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阔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江汉笔会.仙桃行诗稿

文苑 2015-11-15 阅读 1.8万 回复 20



江汉笔会.仙桃行诗稿 王远宽/天门

A.听阿毛说诗

她的坐姿,十分平实而优雅颈间的纱巾,悠悠漾动,仿若她故乡三伏潭里的一株蒿草江汉平原的稼禾们,围成一圈耳朵竖成沐浴秋阳的枝杈也不乏一些老玉米的须子静静地,听阿毛诗话

她说:诗,歌,啥叫诗歌它高,高不过日月它低,低不过地土说它源于生活,必高于生活或大抵是个邪说。若低于生活了诗,或许就整成了小儿科说白了,诗歌,它是极至简单的不过一种跟日子平行的发掘一种疏密有至的耕作

一阵爆米花的喧声过后我抽象出,阿毛诗话的心得诗歌,多像乡土诗人熊衍东的腮帮上一袭原生态的络腮胡茬,茂盛着泥土气息的芳华。或者当你看到美女诗人黍不语,一头潇洒辐射青春光谱的飘逸秀发,你会想起田垅、麦浪和朝霞。或者你会发现,深嵌进诗人秀夫肩骨的背囊盛满盐粒样的结晶之花。诗歌(也是玉焉无瑕的,江南丰盈的一群呱呱乱叫的大头鸭鸭和湖北青蛙)原本安坐在你目光所及的一切生活的在场

末了,《长江丛刊》的老总给打了个补丁。他说文学这东西,不是一碗白开水总该有点笔墨境界的陌生化你在捕捉陌生化的风景,我才能在后边捕捉陌生化的你。如此说来,诗,这东西也算一种矫情的艺术,抑或就像大师毕加索传世的一幅意像诡异的画

B.沔街品茗
在仙桃沔街围坐于茶缘人家的树蔸茶海品功夫茶,听文朋诗友意象仙桃说仙下河是条液态的街满街玉兰杨柳,柔态万种,猫步款款迤逦穿过城市的内核与外延说沔街是条固态的河满河青砖黛瓦,石磨水车,古意悠悠流淌着城市与历史交融的人文情怀于是,仙桃才如此甜而多汁这般内慧外秀

在沔街品茗如同品饮,一杯刚柔相济的XO你会品出一组阳刚的符号大双小双杨威们秀出的一块块三角大头肱肌厚实了沔街的影照壁、马头墙你还会品出一组先锋的影像池莉阿毛刘诗伟们叙写的诗文华章扩展了沔街孝雅书院的卷轴于是,沔街即是仙桃的缩影,醇厚着文武张驰的媚力

C.沙湖蒹葭,一片诗歌的海

得有多少根苇禾,才能律动为海
得用多少滴雨露,多少缕阳光,才能飞沫如花
群居的蒹葭,束拥出诗经的天簌

那激情泛滥之后的一片,像极了莫言笔下那片高蜜青纱账的狼迹倒伏的姿式,也是一种诗歌的生态

在沙湖湿地,东荆河口湖畈浮游着群群下凡的云朵天空飘荡着朵朵上天的羊群

一只灰鹤,弓屈修长的美腿贴地反弹的一刹,双翅羽扇纶经,高蹈出一幕诗歌的芭蕾

苇林苍茫,雪浪花漫向天际从《沔洲烽火》的拷贝里下载如炽的芦花,便有了历史人文的浓度
潜入芦花深处,我在寻找哪一丛苇下,会有我的至爱
那些暖昧而飘忽的花穗,你很难说爱与不爱

那么,请到我的镜片前来
用诗歌做的,季风做的,爱做的
飘飘若仙的芦花。这个在场,你最想掐哪一穗

我突然想起阿毛关于诗歌的秘籍手拂一支苇禾摇拽的腰肢,与时光平行
摆一个造形,定格在这片诗歌的海

D.访陈友谅故居

车入沔城,徐徐深入
一千四百多年的肌理
满鼻充盈清真的牛气
没有多少猪肉的香腥

大汉皇帝的故居
藏在玄妙观里,有些另类
明清两代道政司的大门
何故要座东朝西
难怪三楚雄风的昭武龙尊
庇股坐不热三年的龙椅

仰望金戈铁马的塑像
可谓英武阳刚、雄风轩昂
软石基座,隽永“大汉陈友谅”
五个遒劲的大字。落款者也姓陈
竟然是我当代的天门老乡
只是“一帆风顺”的碣石铭刻
有些抢眼,抑或招风恰如沔阳洲头赏莲花,在暮秋
映衬主人坎坷而求索的人生,以及鄱阳饮矢的遗恨之殇

“一观十殿”的道院
早遗失了红巾军的那口饭锅
边下米,边盛饭,千军万马吃不完
神锅,只剩一个美丽的传说
倒是玉皇殿里的那口刑锅
三根霹雳柴,烧了六百多年
不知煎煮过多少酒荒淫色
底子掉了,我敲击锅沿
仍然阵阵宏声愉悦

临别,啜一口玉泉古井的琼浆
让历史的汁液,慢慢浸润
迂迥云雾缭绕的腑肠
我,需要沉淀和消化

E.登复州城

于汉水之北起步造访
于长江之北拾阶登临
步点沉沉,嵌入历史的骨缝
隆隆地跫声如诉

复州城的格制
用线装的方志构筑
都是唐时的钢筋水泥和砂石
阴湿的城砖,蚀棱损角
深刻“尉迟公监制”的铭印
翻动史志,页页的声息
声声都是浓郁的咳嗽
序言:翻卷江汉古泽的云气
跋页:漫溢东沼莲池的香醇
正文:打自唐朝木刻模印
平平仄仄的风雨雷电,充斥卷幅
几多颠来倒去的历史嶙峋

登临复州城楼,仿拂
攀爬一段平原罕见的山岳
柔喘之后,放牧眸子楚天舒
江汉平原,俨然一把洒金的折扇
西北角,天门山是扇柄的轴心
沉缀着文化发祥的石家河故城
大平原的扇幅,涂抹历史人文的彩绘
长江是上沿,汉水是下沿,自西向东
依次铺排:荆州的城垛,怀王的楚台
复州的城廊,军山的烽火,收束
点缀高山流水的知音琴台
这些高出平原的峻岭,抑或土丘
艳丽的阿娜,俊拔的锋刃
总硌痛登高望远者的视觉

下得复州城楼
偷乘一叶东沼莲池的扁舟
眼下翠盖红霓早巳退去。正好
潜入十月的枯荷沉泥
悄悄地遁去
2015.11.
沐浴陆羽遗风--贺2015中国天门茶圣节诗文小辑陆子泉杨运灿/文 没有任何装饰
悄悄自岩隙渗出
一股空灵而细腻的清凉
浸透腑肠叶脉的绿意

站在陆羽为师煮茗的地方
想你旱而不枯涝而不溢的故事
心的搏跳也是清凉的
淘汰了好多的杂芜

哟,陆子泉
我的心能像你清澈如镜么
我的诗能像你甘冽醇厚么
我的情能像你四季常盈么 茶 语
龚春霞/文

有酒的时候,我不喝水
有茶的时候,我不喝茅台
小小一盏,浅浅一啜
我便也蓑笠芒鞋沐浴凄风苦雨
陪你行走在万里山川

有诗的时候,我不打牌
有茶的时候,我会想念一个人
燏燏煌煌的茶经楼立于秋水长天
它能否听见鸿雁关前,每一树竹影
都回荡着寒风中不绝的孤鸣

千年前细雨青衫何为圣
千年后春风红颜难为情
今夕何夕,我走下光且明兮的白玉台
掬起清且冽兮的西江水
接你的缱绻魂魄,悠悠回归竟陵城
在湖之北,在天之门熊荟蓉/文
谁都是有三尺硬土的我的硬土 在湖之北,在天之门棉花万朵可丰衣 稻田千顷可足食东湖亭歇满性灵句西江水煮沸六羡歌在日常的柴米油盐酱醋之外我们 还有一壶形而上的茶
自从一支雁羽射中单孔的石桥覆釜洲由此陷入静观与默想鸿渐于陆 天门始开以清宫迎佳人 用凤凰三点头香浮碧乳小轩窗涵盖乾坤大雄殿色与空 皆在浅啜慢饮中
我确信一千多年前 芦苇丛中的那声啼哭是饱含深意的 我确信在湖之北在天之门 造化给我的这三尺硬土无限硬实 无限绵长
请你再来我的人间黄峡宏/文

