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深秋时节,空气中透着丝丝寒意,石家河镇虾稻田改造正如火如荼。今冬明春,全镇可改造虾稻田2万亩以上。
石家河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和旅游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跑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加速度”。去年以来,全镇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增加了40多家,总数达到127家,土地流转面积3.8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7.2万亩的一半以上,石家河现代农业春潮涌动。
特色种养 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21日中午,石家河镇龙嘴村章丰家庭农场,村民张建心正在虾稻田中栽插虾草,为来年养虾做准备。他是该村3组贫困户,每年在合作社帮工近4个月时间,可新增收入1万多元。
章丰家庭农场于2016年成立,在该村流转耕地360亩进行虾稻田改造。合作社理事长张艳清告诉记者,虾稻共作可实现“一水两用”,比种植水稻要强得多,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单产率,而且也可为村民和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
在石家河镇,像章丰家庭农场这样的虾稻合作社并不在少数,该镇农办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镇虾稻连作面积达到了6800亩以上。
一直以来,受地域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地处丘陵地带的石家河镇只适合种植水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
今年以来,石家河镇将虾稻共作作为推进农业产业转型的有力抓手,抓住政策机遇,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呼吁党员带头,大力发展虾稻产业。今年8月,深圳华大基因在石家河东吴、北港湖和石家河3个村流转耕地1.5万亩,建设小龙虾公园和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即将进入施工阶段,预计在年底前完成1万亩以上的虾稻田改造。
循环经济 演绎生态绿色农业
时近中午,在华丰合作社农牧结合粪污综合利用基地,朱先兵熟练地指挥着一辆粪污收集车停靠在指定位置,等待排放粪污。他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已与16家养殖场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天从各养殖场运来的粪污约20车,将近100吨。
2016年,为了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华丰合作社投资360万元建起了一座农牧结合粪污综合利用基地,包括1200立方米的沼气储存罐和7000立方米的粪液收集池,可为合作社6000亩田提供有机肥料。
在粪污综合利用基地旁,是成片的蔬菜大棚,大棚内雾气蒸腾,红薯尖绿油油的一片。朱先兵说,沼气站与蔬菜大棚有管道相连,沼气可增加大棚温度,沼液可提供肥料,只要肥料足够,红薯尖可以不断地生长,一茬一茬地收割,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
通过水肥一体化,稻田灌溉也非常方便,将发酵后的粪液以一定的比例加到灌溉用水中,就可达到施肥的目的。
对于华丰合作社来说,农牧结合主要是为了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介绍,相较于化肥,使用有机肥的确要划算得多,粗略估算,每亩田可节约成本70元左右。
然而,合作社要推进稻田综合种养,对水质要求高,根本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也是合作社建设粪污综合利用基地的根本原因。目前合作社已发展再生稻6000亩,其中虾稻共作2000亩。
吴华平表示,循环农业生产的大米也更加绿色生态,品质更好,这也有助于合作社推广“土香浓”品牌大米,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之路。
农旅融合 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说起石家河镇,让人首先想到的是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这座正在建设中的遗址公园是该镇的新地标。
距遗址公园不到300米处,是龙岭村卢岭水库所在地,如今,这一水库及周边正在发生巨变。
今年9月,石家河镇引进社会资本,总投资2168万元,在龙岭村新建尚谷生态产业园,计划打造集餐饮、采摘、旅游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文化项目,这一项目将紧邻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
项目实施的第一步,就是退耕还湖,扩大卢岭水库面积。站在水库边缘,记者看到,新开挖的湖面已基本成型。龙岭村治保主任谢爱平介绍,扩湖工程于9月启动,湖面由原来的近200亩扩大到300多亩,面积扩大了近1倍。
生态产业园负责人肖成祥说,下一步,该企业将对400亩的荒山荒坡进行全面改造,种植果树,同时对该村两公里的通组路进行硬化,改善村民出行条件。
尚谷生态产业园的落户,将彻底改变龙岭村“荒山野岭”的面貌,助推村级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
如今,借助石家河考古文化遗址公园的影响力,石家河镇乡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助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乡村赶集说变迁

天门聚焦 2018-11-14 阅读 2.9万 回复 7


“这么早就赶场去呀。”
在天门农村,往往天刚放亮,乡间小路上就热闹起来了,熟悉的乡邻碰见,看看对方胳膊上挎着的菜篮子,总会这样招呼一句。
这里说的“赶场”,意思就是到集市去。一天的生活,就从这一句平常的问候开始。
俗话说, “菜篮子”是百姓生活的“晴雨表”。改革开放40年,城乡巨变。供给百姓“菜篮子”的乡村集市,又上演着怎样的故事呢?
