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忘记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不是不想结婚

文苑 2016-03-09 阅读 1.6万 回复 5
在我漫长的单身生涯里,平均一年被问5次“你不想结婚了?”。能被这么问我觉得应该算是种荣幸,因为至少别人没有问“你怎么嫁不出去?”


这是大家对我的一种肯定,觉得在当结婚的年纪你不结婚,是因为你不想结,而不是结不了。


但事实跟他们想的相反,我不是不想结,而是结不了。


人们觉得,你长得还可以,你条件也不错,你不至于没人要,那你为什么不结婚?哦,看来是你不想结。大家觉得你有能力嫁人就没理由单着。长久以来婚姻是那么实际的一件事,古代讲究门当户对,八字匹配,现在呢,电视电影里都是相爱的人,电台里天天在放情歌,古代的词曲还唱唱离愁,咏咏月,现在的歌曲除了爱情主题几乎没有其他,人们为情所困,歌颂爱情,将爱情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但一说到婚姻,大家却说婚姻和爱情是两码事。做人要实际,婚姻就是找个人过日子,反正相不相爱,到最后都一样。


我不结婚的理由很简单,我想找一个相爱的人结婚。而相爱这件事本身就比结婚更难。


结婚尚有规律和逻辑可言,而相爱纯属碰运气。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这个人会出现,你甚至不敢肯定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会不会出现。周围的人问你为什么到了适龄却不想结婚,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些人回答一个人自由,有些人回答怕麻烦,有些人说因为事业还没成功,有些人说感觉还没到。说真的,在这些解释与说词背后,有几个人是真的到了年龄又不想结婚的。如果爱着一个人,也被他爱着,在一起轻松、快乐、相互支持和依赖,有什么理由不想和他结婚,不想白头偕老。


那个真正的不敢喊出的理由是,我想找,我在等一个相爱至深的人结婚。因为明白说出这句话,总会有人觉得不可思议,或有人来劝你现实一点,或告诉你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说你即便找到了相爱的人也不能久远。让你觉得自己的坚持太偏执太天真,太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主流,似乎爱情就是个有期限的童话,像孩子长大了就不该再相信有圣诞老人,成人过了青春期就不该再相信结婚是相爱的人为了永远在一起。可是我有时候在想,难道对的那个人不是我吗?为什么,为什么到了年龄就要找一个人结婚,不管爱不爱,只好条件合适就好,为什么想找相爱的人结婚就是不切实际,明明错的人是他们啊。


该提问的不是为什么很多适龄青年都不想结婚了,而是为什么很多适龄青年没有等到相爱的人就结婚了。


是啊,这些在爱情路上坚持的人或许没有这个运气等到这个人,或许真的在一起了也不能长久。但这又如何?没有相爱的人那就一个人好了,婚姻的常态是要消耗彼此时间和精力的,如果不能把时间消耗给喜欢的人,不如把时间放在自己身上,也许不能成就婚姻却能成就自已。和相爱的人结婚就算在一起不能长久也不遗憾,相爱过的婚姻哪怕结束至少也有过幸福的时光,那无悔的抉择和一往无前的勇气是一生的回忆。







文/ 周国平

独处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有的人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人终究是肤浅的。 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

我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这另一个自我,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同时又始终关切地把我置于它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召回它的身边。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我不致无家可归。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除了外在的自我以外,都还有着一个内在的精神性的自我。可惜的是,许多人的这个内在自我始终是昏睡着的,甚至是发育不良的。为了使内在自我能够健康生长,你必须给它以充足的营养。

如果你经常读好书、沉思、欣赏艺术,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你就一定会感觉到,在你身上确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是你的人生路上的坚贞不渝的精神密友。

人在世上都离不开朋友,但是,最忠实的朋友还是自己,就看你是否善于做自己的朋友了。要能够做自己的朋友,你就必须比那个外在的自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能够从人生的全景出发给他以提醒、鼓励和指导。

“记住回家的路”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人活在世上,总要到社会上去做事的。如果说这是一种走出家门,那么,回家便是回到每个人的自我,回到个人的内心生活。一个人倘若只有外在生活,没有内心生活,他最多只是活得热闹或者忙碌罢了,决不可能活得充实。其二,如果把人生看作一次旅行,那么,只要活着,我们就总是在旅途上。人在旅途,怎能没有乡愁?乡愁使我们追思世界的本原、人生的终极、灵魂的永恒故乡。

总括起来,“记住回家的路”就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记住从世界回到上帝的路。人当然不能不活在社会上和世界中,但是,时时记起回家的路,便可以保持清醒,不在社会的纷争和世界的喧嚣中沉沦。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

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摘自《内在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