海洋部门组织专家搞了一个9386计划,据认为是一项跨世纪工程计划。1995年,海南省政府已将原海洋局升格为海洋厅。这表明了海南人民开发海洋的决心。
海南有1500公里海岸线,沿海岸线多为深水良港,千吨级港口不计其数,万吨级以上港口不少,仅十万吨以上港就有10多个,这还不包括没有勘探的海湾。
如果忽视海南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那不能算是常识性疏忽。海南矿产资源人均配置居国内各省前列。铁矿的开采历史已有50多年了,年产300多万吨。绝对数不算大,但针对海南人均,可观是较好的形容词。石油,在海岛四周及本岛均有发现,尤其靠近三亚的天然气田。天然气在1997年登陆,其中部分留海南,部分输往香港。地下水也是海南优势资源之一。这地下水多为矿物质丰富的矿泉水。有位从事饮料开发的老板曾说,在海南,只要戳个窟窿,就是矿泉水。海南的矿泉水公司也有近100家,仅此一项,也为海南增加不少财富。
森林资源也是海南的优势。五指山区有热带原始雨林,而且还有多种世界稀有动植物。热带原始雨林不仅有森林资源,同时也有旅游资源及水力资源。可以这样说,海南人的森林资源配置也有很大优势。
1993年初,海南省政府曾明确的提出过:发展海南,以旅游为主导产业。旅游是否主导产业,曾在海南各界引起激烈争议。后来,旅游主导的提法少见了,但是,海南的旅游业却是一年比一年增长。仅海口市而言,各类宾馆酒店只见兴办不见关门。这至少说明,旅游业还在赚钱,还在发展。况且新的酒店宾馆不断开张。一位老板曾开玩笑说,海口的宾馆酒店,只要开张,就是三星级以上的。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旅游资源的依赖是决不会少的。海南旅游资源如何?海南东部海岸多为水清沙白的海滩,类似北戴河、南戴河的海滩在海南一片连成一片,有多少个,没有人数过。但有一点,这些海滩有些已被开发,有些正在立项,有些等待开发。如果都开发出来,海南东海岸将构成一条旅游风景线。海南中部五指山地区,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且风景区多,亦是良好的旅游资源。若论旅游资源配置,人均优势自然优于国内任何省份。
海南是全国人口较少的省份之一,人口少,针对资源配置而言,自然优势。但人口少,也会带来开发上的麻烦。不过只要人口素质高,这一点也会改善。尤其近几年,海南引进大量人才,大大提高了海南的人才素质。这是开发海南的生力军。
地理环境。
海南省地处我国南端,南海西北部,北部湾东部,处于亚热带地带,终年平均温度在18-26OC左右。夏季时间长,最高温度只有36OC,而且一到晚上,海风习习,椰林婆娑,气候宜人。冬季短而无雪,温度不低于12OC。岛上常年雨水充足,阳光充足。因此,海南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我国最大的橡胶林,有各种亚热带水果和蔬菜。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海南人均寿命高于我国人均寿命。
海南岛周边多发达地区和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海洋运输距离较近。
同样作为客观条件,以全岛范围建省办特区就自自然然形成一种优势。针对其他省份和其他开发区,海南省所行使的行政权利要多于或大于其他省份或开发区。因为是特区,海南省便享有多种特权,如可以自行立法便是其中之一。因为是省,较之其他特区又有较大的行政权利,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动多方面因素进行自己的决策。
海南作为大特区,有广阔的原材料基地作为背景,从事开发业。相对而言,深圳、珠海、厦门、汕头等特区皆因幅员太小,资源有限、原料基地少而较多依赖外地。海南不这样,他对外地依赖程度就相对少得多。
作者补充于 2022-01-31
得天独厚者海南!
有这样的客观条件,如果配之以主观因素,不高度发展才是不正常。
那么,主观方面又有什么优势?
优势,主观因素形成。建省8年,海南处处呈现幼稚中的成熟。
可以预见,目前的海南,哪怕是人们的思维水平及整体素质倒退到1988年建省以前,客体的运动和嬗变也不会使海南退回到1988年建省以前去,而只能是说明哲学的贫困。然而,这种假设不存在,今天的海南人民决然没有倒退到1988年以前去的任何理由。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人心,经济建设自身又决定意识的进一步变化。主观因素的结合,海南的迅速发展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才说,海南不仅有客观的优势。
主观的优势涛声依旧。
优势之一:强烈浓厚的市场意识,些许适应的心理变数,这是海南人民难得的主观优势。
已被处决的沈太福是在海南起家的。他在海南集资一个亿,在北京集资一个亿。沈太福案件被批露之后,北京的积资者心理承受不了,担心钱要不回来,到人民银行去闹事,逼得银行加岗加哨。同样的事,在海南却风平浪静,没有人去找政府,银行也没有受到冲击。有个小老板也集资了5000元。有人问他怎么办。他一笑说,这玩艺跟作生意一样,有赚也有赔,赔了你找谁去,只能怨自己投资时不小心。海南人在市场竞争中成熟多了。在内地,一个企业跨了,政府急得不行,忙让银行贷款去救,结果越填越多,始终填不满。为什么要救,主要怕那里的工人闹事,不安定团结。而海南,企业破产很正常,挣多多分,挣少少分,不行就减员,再不行就卷铺盖散伙,办新的。每天都有公司办不下去,每天又有新公司成立。海南就这么一个环境,人们也不希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流动中,他们在寻找发展自己的机遇。