智积禅师,请再来我的人间
龙盖寺的钟声已远,西塔仍在
木鱼声声,敲出的都是盛世的祥和
雁翼下的那个婴孩今已回到家乡
巍然立在儿时的西湖边

太守,请再来我的人间
汉江水碧青如故
你仍可以循着沧浪桥而来
你举荐的负笄少年,火门山伏首数年
今已傲立在茶学之巅
他日夜在西湖之滨翘首,盼着再与你
汲文学泉水品茗,登茶经楼悠然醉月

司马,请你再来我的人间
今夜,鸿渐子仍可以不礼佛
也不再留连伶歌舞韵
只与你执手唱和
在飘香的茗雾里一醉再醉

季兰,请再来我的人间
双季亭如画如盖,可遮却人间霜月苦雾
你一定要和季疵划着江南的离舟回来
他当尽地主之谊,与你煎茶煮诗
弦月素心,坐卧家乡的荷香之上
继续皈依一段美好情意

陆公,请再回你的人间
请再多一次辗转,结束你游历的艰辛
请回这似曾相识的故土
涵碧堂的红檩依旧,茶香依旧
竟陵城乡音依旧。今夜还有人们笑语阵阵
今夜月儿正明,秋虫声声
迎的念的,都是一个远归的茶圣
今夜荷香茶雾,楼赋声声
你当安寝


我们都在朝圣的路上李晓波/文
陆羽煮茶的残雪自在于天地天地之大,有茶经可颂,可品可留芳
在古雁桥,芦荡深处雁叫不过数声可破空,惊世,怡人
一座古竟陵的池水何止甲天下天下之心皆话茶唯竟陵冷水无薪更无热心
古雁桥边黑子/文
古雁桥边,那捧土还热呢
那捧土和一群雁
拥抱一个婴儿的姿势
仿佛青泥大壶拥抱一叶茶的姿势

就这样氤氲着、浸润着性灵
从唐诗的这边
步过古雁桥去,进入《茶经》
如云卷云舒解开了胸襟

于涵碧堂,静心如壶嘴儿
汲取文学泉下一脉吟哦
汲取西塔寺一息钟声
汲取竟陵城下西江的水色天光
就这样引动了无边的风月 茶井暇思赵小蓉/文 幼时曾探你,走过荒野
走过一方方田亩水洼
歪歪的六角木亭
旧旧的鱼鳞灰瓦
藏一方品字三眼的井台
满目杂芜,瞑想茶香
却扑来满鼻农耕的稻香

时光流转,盛世重光
忽地墙外寻香觅来
悠悠没落千年的茶井
似乎一刹浸润开了
亭翘首,阁涵碧
广袖若水,雅乐四溢
汩汩中华茶韵

仓廪实矣,礼仪升也
悠悠茶井,映照盛世
古城墙张有为/文
一段古城墙,一段历史的印痕看见它就想起我的父亲他曾在城墙边逃离了抓壮丁的魔掌我还听老辈人讲过日本兵在城墙外杀人城墙之内,用糖果哄孩童古城墙,你来作证我们的祖先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你为的是和平幸福,不受冲击战火纷飞中,古城墙宽厚的肩膀抵御一次又一次物理和精神的进攻所以在古城墙下,我乞求和平一如城下那眼氤氲甘冽的茶井茶 韵蓝烟火/文
不想在秋风中老去一枚叶的旅程 平添坎坷饱经沧桑的苦乐年华厚重而内敛
如果修行是一场苦旅那绽放便是一场涅槃浮沉间舞动处舒展时生命的脉脉清香弥漫开来
一杯茶一柱香团蒲上的老者风清云淡氤氲缭绕处佛祖拈花一笑
清心古桥流水/文

去寻你 ,迎着小风从唐街出发 绕双季亭而来弯下腰 ,舀一瓢文学泉泡茗旋舞的叶,散发脱俗的气息 可以养眸,可以清心风雅素韵,日月炎凉 绽放浓酽的芳华 借一汪荷塘月色,缓缓 润开朵朵莲花

我巳寻你千年遥远的紫微星/文

可不可以,在早春,为我珍藏一枚嫩嫩的月光?
可不可以,还在西湖畔,找到那声惊世的啼哭?
可不可以,回到龙盖寺仍然唤你一声:渐儿
西江水从你的源头出发,而今
还在原处等你,
自从你走后,我就不采茶不品茗,
我就一直在想,在想该怎样把你找回来?
是否应该不断的把你拾起,放大,高挂?
还是扮作一个精致的女子去西江为你汲水?
然后煮一壶茶,放进一些琐事,把你的孤独慢慢温暖开来?
我已寻你千年,你已沉寂千年不语。
但我还是来到芦苇丛,
试图寻找那个叫季疵的孩童。一把挂浆的紫砂壶
王远宽/文 一把壶 一腔思想的容器
注满意绪的沸汤
几枚卷曲而绿色的精灵
赴汤蹈火 旋舞于
一场精神的桑拉
轻轻的盖上壶盖
联想到一种肃穆的祭祀
仿佛装殓一些过往的故事
氤氲而发酵 很庄严
但不能说盖棺定论
沉溺的 是殷实的中年
漂浮的 是虚华的俗尘
当暗香沁鼻 头道水
适宜温杯 而后才是
一杯去芜存精的洗练
一把挂浆的紫砂壶
蕴涵文化和物理的元素
那肤色 暗合主人的印堂
生发时间打磨的灵光
沏的水 不焦糊亦不寡淡七律 咏茶三章

付牧扬/文

其一杯里香凝春未酣,一壶对影已成三。沉浮随意絮风起,冷暖因缘道法参。入鼎丹霞眠壁底,扬歌清气画江南。尘心净洗识真味,只与南山共草庵。
其二赊取云边一缕霞,清音点滴接天涯。卢仝七碗玉壶雪,陆羽十章禅味茶。自有兰亭修墨竹,更将银笔发金花。何须识得东风面,借我香销西子纱。
其三轻烟袅袅细香融,露沁莲心更不同。雀舌芊芊难解语, 朝云片片易生风。金峰半掩琉璃翠, 玉盏斜侵琥珀红。直上天门烹腊雪, 不妨一任月朦胧。
七绝 茶诗四题汪新军/文众友品茶对棋
初更天品五更茶,扰乱晨鸡与暮鸦。
谁飞香韵过银汉? 惹得嫦娥归梦赊。

嫦娥思凡惹得嫦娥归梦赊,桂宫酒好不如茶。
烟雨心思无寄处,乱猜陆子隐谁家?