从有到优
九真镇段场村。
深秋的清晨,有些寒气逼人,村集贸市场上,已经熙熙攘攘。
看着眼前崭新的钢结构大棚,整齐有序的售卖摊位,70多岁的余爹爹差点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
余爹爹是同兴村人,经常在这个集市买菜。“前几天卖菜摊子都还摆在马路两边的,没想到大变样了。”眼前的段场集贸市场,各功能区划分明确,还配套建设了下水道、公共厕所、停车场。
“原先这里就是个马路市场,小摊小贩站满街道,每次来买菜都得弯弯绕绕,交通拥堵,想买点什么还得到处找。”谈起以前的情形,余爹爹有说不完的话。
段场村集市因周柳公路与刘南公路交叉过境而形成,居民住户密集,车辆来往频繁,农副产品交易辐射周边7个村。
做了30多年生意的段场人李银刚,见证了这个集市的一次次华丽变身。
“大概是1984年,我家在这里开了个小卖部,主要卖点日杂百货,村民们来赶集,买的也就是油盐酱醋。”李银刚回忆,“当时,吃肉还是逢年过节的事,豆腐是最好卖的菜。”
从几个零星散摊,发展成为集市,变化从两件事可以感觉到:通村的路从泥巴路到石渣路再到水泥路,村民的房子从砖瓦房到平房再到楼房。这些变化也就短短几十年时间。
东段场的集贸市场场地平正/贸易区规划好得很/肉鱼蔬菜百货杂货片块分清/张家湖的鲜鱼现卖现进/集中屠宰的猪肉吃得放心……
一段大鼓词,诉说百姓心声。今年10月8日,新规划的集贸市场落成,村民载歌载舞庆祝。
“时代进步了,马路市场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甚至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我们今年下决心改造集市,村民都很支持,
踊跃捐资。”段场村党支部书记段涛介绍。
新集贸市场转角,一家超市人来人往,货架上的货物琳琅满目,从烟酒副食到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这以前就是我们家的小卖部。”李银刚笑着说,“上世纪80年代每个月的利润有100元就很满足了,现在3000多元都是少的。”
从赶集到进城
同样是乡村集市,位于汉北河堤边的九真镇新河场,则是另一番景象。
早上7点,应是集市正热闹的时候,新河场里,只有数得清的20多个人,一个猪肉摊子,一个老婆婆守着两篮青菜,还有几家早点铺、杂货铺。
南堤村的吴爹爹原本热衷于赶场,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他都要到新河场去转转,买点小菜,就着热腾腾的包子,喝上二两酒。可是现在,他越来越提不起兴致了。
在他的记忆里,昔日的新河场,是茶馆、是香气四溢的锅盔油条豆腐花儿,是沿街卖菜、卖鱼、卖肉、卖种苗的,还有供销社里的各种生活物资……集市要从早上七八点,一直开到中午。街上卖货的、赶集的,摩肩接踵,甚是热闹。
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春风拂来,买卖交易日趋繁盛。上世纪90年代,新河场经历了第一次大的改造。在村委统筹下,集市一边的房子拆除,退后重建,街面拓宽到12米,摊点、店铺一溜儿排开,绵延近400米。新河场迎来黄金十年,除了商品买卖,还相继出现了戏园子、网吧等娱乐场所。
“近几年,赶新河场的人渐渐少了。”新河村党支部书记黄兵舫介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里离镇区很近。”
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赶集方式,出行靠走路或骑自行车的年代远去,大多转变为电动车、摩托车或汽车代步,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到镇上只需十几分钟。
还有无数农民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潮,进城完成财富积累,甚至身份转换。“村里一半以上的人家在城里买了房,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地工作”。
新河村8组的张文涛,改革开放以后就到沿海去务工。8年前回到村里,成了种田大户,现在种100多亩田,每年收入10多万元,家里添了小汽车,还在城区买了商品房。
“现在种粮有补贴,农用机械在田间地头轰轰作响,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进城逛商场了。”张文涛说。
“进城逛街的多了,村里赶集的就少了嘛,这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结果。”黄兵舫感叹。
一滴水中看世界,半瓣花上品人生。小小农村集市的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累累硕果,也折射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变化。


结婚前,他明知对方父母体弱多病,家境贫寒,仍义无反顾地与她走进婚姻的殿堂;结婚后,岳母病情加重,他和妻子放弃在杭州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用年轻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无怨无悔,他们以实际行动演绎孝道美德。
不离不弃,携手共挑重担
今年25岁的赵果是河南邓州人,父母在北京创业成功后定居北京。2016年,从宁夏大学毕业的赵果没有回到父母身边,而是独自一人到杭州打拼。不久,与天门女孩沈诗情相恋。
当他第一次来到沈诗情家里时,眼前的情形让他大吃一惊:沈诗情父亲患强直性脊柱炎和并发症,不能正常走路,丧失基本劳动能力;母亲因为前几年的车祸加之身患重症,身体十分虚弱,经常生病住院,家里一贫如洗,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
从小生活优越的赵果,此时没有丝毫迟疑,牵着沈诗情的手坚定地说:“从此以后,你的爸妈就是我的爸妈,这个家我们一起扛,有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婚后,赵果和妻子继续留在杭州工作。由于工作勤奋、业务出色,他们俩不仅工作稳定,月薪也十分丰厚。但为了省钱,夫妻俩很少外出消费,认为家里病人多,要把钱留着应急用。
虽然事业稳步上升、小家庭生活甜蜜,但沈诗情非常牵挂家里的父母和弟弟。“如果我们在身边,父母的情况就会好些。钱哪都可以挣,但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父母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2017年5月,赵果和沈诗情决定辞掉优厚的工作,回到家乡天门。
