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有一种不朽,叫校园里的田家炳楼

2018-07-12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1.2万   回复 3

田家炳先生辞世了,可能没有多少人认识他,田家炳(Tin Ka Ping,1919年-2018年7月10日),男,祖籍广东梅州,香港企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基金会创办人,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田家炳先生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专事捐办慈善公益事业,尤重教育,在全国两岸四地均有独资和襄资捐建善业。1982年,成立“田家炳基金会”,据统计,至今田家炳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以及一些桥梁、医院和博物馆,总额超过10亿港元。1984年,他脱离实业界,成为职业慈善家。
田家炳早年在越南经商,后转赴印尼经营橡胶工业。1958年移居香港,创办田氏化工厂有限公司。历任京华银行董事、新安企业公司及华安置业建筑公司董事长、田氏塑料厂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田化化工工厂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家炳基金会董事会主席;2010年7月1日,荣获香港特区政府授勋衔制度中的最高荣誉勋章大紫荆勋章;2018年7月10日上午,田家炳辞世,享年99岁。
田家炳先生籍广东大埔,家学渊源,书香世第,赤子丹心,志存高远。先生多年来拆资数亿人民币,兴办与资助教育、文化、科技、慈善事业。先生之举,乃一腔爱国热忱使然。重教兴学,百年大业;敦品励行,作人为先。先生铭标星座,功在后世,履仁积德,泽被神州。 (杭州网评)



0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7月10日,香港一位99岁的老人安详辞世。他一向行事低调,但他的离去,却引起了媒体和网友的极大关注,他的为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赞誉,他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他,就是香港慈善家田家炳。02说起香港的富豪慈善家,我们往往脑海里会想起李嘉诚,想起邵逸夫。其实,田家炳跟他们相比,毫不逊色。有人曾这样评价田家炳:他不是香港最有钱的,也不是捐钱最多的,但是把自己总资产的80%都用于慈善事业的富豪,在中国只有他一个人。至今,他成立的基金会已在国内资助大学93所、中学166所、小学44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20所、乡村学校图书室1800余间。甚至,在经济危机时,他为了兑现捐赠的承诺,把住了几十年、价值上亿的豪宅低价出售,自己去租房子住。03在田家炳的慈善捐助中,核心是教育。在一次访谈中,他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田家炳16岁时父亲去世,只能忍痛辍学,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成了他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他发现,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他深深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他认为,13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而办好教育,就能把这个“包袱”变成财富。而他资助的重点,是中小学,在捐赠给大学的时候,也主要是捐给师范大学。因为他认为大学并不是谁都能够念的,但有了中小学,每一个学生就都能有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也能够给高校输送好的生源。所以,基础教育、贫困地区,成了他捐助的重点,因为这样投入的捐赠所产生的效应可能更大,“回报率”更高。04没有谁能够不朽,但我们所做的事业却可以长存。而在所有最能够对国家、民族和个人产生深远影响的事业当中,最重要的一个是教育。据说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没有中断,得以保存至今。我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我们一直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民族。记得在“我是演说家”节目里,罗天的演讲《听奶奶的话》打动了无数人,其中关于教育的一段特别令人印象深刻:那个时候的农民会把自己仅有的一些土地,大家东拼西凑变成一块完整的耕地,由当时全村的壮年去轮流地耕种,这块土地的收成就是先生的薪水,这样更多的孩子就有读书的机会,这块田被称之为学田。这是从宋代以来,就流传于我国农村的一个古老制度。它的产量一般会高于其他土地,家长们会精心地耕种,因为他们自己明白,他们种下的是文明,而收获的是孩子们的未来,对文化的尊重。……正是我们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尊重,才使得我们的文明能够薪火相传。05在田家炳的心中,就有一块学田。他说,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他这样认为,并为之努力。其实有千千万万个有识之士也都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在教育,并身体力行。但客观地说,现在这样的人还太少。富起来的人们,更多的人把钱花在了声色犬马上,使得我们国家已经变成了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没富起来的人们,则把富人当成奋斗的目标,希望过上他们那样的生活。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像田家炳一样,捐资逾10亿却穿旧衣服,戴旧电子表,月消费3000元。但我们确实应该形成一种风气,每个人都想着为教育尽一份力,能力小的捐一元钱、能力强的盖一座楼,把我们教育的根基渐渐打牢。这对我们国家,对我们个人,都更有意义。06有一种不朽,叫校园里的田家炳楼。打再多玻尿酸、羊胎素,容颜也终究会老去,买再多的私人飞机、豪华别墅,也终究是一场空。唯有矗立在校园里的大楼会铭记你的名字,里面传出来的读书声让我们知道,你的生命已融入到文明的延续当中。希望我们的国家能够出现更多的田家炳,希望我们的校园,出现更多的田家炳楼。只要大家都把教育当成一种事业,让更多的人受到教育,让更多的人受到更好的教育,我们的国家才更有希望。



  • 回复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6

2018-07-19

粉丝 5

2018-07-17

粉丝 141

2018-07-12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