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大雄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专业车手平均每周训练20-30小时,每年骑行距离达20000-25000英里,这已远远超过美国人平均每年的驾驶行程。许多人错以为想要达到巅峰,也需要做到这样的训练量。但是,如果你每周训练超过40小时,再填鸭式地增加20小时,最终你会筋疲力尽而非突飞猛进。优秀的成绩源于良好的训练,这包括了不同距离和不同持续时间。长期、稳定的努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有助于促进循环系统的毛细血管网络生长,使细胞吸收更多的营养和氧气,增强身体燃脂能力。你可别小看这不足两个小时的户外训练。运动科学表明,30-75分钟的骑行训练可以让你提高速度,提升踏频,增强耐力。为了达到训练目标要混合进行:每周要进行一次长距离骑行——对于大多数车手来说,训练3个小时就足够——至少还要休息一天。其他时间,就从以下训练方法中选择。训练方法:30-45分钟30秒冲刺 热身10分钟,进行快速冲刺30秒,然后减速骑行2.5分钟。坚持做12次,最后减速让身体自然降温。不要背靠背训练或者每周超过两次。研究表明, 30秒冲刺训练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即身体极限下的最大耗氧量。一项研究发现,通过30秒间隔训练,那些有经验的车手可以在四周内,最大摄氧量提高3%,40km计时赛速度提升超过4%。提高踏频 热身五分钟,换到小档位,保持上身平稳,踩踏流畅,以尽可能快的踏频坚持一分钟,恢复3分钟,做6-8组,最后让身体自然降温。随着训练变得容易起来,要逐渐增加训练时长并减少恢复时间。因为双腿易于疲劳,而心血管系统更具弹性且易于恢复,所以将训练从双腿转向心血管系统会提高效率。如果你通常使用大齿盘,那会花费一段时间来适应高踏频。悠闲漫骑 还记得上一次你把脚搭在车上,像个小孩子一样骑车晃悠是什么时候吗?抛开码表和计划路线,随便跳上一辆自行车四处去逛逛吧。就在家附近,尽情享受微风吹拂,欣赏美丽草坪,感受休闲小道上的旖旎风光,鸟语花香。这样轻松的活动可以放松你的双腿,恢复体力,使你身心愉悦,精神饱满。45-60分钟三重挑战 热身15分钟,然后提高强度至9级(自感劳累分级,共10级),该强度下坚持3分钟,恢复3分钟,重复2次以上。以适中速度结束训练,并让身体自然冷却。最大摄氧量即是体能上限,为了提高体能,你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挑战身体极限,努力让肺部产生灼烧感,找到增加耗氧量的方法。爬坡训练 有两种方法。一:标准山路重复训练。热身10-15分钟,找一座大约需要五分钟来攀爬的山,竭尽全力向上骑行,保持最大踏频,或保持极限状态(RPE7)。下坡时用3分钟恢复体力。重复5次,休息。二:采用更有机的方法。规划一条10-15英里的骑行路线,其中包括4-6座山。爬山时奋力攀登,两山之间适度骑行。正如一句老话:大山让你变得更有实力。超越极限 热身10-15分钟,增加强度,达到RPE8,坚持5-6分钟。降低强度,低于RPE6,持续5分钟。做3或4组。每两组之间,你不会感觉体力完全恢复。最后让身体自然降温。该训练强度要求你持续输出最大体力,此时可以产生更多乳酸而身体无法完全吸收。高强度的骑行要求你积极用力,双腿耐力持久。该训练就是在提高耐力。60-75分钟速度训练 热身10分钟,提高速度,达到和40km计时赛一样可持续的速度(强度约PRE7)。坚持15分钟,然后降低档位,放松3分钟,重复两次以上。随着训练的深入,你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健硕,需要增加训练时间,减少恢复时间,最后增加至1个小时。你会在爬坡时更加有力,缩短与对手的差距——而且能够维持高强度的体力输出。速度训练使细胞产生能量的效率变得更高,提升体能极限,
增强耐力。午间休息 找几个朋友,最好是午餐时间,偷偷溜出来,训练一下负重能力。采用不同的队列骑行:可以单列,也可以试试双列或者单双结合。互相挑战,看看谁是冲刺之王,谁是登山冠军。和这样一支小团队骑行,可以锻炼平衡能力,骑行技术,负重能力,解读对手的预判能力,以及团队比赛策略。此外,这也充满了乐趣。稳定状态 在中等强度(RPE6)下骑行一个小时以上。这种强度想要维持下来很艰难。确保呼吸均匀,腿部没有灼痛感。该方法提高了脂肪利用能力,减少了对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依赖,增强了耐力。渐渐地,你会骑的更远,即使不减速也感觉更加舒适,稳定速度也会更快。
【每当去骑车,去感受那清风迎面的舒适感。】
骑车3公里的运动量,与慢跑1公里相同。但是慢跑少了骑行的快感,并且膝盖、脚踝等关节处容易有运动伤害发生。而骑车则多了清风扑面的凉爽感,比慢跑还舒服!
【练到后面,体力与耐力的悄然增加。】
每天骑10公里,和每天举重一小时的人相比,他们的体力及耐力一定是骑车的骑士更胜一筹。
【腿部肌肉很发达,老了爬几层楼也不腿疼腰疼】
时速15-20公里/小时行车,可以增进腿部肌肉发达,又能够消除多余的皮下脂肪,不会因为锻炼过度而造成小腿过粗。这点对女骑士而言,优势显著。
【我的心肺是健康的】
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
【肌肉锻炼,骑车更速度】
如果志在锻炼的骑友,要让心跳有170bpm(时速约28公里/小时以上)的行车速度或爬长坡,才能达到锻炼肌肉的效果。不过,夜骑的骑友需要注意的是,夜间能见度不佳,一定要选择在有路灯照明及优良的路段骑车。
【心情不爽去骑车,总能排忧解闷】
骑自行车,接触户外生活,享受清新自然的洗礼。脑中会分泌出可解除忧郁的内吗啡,让人心情愉悦,解除精神上的忧郁,消除体内的闷气,拥有更健康的品质生活。
业余九级:比一般人更喜欢骑车一点,没事时喜欢骑着自已那辆老26或老28上街闲逛,周末偶而会骑到郊区去散散心。基本没有任何自行车知识,也没有刻意为了骑行而专门买车,骑车主要还是在代步。