当年7月,赵果通过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开招聘考试,成为窗口管理科一名工作人员;沈诗情也顺利进入卓尔棉花交易中心,从事招商工作。女儿女婿的回归,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快乐:隔三差五,两人就会回去看望老人,帮忙做家务;发了工资,他俩第一时间就是想着给二老买点什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不久岳母病情加重,被确诊为癌细胞转移,每月需到医院进行化疗。在母亲卧床期间,沈诗情衣不解带地在医院照顾母亲吃饭、喝水,服侍母亲洗漱,给母亲按摩身体。母亲上厕所不方便,她就给母亲倒尿盆、倒粪桶。虽然很辛苦,但沈诗情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父母生我养我,照顾他们是应该的。”
赵果是独生子,以前从来不做家务。但结婚后,从洗衣、做饭到打扫卫生,赵果都一一学会了。妻子在医院照顾岳母,他就在家里陪伴岳父,看到家里养殖的小龙虾无人照料,赵果就在热心乡亲们帮助下,学习养殖技术,帮忙撒饲料、换水、收龙虾、卖龙虾……
在他们的悉心照顾下,沈诗情母亲的身体一天天地好转,从卧床不起到每天能和乡亲们一起跳广场舞。在马湾镇匡台村,提起赵果和沈诗情,乡邻们都赞不绝口:“这两个孩子真是孝顺,给村里的年轻伢树立了好榜样。”
共同进步,争做有为青年
家是一份责任,是彼此的关爱。虽然从小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有不同的习惯,不一样的爱好,偶尔会有小摩擦,但是赵果和沈诗情彼此尊重、彼此宽容。回到家乡工作后,虽然家务繁重,但他们也一直没有忘记学习,始终在相互鼓励,相互提升。
赵果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后,我市开始筹建网上政务大厅。由于专业对口,系统建设任务落在了赵果一人身上。从此,白天黑夜,都能看到他不知疲倦、孜孜钻研的身影。2018年1月,网上政务大厅按期上线,平台整合了30多个政府部门的业务,新系统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平台上线初期,无论哪个单位有困难、有问题,赵果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沈诗情在卓尔棉花交易中心从事招商工作,由于能力素质强、经验丰富,较短时间内就引进好几家商户。特别在一家重点企业落户天门期间,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确保该公司做到了当年签约,当年落户,当年投产,为天门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贡献。
都说90后是不能吃苦的一代人,赵果、沈诗情夫妇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90后青年人的坚强与坚韧。结婚2年,夫妻俩现在无房无车,租住在一个小单元里,为了照顾父母,他们也决定暂时不要孩子。但他们却不曾抱怨过一句,至始至终用爱呵护着家人、感染着身边的人。
据《益阳在线》报道,湖南益阳一名28岁男子熬夜看世界杯,不幸猝死。
据报道,家住资阳区的杨先生是一名资深球迷,平日就习惯晚睡的他,更是不愿错过世界杯球赛。世界杯开赛当日,他守在电视机前,边喝冰啤酒边看球赛,凌晨三时许球赛结束,他意犹未尽。第二日上午,他因身体不适向单位请假,然而,下午上班仅1个多小时,他突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医院救护车赶到后,紧急为他做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但已无力回天,杨先生被宣告死亡,年仅28岁。
益阳医专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黄昕表示:“死者近期作息都不正常,世界杯当晚喝酒、熬夜等是主要诱因,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
黄昕介绍:“世界杯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比赛的激烈对抗与刺激,球迷看球情绪波动过大,加上熬夜对身体的损伤,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二是胃肠道疾病,一边看球一边吃东西或饮酒是大多数球迷的习惯,因此给肠胃造成沉重负担,容易诱发胃肠炎、胰腺炎等疾病;三是长时间看比赛可能还会出现颈椎疼痛、腰间盘突出、视力疲劳,甚至眼底出血、突发性耳聋等。
他建议,球迷可有选择地观看比赛,并尽量保持自己的生物钟不被打乱,让自己的身体逐渐适应一种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看球时要多眨眼,在球赛中场休息时,抓住时间小憩10至15分钟,帮助恢复精力,长时间看球后,要做做眼部按摩。
晚上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油腻的食物不容易消化,生冷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很容易引发胃肠疾病。因此晚上不要吃喝无度,宵夜应以水果、面包、清粥等易消化的食物为首选。看球过程中还要注意补充水分,最好选择枸杞大枣茶、菊花茶、绿茶等去火功效明显的饮品。
此外,看球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尽量不要坐软沙发看球赛,以免不良的坐姿诱发盆腔充血;每半小时左右调换一个姿势和位置,或者站起来走一走,做些伸展肢体的动作。如果腰部或颈椎问题出现持续加重症状,则应到医院检查治疗。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曾经泛滥东湖的水草没了。家住天门市东湖SQ的李先生说:“往年这个时候,水草都长满了湖面,不仅水面看起来很脏,也影响公园的景色,如今没了水草,显得干净多了。”
为改善东湖水环境,2018年3月,天门市东湖公园管理中心投放了数万公斤鱼苗,尝试用生态治理的方式来遏制疯长的水草。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水草治理的效果如何?