海南人打广告,也体现出强烈的市场意识。海口市大街小巷,满街的横幅,都是企业广告。有的企业一挂就是几十条,让你数也数不完。报纸广告也多,有的公司天天有广告。
分析这一点:海南办特区以来,人们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加之不少思想解放的各方面人才汇集海南,带来观念更新,形成了强烈的市场意识氛围。
分述有如下几点表现。
1、人人都想当老板。不想办公司的人几乎没有,在海南。有个笑话说,哪怕去拉板车卖水果,也是老板,也比打工强。
2、都想赚钱。孔子耻于言利。内地许多知识分子不言利,办点事,把社会效益放在前面。在海南,人们的谈话离不开赚钱,不讲赚钱,你就没饭吃。反而,不赚钱,人们就会认为你没本事。因此,在这里说赚钱没人会批评你是唯利主义或往钱眼里钻。赚了钱也不会有人找你要,所以露富也不怕,不怕人眼红。海南没有红眼病。
3、没时间扯皮。海南的老板,都想用较少的人去干最多的活,所以劳动效率高,效率高工资相应多,人们平时只想多干活多赚钱,哪管张三李四扯什么皮。
4、老板炒我,我也炒老板。在海南,不怕老板炒,你这儿炒,我那儿干。当然,如果待遇高。一月四五千元,人们还是怕炒的。相反,你待遇差了,一月千元以下,还不包吃包住,说不定我还炒你,另谋高就呢。
优势之二:政策优势并没有全然失去。
近几年,改革开放,中央对特区的一些政策已在国内铺开来。这么讲,是否海南政策优势全然没了?当然不是。
全国人大委以海南有立法权,这个优势仍在。海南是我国唯一有立法权的省份。有立法权,就可以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允许下,自主设立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法规。海南的公路没有一条有收费卡,这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交通规费的各种费用都加入燃油附加费中。这样避免了许多麻烦的手续,方便了车辆,也减少了人力物力。
其次,海南的出入境政策也有优势。海南的海口、三亚两个口岸可以直接为台湾同胞办理入境证件,而去其他省市均应到驻香港、澳门的签证处和中国旅行社办证和签注,这便可以大大方便台商投资。
第三、海南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完善。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险种都由地方立法,带有强制性特点,不搞不行。
优势之三:海南通过股份制集中了国内一部分资金,这是促进海南经济建设的基础。海南有100多家股份制企业,股东遍及全国各地,内地刮风,海南一定会有浪。而且股东们都在海南有项目,项目搞一半,他们不忍心放弃,只要国家稍有松动,他们就要把钱弄过来,把项目完成。海南房子照样盖,海南的工程照样搞,这当然有内地支持,同时也有国外资金支持。股份制的钱入了股,拿不走,搬不动。
优势之四: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且国有经济成份比重小,这加强了企业间的竞争意识,加重了企业的危机感。
国有经济,一般都包袱重,竞争力差,效益不好。海南国有企业没几家,有的国有企业效益还处于强势。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就是生机,无论个体还是外资,还是其他成份,经营责任全由自己负担,政府只作宏观管理。
优势之五:海南是“小政府、大社会”,优点不少。第一,社会负担小,可以避免和减少财政赤字。第二,给多种经济成份的企业有更多自主权,一般的劳资双方产生的矛盾就扯不到政府,那么政府就可以全力抓大事。不象内地,政府什么都管,尤其国有企业,职工没工资发就找政府。这边,职工没工资发找企业,压力在企业头上。再不,职工就跳槽,向效益好的企业跳。
优势之六:由于刚建省办特区,人员结构年轻化,单位编制一般没超,离退休人员少,负担小。针对政府而言,机构年轻,人员进得不多,没有超编现象;人员年轻,大批离退休现象,至少要在10年以后才发生。针对企业而言,老板要求人员越少越好,不存在超编。50岁以上的职员一般不招聘,短期不存在离退休。好在海南50岁以上的职员一般只是本地人,也不多。在海南,基本上都是干活的人,仅此就可以减少许多开支。
优势之七:人才相对集中,这是海南诸种优势的核心。
1987年,十万大军赶海南,走了一部分,留下一部分“死心踏地”的人。
1988年,建省办特区,又来了一部分。
1992年,海南开发热,又上岛一部分。
至今,海南仍是国内大中专生分配所选择的热点地区。
闯海人中,许多人在多种机遇中已练成精明的企业家,成为海南经济建设的骨干。
优势种种,只不过择其一二而言之。只要这块土地还在——客观,只要这些人还在——主观。主客观结合,碰撞就是火花。可以预见,二十一世纪的海南,将与今日不可同日而语。
  • 回复3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109

2022-01-31

粉丝 1236

2022-01-31
:祝先生除夕春节健康愉快!
2022-01-31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