业余八级:开始下意识想要骑好一点的车参加运动,但是对自行车品牌、自行车知识没有太多了解,认为自行车的结构越复杂就越高级、越昂贵。只要是山地车、公路车、前后避震车等,不管是什么牌子,都觉得适合用来运动。许多人会花几百元买一辆二线品牌车,想要用来假日郊区骑游或是长途旅行。体能处在原生状态,一般骑半小时就开始想要休息。

业余七级:有过几次半天或一天的郊区骑游经历。看到其他穿骑行服的车手就认为很专业,开始产生比较心理,关注别人的装备,讲究自行车质量,下意识地去了解自行车品牌,认识到普通牌子的车无法达到自已的骑行要求,时不时去逛当地的专业运动车店,广泛询问山地车还是公路车适合骑行。开始对自已将来的骑行进定位。

业余六级:整车、码表、车灯、头盔、水壶、骑行服、手套、车包、头巾、工具等相继购入,心态产生变化,开始自视为专业车手,心情兴奋,急于炫耀,喜欢配齐一身行头,在城市大街小巷上溜达。大多时候是骑给行人看,并且渴望碰到认识的人。对骑行技术没有太多了解,随时想加速就加速、想停就停。每天都要出门骑上1-2小时,盲目进行爬坡与高速练习,每逢周末必外出骑行一整天。非常关注车速,骑行中喜欢时不时地低头看看码表。个人正常时速尚未形成,一般在10-30之间不断跳动。这一级别车手体能有所上升,但膝部刺痛感开始出现。骑行总里程1-200公里。
业余五级:有过连续三日以内的近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200-1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15-22之间。平时广泛学习自行车运动综合知识,对配件知识、骑行技术、饮食结构、旅途经验等等无不认真研究。对他人所言缺少判断力,凡能见到、听到的技术简介、心得体会、经验介绍等皆视为真理,谦诚学习,处在一种盲目模仿的状态中。并进一步盲目向专业化靠拢,自行制定训练计划,与本地同样半斤八两的业余车友们共同大运动量练车,遇坡强上、遇平快骑,追求速度,周末喜欢去挑战一些难度大的路段。开始制定长途骑行计划,安排时间与路线。

业余四级:有过连续七日以内的中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1000-3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18-25之间。心里开始出现升级、换车、组装车等一系列想法,懂得换胎与补胎。对自已的骑行技术尚未有足够的认知,但能够总结出一些旅途经验,不再把别人的经验当成宝典,并开始把自已的经验、故事讲给其他人听,盼望与各地车友进行广泛交流。有意查询关注专业车手的比赛记录、专业等级情况,并有意识地与自已进行比较。渴望进一步挑战,产生了进藏、进疆、环省、环大区、或火车托运到某地的长时间、长旅程的骑行构思。

业余三级:有过连续一个月以内的远程骑行经验,骑行总里程为3000-10000公里,正常时速一般为20-28之间。对自行车结构、配件、保养知识已相当了解,配件已升级换代过一次以上,能够自行拆装车。已体会到每个人的身体特点、体能状态不尽相同,开始逐磨一套最适合自已的骑行技术,懂得根据自已的能力来应对不同路段。不再强求自已学什么,也不再强求他人学习自已。更注意保护自已,注重身体健康。

业余二级:有过连续一个月以上的远程骑行经验,骑行里程为10000公里以上,正常时速在20-28之间达到极限。在得不到专业人士指点的情况下,不再把骑车视为一种体育运动。心态日趋正常化,把骑行回归到休闲状态,不再盲目追求专业性。骑车看场合,什么样的情况就选择什么的装备,在某些情况下连头盔也不戴,就和街上普通骑车者没有区别,不再刻意证明自已与他们不同。

业余一级:下决心踏入专业门坎,为此自行聘请教练进行针对性、专门性指点,自费参加各种专业化的医疗、体能训练。所采用的一套骑行技术正是最适合自已身体特点的。在对自行车运动的认识、技术水平、体能素质、比赛经验等方面,接近专业青少年选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