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睫毛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中国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十大弊病
第一、过分溺爱,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人性被扭曲后的结果,甚至不如非洲一种到了年龄便把小狮子扔进茫茫草原之母狮释放出来的兽性。  对此,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段经典的话:“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可孩子毕竟是孩子,纵然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无数个理由,又岂找出一个借口,去挑战和反对瞪着大眼、攥着拳头、携带着中国传统文化因子的家长的种种威严?
  第二、心灵施暴,扼杀独立人格的树立  有一个关于教育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就是中国家庭教育和国外的区别:
  一个中国儿童拿着自己画的图画让父母鉴赏,他会说,你看,我画得象不象?
  同样,国外的孩子会向父母说,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这一“象”一“好”,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相同的环境下,异样的提问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
  道理自不必多解释什么,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跃然纸上。
  自古至今,中国人从来不缺乏智慧,但我们对于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缺乏,却是毫无疑问的。
  第三、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  在中国家庭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对于物质刺激这个词语一定并不陌生。
  据了解,这好象是中国父母们独有的杀手锏:考试成绩全部85分以上,给孩子买飞机玩具和酸奶;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进入前三,奖励100块钱。
  反此种种,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却惊人的相似。
  当人生观的追求转化成物质上的贪婪,我们又从何谈起独立的竞争意识和健全的人格呢?
  道理有时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继出台了所谓“见义勇为奖”等种种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这不是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一个法制尚未健全的国度里,一个民族和一种文化的悲哀。
  在孩子的心灵里,这是一种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导,也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道腐败的大幕已经悄悄拉开。
  第四、动辄体罚,应试教育的最好帮凶  体罚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特别是在农村孩子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里。
  中国家长们理由万千,什么“不打不成才”、什么“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于是一个崭新的轮回继续着:
  被棍棒打出来的父母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来的老师们依然棍棒着自己的学生。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的填鸭式教学是不对的。但对于等好成绩都等红了眼的父母们来说,他们管不了这些,他们最舒服的感觉和称心的方式就是全力支持学校教育,做好应试教育的帮凶。
  第五、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  这大概不能全怪中国家长,因为很多家长还在为生存奔波。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们觉得当官好,就对孩子说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做大官;明天他们如果觉得写书赚钱,就会买来一堆文学作品,让孩子发奋读书。
  当然,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
  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甚至,这个现象有两个极端。
  一是家长完全奴役孩子,即家长的话一言九鼎,让你上东你不敢去西。
  二是家长对孩子不管不问,完全“野生生长”,他们从来不对你说向东或向西,所以你可以随便打狗或撵鸡。
  但无论如何,对家庭教育的完全漠视或过分重视,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尽如人意的。
  第六、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
  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种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间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学校分担了很大一部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们说这样的话:终于轻松了,我儿子住校了;学校老师会教育好孩子的,咱该歇着啦;孩子一个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儿去教育他呀?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这里没有达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诞生了。随着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第七、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们那时候条件差,都没机会念大学,所以你要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深造!”
  大部分中国家长都是这么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好好学习,以高分考个好大学。这似乎是中国家长们对孩子们唯一的期待。
  但考上大学以后呢?
  “你看我念了大学,有了学历,结果还是没当个象样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学,一定要当大官!”这是另外一部分高学历家长的说法。  于是,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
  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
  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第八、道德方面,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应该和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
  试想,如果道德都被挂在嘴边上说事,我们所拥有和理解的道德是否已经沦陷?
  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表现。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
  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
  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95分,仅此而已。
  第九、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
  如果说孩子从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
  孩子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
  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
  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
  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
  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
  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
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第十、性教育方面,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从很小的时候,很多孩子就问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但很多母亲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捡的!或者还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总结起来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
来自网友莫沫博客
南京某中学招生,家长需提供学历证书作为参考。孩子读书,拼家长学历?校方称“是国际接轨。

