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元宵节里说繁华

文苑 2012-06-25 阅读 1.3万 回复 6


十五的月亮挑起万家灯火,举国同庆那个元宵节。 电视里的晚会同样出彩,主持人的服装亮丽光鲜,小沈阳一个跟头艺压全场。开场白:毛阿敏得了三等奖,其实不是开场白,是我加的。 毛阿敏说,我歌唱得好,无与伦比,还是我加的。 唱歌只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不是她的事业了。 我盯着电脑屏幕,将这一切隔断,旧版红楼,萦绕心间,大观园已散场,在这个普天同庆的夜晚,显然有些不合时宜。 外面噼噼啪啪的爆竹响了起来,我却沉浸在情节之中。 黛玉含恨而去,口中念着宝玉,唯一陪伴她的,只是雪雁丫环。 最动人的情节,是雪雁捧着咳血的帕子四处奔走,只求姑娘有一段好姻缘,圆了心中的愿,可贾府上上下下出了乱子,有谁还能顾及到一个林妹妹? 雪雁举着帕子,眼泪涟涟的,守着姑娘度过凄惨的夜晚,看着黛玉自行消亡,一点点含恨而去。 黛玉的仙逝,正是一个圆好的收场,如此冰清玉女,如拿到最后和园子里的人接受同样的命运岂不是太糟蹋了吗?曹雪芹聪明,让黛玉有个华丽的转身,一个美好的收场。 晴雯的离去更是铺垫,芙蓉仙子在天上守着花痴,解着花语,只因天上少了一个花神,让晴雯羽化成仙。 园子里枯死的海棠花开了,是个不祥的预感,整个大观园顺着脉络,如山体滑坡,到黛玉那就恰好收场。 贾府的衰败,只是画蛇添足,宝玉新婚出家皆是故意安排。唯一个巧姐成了贾府的延伸。一个刘姥姥在答谢感恩中知道生命的过场,富贵与贫穷不过是颠倒乾坤。王熙凤泼辣,害死尤二姐和偷嘴的贾瑞,剧始剧终都是善良的村姑。唯有宝钗,在爱与自私中挣扎,面对宝玉不肯相让,让黛玉在孤绝中死去,不肯拉一把。花袭人是采花的蜜蜂,虽是勤劳,并赋予一正面的象征,却是蛰人的。王夫人,一个善良的种子,为了不是亲生的迎春,也要掉一眼真诚的泪,唯宝玉的婚姻大事不可掉以轻心,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贾母是一个慈母,处处慈悲为怀,让刘姥姥畅游园子,并赠送金两,指定黛玉与宝玉之婚,怎奈,年岁大了,白发童心,不可而为。薛姨妈心疼的到底是自己的骨肉,对黛玉却可怜三分,这可怜里却有几分赠送,几分慷慨? 一个热闹的大观园,只不过繁华梦一场,荒山野岭,宝玉披着大氅,背影定格在屏幕的完字上。 外面的鞭炮声更响了,是元宵节,普天同庆,晚会进入高.潮,时钟指向1点,我也该下夜班了。 写于2009年元宵节