陆子何事寒冬降圣婴? 西江积雪与天平。
宾鸿当解玉皇意,双翼一呵千古名。

茶经一蓑烟雨平生路,两字西江未了情。
不羡六声高万古,茶经三部出天城。
火门山茶园四咏王远宽/文

之一.冬护
余脉大洪延圣山,坐佛脚下立青园。
盈眸瑞草自摇曳,趼手铁锄竞护涵。
静看云消无寂寞,闲观霞落亦盘桓。
连天玉屑罗衾帐,几曲春歌碧浪翻。

之二.春采
雾衍云滋谓草仙,沐风栉雨若三年。
娇顔朵朵融春意,晶露滴滴浸紫衫。
三卷老经催上品,一筐新叶溢香甜。
润得茶客肝肠醉,疑似唐街卖寿丹。

之三.夏品
紫笋素壶生玉浆,睡莲羞涩蕙无香。
噪蝉未唱炉汤暖,哑蝠故飞月色凉。
浅啜深咽添爽气,轻拂漫弄慰沧桑。
尚茶崇陆珍尤物,莫向红尘叹玄黄。

之四.秋赠
枫红菊艳遍地香,大开天门诉牵肠。
一包春意寄万里,几缕乡音传四方。
梦入竟陵思茶祖,云徊桂殿怨吴刚。
举瓯相邀遥对月,精行俭德夜不凉。
走过雁桥波罗蜜/文
我从南方之南归来,在有着微霜的秋日清晨。
不要问我的脚步为何如此急切而悄悄,我要赶在和1200多年前惊人相似的这个时辰,沐浴清风,追访陆子遗迹,倾诉久违的虔诚!
此刻,东方既白,天气高爽,有湖风轻轻掠过,有淡黄的桐叶蝴蝶般飘落,苇叶萧萧。
此刻,最适合思接盛唐的雁桥。
此刻,我看见智积禅师悄悄从这座石桥走过,满怀慈悲地,从一群鸿雁温暖的翅膀下,抱起了那个后来被他唤做陆羽的赤条男儿。我看见几度叶落叶开,看见积公的胡子由灰而白,看见陆羽长成了小和尚,看见小和尚默默走过小石桥,来到三眼井,稚嫩的手臂挽着桶绳,艰难地练习着提起和放下,汗水和泪水,不经意间,滑落进幽深的晋代古井。我看见小和尚咬着牙,担着水桶,踉跄着再次走过小石桥,走回龙盖寺,为苍老的师傅煮茶奉水。我闻到一缕茶香在年轻的陆羽骨髓与胸襟之间熏腾、弥漫开来。
茶之至境,便是禅之至境。
这个少年,深知自己学识的浅陋,无师自通地毅然对积公说出一句“羽将授孔圣之文”,便挥别覆釜洲头,挥别那座多年以后被叫做雁桥的石头桥,去往天门山,去往邹夫子墅处,开启了他的儒学与文学之路。在那个丰腴饱满的诗唐国度,写出了《六羡歌》的年经的陆羽,以诗文才华占有文坛一席之地并被代宗皇帝诏拜为“太子文学”,这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他竟然拒做六品京官,隐心潜形于山林之中,与崔国辅、颜真卿、皎然等名士高僧交游,将文学与茶学结合,儒家与释家交汇,务实去虚于茶道,潜心著书,成就了前无古人的《茶经》巨著。
此刻,我眼前的这座雁桥,浮现出唐竟陵太守李齐物慧眼识才的身影,浮现出清朝知县马士伟、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重建与拜谒的身影,浮现出高山流水一般深情厚谊的茶僧皎然与江南才女季兰的身影……说到皎然与季兰这两位陆羽生活与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不知道他们生前是否来过,但我想他们的灵魂,一定曾经随着长江襄河以及好友陆子诗句里的西江水,千羡万羡,从苕溪与江南,尽向竟陵城下来,凌波微步于这座陆羽曾踏过不知多少遍的石桥,留驻。
此刻,霞光四射,我的眼光漫过西塔寺,看见晨练的市民轻快地穿行在陆羽公园,看见导游带着一群韩、日游客指点讲解着茶经楼,看见几个年轻的身影从古雁桥悄然走过,伫立在文学泉旁。他们调试着摄像镜头,一个来自欧洲的金发女记者正汲水品尝,表情崇敬。
此刻,我眼前的这座小桥,突然升华成一道绚丽而巨大的虹桥,通向五洲四海,沟联芸芸众生。
此刻,秋阳高照,寰宇澄澈。
此刻,我走过雁桥,不见雁踪,但闻人语。寻访陆子书院张想姣/文
“临泉品茗怀陆圣,登亭赏月论茶经”,我也曾从阵阵鸿雁的哀鸣中聆听你的传说--“鸿渐之陆,其羽可仪”,从清越的西江水中追寻你的足迹,从巍巍的西寺塔遥想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经初”的深情吟诵。 而今,循着氤氲的茶香, 拾阶而上,款款而行,步步虔诚。我朝圣般登上簇簇绿荫的火门山,寻访你那神秘莫测而被染成暖黄色的书房。 高山之颠,每一簇绿树,每一丛繁花,争相诉说着年少的你“山野采茶,山泉煮沏,师生品饮”的古老传说。 一眼幽深的老井,四季清泉汩汩;一尊古铜色的雕像,两间低矮的书房。承载着你“不愿皈依佛门”,却“火门负笈”,“攀登茶学之颠”的厚重历史。 凝望着你的雕像,神情温和,眉目如画,心神契合,粗布长衫,衣袂翩翩。横跨時空隧道,你从古道上奔驰而来,深沉而肃穆,诗意而传奇。 你那手捧的经书,会让人想起无钟的楼堂中,一人手持器皿,茶渐着色,温柔倒入杯中,木板与茶具相合,清新、浓厚、醇香。缕缕茶香,阵阵袭来,乃至源远流长。 你终于著成世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千百年来,也铸就了你举世注目的雕像---茶圣!


这是为旅游局和陆羽故园整理编写的初稿,分享给大家,对选题取材或有帮助-----
陆羽遗迹及纪念性景点简介[导游解说词]

1、 陆羽纪念馆
陆羽纪念馆,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人茶圣陆羽生平业绩为主题内容,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色的纪念性场馆。
1983年5月由天门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1985年10月正式落成。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325平方米。主体建筑由古雁桥、山门、前殿、后殿,以及回廊和服务设施等组成。其主体建筑风格为歇山顶式仿唐建筑。馆额由著名诗人贺敬之题写。前殿名陆公祠,展列陆羽生平大型木雕二组。主要陈列有清乾隆癸卯(1783年)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绘制的《唐处士陆鸿渐小像》石碑一通,此石碑作为历代闻人名仕尚茶崇陆的实物遗存,被定为陆羽纪念馆镇馆之宝。后殿名鸿渐楼,为两层结构,一层为参谒祭拜堂,供奉陆羽坐式铜像。二楼主要陈列古今中外有关陆学与茶经研究的各种文献资料,其中,各种茶经刊刻本亦为镇馆之宝。

2、桑苎庐藏本《陆子茶经》
桑苎庐《陆子茶经》藏本,系茶圣陆羽故里西塔寺整理刊刻存世的《茶经》单行刊本,其辗转东瀛与中国之间而得以存世的沧桑经历,尤显弥足珍贵。
西塔寺作为茶圣陆羽幼少时故居,向有融礼佛祟陆一体的传统。自明嘉靖壬寅(1542年)主持僧真清首次勘刻《茶经》以来,先后刊刻达五次之多。1933年为纪念陆羽诞辰1200周年,由住持僧新明依前本重刻一次,并以陆羽故居桑苎庐冠名,故谓之《陆子茶经》桑苎庐藏本。1940年7月,日本研究陆羽的学者诸冈存专程到天门寻访陆羽遗迹,时任天门县长胡雁桥赠送了该刊本《陆子茶经》。诸冈存回日本后,撰写了研究茶经的专著《茶经评释》上下册,约50多万字。1986年5月,时年67岁的诸冈存长女诸冈妙子女士,将父亲遗留下来的《陆子茶经》郑重地奉还给天门,她说:“陆羽出生在天门,《陆子茶经》是中国天门的,我应该归还给中国人民,让陆羽的著作永远保存在天门”。这一珍贵的《陆子茶经》刊本,遂成为天门市陆羽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3、 古雁桥
古雁桥,是一座深蕴诗意传奇的单拱石桥,是一座标示茶神陆羽出身地的纪念性建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相传,大唐开元21年(公元733年),一个芦荻啸瑟的秋晨,竟陵龙盖寺(今名西塔寺)智积禅师漫步西湖之畔,忽闻芦苇丛中“群雁喧集”,隐约伴有婴儿的啼声,循声走去,只见大雁“以翼覆一婴儿”。禅师慈悲为怀,将婴儿抱回寺中抚养。这个婴儿便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茶圣陆羽。在陆羽客死浙江湖州七十周年的时候,家乡的人民在“雁羽覆婴”的地方,集资兴建了一座单拱石桥,取名“雁桥”,以资对陆羽出身地永久标示和纪念。雁桥在明清时期曾几度废圮重建,清道光27年(公元1847年)由合城众姓捐款重建,著名书法家、邑人胡德增恭书桥额“古雁桥”。1990年4月,天门市人民政府将古雁桥原样迁建于西湖陆羽纪念馆门前,将清代钱永所立重修石碑移于桥的南侧。沧海桑田,沐风栉雨。古雁桥虽几废几兴,但桥姿不改兴建者的初衷——一端深扎于诗唐的意韵,一端直达今天造访登临者的足迹。

4、雁叫关
雁叫关,旧时为一座四柱式石雕牌坊,系与“古雁桥”相呼应的一座配套性纪念建筑。
相传,唐玄宗开元21年秋的一个清晨,龙盖寺(今西塔寺)智积禅师漫步山门外的湖堤,在现名“水巷口”的地方见大雁以翼覆一婴儿,便抱回寺中抚养,这个婴儿便是后来的茶圣陆羽。为了标示和纪念茶圣的出身地,唐末先建了一座小桥名“雁桥”,后来又在雁桥南端的水巷口竖起一座四柱式石雕牌坊,额上阳刻“雁叫关”三个大字,喻意“雁叫芦荻,神婴天降”之意。2013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在兴建陆羽故园时,将毁废已久的雁叫关牌坊,复建于今西塔寺山门外右近的西湖北岸。