我们夫妇都是高中学历,孩子小升初能报名吗?”“我俩学历证书找不到了,咋办?”前天上午,一堆家长围着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收招生材料”的女老师,或怯生生或焦虑地问道。

“我们夫妇都是高中学历,孩子小升初能报名吗?”“我俩学历证书找不到了,咋办?”前天上午,一堆家长围着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收招生材料”的女老师,或怯生生或焦虑地问道。“不要紧,看父母学历证书只是参考。”这位女老师热情地解释和宽慰。“既然是参考,为何又单列一条?”记者指着从该校网站下载的2014年招生“需要准备的登记材料”第4条——父母最高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原件学校审验后归还,复印件须留存学校) ,不解地问。“这我说不好,问主任吧。”她笑指身边一位中年人。“列这一条,是想让家长学历水平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匹配。”这位主任坦率地说,如果家长学历高,招生时可能会多考虑,孩子沾点光。就怕孩子成绩和家长学历都不行。“不过,家长学历高低只是参考,并非招生的决定因素。”他一再强调。“这实际是歧视低学历家长及孩子。”“是啊,网上质疑声一片。”几位家长不满地嘀咕。“网上声音也不一定对!”这时,一位自称“南京高校老师”的家长插话说,河西分校是民办而非公办学校,招生有筛选学生及家长的自主权。家长学历高,对孩子的教育预期、投入及与学校的融合度自然就高,这是同国外招生接轨,不必大惊小怪。到底是“招生歧视”还是同“国际接轨”?记者昨天连线刚从欧洲考察教育归来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我已注意到网上争议,其中不乏对国外招生教育理念的误解误读,需要厘清和匡正。”熊丙奇说,像美国、加拿大学校招生,往往也了解家长的学历、职业等背景,有的还要家长写推荐信,目的一是利于双方沟通,特别是家长对学校的监督;二是通过对孩子学习条件、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的评估,给“先天不足”孩子招生教育补偿——即在同等智力、品质条件下,招生向“自我奋斗型”家庭孩子倾斜,如父母文化程度高中以下、黑人及贫穷家庭孩子,往往优先录取或加分,以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缺失。“这显然与金中河西分校对家长学历‘就高不就低’的招生导向,相去甚远。”有网友说,追求教育均衡、扶持弱势家庭是公办学校的事,像民办河西分校,如同国外的私立学校,招生自主,抬高选择学生与家长的门槛,无可厚非。对此,熊丙奇分析说,相较公立学校,国外私立学校招生、教学自主权和差异性很大,但在追求教育公平和学习平等上却是共同的,这是所有学校立足的根本,其中私立学校更严于律己、做得更好,因为要树立维护自己的社会公平形象!“这一点,中外学校概莫能外。”难以想象,国外学校会把父母学历作为招生条件公开挂出来,作为录取的“参考因素”,这不是挑战教育公平底线、自贬形象吗?“当然,河西分校这么做,应该有被推到风口浪尖上的预期!”熊丙奇推测。他进一步分析说,也许,河西分校本意并非歧视低学历父母,但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语境下,很容易激发教育不公的社会情绪。我们不苛求河西分校承担“慈善教育”职责,但该校筛选家长学历、暗合某些“歧视因子”引发民怨,也是不争事实。这场争议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和教育工作者要身体力行促进教育公平,社会要崇尚弘扬平等科学的教育理念,起码,别被某些“说辞”忽悠了。熊丙奇最后总结道。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对孩子的气质、修养的形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信任的语气  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当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比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玩一会儿,这时如果你发脾气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这样孩子就比较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否则孩子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孩子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孩子的表现欲便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比如,孩子帮妈妈端饭时,失手将碗打碎了,父母不要责备他,不要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这样既教给他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不同环境中的孩子造就不同的性格!无论是在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请给孩子多一点宽容和鼓励!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责难他人!
  诚实中长大的孩子,勇于奋斗!
  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涩!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懂得容忍!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赞许中长大的孩子,懂得自爱!
教育网