洋葱的绿色时代

文苑 2012-06-21 阅读 1.3万 回复 11
从超市里买来洋葱,洗净了拿到案板上,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分割,然后装进菜盘。最简单的方式是剥,然后撕成小块,也有懒人,拿来就用菜刀切,你可以横着切,也可以竖着切,随心情,采取那种方式取决于你。
那样,人类呢,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划分。比如按阶层来划分,西方人就是那样划分的,上帝造人的故事你听说过吗,用泥土捏泥人,他们就是上流社会的人,甩的泥点变成.人,就是奴隶。
你也可以采取唯物论,人是按男女来划分的,不仅仅取决于器官,还有性格,体能等等。更可以按居住地来划分,分西方人和东方人,地域决定了你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说何种语言。当然,也可以按年龄来划分,分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和儿童,最小的叫婴儿。
我常常疑惑,因为按年龄划分是最不准确的,除非你上街把户口本带在身边。不然,就会有人叫歪了嘴,一个大小伙子叫你阿姨,或者有老头叫你姑娘。叫我姑娘的机率常常少了,因为本人面相常常走向苍白,往老年的行列里赶。
当然也有例外,有老人以为我还年轻,不让我加入他们的队伍。这是潜意识的,因为他们排拒我,认为我还年轻,从面貌,从穿着,尽管我极力地朝着老年人发展,有着不舍的向心力。
这不,早起去超市,我给自己买洋葱,才0.98元一斤,便宜了。无论便不便宜,洋葱都是我的首选,与胡萝卜同等重要。我挑着洋葱,身边是一个老太太,叫大姨大妈都可以,当然我斗胆叫她一声大姐,她也许没反应,最多瞪我一眼。我是不会那么冒昧的,一起挑洋葱,肩并肩,研究问题不用喊,免了称呼。
她告诉我挑些堵头儿不发芽的,不溃烂的,原来挑洋葱处处是学问,这就是生活啊。我们边挑边说话,不然寂寞。人都怕寂寞,经常找伴。此刻,她就成了我的伴,引为知音的那种。共同的认识是西方人喜欢吃洋葱,国人不感冒。我们有着共同的养生常识。还有抗氧化剂呢,我开始卖弄了起来。能降血糖,我又加了句,画蛇添足。她看了看我,说了句老年人吃好。是,降血糖,我又说了一遍。老年人吃好,她也重复了一遍。
她重复一遍,就看看我,仿佛我脸上有苍蝇,蚊子,蝎子,蜈蚣之类的。我摸了把脸,没有皱纹啊。我在心里不断的抚摸,想把苍蝇,蚊子之类的拍掉。
我最怕别人看我了,又怕别人不收留我。我真想告诉她,早在五年前,我就走入老年的队伍了。可她拒绝接纳我,仿佛我还年轻。
人是以年龄来划分的,这不是户口本的年龄,何况现在户口本也能作假呢。我是老年人,虽然没有户口本的证明,但心态,体质,病理,都是老年人的特征。
她满脸狐疑的看着我,仿佛我是卡夫卡笔下的甲克虫,从西方而来,我是纯东方人种,少数民族血液,满族,正白旗,如果生在清朝准是格格,现如今离开了故乡的土地,在城市谋一生存之技能,写点装作清纯的文字而已。
更多的时候,我都是与洋葱,胡萝卜为伍,学会养生,努力赶上纯绿色老年时代。
2012.3.30临屏

一半是火焰

文苑 2012-06-21 阅读 1.5万 回复 22


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做了一个比喻,对于葡萄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将好葡萄留到最后,先捡不好的吃,另一种是先吃好葡萄,最后吃不好的。 这两种吃法,实际暗含了哲学和人生态度。前者达观,后者悲观。 那么拿到文学的舞台,是不是别有一番注解呢。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因此属于她的文学舞台是耀眼而辉煌的短暂的几年,一闪即逝。 我国有位写小说的90几岁高龄作者,名叫罗洪,一直不温不火的活着。她的淡定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悬案。 把自己燃烧,最后燃成竹炭和粉末,这是张爱玲的作法。因此她的名字和作品一样在八十年代的大陆疯狂的燃烧。 而罗洪似乎是冷静的,做为张爱玲同时代的人,屈迫于文学的数次播种和改良,而她是淡定的,将自己的作品随意的在国内众多小说刊物中流转,只换取千元或百元的稿费,补贴家用。听说,当报社记者为百岁老人祝寿,找到她时,她正在居委会与大妈们在一起参与娱乐节目的彩排。远远看去,她就是一位街坊的大妈。 似乎,我们的灵魂没有那样的涤净,我们的心总是被红尘淹没。金钱,欲.望,名利,无时无刻不在催促我们,在现实的土壤里挣扎,挤压,变形。 昨天去书店,看到马原的新书《牛鬼蛇神》,封腰上说,是沉寂二十年后的力作。小说的文本总是那么新鲜,这是一位作家对他的评价。但选题太陈旧,难道除了现实生活,就没有什么可入题材的吗?作家们总是炒冷饭,马原即是。 相比之下,他的前妻皮皮,书店里正卖她的小说《所谓先生》。这是一本先锋式小说,但不明显。里面有流行畅销的元素,对于小说写作,皮皮并不怎么在意,她始终在先锋和畅销间流连,写得随心所欲,对小说的深层次挖掘,没有太大的研究。 她曾经是马原的妻子,去拉萨做一次风情的旅行,一住N年。书的扉页介绍说,做过教师,编辑,作家,辗转过沈阳,拉萨,北京。 皮皮只是她的笔名,想象不出她的原名,长什么样子,所有的作品里都未加上作者的照片。 也许有些人,就那样按部就班的活着,没有十足的精彩,只有八分的火热,已经足够。 文学是个慢工,用文火温,慢慢的煮、炖,才能煮出味道来。 莫小米们虽已不在《读者》露脸,但书店里,她们的畅销选本还在流行,大片的集体式出发。也许她们本人没有收效,得实惠的是幕后的编者。 我看文学几十年,热热闹闹,浮华浪笑,联想纯文学,流行这块铁,似乎更热,如暖暖的火炉,映射半边天。 那边是你,这边是我,隔着火炉,遥遥的相望,两不厌。 2012.6.21