5、 西塔寺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经初”。这是著名晚唐诗僧齐已,造访谒拜茶圣陆羽故居西塔寺时的深情吟咏。
据《天门县志》载《西塔寺源流》:西塔寺前身西晋时由茅庵肇起,先后名青云寺和龙盖寺,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更名为西塔寺。西塔寺位于竟陵西湖覆釜洲之上,曾四面环水,古木参天,佛殿重檐彼联,昔有大雄宝殿、观音阁、子律堂、浮香阁、灵塔等建筑。虽历遭废圮,也历经缮修。因茶圣陆羽幼时被该寺智积大师收养,大师亲授禅理茶艺,为后来陆羽立志功研茶学打下了最初的基础。故晚唐重建西塔寺时,即将寺内少时陆羽住所加以修缮,辟为桑苎庐,并立陆公祠,供奉茶圣之像以为敬祀。 2003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在西湖北岸圈地30余亩重建西塔寺。2007年西塔寺初具规模盛大开光,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禅房及陆羽旧居等。自晚唐以来,西塔寺并礼佛与祭陆于一体。千古名刹西塔寺,堪与茶圣陆羽同享千古之尊。

6、 文学泉.陆羽亭.涵碧堂
文学泉,是一眼开掘于晋代高僧之手的幽深古井,是茶圣陆羽遍品天下名水的始点之泉。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学泉史称支公井, 缘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东晋高僧支遁游历于此,首掘此井。因井覆“品”字形三个圆孔石盖,俗称“三眼井”。后来唐代少年陆羽常于此井汲水煮茗供恩师智积禅师品饮,因陆羽曾被诏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而不就,故后世尊称陆羽为“陆文学”,遂雅称此井为“文学泉”。作为后世凭悼追思茶圣陆羽的“汲水品茶真迹”,文学泉曾屡废屡建。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大旱,居民掘池取水,得见文学泉遗迹,知县马士伟主持掘井复建,并与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共倡修建了“陆羽亭”。乾隆47年(1782),陈大文再次朝拜文学泉,倡筑“涵碧堂”以为品茶之所,又于井畔立碑,亲笔题碑“文学泉”三字,后面刻“品茶真迹”四字,并捐石精刻陆羽小像(现珍藏陆羽纪念馆),同时,汇集历代吟咏文学泉诗文,命工匠勒石,以表对陆羽的崇敬。1957年经周恩来总理过问,天门县人民政府修复文学泉,并在井侧重建陆羽亭。2003年天门市政府再度重修陆羽亭,并新建了涵碧堂。千古茶井文学泉,正涓流着碧乳馨香的茶文化,涨满古官池,流向世界。

7、 东冈草堂
东冈草堂,是茶圣陆羽远上巴川峡江考茶品水后,回到家乡竟陵隐居的故居,亦是陆羽酝酿撰写《茶经》的初萌处所。
据乾隆《天门县志》载:“东冈岭,陆子之所居也。位于松石湖畔。‘松石碧波’为古晴滩八景之一”。东冈岭距竟陵城东约30公里,傍干驿古驿道交通便利,水乡生态风景宜人,是为专心治学的幽静之所。陆羽作巴川峡江之旅返回竟陵,访友松石湖后结庐于东冈,整理考察所得笔记,潜心钻研茶事,并开始酝酿撰写《茶经》,乃因唐“安史之乱”而搁滞,为避战乱而南跨长江,继续踏察五十余州郡的征程,将自己放逐成毕生攻研茶学的不系之舟。东冈草庐隐居情节深刻于陆羽脑海,故后来亦自号东冈子。东冈岭和松石湖因淤塞和围湖造田,旧时的山水已经不复存在。2003年秋,干一镇人民政府在遗址重建东冈草堂。2015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东冈草堂复建于陆羽故园东侧的丘岗之上。

8、 火门山书院——陆羽读书处
火门山书院——陆羽读书处,原址位于天门市境西北部30公里处,即佛子山镇的火门山。火门山即天门山,亦即天门市名称的由来。
据《新唐书》等史籍记载:茶圣陆羽十四岁时,深蒙时任竟陵太守的李齐物赏识,遂举荐至火门山书院,负芨师从隐士邹墅老夫子。陆羽在此伏首攻读达五年之久,以至饱览诸子百家典籍,遂成经伦博学之士。攻读之余,陆羽还往山野采茶,以山泉煮沏,共师生品饮。“火门负笈”充实了陆羽的综合素养,为其后来攀登茶学之巅打下了学养基础。为纪念茶圣陆羽师从邹夫子的这段履历,2015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火门山书院——陆羽读书处”胜迹,复制于陆羽故园西位的湖中生态岛上。

9、 茶经楼
称誉“世界茶文化第一楼”的茶经楼,是茶圣故里“陆羽故园”暨“中国茶城”天门市的标志性建筑。
为纪念和弘扬茶圣陆羽所著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圆梦“茶圣故里.中国茶城”的宏伟目标,天门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实施了“疏茶源西湖,建陆羽故园,隆覆釜洲岛,筑甲鼎茶楼”的宏大工程。茶经楼主体工程占地面积948.9平方米,建筑面积5308平方米,塔楼共九层,通高53.85米,为唐代楼塔式建筑风格。楼内陈设兼具古典与现代风格。楼内运用声光电数码技术、实物展示与原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全景式呈现茶圣陆羽的伟大功绩及《茶经》的丰富内涵。楼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登临经楼,凭栏远眺,不仅可以尽览天门城市风光,更能生发对陆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赞叹感念之情。

10、双季亭
双季亭,是纪念茶圣陆羽与著名女诗人李冶深情厚谊的一座仿唐风格的亭式建筑。
琴棋书画诗酒茶,是封建时代文人墨客交游联谊的基本介体。陆羽是唐代朝野闻名的布衣才子,而李冶亦为当时名噪朝野的四大女诗人之一,他们同为旅居江南的单身文人,虽李冶年长陆羽二十来岁,然因诗文而心心相印,故常有交往唱酬。李冶在《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诗中写到:“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足见二人交往之深厚情谊。诗写季兰弦月,茶煎鸿渐素心。陆羽亦字季疵,李冶字季兰。为纪念“二季”这一世传以久的高谊美谈,陆羽故园里便有了这座故名思意的“双季亭”。

11、浮香阁
浮香阁,原为古西塔寺山门外湖堤石拱桥上的一座桥阁式建筑,系历代文人雅士寻访凭吊茶圣陆羽的聚集处所。
历史上的浮香阁曾屡损屡建。据清乾隆道光《天门县志》记载,康熙十五年,浮香阁由景陵知县钱永重修,有“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等联句描述当时景色。2012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浮香阁复建为高大轩敞的双孔桥阁,做为陆羽故园北面入口的主体建筑。

12、献经亭
献经亭,是为纪念著名唐代竟陵籍诗人皮日休,曾向朝廷举荐贡献陆羽《茶经》之举的一座亭式建筑。
据《华夏五千年名人胜迹(隋唐五代卷)(下)》载:“唐懿宗时期,曾有个回纥国得知唐朝陆羽著有《茶经》,珍视如宝,求以千匹良驹相换。竟陵诗人皮日休闻此信息,迅及向朝廷官员敬献手抄本陆子《茶经》,遂为朝廷换回了千匹良马。诗人皮日休此举,诚可谓为传播《茶经》功不可没。因此,陆羽故园置建《献经亭》以资纪念。

13、沧浪桥
沧浪桥,是为纪念唐竟陵太守李齐物与少年陆羽初次相识于“沧浪”之滨的典故,而命名的一座仿古拱桥。
据《陆文学自传》载:“天宝中,郢人酺于沧浪,邑吏召予为伶正之师。时河南尹李公齐物出守,见异,捉手拊背,亲授诗集。” 以至后来李齐物对陆羽极其赏识,将其推荐到火门山书院研修深造。而他们初次相识的所谓“沧浪”之滨者,即岳家口的汉江之畔也。故将陆羽故园的这座拱桥,命名为“沧浪桥”以资纪念。

14、司马桥.唱和亭
司马桥,是为纪念唐大诗人、竟陵司马崔国辅与陆羽的忘年高谊,而命名的一座仿古拱桥。唱和亭,是为纪念崔司马与陆羽合刊唱酬诗集《唱和集》,而命名的一座亭式建筑。
据《唐才子传•崔国辅》载:“崔初至竟陵,与处士陆鸿渐游三岁,交情至厚,谑笑永日。又相与较定茶水之品。临别谓羽曰:予有襄阳太守李恺所遗白驴、乌犎牛各一头,及卢黄门所遗文槐书函一枚,此物皆己之所惜者,宜野人乘蓄,故特以相赠。雅意高情,一时所尚。有酬酢之歌诗并集传焉”。由此可见,崔司马对陆羽是何等的赏识,其对陆羽的知遇之恩是何等的深隆。于是,陆羽故园里便有了以崔司马命名的“司马桥”,便有了以二人合刊诗集《唱合集》命名的“唱和亭”。