泛滥的水草消失了
5月,水草进入生长最旺盛的季节。5月28日中午,行走在东湖边,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除了远处游动的野鸭和湖边漂浮的荷叶,难见水草身影。
“放鱼治草,效果真的是立竿见影。”东湖公园管理中心主任倪建桥话语中难掩兴奋,困扰他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倪建桥回忆,2017年这个时候,湖面上几乎被水草覆盖,恰逢创文的关键时期,该部门每天组织20多人打捞、收集、清运水草,每天工作10余个小时,清理的速度还赶不上水草生长的速度。“现在好了,有了鱼的帮助,再也不需要为水草的问题头疼了。”他说。
水草消失,也令许多市民拍手称快。经常在东湖散步的李爹爹说,以前水草多时,空气中都是鱼腥味,现在没了水草,空气清新了,环境好了,在这里散步的兴致也高了。
持续改善湖水生态
“放鱼治草”效果明显,然而,新的问题又来了。倪建桥告诉记者,清除水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改善湖水生态,如今,草是没了,可是湖水却没有过去那么清澈了。
“这主要是由于部分鱼种过多而引起的。”倪建桥说,鱼儿没有了食物,会在湖底觅食导致水浑,为此,该部门专门将湖水样本送往武汉专业机构进行了检测,水质较好,没有因此而恶化。
这一问题,引起了市园林局的高度重视,在一份《关于解决东湖公园、陆羽故园水质的请示》中,记者看到,该局计划通过三种措施,来洁净“两湖”水质:一是适时捕捞密度过大鱼种,维护湖中生态平衡;二是补充一定数量的素食,大麦、小麦、土豆等;三是待湖中鱼种平衡后用杀菌消毒的方法改善水质。
5月中旬以来,市园林局在社会、媒体的监督下组织了两次捕捞行动,共捕捞各种杂鱼150多公斤,作为公益分别送往福利院和学校等地。
下一步,市园林局将采取适时捕捞、增殖放流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滤食性鱼类的生态净水功能。此外,市园林局将密切关注“两湖”水质变化,定期对湖水水质进行监测,采取适当措施,确保“两湖”水质全面改善。
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天门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18中国(天门)蒸菜技能大赛”(以下简称“技能大赛”)将于2018年5月25日—27日在天门隆重举办。
这次技能大赛的主题是“蒸天下美食,品天门味道”,主要活动有:《蒸爱大师》首映式,技能大赛开幕式暨项目签约仪式,菜蒸天下(小游园)开园仪式,成立全国蒸菜联盟,创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品蒸菜、尝美食、喝啤酒、观长廊”等系列活动,还将组织威风锣鼓表演、跑协约跑、自行车骑行等群众活动。
为把技能大赛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层次,天门将邀请中国烹饪协会领导、技能大赛评委、餐饮企业家,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领导、各地市州烹饪协会负责人,来自全国各地的20支团体参赛队和自愿报名的个人参赛选手,院线电影《蒸爱大师》制作方代表,招商项目签约代表,各地天门商会代表,餐饮企业代表,等参加这次活动。将通过举办这一活动,把天门独特的区位优势、自然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展现给世人,树立起开放、进取的天门新形象,以此吸引更多的客商来天门投资兴业,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
截至目前,初步确认在技能大赛开幕式上进行签约的项目共有30个,主要涉及纺织服装加工、五金交电生产、特种材料制造、废物处理、风力发电、食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领域。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