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用我我自用

2019-10-23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万   回复 1
人不用我我自用

------
文画僧王涛
------
单位幸运星画室
------

连日写字作画,有些累了,天气难得晴好,舒活了一下筋骨,和小女生们练拳砍砖玩,没想到这点小把戏也引来一阵喝彩!
煅炼是必须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极为强悍的,强调文武兼修。
孔子说君子必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与“御”便是劳动与习武的范畴了。
精英教育是绝对不充许有四体不勤、手无缚鸡之力的应试怪胎的。
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辛弃疾、岳飞、陆游、于谦、文天祥之类的精神与肉体都极为强健的文化人。
但这种强悍的文化基因,却并没有让文化人收获更为完整美好的人生,反而导致了更多的压抑、扭曲与痛苦。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守轮台”的陆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文的敏感成了体会深层痛苦的放大器,武的能力成了壮志难酬的根源。
为何越是强健的生命,在传统世界里越是被压抑和束缚?
还是教育问题。在个人欲求和帝王的引导下,“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成为大多人学文习武的现实理想。修养与自我砥砺的目标反而被有意无意地抛弃。
现实一点,也无可厚非。
但在春秋战国之后,大一统封建帝国的建立,让诸子百家时期文人待价而沽,在各国自由奔走的时代成为过去。
这些精神强健武功出众的文化人,发现接盘的只剩下一家了,即当朝圣上。
这种没有选择权,而只有被选择的份的状态,造成了春秋战国之后中国文化人长达几千年的集体苦闷。
于是你会发现中国的朝代更替,有统治者的暴虐,有农民起义的愤慨,也有文化人寻求自我实现自我突破的推波逐澜。
于是,后期封建帝王对生命力旺盛的文化人有个约定俗成的处理方式:
为我所用,给你官帽乌纱,不为我用,放逐或捕杀。
所以“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既体现了权力对文化的尊重与恐惧,也体现了权力对文化的毁灭与厌恶。
庞大的官员选拨管理体系,让以科举进身的文化人逐步在权利中放弃了个性和自我。
这就是春秋战国文化人百家争鸣翻云覆雨的盛况不再的根本原因!
而且那些有个性有能力又有自我诉求的文化官员,被压抑被惩处乃至被斩杀的悲剧成为必然。
从此,壮志未酬都是小事,而投江汩罗、屈死风波亭的故事成了文化人精神墓碑!
可叹!
到后来,知识分子的精神境界便日渐猥琐起来,终究是把自己卖出去。
当帐房先生,当西席,若能卖到帝王家便欣喜若狂,并不是有多么高尚的报效国家的想法,而是因为帝王家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
卖的最高的境界也就是诸葛亮那样,明君三顾茅庐,然后决定“士为知已者死”,继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时煊赫,死后名扬千古。
问题是,千古贤相和评判者们最终关注的多是的如何帮帝王开疆拓土,而非低头去关注国计民生。所以,战争依旧频繁,百姓难得休生养息!一腔热忱与忠诚智慧,最终只是实现一个成为帝王们屠戳百姓帮凶的美梦。
从此,文人的抑郁与苦闷鲜有纯粹的忧国忧民,而大多籍以忧国忧民的口号掩示自己渴望更高职务与地位的欲求。以至伪君子成堆!
龚自珍那种抨击君权,疾呼“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真诚极为罕见。
这样便可以理解,为何这么多文化人出身的官员,满肚子仁义词赋,却一辈子鲜廉寡耻了。
文化与能力,沦为一介叩门的工具,这是教育的悲剧!
结果,失去创造激情与伟大情怀的教育体制产生了一大批四体不勤、单细僝弱,热衷于功名和吟风咏月的无聊文人。
回头看看当前“国考”火爆,公务员指标一票难求的现状,不由感慨万千。今古如一啊!
售与帝王家也罢,进体制也罢,最大的收益是背靠大树好乘凉,若无意外一生安稳。
最大的付出和风险是精神被阉割。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最后你是“不服不行”。
人身依附与个性压抑是官场个人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修炼。
一入侯门深似海,进了这个道,就随时准备迎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台”的惊喜,或“可怜红颜总薄命,最是无情帝王家”的哀怨。
好的是我们逢了这个伟大的时代。
在这个理论上人人平等的社会里,每个人合理合法的特立独行不再需要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并可以在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下真正傲视权势,以大写的自尊屹立于世。
“人不用我我自用”
所以,我觉得知识份子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浪费了这个时代。
当然,自用并非单打独斗,而是本着精神自由的原则,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社会合作中去。
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实现自我。
这也是当前学习文武艺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 回复1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9

2019-10-23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