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生命中的几位师尊

2019-09-10   发表于 文苑   阅读 1.6万   回复 3

仅以此文纪念第34个教师节
回忆我生命中的几位师尊

教师节前夕,《鸿渐风》公众号向乡友群中的几位老师征稿,公众号发表了几篇回忆老师的文章,也引起我对生命中遇到的一些师尊的回忆。
我生长在农村,过去农村是没有幼儿园的,所以我没有幼儿园的老师。
有印象第一位老师是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姓曾,城关人,大约30岁左右,中等身材。一头齐耳短发。她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和我一般大,但高我们一级。当时她还有一个正在吃奶的女儿,一个老奶奶帮她带孩子,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间很小的教师宿舍里。
曾老师对学生十分和气,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我们也非常喜欢她。她讲话很好听,教我们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充满感情。至今我还能背诵当时学过的两篇课文。一篇是《秋天来了》“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一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一篇是《下雪了》“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地上白了,树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小朋友们不怕冷,唱着歌儿上学校。”这些课文清新质朴,曾老师领着我们反复朗读,让我们在欣赏文字之美的享受中实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
但让我们不能理解和接受的是,曾老师刚被划为右派分子不久,一些高年级的男生编一些侮辱她到顺口溜,在放学的路上大声喊唱,我们虽然恨得咬牙切齿,但对这些身强力壮调皮捣蛋的大哥哥们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二年级的班主任叫吴云,个子不高,皮肤皙白,戴副眼镜,与那时候流行的大姑娘们都扎两条辫子不同,也是剪一头短发,也是教我们语文课。记忆最深的是勤工俭学剥棉梗皮时发生的一件事,棉梗皮的纤维据说可以织布和造纸,要把棉梗皮从棉梗上剥下来,首先得用镰刀去掉棉梗上的枝枝杈杈使其成为一根光杆,再用铁锤或者棒槌把棉梗锤破,使外面的表皮和里面的梗分离,然后将皮剥下来。因为棉梗越粗,剥下的皮越多,所以我们就挑选一些粗壮的棉梗来锤。有一天,我左手倒提着一根很粗的棉梗,右手握着镰刀,狠劲地朝棉梗上的枝杈砍下去,由于棉梗差不多和我的个子一般高,加上枝杈有点粗,我用力过猛,改变了角度,一下子砍到了我的手掌与食指的关节处,白色的骨头露了出来,顿时鲜血直流,钻心的疼痛。吴老师赶快把我带到她的宿舍里,涂上红药水,用纱布将伤口缠起来。这道伤口过了很长时间才愈合,并且在左手上留下了一道一厘米多宽的伤痕,一直到我参加工作时都十分明显。直到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还依稀可见一条白线,它成为了当年勤工俭学永不磨灭的印记,也让我永远记住了美丽的吴老师。
三年级班主任郑老师,也是城关人,当时正怀孕,调皮的学生背后叫她“郑大肚”,也编顺口溜取笑她。
四年级班主任是个男老师,姓李,是班上一个女同学的姐夫。
三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正当人们艰难度日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家头上。1961年冬季,好像是腊月中旬,总之离春节不远了,我们家失火了,房子和家具以及生活用品在火灾中全部化为灰烬。
老师和同学们知道我们家遭灾后都十分同情,我穿着别人送的极不合身的旧衣服上学,没有一个同学取笑,有的同学还把家里的东西偷偷拿来给我吃。那时因为秋收时放过农忙假,所以寒假只有两周,放假时离春节很近了,我们五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是一个叫许光清的女老师,她家住在城关西门,丈夫在县城工作,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女孩叫曙光,她让我到她家里去过春节,回家后告诉母亲,母亲不同意,原因一是那时候城里人生活也很艰难,粮食定量很低,多一个人多一张嘴,二是我们家刚遭灾,过年到别人家里去会给人家带来不吉利。我们上六年级时,许老师调走了。那时候很想找到她家里去看看她,但我们上街一般只走到鸿渐关和趟字里,西门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和陌生的地方。鸿渐风乡友群里有不少家住西门的群友,不知有没有认识许光清老师的。
