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天门锅盔

2019-05-07   发表于 天门聚焦   阅读 4.5万   回复 10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民众生活比较艰苦,物资相对匮乏,生活必需品都是按人头计划凭票供应,许多人凌晨到食品营业部排队,都难买到合意的猪肉,排队晚了即使有肉票也买不到肉。鱼就更难了,左邻右舍哪家能吃上鱼肉的,都会让我们垂涎三尺。养鸡也得限制只数,家里能吃到的荤菜就是鸡蛋了。鸡子每年三至十月生蛋,冬月就歇窝了,一只鸡一年能生一百个左右蛋,家里的鸡蛋也就显得奢侈与高贵了。家里来客用一碗十个鸡蛋招待就是最高规格了。我们家一般年份有五六只鸡,每天能生三个左右蛋,母亲也舍不得天天吃,鸡蛋可以到食品营业部卖钱零用,留着还怕有客人来了要招待。我也因此常常盼望家里来客,母亲会在招待客人后,留两三个鸡蛋给我们吃,总算是可以饱饱口福了。
 凌晨,母亲会起得更早,到卢市街上或白湖口集上去排队,买回半斤八两肉或几条小鱼,也排队买几个锅盔回来。
 母亲没有从哪里学厨,但她会精心做好每道菜,肥肉或蒸或炒菜,瘦肉加米粉和鸡蛋打汤,买回的小鱼用文火煎好后加少许水煮成,色香味俱全,让我们回味无穷。家里有好吃的,她都会分成三份给我们吃,待我们吃饱后,她就吃剩下的青菜。懂事的哥哥姐姐也曾劝她平分一块吃。她有时说我先吃了的,有时说我不喜欢吃这个。可怜天下父母心,也编出天知地知的理由,抚慰我们幼小的心灵。
 隔日的下午放工了,母亲从米缸里拿出用毛巾包好的锅盔,左手拿着锅盔放在砧板上,右手拿刀,小心翼翼地将锅盔切成块,慢慢地放在碗里,轻轻地放在灶台上,又把生姜、大蒜洗净切好放在灶台上,再拿两个鸡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捣匀,也放在灶台上。食料准备好后便生火了,先把捆把子的草绳子解散用火柴点燃,用火钳夹着在灶中央慢慢地烧,等锅里烧热后,放两匙油,第二根草绳子烧完的时候,锅里的油热了,这时便把碗里的锅盔倒进锅里,不停地炒动,火大了会烧糊,不炒匀也会烧糊,这火候便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到第三根草绳子烧完的时候,锅里的锅盔炒得金黄焦脆了,闻起来香气扑鼻,便起锅放回碗里。这时灶里换上棉梗或黄豆梗,加大火力。油锅里放生姜大蒜炒几下,加上一瓢水,水烧开后放盐,然后将灶台上碗里的鸡蛋在锅里划圆慢慢地倒下,汤再烧开后把碗里的锅盔倒进锅里,稍后便起锅,分装在三个碗里,给我们每人一碗。这样做的锅盔鸡蛋汤香绵可口,味道鲜美。我们一边吃,母亲一边讲:买回的锅盔用毛巾包好后放在米缸里几天都不会坏,加上鸡蛋吃了补虚,身体棒,聪明,将来能考大学。这样说来,我们便更加盼望能天天有这样的锅盔鸡蛋汤吃了。
 直到现在我都喜欢先买个锅盔,到黄潭米粉店买碗鸡蛋粉,把锅盔撕成小块放到粉汤里吃,慢慢地品尝早已变化了的锅盔鸡蛋汤。如此,是对童年生活的回味。
今天,忙完手头的家务活,可以坐上慢慢悠的公汽去天门南动车站。
虽是初夏,雨后天晴的骄阳也够热情。一上车,搁不住车上闹哄哄的呼叫声;三下两上的停车起步声,催眠曲般的晕晕欲睡。车上乘客比较少,年轻的美女售票员不时在车厢内走动,把头伸出窗外去喊客人:天门南的快走啊!师傅很不满意这趟的客源,一路牢骚。
售票员数了数,15人,开始收钱。捏了半路的钱给出去,我也可以安心地眯会儿了。
一觉醒来,公汽刚好到达天门南公汽站,规规矩矩进站出门直奔取票口。路旁的天门小吃扎堆,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刚出炉的浑身铺满白芝麻的锅盔。忍不住停下脚步,老板,多少钱一个啊?
三块
十元买四个?我试探地问问。
十元5个!啊?这么便宜?掏出10元,老板果然给了5个。
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木有肉,翠翠的葱丝冒了出来,好咸~再咬一口,仍然是老面锅盔的味道~
11人 (含8游客) 进入过打赏厅
  • 回复10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隔壁的老王 最后回复于 0

粉丝 1499

2019-05-07

粉丝 82

2019-05-07

粉丝 83

2019-05-07

粉丝 30

2019-05-07

粉丝 118

2019-05-07

粉丝 28

2019-05-07

粉丝 54

2019-05-07

粉丝 12

2019-05-08

粉丝 21

2019-05-08

粉丝 51

2019-05-08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