15、梦野书院
梦野书院,是明代国子监祭酒鲁铎之子鲁彭,刊刻史上第一个单行本《陆羽茶经》的处所。
据乾隆《天门县志•余篇》记载:梦野书院,系明代国子监祭酒鲁铎所建,乃其读书、休养之处。鲁铎之子鲁彭(广东乐会县知县)告老还乡,居于梦野书院。幸逢监察御史柯桥巡视竟陵见到了鲁彭,鲁与柯交情甚笃,柯便把重刻《陆羽茶经》的想法告知。鲁不负老友之托,便在梦野书院内编辑出版了历史上第一部《陆羽茶经》单行本,即明嘉靖景陵版《茶经》。为此,2012年,天门市人民政府特在陆羽故园重建“梦野书院”,以示纪念。

16、梦野亭
梦野亭,是为纪念明代鲁彭首刻陆羽茶经单行本的一座亭子。
据乾隆《天门县志•余篇》记载:梦野亭,系宋景佑年间,复州(今湖北天门)郡守王琪构于复州“子城西南隅”,并于景佑5年撰写了《梦野亭纪》。后来,明祭酒鲁铎于此建书院,名曰:“梦野书院”。鲁铎长子鲁彭,字寿卿号梦野。为纪念鲁彭编辑出版首个《茶经》单行本之功,陆羽故园特重建了“梦野亭”。

17、伶艺长廊
伶艺长廊,是纪念少年陆羽不愿皈依佛门而遁入戏班伶艺生涯的一组排柱长廊式建筑。
据《陆文学自传》载:“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正是因了陆羽“遁入戏班,伶艺显芒”的经历,才得以于“沧浪”之滨得到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被举荐到火门山书院深造。此乃陆羽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2012年,天门市人民政府特在陆羽故园,新建了这组纪念性建筑并命名为“伶艺长廊”。

18、仪鸿堂
仪鸿堂,是为纪念清代王子闲手书《仪鸿堂版茶经》的一座建筑。
据乾隆《天门县志》记载:清代进士曾元迈及第后选为庶常,授编修,后为典馆纂修。他与邑人王子闲约定重刻《茶经》。后来王子闲对陆羽《茶经》“考究音韵,正其差伪”,亲手楷书《茶经》一幅,曾元迈见后曰:“亟宜授之梓人,公诸天下后卉”,并亲自撰写了《陆子茶经序》。遂将此本《茶经》定名为《仪鸿堂版茶经》,为此,陆羽故园新建“仪鸿堂”以示纪念。

19、茶醉亭
茶醉亭,是明代西塔寺住持僧真清所建的一座纪念性建筑。
据乾隆《天门县志》记载:西湖覆釜洲上建有“茶醉亭”。明西塔寺住持僧真清曾“请诸吏贤达修建茶醉亭”。到了清代,曾元迈与王子闲常“汲泉煎茶共酌于茶醉亭之上,感怀陆子,酗然达旦”。为纪念曾元迈与王子闲常在茶醉亭上凭吊陆羽之深情,故陆羽故园重建了“茶醉亭”。

20、红湿亭.鹄湾桥
红湿亭,鹄湾桥,原均系明代竟陵文学派创始人谭元春故居门前的建筑。
传明代竟陵文学派创始人谭元春,几于红湿亭设宴为诗兄钟惺接风,一起品茶论文,追怀陆羽辨水品茶之事,鉴赏陆羽《茶经》,俩人均写下了不少论茶咏陆羽的诗篇。而鹄湾桥原系通往红湿亭的一座小桥。谭元春,字友夏,号鹄湾。为纪念竟陵文学派创始人钟谭二人“尚茶崇陆,咏茶颂陆”的情怀,及其对弘扬茶文化作出的贡献,故特将“红湿亭”和“鹄湾桥”仿建于陆羽故园。





















天门新城,绽放于宣纸之上 ——献给天门新城开发建设十周年
王远宽/文
铺展开来是幻化七彩斑澜的图景缤纷的光之翼下孵化出梦的歌声

堆砌起来是一摞摞芬芳的诗集多元而开放的结构品位透着世纪风的气息

公元2006年1月3日这是一个破土动工的良辰吉日在天门西南城郊的一遍荒野息壤舞动中国星星宏基理念与意志的巨笔铺展千余亩巨幅画稿的宏阔图画百万立方积木般的神奇构筑六千多套单元住宅构建九大自成一体的现代小区创建CBD现代商圈配套一流的校园学区锻造三万人口新型城市综合体树立天门城建开发样板新格局破土奠基的铁锹闪耀星星豪光十五亿元的豪迈投注夯实天门新城坚实的宏基开启天门城建崭新而辉煌的世纪

气定神凝倾听飞过苍穹的鹰翎镝鸣好似闻见报春花的气息奔放于古老而新生的天门大地

天门新城绽放于宣纸之上

西江醒来,义水扬波开路架桥绘锦秀星星大桥飞架南北府河二桥横跨古河西湖路汉北路向南拓荒延展双向六车道穿越新城而过星星大街、中山大街、公旺大街条条缎带横向牵手大道通途纵经横纬的中国式棋盘格局东西南北贯通的新城区蓝图经纬出“再造一个天门”的梦想呈献出“跨越似发展”的宏猷

打桩机的鼻息挖掘机的吼声宣讲着一种哲理不破——不立

天门新城绽放于宣纸之上

你承袭大平原基因的敞阔何不铺陈青石板的魏碑形象你接吻蓝天的大厦高楼何不素描印象派的板壁瓦房却以大街的斑马线象征规范却以幕墙的绿湖水寓意开放从那飘舞天鹅绒的几何窗扉旋出《天门大开》的交响飘出江汉花鼓调的韵律激越天弦而神彩飞扬

天门新城,处处都有精彩一城九区,区区各显风情紫气东来,拥一湾阳光丽景栈桥卧波,绕一湾水岸颐景择水而居,秀一湾滨江美景居高眺远,瞰一湾嘉华御景争奇斗妍,展一湾魅力风景博大精深,矗一湾文鼎豪景书香灵韵,旋一湾学府雍景商贸昌盛,活一湾银座帝景临河傍桥,衔一湾秀水江景美哉,蜿蜒西江丽水之滨壮哉,嵯峨临霄天门新城

龙凤砚中氤氲如潭的松烟之下涛声渐起,拍向高天释放园林之城的更新气象

天门新城绽放于宣纸之上

当脚手架的几何矩阵长成托举理想的钢铁森林城市文明的勃勃欲望拱土破苞而抽枝拨节吐穗挂果而满目喜悦当钢铁水泥林涛的交响在一条暖色调的季节线上缀满月季花的脚手架枝杈簇成诗歌与财富的鸟巢盛满太阳般耀眼的金蛋

十年披星戴月筑宏基十年大刀阔斧造新城中西合壁,融入现代科技前卫设计,频添典雅风情喷泉映七彩之光,阳台闻异卉之馨造景列中外之奇,小品汇人文之精好一座生态宜居的梦幻新城新概念的CBD中央商务中心让传统的商贸业态轰然颠覆国贸大厦横空出世昂首卓立沃尔玛叠加苏宁电器星星广场衔接星星影城美食餐饮牵手kTV娱乐霓虹幻彩,数码流韵人流如潮,车水马龙好一座功能齐全的现代新城

十年风雨,十年征程十年砌筑,十年追梦神话般的天门新城终于梦想成真

巨笔华章遒劲而隽永,淋漓而酣畅挥洒成带韵的畅想沸点的金黄

天门新城绽放于宣纸之上



让座与抢道
A、让座
马主任坐了一辈子机关,可谓笃修心志,与世无争。退休之年适逢房改,以6500元购得两室一厅单元一套,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心愿。为此,特嘱老伴筹办家筳一桌,宴请机关科长以上的同僚,以示庆贺。
17点30分,局长、科长们一溜儿到达,不大的客厅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你推我让,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年纪轻、级别低的侯科长们,垂手远远地立在屋角,作谦恭样等待着调遣,倒是刘局长和胡副局长大度的多,双双攘臂上前,你拉我扯,嚷着让对方带头在上首落座。
“老刘啊,你是元老,你该坐上席!”刚调任不久的胡副局长恭敬之意溢于言表,拉着老刘局长的手说。
“哎呀,上席我坐得多了,开年我这把椅子就是你的,今天我非让你坐上席不可!”老刘局长推着胡副局长,谦让的美德溢于言表。
一旁的张副局长、李副局长,还有工会秦主席、纪委冷书记等等,也在按一定的座次推让着,满屋的声浪和唾沫星子,烘托出一种热烈的让座场面。
马主任腆着张笑脸,偶尔插上一两句嘴,咯咯地作鹭鸶笑。
酒过三巡,宾主已面红耳热,突见马主任自个举杯来了个“一口闷”,叉开光荣退休与喜购房产的话题,抑扬顿挫地道出一番关于“让座”的宏论来。
“让座之风自古有之,之所以如此盛行,其故不外有二。”马主任端起邻座的酒杯,又来了个底朝天。“ 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个位子,所以一面谦让,一面又胸有成竹,尚若主人请来十五位客人,而只有十个位子,恐怕这座就不太好让了。”说论间,马主任的眼珠子溜溜一转,嗖地环视四周一番。“ 其二,所让者大抵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方圆一桌,无论任何一方落座,均可享受到同等的利益,假若有个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确定级别、职位上将着实特别有利,恐怕……因此……”
马主任的高谈宏论还在唾沫四溅着。马夫人端着柞菜吵肉出厨房,口中念念有词:“晚忘今霄上来啦!”满座却如僵尸般静默。 马夫人嗖地抓起一双筷子,抽向马主任的脑壳:“老抽筋地,我叫你灌泡!”


