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宾

天门之恋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满江红·中秋捞月       树冷风催,还原上、神疲日歇。惟有那、妄言凌乱,旧情疏冽。孤雁难飞昏雾重,连亭不语奇云黠。再细听、陌下水流声,珍溪澈。       彭城雨,残暮叶。卢市梦,兴秋节。待清眸,捞起井中华月。莫怕胡天平日短,但吹长号余生热。踏寒霜、白发换青丝,谁来截!【树冷风催,还原上、神疲日歇。】好大一棵树,被风催着摇摆,好冷呀,归来站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身心累了,日头也落山歇息去了。【惟有那、妄言凌乱,旧情疏冽。】只有那些近乎妄想的思绪还在胡乱地翻飞,旧日的情都疏远了,在风中变得无比凛冽。【孤雁难飞昏雾重,连亭不语奇云黠。】孤雁难飞是因为昏雾太重,连亭不语是因为遇到奇异的云朵,看似美丽实际太过狡黠。【再细听、陌下水流声,珍溪澈。】静下心来,细细听那心中潺潺的流水声,才觉得残酷的现实中总算有条清澈的小溪流过心坎,倍感珍惜。【彭城雨,残暮叶。卢市梦,兴秋节。】彭城(江苏的一个地方)的雨呀,无情摧残这秋叶。曾经卢市(湖北家乡的一个小镇)的梦想呀,又让这清秋节有了生机。【待清眸,捞起井中华月。】待我明亮了眼睛,再去豪情壮志地捞起家乡那口老井里带着梦想的月亮。【莫怕胡天平日短,但吹长号余生热。】不要怕这胡天(饮恨的城市)平静的日子太少了。奋斗的历程太过艰辛。但吹起长号来给自己鼓劲,就会感到余生还是热的。【踏寒霜、白发换青丝,谁来截!】早上起来,虽然到处是寒霜,还是坚持跑下去,把自己一头白发染成年青色,谁再来拦我试试!

舌尖上的科学

美食 09-05 10:31 阅读 4128 回复 2
       现在糖尿病成为了一种常见病。糖尿病人的痛苦莫过于吃不饱饭。今天就以我粗浅的专业知识教您如何吃饱饭。       记得小时候天门农村种稻谷分为两季。大家一定记得不好吃的早谷饭涨饭,饭又干。四两饭一大洋碗。好吃的晚谷米又湿又粘,而且不涨饭。四两看起来只有2两那么多。       简单地说是因为稻谷的淀粉结构不同,早谷中含直链淀粉较多。晚谷中含支链淀粉较多。就是专业上常说的籼稻和粳稻。那么这两种米做的米饭的升糖指数有什么区别呢。籼稻米饭的升糖指数大约60左右。粳稻米饭则在80以上。区别很大。       另外籼稻的淀粉含量比粳稻少,就是我们要求的碳水化合物(转换为血糖的主要来源)少,含蛋白质高。所以早籼稻米虽然不好吃,但更适合糖尿病人。搭配苦荞米大约30%,以云南、青海等高原的荞麦米为最佳。外表显得红,那种显得绿的,大多是东北的。选红色的。红的绿的价格相差一倍。也就是湖北湖南安徽一带的本地早谷籼米2碗、荞米大约1碗的比例。用我们天门过去农村的做法,做成捞饭。就是水开始在锅边鼓泡,天门叫“淒边”,下米,再大火煮5分钟左右,这时米饭明显胀了,就停火,捞出来再蒸15分钟左右到熟了就行。这样做的米饭升糖指数只有40-50。我做过反复测量,平时只敢吃2两,这时吃四两左右都没问题,我测的餐前血糖5.8,餐后二小时6..2。效果杠杠的。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试验一下,找出你的最合适的使用量。一定要试验了,才决定吃的量,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不能看别人的数据,只能参考。饭量可比以前大大增加是肯定的。本来不想公布出来的,但觉得为家乡的糖尿病患者普及点专业知识和常识,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那么怎么买米呢,大米的外包装上都会标上“籼稻”或“粳稻”。选籼稻,有的直接标了早籼稻。这是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强制标注的。否则是违规商品,可以举报。不过现在天门很少种早谷了,如果有,知根知底当然最好。没有就选安徽南部或者湖南的吧,他们都有农场专门种的。实在不好买,上网一搜,很多。现在天门市场上江苏大米和东北大米较多,不太适合糖尿病人。