我们小学六年级上学期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王道,他在1957年被戴上右派分子的帽子,刚平反摘帽不久。他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语文教得很好,字也写得很漂亮,尤其重视写作文。每当上作文课的时候,他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用毛笔在大白纸上写的一些要点挂在黑板上,甚至写几段,要用哪些关键词语以及怎样突出重点等等都讲得很详细,使我们觉得写作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按他讲的思路写很容易就写好一篇作文了。记得有一次写秋收的作文,王老师把我们带到学校附近的田野里一边观察一边写作,先略写天空、公路的景色,再详写田野风光和地里劳动的人们,用些什么动词形容词,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等等,他边走边讲,我们边看边记,回到教室,一篇有声有色的作文很快就写成了。我后来的作文成绩不错,与王老师教的方法有很大关系,直到初中写作文,我用了一些小学作文里的句子,老师还在下面划上红线,在旁边批上“写得好!”。
六年级下学期,王老师调走了,来了一位尹老师,尹老师脸上有几颗痘痘,调皮的学生背后叫他“尹麻子”。但尹老师比较温和,很少批评学生。
毕业前夕的一天,尹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看他给我写的毕业鉴定,毕业鉴定把我写得十分优秀,并且比以往成绩单上的“操行评语”要长许多,最后一句是“有时出现自满情绪”,尹老师说,总得写上一条缺点,问我这样行不行,我红着脸低声说:“行”。后来我想,刚上初中时就被老师指定为班长,除了考试成绩外,应该与尹老师的毕业鉴定有很大关系。
我的初中是天门城关中学,初中三年,学校领导和所有教过我课的老师我全部记得,不仅是姓名,而且他们当时的音容笑貌也时时浮现在我面前。
一年级上学期,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刚从华中师范学院毕业的韩崇儒老师,韩老师个子有点高,课教得不错,字也写得很漂亮,但只教了一个学期就调走了。去年初,在澳洲雪梨子公众号上看到一篇署名秋沁菏池的《由代客车说开去》的文章,从中看出作者是岳口人,曾在城关中学任过教,从年代推算,很有可能是韩老师。后在雪梨子群里一打听,果然就是。
韩老师年已八旬,仍笔耕不辍,这几年在《雪梨子》和《鸿渐风》等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作品,并积极与群友们互动,深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的语文老师杨志雄也是华师毕业的,英俊潇洒很有才气,二年级下学期,我们的班主任被抽调到省教育厅编写耕读中学教材,他还代理了我们一个学期的班主任。我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但有一次期中考试差点不及格,那是期中考试后第二天,我从语文教研室门口经过,杨老师将我叫到办公室,把我的语文试卷找出来摊开在我面前,问我的作文是怎么写的,试卷的题目是《贫下中农风格赞》,我没有很好地审题,用很大篇幅写了一个贫农解放前的生活经历。杨老师说,你的作文完全离题了,题目要求是赞扬贫下中农,而你写的是贫下中农解放前的痛苦生活。作文占40分,由于文不对题,老师只给了10分,幸好阅读部分错的不多,否则就会不及格了。放暑假的时候,杨老师还把我叫到他的宿舍,让我从他的书架上挑几本书回家看。
最令人难忘的是毛汉生老师,为响应《鸿渐风》关于撰写城关中学回忆录的倡议,我写了《回忆恩师毛汉生》,《鸿渐风》发表后,被《天门文艺》公众号转载,我发在《大天门论坛》后又被天门文联双月刊杂志《竟陵风》采用。读者留言总共一百余条,可见毛老师在家乡人中的影响。
今天是教师节,谨以此文献给我生命中的各位恩师,感谢你们为我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我长大成人。同时祝愿各位曾任和现任的老师们节日快乐!

2019年9月10日  于台州绿城玫瑰园

  • 回复3
用手机APP,阅读发表更方便
请先后再发布回复
我的回复

粉丝 1109

2019-09-10

粉丝 42

2019-09-10

粉丝 22

2019-09-10
正在努力加载...

赞过的人

举报

请点击举报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