文学的妥协

文苑 2012-06-20 阅读 1.5万 回复 9


最近读王安忆的讲稿,是她在大学里教授的文学课程,大约散漫的叙述,因为面对不同的群体,有的是香港大学的学生,也有复旦大学及某中学夏令营的临时讲稿。 王安忆不同于于华、阎连科等六零后作家,她出生于五十年代,是文学的老牌。面对六零后的异军突起,在文坛上的受宠,王安忆们显得是过气了。 她们真正当红的时代已然过去,中国的文坛在刮过知青文学、伤痕文学一阵又一阵风之后,写实主义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为此,王安忆也是怨气,相比于张爱玲的不妥协,王安忆是妥协的,一切好商量,比较容忍。 其实文学就是忍耐的过程,如果把这比喻为事业。 试想你在报上发表文章,得适应编辑的口味吧?你想混进主流文学,你得对那些下三赖的八股文章妥协低头吧?其实,文学就是低头的过程。 像李白那样,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属于你的永远是关闭的大门,吃闭门羹。 张爱玲就是个例子。她因不能忍受四十年代黑、蓝两色单调的服装,上海作协那解放文学的浪潮,从此偃旗息鼓,远走香港,直至逃亡美国。 王安忆是能够忍的,她被划定伤痕文学的作家,作品写的是农村插队生活。直到八十年代旧上海十里洋场的“大上海”热,才使她浮出水面,登上了时代这张旧船票。《长恨歌》使她成为上海的代言,成为张爱玲的活化石。 从此,销声匿迹。除了《富萍》现代无声无息的描述,另外一部《天香》史戏,很难找准自己时代感的定位了。老作家王蒙开始写回忆录了,王安忆似乎更悠着来,用她自己的话说,尽管不满,还是擅长妥协中生活。 天堂有路你不走,那么你就下地狱。在文学这个舞台上,果真如此。 我讨厌那些所谓的禅理散文,九十年代曾经迷漫了大半个中国。这股从台湾刮来的风,动不动就佛教公案,千篇一律,泛滥成灾,那些小品文也成了八股,公式化,一段故事,一个哲理,没有过渡,单纯的就事议事。把哲理搬进散文,成为新散文的写法,人人成了萨特、黑格尔、叔本华。 那样的日子里,我们如何能咽下文学这口气?你不妥协,就是死亡。 我们不妥协市场,不妥协庸俗,不妥协流行。不为五斗米折腰,至少我们有自己固定的职业,养得起自己和我们的文字。 有些人去写故事了,还沾沾自喜道,谁有能力卖文挣钱? 我不卖文,文章不是商品,更无定价和标签。它是精神的耕耘,是来自大地与信仰交织一起的。我们凭兴趣写,随心所欲。 于华对这个世界不满,原因不能从兴趣出发;阎连科不满,也同样出在读者这张王牌上;王安忆更不满,她处于时代的大后方被挤出时代的前沿。看着六零后大肆渲染现代化说教,动不动就卡夫卡、马尔克斯,相比,王安忆显得镇静,她以故事情节的罗列与之区分,尽管一再强调写小说没有规律可循,是个体的,却也从字缝里看到了隐瞒。毕竟,文字出版后就是商品,是被贴上标签卖出去的。 那所谓的序中言,被谁强制,自己无心整理之类的话,是吊读者的胃口,被认为是一种矫情。倘若如此,发表干嘛,不如村头充当茅厕用纸也罢。 别有情绪,在文学历史时代的长河中,白帆点点,我们只是过客。 用过客的眼看文学,心里坦然,输也是一种美。 2012.6.20