2013年11月28日09:55 来源:人民网


资料图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爸爸去哪儿啦?”
  不计其数的中国孩子,在向他们的妈妈或祖辈提问。答案形形色色,爸爸出差了,爸爸在外地打工,爸爸要加班,爸爸有应酬,爸爸要为养家挣钱……“爸爸”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忙活在另一个餐桌、另一个舞台,甚至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国家。
  孩子们睁大眼睛疑惑不解,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这个家庭的颓其一角,习惯了在妈妈以及奶奶、外婆的教养下长大。“爸爸”这个神秘角色,在儿童成长中,经常成了醒目的缺席者。
  一档“爸爸去哪儿”电视节目的火爆,将习以为常的这个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
  节目中的五位爸爸,几乎都是演艺时尚界人士,这是一群最忙的爸爸,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由他们和孩子来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不知所措:完全不知该怎么哄哭闹不停的孩子;从未下过厨,不知该怎么填饱孩子的肚子;不会打理孩子的日常生活;不知道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节目出人意料飙升的收视率,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明星宝贝们在野外、沙漠、海岛的笨拙天真等萌点让人倍觉温暖,更让公众开始关注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否则,仅仅是把家庭亲子关系、把儿童教育变成一场流行的表演秀,就太得不偿失了。
  随着节目的进展,一直和孩子们“泡”在一起的爸爸们,终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有招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的喜怒哀乐,牵系着很多家庭。只是,在这档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女粉丝的数量仍然远远超过男士。节目中让人心灵熨帖温存的变化,是妈妈们的向往。而在现实中,当节目中的爸爸与孩子难得地享受相亲相爱时,无数的中国爸爸们仍然无暇关注诸如“爸爸去哪儿”这样的敏感问题。
  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农村出现大量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父亲常年分离,很多城市里的父亲也因为工作和生活压力巨大,将教养孩子的责任几乎完全推给了母亲。开家长会时,到场的多是妈妈,连周末陪孩子辗转于课外班的,也多是妈妈。父亲们一方面确实很忙碌,另一方面也有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作祟,似乎对孩子投入过多精力,显得过于婆婆妈妈,是件很没面子的事儿。哪怕是在应酬中,为了陪孩子告假或早退,也似乎成了一个不太说得出口的理由。
  但是,父爱长时间、经常性的缺席,对中国孩子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在亲子交流中,父亲的教育往往更偏重于生存能力、抗挫能力与社会责任,偏重于对孩子坚毅、果敢、顽强的性格培养。在充满女性气息的成长环境中,孩子们聪明、用功、敏感,但是,走出爸爸关切的视野,离开爸爸的引领,远离了游泳、滑雪、爬山、远足、野外穿越等男子汉的游戏,很可能不容易养成独立、坚忍、责任意识和迎接挑战、战胜苦难的意志品质。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岂能担当大任?  中国的爸爸们,为了肩上的责任,你可以行色匆匆,但是,请别走得离家太远、离孩子太远,否则,你远离的是更重要的一份责任。
  现在,很多中国妈妈都想上演一出现实版的“爸爸去哪儿”,让时常缺席的爸爸和孩子一起走向野外、走向远方,让他们美好地独处,当然,前提是没收爸爸们的手机……李泓冰