B、抢道

悬楹市这几年开放搞活,蓬勃发展,新修的中轴大道宽阔而气派,只因春节放假,中间的一座涵桥未来得及最后完工,以一临时铁架桥替代,仅可供一辆车通过,尚未达到畅通无阻的状态。
正月初八的一大早,两辆银灰色切诺基小车向临时铁架桥对开而来,晨雾中,双方的司机都发现了对方,都加大油门想抢先过桥,恰好两车同时急刹在铁架桥的两端。
“ 嘀、嘀嘀……”
“ 叭、叭叭……”
两车的司机都急躁地揿响了喇叭,对峙着互不相让。
“怎么开,抢什么道?”一方的车窗玻璃摇下来了。
“我抢道,你停在哪里?”一方的司机探出头来反驳。
“ 嘀嘀……叭叭……”
又一阵急骤的喇叭叫阵之后,双方司机扭头望望后排的主人,以示征求意见。
两边后排的主人均闭目仰卧,似若无其事一般。
“ 嘀嘀嘀……叭叭叭……”
铁架桥两头后续的车辆已摆起了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
两辆切诺基的车门同时开启,双方的司机气冲冲下车接火,一方摘下墨镜,一方取下手套,情势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火药味直冲天门。
正置一触即发之际,双方车后座的门同时开启,出来一黑一白两位头头,气气派派,方步悠悠。
“ 哎呀呀,这世界真太小,原来是黄局长!”白脸头头眼睛尖。
“ 哦嗬嗬,这道路真太窄,怎么是你王局长!”黑脸头头也大惊。
欢快的招呼声中,黑白黄王二位头头的手亲热地握到了一起。
“ 哎呀,真是的,我这车还是你黄局长关照办理的牌照呢!”
“ 彼此彼此,我这车还是你王局长特批优价购置的呢!”
黄王二局长亲切的谈笑间,双方的司机喜上眉梢,机灵地互递香烟,迅速回车倒开车来。
“ 王局长,你先请!”黄局长恭谦地打着手势。
“ 黄局长,你先过!”王局长诚恳地让道。
早春的晨雾已经散去。临时铁架桥两头汽车长龙的马达声、喇叭声,仍在不停地怒吼着。
作于1994年2月

陆羽遗迹散文 之三

文苑 2015-08-24 阅读 1.5万 回复 7


文学泉的文脉

这是一眼开掘于晋代高僧之手的幽深古井。这是茶圣陆羽汲水煮茗遍品天下名水的始点之泉。
如果想观唐宋的风雅,如果想看明清的情韵,如果想沐浴尚茶崇陆的遗风,那么,请登临这八面八角,“品”字三眼的井台吧!
文学泉,在竟陵古城仅存的北门砖砌城墙之下的古官池之中,与古雁桥同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一眼与茶圣陆羽相关的古井,何以“文学”二字相冠呢?
被陆羽评定过等级的古泉古井,达数十处之繁,以“文学”名泉,天下神州仅此一处。因陆羽著就《茶经》曾被大唐天子诏拜为“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之职,被“不羡朝入省、暮登台”的陆羽惋拒而未就。论官衔不过六品而己,但毕竟是大唐天子御封的京官,便有了一种十分高雅的品味。于是乎,后世便雅称陆羽为陆文学,便将这眼少时陆羽汲水为师傅智积煮茶的泉水称之为“文学泉”。
文学泉确乎与“文学”二字有着密切的姻缘。文学是人学,亦是人文之学,文学泉之名除了跟陆文学关联之外,还与另一晋代文化名人相联系。
陆文学的才华为当时的朝野所公认。唐大历八年(773),时任浙江湖洲刺史的颜真卿,邀请陆羽等50多位文化名流编修《韵海镜源》。在次年春天完工欢庆的南堂聚会上,陆文学曾有联句:“会异永和年,才同建安作。”这是说南堂雅集与兰亭聚会的处时虽然不同,但文朋诗友的水平并不逊色于“建安七子”们。
于是,不由使我们想到了兰亭聚会的主持者王羲之,以及可以与之类比的笃友支遁,因为支遁是文学泉的掘井人。据《高僧传·支遁传》载:支遁(314—366),字道林,俗姓笑,后世尊称支公。其以“使群儒旧学莫不叹伏”的文学和佛学造诣,曾被邀参与了永和九年(353)的兰亭修禊。之后,遍游名山大川至(天门)竟陵,由竟陵西湖风光所留,驻锡于青云寺(即后来的西塔寺)。支公住持期间,于寺近东北位掘以为井的甘泉,三百多年后,成为后来唐代驻持僧智积大师与陆羽汲水品茶的青史真迹。
由此看来,此井以“文学”冠名确乎名符其实.而今,天门市的《天门日报》和《天门广播电视报》的文学副刊,在取名时都亮出了陆羽牌,一为“古雁桥”,一为“陆羽故里”,想来,于古于今,于内涵和外延,均不如用“文学泉”而贴切。与古人的文理哲思相比,我们只能自叹不如了。
陆文学一生游历名山大川,遍品天下名茶名水,其故里的文学泉虽未被评列过等级,但它是茶圣品水天下的始点之泉,被后世历代奉为造访纪祀的真迹。于是,古茶井的文脉葱郁,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代代相衔而涓流。宋代著名诗人、黄州太守王禹冉,曾专程到竟陵寻品文学泉,并赋诗述怀:“甃石苔封百尺深,如今尝味少知音。涓涓泉水中霄月,留得先生一片心。”引得各方闻人学仕幕名前来步韵奉和。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天门知县马士伟复建文学泉,并于泉旁新置纪念性建筑陆羽亭。乾隆壬寅年冬(1782),湖北安襄郧兵备使陈大文莅临品泉,与知县罗经共倡置建涵碧堂。至此,整个文学泉建筑群落占地达十余亩。只可惜,一九三九年天门沦陷,一旦毁于侵华日军之手。
二OO三年,在首届湖北国际茶文化节之际,屡毁屡复的文学泉胜迹得以全面复兴重建。古官池侧畔玉兰杨柳翠色新,新铺的甬道石板十分的格律,直铺进日本茶人临井品泉的即性七绝,直铺进南韩茶客临泉聚焦的特写,直铺进国际茶文化茶坛的最新论文......
“香浮碧乳留真味,影动清流愜素心”。今天,当我们咏读着涵碧堂楹嵌的陈大文这幅虔诚的紫黑,便不静诗意这“品”字的井口,可是先贤“煮茶泉影落蟾蜍”的一个诗眼?这曲径九析的栈桥,可是先人们唱和赋诗的一段平仄?这重脊叠檐桃六角的陆羽亭,可是陈大文亲笔命碑“文学泉”的一种立体意境?而涵碧堂的建筑风格,则深蕴着现代新诗的意象——戴一顶碧瓦单檐的儒巾风帽,围一系朱墉粉廊的广袖素衫,临水而立,鞋子是古官池的几片碧荷……
千古茶井文学泉,正涓流着有板有眼、碧乳馨香的茶文化,涨满古官池,流向世界。