父亲的口粮(两首)

文苑 2012-06-17 阅读 1.1万 回复 10


父亲的口粮(之一)
我接到一个电话说父亲的口粮年底兑了现领来三千块钱
我无语握着听筒说东说西那往下沉的心难解的痛
我是家中的叛逆不常合群连三克拉的戒指都与我仇视在我心底 不值钱的感情比金子珍贵
分家那天您去了坡地将遗嘱喂大分给了妻子儿女唯我缺席
我常常望着那片坡地孤独的长叹电话时常响起敲着我的心您是锤子 是斧头 是镰刀用肥硕的秋天将难过割了一遍
父亲,不要再劳作了生活没有止境汗水没有止境我想拿出手帕为您擦汗并说出一个爱字可我始终害羞
您用虚拟的肉体养家糊口 父亲哪有像您那么傻的人啊独一无二忠诚的战士
您的生前淳朴死后淳朴收割机碾过您的身女儿我无能为力
我是家中的叛逆总是在寻找比金子更美的感情在那片您走过的坡地

父亲的口粮(之二)
从前那一亩三分地长过您的汗水如今的一亩三分地被开发后的政府施肥
您从前为了这个家死后还是为了这个家您的户口驻扎在那片忠心耿耿的土地上
您用目光把土地无限延长将余热播撒土屋里看不见一丝存念您不求报答
我想起那雾中的花那凋零的月谁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亲 您将爱延伸到了远方
父亲 我的痛谁人能解青尸白首 沦为金钱的奴隶郁郁的禾苗不语却懂得您的忠诚生前死后化作一片祥云
父亲 您领来的粮食怎能下咽天底下 是否金钱能买来感情世上金银财宝我都不要我只要父亲 可您还是决然的离去,离去……

那个房子里已经没有您了留下的 只是数不清的脚印2012.6.13

蜘蛛门断想

文苑 2012-06-16 阅读 1.1万 回复 3


读伊塔洛·卡尔维诺的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意大利作家所著。作者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生于古巴,于八十年代在海边去世。 这本书是他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是几个名著的拿来主义。开头有《铁皮鼓》的影子,中间部分借鉴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结尾部分是一般小说的通俗写法。 一开头给人美感,奠定了小说的基调,用儿童的视角,写一个叫皮恩的小孩,在那条破烂不堪的小街上,交代了姐姐。写法很美,侧面烘托,也很巧,甚至埋下伏笔,看得出作者精巧的构思,下了功夫。 写着写着就往通俗靠拢,用悬念来支撑框架,越狱逃跑吊足读者胃口。枪,姐姐,监狱,都是伏笔,就连人物刻画也是步步深入。他擅长于细腻的人物描写,寥寥几笔,相当于中国画里的工笔,着墨不多,效果奇特,不过有工匠之嫌。 在战争题材上,他选用的是游击队,没写战争场面,而是侧面写士兵间的日常,以一个儿童的眼睛来观察大人们的世界。战争,性,永不厌倦的主题,用小说里的话说叫枪和女人。 这篇小说写的就是这两点,中间牵扯一点政治,没有略萨那样直指国家与社会,远离上层建筑,而是边缘化的隐士。如陶渊明,意在南山,却为何解甲归田? 《红楼梦》通篇没有一字写政治,却写了四大家族,在整个满清政府中,处处透着政治。《红楼梦》写的是爱情及日常。 这篇小说写的是战争,性,都是属于成熟男子的,而皮恩是个孩子,被拒在门外。他过早的入世心态被嘲弄瓦解。毕竟,孩子是通向蜘蛛巢的,他们喜欢玩蚂蚁。 所以小说名为《通向蜘蛛巢的小径》,直扣主题。 20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