外遇带给婚姻关系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所以外遇常常是导致婚姻解体的罪魁祸首。
大部分人(几乎所有)都是等到婚姻走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才想到来找心理咨询师。而这时咨询师除了能安抚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看清自己,以及看清婚姻关系何以走到这个地步之外,几乎再也做不了什。
而这往往并不是人们想要的,因为但凡来到咨询室,人们总希望心理咨询师能够用令人意想不到的像是有魔力的方法,帮助他们瞬间解决问题,使伴侣关系回复到从前美好或者平静的状态。
当然,我总是要告诉他们,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婚姻关系出现问题向来是在外遇之前,外遇不过是关系交恶的结果,而不是起因。
我在阅读国外咨询师的著作时,看到不少外遇后还渴望继续回归婚姻的案例。
外遇者乞求伴侣原谅,愿意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努力与伴侣一起修复关系,还肯承担一长段时间难捱的“监督期”。他们在婚姻关系彻底和好后,往往都能收获比从前更加和谐稳固的婚姻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他们通过外遇事件更加清晰地认清了自己,学会如何坦诚沟通,尤其是学会经营关系的能力。
可是回到我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却遗憾地发现,大部分中国的外遇者都不肯再回到原来的婚姻关系。自己外遇的来访者想要离婚,而由于伴侣外遇而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他们大多愿意原谅自己的伴侣),他们的配偶也是坚决要离婚。
不知道是不是文化差异导致这样的不同呢?我觉得是因为中国人大多不善于正面沟通,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冷战或假装没有矛盾或胡乱吵架——以至于让矛盾叠加到无法解决的地步,最终伤口过于深以致再无和好可能。
可是最近收到一封邮件,是一位男士写来的,姑且称呼他为王先生。看起来王先生的选择与我的许多来访者都有所不同。
王先生说妻子怀疑他有外遇,证据是他的QQ聊天记录和出差时酒店开房的单据。不管他怎么解释,妻子都不相信,非要离婚,并且还拒绝与他见面,更别说平心静气地沟通了。王先生问我该怎么做才能挽回自己的婚姻。
王先生在邮件中强调自己真的没有外遇,可是他的妻子坚信他就是有外遇了,为了行文方便,姑且我就当他真的有外遇了吧。外遇会严重破坏夫妻之间的信任感,只要一点点风吹草动,被背叛的一方就会认为外遇者又对自己不忠。所以外遇后要修复婚姻关系,首先是信任的修复,其次才是爱的感觉的培养,以及学习新的关系模式。
要恢复妻子的信任感,王先生现在需要做如下事情:1、由于妻子不肯当面沟通,那么王先生可以给妻子写信,手写或者电子邮件都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真诚地全部说完;2、信中要真诚地向妻子致歉,为过去加诸给她的所有伤害和痛苦(只要她认为是伤害,那就是)表示悔过,同时表示一直都深爱她,从未想过要离开她;同时问妻子是否还爱他,如果王先生有所改变,是否她还愿意继续他们的婚姻——这个最重要;3、让妻子说一下,要怎么样做她才肯重新信任他,然后按照妻子说的做,不要问为什么;内容也许包括:A、 将自己网络聊天工具的密码共享给妻子,授权她可以随时登陆检查;B、 允许妻子可以随时查岗,随时翻看检查自己的手提包、各种文件夹等;C、 每天详细地向妻子“报告”自己的行踪,并允许她核实;D、 杜绝与一切异性单独的密切的接触,因工作性质无法避免时要及时向妻子“汇报情况”;E、 其他妻子提出,而王先生又能做到的行为;F、 两个人要共同拟定出这样的过程需要多长时间,一般是至少3个月。 4、不要问妻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只要那能让她消除疑虑,感觉好一些,照做就好;5、王先生要能允许妻子发泄情绪,当她哭泣或痛苦时,紧紧地抱住她,并轻声告诉她:永远都爱她。6、王先生需要无条件接受挽回信任过程中自己心理上的压力,谁让你是“过错方”呢?(来自心理师博客)
一个女孩的故事,和所有被父母棒打鸳鸯的桥段一样。自由恋爱,男孩比女孩大六岁;这段感情遭到男孩父母的极力反对,男孩用两年的时间坚守自己的爱情,劝说父母。终于峰回路转,原定今年三月结婚。

  拍完婚纱照之后,男孩的父母就女方将来的嫁妆问题,提出了各种的要求。婚期就这样被暂时搁置了;没想到,这一搁置,最终迎来的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两年多的感情,分道扬镳。男孩提出的分手理由是:我突然发觉父母都老了,我应该为他们而活着。女孩无奈接受了现实。但她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她觉得如果是两个人的感情出现了问题的话,那么她心甘情愿接受。现在,是心爱的人选择了亲情,而不惜背弃他们的爱情。女孩说,她很不舍,更不知道究竟是谁的错?