陆羽遗迹散文 之二

文苑 2015-08-14 阅读 1.5万 回复 11


西塔寺的香火

“楚客西来过旧居,读碑寻传见经初”。
踏着晚唐著名诗僧齐已的朝拜韵脚,寻觅着茶圣陆羽故居西塔寺的苍桑苔痕。
这是甲申猴年的正月十八,逛过陆羽广场的春季人才招聘会,记起街谈巷议的西塔寺繁盛的春节香火潮来,遂携同伴欣然前往。蜗行在西湖北岸的细石小道上,往来的人流如潮。徐徐的西北风,吹来浓重的烟雾,几乎迷弥了早春的整个西湖。
只见通往大雄宝殿甬道两旁的土坪里,插满香火的丛林,殿前三个长方形的水泥香坛,早已堆成香火的珊瑚,而地面的鞭屑如席盈尺,红屑沾满我裤管里的白袜。我被感染了,大方地花48元钱求得一炷1.5米的高香点燃,虔诚地挤插进居中的香坛,不知是佛祖还是茶圣嫌我的姿式不规范,暗中使得掉下的香火,烫伤我扶香的双手,顿起晶莹剔透的水泡。
我呵气吹着手上的水泡,口中念念有词:佛祖保佑,茶神保佑!是的,盛世弘佛,盛世崇陆。这西塔寺重燃的鼎盛香火,正是缘出如此吧?我的思绪和着脚步,在初著雏形的寺院里穿行起来。直走进香火袅袅的梵烟深处。
续弦尚茶崇陆的遗风,大约是中国改革开放即进入新时期以后的事。无论是陆羽故里的天门人民,还是海内外纷至踏来的朝圣者,一直为在茶圣故里找不到茶圣故居而深深地惋惜。
乘纪念陆羽诞辰1270周年暨首届湖北国际茶文化节在茶圣故里天门盛举的东风,素有“茶源古刹”之誉的竟陵西塔寺重建工程,在荷风涌九天,烟雨蒙千年的竟陵西湖北岸,圈地30余亩而兴祀动工。两年过去,气宇轩宏的西塔寺大雄宝殿,已耸座于西湖北渚。
记得在首届湖北国际茶文化节之际,我作了一组四题以陆羽遗迹为内容的散文诗《沐浴陆羽遗风》,刊发在开幕式当日的天门日报《茶文化节特刊》上。在金天迎宾馆,一位与会的台湾茶人找到我,问为何没写陆羽故居西塔寺,我立时语塞,思考片刻后回答:“客观上讲因没有实景的参照,主观上讲缘于一种疏忽吧。”由此看来,西塔寺作为重要的陆羽遗迹,在茶界暨陆学界人士的心目中,具有何等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地位!
大凡一座名刹古寺,总是被一层层深蕴苍桑的传奇色彩所笼罩。综合唐《二十五史》、明桑苎庐珍藏版《陆子茶经》之《西塔寺流源》、明杨一隽所撰《西塔寺记》和清道光天门县志之《西塔寺图》等史科的记载,可知:西塔寺座于竟陵西湖覆釜州之上(今天门市石油公司院址),其四周环水,翠盖红霓,雁翔芦荻,古木参天,佛殿梵阁栉比。昔有大雄宝殿、藏经阁、支公祠,陆公祠,桑苎庐、陆子井、灵塔等寺院建筑。其诙宏风貌可见一斑。
西塔寺香火的一次次兴衰过裎,无不与一个个朝代和社会的兴衰更迭联系在一起。西塔寺草创于佛教初始的汉末西晋,名青云寺。约在南齐武帝肖赜次子肖子良入主竟陵王时,佛事大兴,依据释论教化之意,易名为方乐寺。隋文帝仁寿二年敕命:“宣请沙门三十,分道送舍利往诸州起塔……”,西塔寺再一次得以复兴扩规,因皇帝天子谓之“龙”,而造塔建殿谓之“盖”,故又易名为龙盖寺。而沿袭至今的西塔寺名,起于唐宣宗适度扶佛的时代,因“塔奉舍利佛陀自西域,寺处覆釜州左位城西”,故龙盖寺易西塔寺名。这些自故纸堆里翻出的古刹沿革,不由得你信或不信,总会在你睫眉之前,笼上一层云雾袅绕的神密。
西塔寺作为一方千古名刹,不单在于其悠久的兴衰历史,还在于其与中国茶文化的奠基即与茶圣陆羽之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必赘述“鸿羽护婴,积公收哺茶学圣种于寺中”之等等的传说,倒是有必要搜寻一番西塔寺的佛风文脉。千百年间,驻锡于西塔寺的高僧,大可以“文化人”相冠。如被冠以祖师之誉的晋代高僧支道林,是为与当时的名流谢安、王羲之等深交的文化名人,还是佛教般若学六大家之一;而佛学造诣极深的唐代高僧智积,作为陆羽的再生之父及师傅,天性嗜茶成瘾,对少年陆羽亲授茶事、释佛阐理,给了陆羽最初之“茶禅一味”理念的体会,此种熏陶,为后来陆羽立志功研茶学,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试想,倘若少年陆羽生活在以尚武而闻名的另一竟陵名刹乾明寺(今市人民医院处址),成天与拳脚棍棒为伍,中国或许便没有了这一位盖世茶圣。
不愿皈依佛门削发为僧,从西塔寺走出来的陆羽,登上一叶西江的小船,开启踏察五十余州郡品水考茶的征程,将自己放逐成攻研茶学的不系之舟,再也没有回到生活过近十年的故居西塔寺。
如果说,中国茶文化是一条悠悠流长的河流,西塔寺便是这条河流的源头。自然,西塔寺便渐成了世人纪念陆羽、朝拜遗迹的胜地,历代文人学仕如唐代的周愿、皮日休、齐已,明代的钟惺、李维祯等,都曾登临造访谒拜,或撰文作传,或赋诗铭碑。返观历史,自宋至清,西塔寺曾屡次修缮,弘佛的内涵不是弥深,皆缘于对茶圣的纪念。值得一提的是:从明代主持僧真清开始,西塔寺曾四刻《陆子茶经》,为尚茶崇陆及弘扬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纵观西塔寺香火明灭兴衰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塔寺,并礼佛与崇陆一体,自晚唐以来如此。陆羽谓茶圣,因事茶而尊,陆学兴则香火盛,斯寺为佛之殿亦茶之殿,茶因羽而世知乃源出嘶寺,斯寺堪与茶圣陆羽同享千古之尊。
此刻,当我立在西湖北岸新落成的西塔寺大雄宝殿之前,只见钢混浇筑的仿古佛殿彩栋碧瓦、佛塑披金,香火缭绕,而规划示意图上有关纪念陆羽的建筑"桑苎庐"似无有开工的迹象。最令人费思的是,那规划图上,居然找不见西塔寺名称由来的标志性建筑“西塔”,这不能不叫我生出几许遗憾而焦盼的心情来。
叩踏着木鱼钟罄的梵唱,心里回味着“穿一只鞋,脱一只鞋”的签卦禅理,一步一回首地走出寺院。我想,好在天门的城市标签里,已嵌进"茶圣故里"四个字,已框定了地域文化之根,表明了文化传承意识的觉醒,彻底兴建复原陆翁故居,只是假以时日的了。
愿炽燃崇陆与礼佛的西塔寺香火,延绵不绝,日益旺盛。

