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新城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在铁路方案比选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展线系数。所谓展线系数是指铁路线路实际定线长度与线路起终点之间短直距离之比值。沿江高铁天门至荆门段直线距离(俗称航空距离)约110公里。如果经雁门口、柴湖,然后北绕经过荆门,全长约130公里,展线系数就是1.18;如果经沙洋到荆门,全长约111公里,展线系数就为1.01。北绕方案比经沙洋方案增加19公里。为什么展线系数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建设投资、旅客出行成本及整条铁路的效率。1、建设投资。目前350公里时速的高铁每公里造价大约为1.3亿元,北绕方案将比沙洋方案增加建设投资24.7亿元。2、旅客出行成本增加。沿江高铁武天荆段按每天100对列车运行估算(肯定超过这个数值)。复兴号列车定员为550~1100人,取平均值、60%上座率,大概每列高铁列车载客500人,票价按平均票价0.5元/公里计算。那么旅客在本段每天增加的支出约为500*2*100*19*0.5=95万元,一年大约是3.5亿,10年就是35亿元。综合以上两项,开通十年间,北绕荆门将带来的经济损失为24.7+35=59.7亿元。如果按100年来计,这将是一个天文数字。高铁跨越大江大河的桥梁可是按300年来设计的。3、站在全局看。沿江高铁天门至荆门段短短110公里,线路就增加19公里,占比17%;如果为满足各地类似的要求,整个沿江高铁约1900公里,新增建设里程将超过300公里,运行时间将增加一个小时,严重背离沿江高铁的功能定位。再放大一点,2019年全国拟新建客运铁路5000公里,整个路网为类似北绕方案将增加建设里程850公里,基本可以新建一条干线高铁。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大跳!据此大家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设计投标、专家评审会一致推荐沙洋为贯通方案了!作为铁路技术、投资的把关者,如果不站在全局看问题,不寸寸计较、分秒必争,将会造成多大的浪费!
县级城市是地方城镇体系中的基本元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地级城市以及省域经济的强弱;因此县域经济越强则省域经济也会越强,这从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两省就可以看出来。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近10年湖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看看哪些县市在最近10年乘势而起,又有哪些县市衰落啦?县域经济的兴衰对地级城市又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了分析湖北县市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情况,这里就以08年到17年10年时间湖北县市GDP20强的变化来作为参考的依据。首先我们来看看08年湖北排名GDP20强的是哪些县市?08年,湖北县市GDP排名前五的,前三是三个省直管市天仙潜,第四是黄石的大冶市和孝感的汉川市;而第五名至第十名分别是荆门的钟祥、襄阳的枣阳、宜昌的宜都、枝江以及随州的广水市。2008年,省直管市仙桃、潜江和天门领跑全省县域列强,处于县域经济的第一阵营;而在第四至第十名中,黄石、孝感、荆门、襄阳、宜昌、随州均有县市入列,其中宜昌有2个县级城市上榜,是6个地级市中最多的。再看看2008年,湖北县市GDP排名第十至二十名的10个县市。08年县市GDP第十一名至十五名分别是当阳、京山、赤壁、阳新、和监利,分属宜昌、荆门、咸宁、黄石和荆州五个地级市;十六名至二十名是应城、武穴、麻城、公安和洪湖5县市。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08年县市GDP20强前十名的GDP都在100亿以上,经济实力都比较强,而且以工业城市为主;而GDP20强排后10名的县市大部分的GDP都在100亿以下,经济实力相对要弱一些,而且农业县市居多。再看看县市分布,这20个县市,宜昌和荆州各占据3个,黄石、黄冈、孝感和荆门各2个,而襄阳、咸宁、随州仅1个县市进入20强,可见当时襄阳县域经济明显不如荆州和宜昌。再回来看看2017年湖北省县市GDP20强又是哪些?17年湖北县市前五名分别是仙桃、潜江、枣阳、大冶和宜都,省直管市仙桃、潜江以及黄石的大冶保持名次不变,襄阳枣阳由40年前的第七上升到第三,宜昌的宜都由第八上升到第五,天门和汉川跌出前五。第五至第十名分别是天门、汉川、当阳、枝江和钟祥,天门、汉川由前五跌至第六名和第七名,枝江保持名次不变,钟祥由第六跌至第十,当阳则由十一名上升到第八名。在县市GDP10强中,宜昌依旧占据3县市,襄阳、黄石、孝感、荆门各一市,与10年前相比,宜昌和襄阳的县市排名都有不小的提升,特别是宜昌县市上升较大。再看看17年县市GDP排名十一至二十的县市。17年,湖北县市GDP排名十一至二十名的分别是赤壁、京山、老河口、谷城、宜城、麻城、广水、武穴、应城和监利,咸宁赤壁由10年前的十三上升到十一名,襄阳市的老河口、谷城、宜城3县市由08年的20名开外强势上升到十三、十四、十五名,麻城由10年前的十八名上升到十六名,广水则由第十名下降到十七,下降了7个名次;应城由十六降至十九,监利则由十五名降至二十名,京山和武穴保持名次不变。而黄石的阳新县则十名下降到二十四名,跌出前20强之外,是10年间名次下降最多的县市;另外荆州的公安和洪湖两县市也跌出了县市20强的行列。从08年到17年的黄金十年期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最快的10年,各地经济发展了巨大的变化。而在湖北,10年间GDP增长最快的是襄阳枣阳,GDP增长了514%,位居县市20强第一;其次则是宜都市,增长了526%,难怪枣阳和宜都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其次,枝江、当阳的GDP也增长了400%以上。而10年间,增速最慢的是黄石的阳新,10年GDP仅增长了258%,因此下降了10个名次,跌出县市20强;另外,荆州的监利、公安和洪湖GDP增速均不到300%,监利勉强保持20强的最后一名,公安、洪湖则直接降到20名开外。因此,这10年间,枣阳发展的最快,阳新则是最慢的。最后从10年间县市GDP变化看看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从这10年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市最大的赢家,20强由一个县市增加到四个,并且枣阳是增速最快的县级城市;另外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则是稳中有升。而经济衰退最厉害的则是荆州,10年间20强上榜县市由3个降至一个,并且一个还是最后一名,经济衰退迹象非常明显;其次黄石的衰退也是很明显,虽然大冶进入前五,但是无法掩盖阳新由十四下降到二十四的事实;除荆州和黄石外,孝感的县市名次也有所下降。除了上面这些地级市外,还想说说没有县市上榜的恩施和十堰,恩施经济长期积弱,在这10年间并没有奇迹发生;十堰多年来都是市区强、县域弱,经过10年的发展,依旧没有改变的迹象,就算十堰成为了大城市,也无法沿海县域的贫穷,只会让区域经济差异越来越大。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