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抬高自己,贬低他人----过到90岁的老先生,还很有名

2022-07-24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9580   回复 3
先上一篇 【国学纵横】掌门人 金先生 的高谈阔论
原文拷贝:
写诗我谈
 金筑子
       诗,当好写诗者一旦会写之后,怎样写就成了不同追求的不同结果。当今大体有如下三种:一、写自己之所见所想所感;二、写自己认为最高明的技巧组合,不管别人是否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三、进行任意的事物搭配,不管主题的表现是否需要这种搭配。
   第一种是最难的,因为作者首先不能欺骗自己,必须紧紧围绕自己所见所闻所感成诗。不能当时没有月而出现月;当时有雨而写晴空万里;当时正置早上而写夕阳半落。因为当时是什么意境只有你自己知道,做到不欺骗自己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种写法很容易,只要熟记一些古人的句子,春花秋月呀,莺啼燕舞呀,云淡风轻呀,山青水秀呀……,加以韵律的组合,使人读来什么毛病也没有,但却什么新意也没有。
   第三种,他既不写自己所见所闻的实境,也不写春夏秋冬的熟套。他开辟的另一种诗路:不问主题须要表达什么,只是用一些自己认为的好句子组合成诗。连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在说什么;你认为他好像在什么,他就同意你认为的在说什么!
   现举三首不同写法的诗:
一、无 题
金筑子
人老不愁有饭钱,得悠闲处且悠闲。
有时林下细听鸟,间或塘边聊靠栏。
休去操心挂明日,更无回首忆当年。
英雄至死忧前路,我过三天忘两天!

二、望云

碧落层穹一脉分,春期点缀淡氤氲。
得情幽谷谁吹汝?离梦巉岩正忆君。
有处等闲山骤雨,无端容易水穿裙。
白衣苍狗须臾变,欲借清高飞也勤。

三、无 题
汇 江
微薪载体渡时光,掉进林泉未受伤。
已信前途无梦笔,还求后背有诗囊。
王维洗耳听风雨,李贺关心看庙堂。
曲径通幽何处去?陶潜梦里野花香。
欣赏完这位金先生的高论,下面谈谈我对文中例诗三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们看例诗一(金先生本人作品)和例诗三的创作背景。例诗一“人老不愁有饭钱”,说白了,有钱。例诗三“微薪载体渡时光”。说穿了,不富裕。就好比一个是地主,一个是长工。那么地主把长工说得一无是处,好像是理所应该。哪怕是长工的活干得再漂亮。但那是旧社会,如今,老板(和伙计的关系)难道继承了地主的特点。

        其次,才看内容。按照我愚笨的理解,汇江老师的字面大意是这样的:

        靠微薄的薪水支撑我过日子,掉进林间泉眼里经过了洗礼,幸运地没有受伤。(或许载体指媒介单位)
        洗礼过后,相信自己以后不再有有闪光的作品,但还是希望后背上背一个诗的行囊,割舍不掉的情结。
        王维的情怀在山野之间(诗画山水,王维也是画家),李贺则更关心朝廷。他们各自不同的胸怀。
        那曲径通幽的地方究竟往哪儿去?陶渊明梦想的桃花源吧!

        这明显不是金先生认为的作者自己都不知写的什么,连我这个不认识作者的老农民都看了个七八八,意思明确到跟我们种豆的得豆,种瓜的得瓜一样确定,种豆种瓜绝收不了芝麻。作者借陶渊明桃花源的具体意象,意欲何为跃然纸上。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彷徨和自嘲的态度,以及对美好的憧憬和向往。

       例诗三,起承转合分明,表现手法高超,引典准确,我无知地认为应该属上乘之作,可能本人修为不够,拿金先生的弃食当燕窝耳。

       例诗一,大家觉得如何?我不评价,写诗的都知道诗是有要素的,然在例诗一中有没有?
  • 回复3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560

2022-07-24

粉丝 113

2022-07-25
:谢谢先生的 。我是同意这位先生的看法的,但我不同意的他的例诗罢了。停在口头上的夸夸其谈!
2022-07-26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