陆羽遗迹散文之一

文苑 2015-08-10 阅读 2.2万 回复 21


古雁桥行吟
款步拾阶,步步虔诚,登上一道直达唐朝雁叫霜天的美丽彩虹。
这是一座极普通的中国石桥,没有赵州桥承载的桥梁史诗的沉重,没有卢沟桥彰显的石雕艺术的诙宏,在中国古桥文化的大系中,不过一座体量极微的单拱石桥而已。
然而,正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一种纪念的载体,这座桥,与中国茶学宗师陆羽的诞生,有着传奇而诗意的关联,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座不朽的,闻名于世的纪念性建筑。
她的名字,叫作古雁桥。
陆羽是天门人,是我的唐朝老乡。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便对竟陵城里为数不多的几处陆羽遗迹,生发了探究的兴趣。而具有孕育茶学圣种之象征意义的古雁桥,即是其一。陆羽是世界公认的茶学鼻祖,以一部七千余言的《茶经》,铸成中国古代茶文化的基础,开创了一个科学而系统的茶饮时代,遂使中国茶文化繁衍发展,濡弥世界。
在《陆文学自传》里,仅有“始三岁茕露,育于竟陵大师积公之禅院”的自述。而在唐宋传留的有关史料里,有如“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渚水滨”之类含糊而粗象的记述。看来,有关我这位著名唐朝老乡的出身,存在史传不详的问题。于是,便有了这样一则传奇而诗意的故事——大唐开元年间(733),一个霜风啸瑟的秋晨,竟陵西湖龙盖寺(后易名西塔寺)长老智积禅师踏霜于湖渚,见芦丛中一群大雁喧集,以翅羽护佑着一名弃婴,遂秉承佛训慈悲为怀,将婴儿收哺于寺中,以至有了后来为孩子卜卦,依卦意为之取名陆羽字鸿渐的传说。
传说是这样的美丽而富于神话色彩,且与古竟陵水乡城邑的生态背境相吻合,让今天的我们再也无由推测和臆造。倒是由衷地感谢那位慈悲为怀的驻持和尚,为人类收哺了一颗盖世无双的茶学神种。
一部开山茶学专著,凝结了陆羽毕生的迁徙和心血。公元804年,察茶品水五十余州郡的陆羽,客死《茶经》成书的旅居地浙江湖州。据传,在茶圣辞世70周年的时侯,故乡的人民在"雁羽履婴"的地方,集资兴建了一座单拱石桥,名雁桥,以资对茶圣出生地的永久标示和纪念。这便是古雁桥的来历。后来,在雁桥的南端方向,曾立起四柱牌坊的配套性建筑,名雁叫关。我终没能寻到其兴废年月的相关记载。
今天,水面不足旧时三分之一的竟陵西湖,建成以陆羽命名的主题公园。自高大的唐韵牌坊入园右侧,静卧于陆羽纪念馆山门池塘之上的石桥,便是从已成为通衢大街的雁叫关北面原址(现人民大道中段市皮肤病院门前)移来的古雁桥。我粗略的做了个统计,在此之前,仅自宋至清,这座并不十分起眼的石桥,或复建或修缮,竟然不少于七次。由此可见,如今眼目下的"陆羽热",确系开来继往。
此刻,我手扶古雁桥清瘦的石栏,拾级走过青石板清凉的桥身,右首一块斑驳苔痕的石碑,让我不由地驻足俯下身来。依稀可见四行碑铭,自右至左依次为:“康熙癸亥年桂月敬立;古雁桥;文林郎知景陵县事加二级吴门钱永撰;县丞琅琊李......”。透过残碑蚀文可知,此次复建距今巳有三百多年的风雨时空。
我拂碑凝思,循着先贤们褐拜吟诵的韵辙,心里默咏出几行七言:鸿雁一声朝天鸣,慈羽为怀佑弃婴。免皈沙门勤诗学,专事茗泉著茶经。古桥碧泓映晓月,西湖翠盖衬丹心。不羡金玉清素骨,缅怀宗师发行吟。
是呀,古韵洞吹,单孔的中国石桥,如一管青铜圆号,自诗唐运气,越宋元明清,素风流韵,穿桥孔而出。流淌着霜晨雁羽履婴的传奇,流淌着禅师收哺茶学神种的佳话。因此,亲吻《茶经》的世界之唇,品味斯桥为茶圣诞生的胎盘和摇篮,吹一阙中国茶文化古韵,沿雁桥清瘦而隽永的石栏图腾,飘缈萦绕,不绝如缕。
沧海桑田,沐风栉雨。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几废几兴,雁桥虽巳易址,但虹姿不改兴建者的初衷,一端深扎于诗唐的意韵,一端衔着如今登临造访者的行吟。
作于2004年

歌词征求意见!!!

文苑 2015-07-19 阅读 1.7万 回复 20
这是生命的呼唤 这是真爱的奉献 ——救助高位截瘫重度褥疮病危女青年彭丽慈善活动纪实
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和权利。然而,幸福大抵相同,悲剧总是各异。就在我们身边,间或会有一些命运的悲苦者,遭受着人生的挫折和病痛的折磨,他们以微弱的生命和顽强的意志,在死亡的边缘与命运作着悲苦的抗争。 她叫彭丽,现年32岁,天门市黄潭镇万场村三组村民。她是一名后天性二级重度双下肢高位截瘫残疾人,至今未婚,卧床巳达10年,身患褥疮巳达6年。由于长期得不到有效医治,6处褥疮巳拖延成重度瘘管,病灶深达骨头,病魔正一步步威逼着她的生命。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彭丽曾有过幸福的四口之家,哪知天有不测风云,在她上初三的那一年,长年在外打工的父亲因病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倾刻失去了顶梁柱,为了供幼小的弟弟上学,彭丽毅然缀学走向了南下的打工路。两年后,父亲终因肺癌不治身亡。 正可谓祸不单行。已打拚至工厂中层管理岗位的彭丽,却因一次意外事故,彻底改变了她尚存一丝希望的命运。2005年11月28日,彭丽在组织员工搬运堆放工件时,不幸被垮码的工件压砸,遂致“LI椎爆裂型骨折、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终身二级护理依赖。” 从此,这个不幸的家庭,被悲苦命运的阴霾所笼罩。可怜的母亲禁不住一次次厄运的重撞,精神抑郁崩溃了,截瘫卧床的彭丽,不但得不到有效的护理,却反而成了母亲精神的抚慰者。年小的弟弟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荷,走向南下的打工路。 十年截瘫卧床之苦,六年褥疮恶化之痛,彭丽在痛不欲生的悲苦中挣扎着。人世的阳光不时给予彭丽些微的拂照,她逐步拥有了《农村低保证》、《新农合医保证》和《残疾人证》,然而,这些对于一个特殊家庭的特殊病人,不谛为杯水车薪。“新农合”根本解决不了“二级护理依赖”的需求,褥疮只能靠一些民间偏方和低劣的卫生纸来糊弄,以致逐步感染成重度瘘管。既便如此,仍未吹灭她与病魔和恶运抗争的心灯。病床之上,她刺绣十字绣、编织毛线拖鞋,以聊补家用。 2015年5月26日,十年足不出户的彭丽,来到市残联主办的“淘宝免费培训班”上,她想以此走上自强不息的抗争之路。然而,可怜的彭丽并不知道,她巳陈疴太久,生命巳处在生死的临界点上。课堂上,高位截瘫的彭丽竟然不能自然的落坐,引起了同是残疾人的同学们的诧异,她不得不含泪向残疾朋友们公开了她深染重度褥疮瘘管的秘密。于是,微澜乍起,爱潮涌动,一场由残疾人群体发起的救助残疾人陈丽的爱心活动,自此拉开了序幕。 这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啊?!这是一群四肢重度残疾的弱势人群,饱经人生磨难的他们,自发地将陈丽强行送往市内几家大医院求诊,得到的结论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六处褥疮重度感染,巳形成深度达15厘米多的瘘管,深抵骨头(骶骨、股骨、坐骨巳经感染),病灶呈外小内大形,周围肌肉组织高度坏死,很难实施清创和愈合重生,如不迅速采取有效扼制性救治,行将危及生命。但几家医院均以各自的理由婉拒收治。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更加激起了残疾朋友们同病相怜的大爱之情。以自身双腿残疾的董艳红女士为首的残疾朋友们,他们组织起来,众志成城,通过微博、微信向社会呼号求助,誓言决不能扔下苦命的彭丽不管! 这是生命的呼唤!这是真爱的奉献!残疾兄弟姐妹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社会的回应,人间真情的暧流,向在生死线上挣扎的彭丽涓涓流来: ——谢艳国开着残疾人电动车来了,这名先天性双下肢重度畸形的青年,把自己在街头贴手机膜挣来的300元钱,亲手交到了彭丽的手上; ——天门市残联领导行动了,他们与市中医院协调,6月28日,巳然绝望的彭丽住进了市中医院的特护病房,并得到了院方部分减免费用的承诺; ——黄潭镇万场村黄平安书记来了,他带来了乡亲们的情义,递上了500元的慰问金,并表示回去后努力为彭丽申报“五保”待遇; ——湖北经视频道“欢乐送”节目组行动了,他们在武汉太阳之家超市主办了慈善专场目节,用募集的爱心款为彭丽购置了一架“褥疮防治气垫床”,七.一节当天,节目组专程送到彭丽的家里,还一并送来了1000元的慰问金。录制的专题节目将择日播出; ——慈善企业武汉市芙阁科技有限公司老总何炳富先生,专程从武汉来到天门看望彭丽,送来了500元慰问金; ------天门刁夫人文化传媒在行动,一部呼唤人间真情的慈善专题纪实片,正在紧张地剪辑配音赶制之中; ——更为令人动容的是,7月4日,董红艳等几名残疾义士,召集来自全市乡镇有各种自驾行动能力的残疾人30多位,他们驾驶着七股八杂的交通工具,齐聚天门城区,而后浩浩荡荡地前往彭丽的家里,你5元、她50元、他100元,共集聚爱心善款达3300多元。他们说,我们拿出的这点钱是微不足到的,但它更有着人间真情的份量,我们是想以我们这种特殊群体的特殊方式,彰显人间正能量,进一步向社会呼吁,众人拾柴火焰高,恳望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进一步向苦命的彭丽伸出自己大爱的援手! 人间自有真情在,慈善爱心谱新篇。在结束采访之际,董红艳女士说:对彭丽的救治,将是一个马拉松式的漫长过程,除了不扉的费用之外,还需要有全周期的义工陪护…..我们将始终跟进,永不言弃!爱心账户:中国邮政6217 9952 0008 1527 951 彭丽支付宝:181 7196 1389彭丽
彭丽手机:181 7196 1389董红艳手机:157 2728 8360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