九十年代的广州

文苑 09-03 13:35 阅读 1.1万 回复 1
        今天在网上偶尔发现有一张九十年代的广州街头的照片,只可惜稍稍有点逆光的感觉,看得出来非专业摄影,并配有视频解说词。还是觉得非常好,尤其是文中称之为”朴素",其实在那个年代已经很“摩登”了,真实反映了一代人的风尚与追求。于是转为文字发于此。        九十年代的广州街头,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名身穿朴素打扮的年轻女子,如一道青涩斑驳的月光凸显在人群中。她是一位打工妹,孜孜不倦地奋斗着,为了她心中的梦想和家庭的温暖。那天,阳光普照,城市洋溢着繁忙的气息。这位打工妹不停地穿梭在拥挤的街道上,她的双眼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或许她的手中握着一个小小的相机,或是将之抬起。在午后的光线中按下了快门,这一刹那,她的世界定格了一个拥有生活体验的镜头,在无声中诉说着她的故事,她那双明亮的眼眸,透露出对未来的期盼与决心。她的微笑如春日的花朵,绽放着朝气与自信。这张照片是她的见证,她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静态的画面,更是一种心灵的呈现。在这个瞬间,她将毕生的勇气、奋斗与坚持注入其中,以传递她内心深处的力量。这位打工妹并不受限于平凡的身份,在日复一日的打拼中,她找到了自己与世界的连接,她要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去捕捉岁月流动的瞬间,她的照片记录下了人们的生活。梦想和感动成为时光的见证,也成为广州街头的一抹亮色。       她的照片记录了广州这个大都市的变迁和发展。在她冲突的挑拨下,照片中的人们用最真实的姿态展现着她们的努力和坚守。在这个曾经的落后角落,如今,亿万人民的发展轨迹交织在一起,彰显出一座城市的韧性和蓬勃向上的力量。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一个故事,世事如烟,岁月匆匆。然而,那个九十年代的广州街头,打工妹留下的照片依然鲜活。它承载了过去的记忆,也照亮了未来的希望,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人的梦想,风雨过后,立于寒冷之中的她、她的照片,在岁月的长河中,闪烁着永不磨灭的光芒。

刀.郎

文苑 08-30 10:11 阅读 3989 回复 1
       刀,一种锋利的工具或武器;郎,汉子。而刀与郎的组合,按照中国文字的奥妙,有多种理解。可以理解为用刀的汉子;刀亦可名词动用,弑汉的意思,比如潘金莲就这么干过。       而最近一个用这两字组合的艺名,一个歌手,着实把世界弄了个天翻地覆。我一般把杨洪基、吴雁泽、李谷一这样的人才叫歌唱家,年轻一点的比如廖昌永、张也、刘和刚等也称得上家了,其余的我一般还是习惯称之为歌手或者音乐人,即使知名抑或著名,也常称为歌手。最近蓝台称李玟为值得记住的一位歌者,倒也是标新立异,也无不可。正如作家和作者,非要称写手或文人也无可厚非。至于那些自称为某家或者明星的人,玷污了起码的常识问题,就不入流了。        言归正传,刀郎之所以用刀郎作为艺名,最容易让人联想到起名人是想让其歌声如刀。的确最近一首《罗刹海市》,应验了如刀的感觉。网友们不吝才华地进行了解读,刀锋所指悉数咔嚓。就连资本大亨,也被某栏目精确配合“转腚”搞得焦头烂额。       至于,有人说按格局大小解读含义有所不同,倒有点此地无银了。根本不必争论,现在刀还悬在半空,试看刀落下之时,究竟伤了谁!让子弹飞一会,总有落下实锤的时候。       最近本人因身体原因,只能写些豆腐块了,总有些言犹未尽的感觉。又忍不住想写,怕脑子生锈了。读者诸君见谅。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