  爱情与亲情狭路相逢,谁是胜者?众所周知,爱情和亲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感,但有爱情的地方,注定了要面临亲情的挑战。无数爱情,因为亲情的堵截而留下遗憾,亦有无数亲情,因为爱情的介入,而乱了分寸,为何爱情和亲情就不能左右逢源呢?

  我们能怪那些因为亲情而放弃爱情的人吗?不能,因为爱情是一首歌,我们可以随意唱出各种的旋律,而亲情是一本厚重的书,隐隐中注定了你要用一生去品读,那种厚重是需要回报的。男孩说突然发现父母都老了,现在应该为父母而活着。我试着将这句话当成是一个冠冕的分手理由,以一个旁观者的立场去揣摩男孩为何在苦苦坚守了两年之后,却突然选择放弃;是他真的累了吗,因为介于爱情和亲情之间已经心力交瘁了吗?

  不可否认,不管是谁一旦坠入亲情与爱情的夹击中,都会精疲力尽;亲情,爱情,友情,是我们生命中的三根精神支柱,不管哪一根断裂都将让我们的情感世界倾斜。我相信男孩的痛苦不亚于女孩,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个问题:老婆和老妈同时掉入水中,应该先救谁?这个问题让无数男人为难。前不久,现实中真实上演了这一幕,最终,儿子因为就近先救老婆,而遭到父亲的不满。男孩当时所面临的应该就是相同的场景,他牺牲自己的爱情,去捍卫亲情,何尝不是一种无奈。

  女孩说,和他生活一辈子的人是我,又不是他父母。没错,父母不可能陪着儿女一辈子,总会先于儿女离开这个世界,但一个无视亲情的人,娶了媳妇忘了娘的男人,你又如何安心将自己的一生交托于他呢?爱情和亲情是两种不同的情感,不应该放在一个天平上来衡量两者之间的比重。很多美好的姻缘最终之所以会被亲情所摧毁,便是如此。而所有的家庭伦理剧,无不围绕着这个主题;要知道亲情和爱情之间终归难以权衡,厚此薄彼都并非过错;要知道没有永远的爱情,只有不变的亲情。

  其实,在亲情与爱情的博弈中,真的没有最后的赢家;亲情和爱情就像是把双刃剑,总有人会受到伤害。父母用亲情捆绑儿女的个人幸福,理由是为了儿女好;最终往往造成对儿女的一种伤害。而儿女打出爱情牌,挑战亲情的结果,伤害了父母的同时,自己未必就真的能够幸福。都说没有拧得过子女的父母,那是亲情在成全爱情,而今,是爱情给亲情让步,一种回报的背后,牺牲的是自己。亲情和爱情很多时候难以左右逢源,而是顾此失彼。

  我想对女孩说,他的父母不认可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更加优秀。那些败给亲情的爱情,并非就是最后的输家,不被父母祝福的爱情,将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婆媳之战之所以打了千百年,很大程度上就是爱情与亲情的另一种较量与博弈,谁都不肯向谁低头;那些和谐的婆媳关系,背后其实都是相互的迁就与包容,一个在婚前无法包容你的,强势的婆婆,在婚后你必将要更加放低自己,沦为一个受气包,何必委曲求全呢。皆大欢喜的结局,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代价,需要足够强大的爱情力量才得以支撑。

有时候,失去也是另一种得到。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只遇到一次爱情;一段爱情因为客观因素而终结,自然会格外令人不舍,但缘起缘灭有时就是一种定数,一段感情的结束,预示着是另一段缘份的开始;好女孩不愁遇不到好姻缘;父母虽然不该包办你的幸福,但越过父母而获得的幸福,未必就是最好的归宿。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是属于文艺作品里的凄婉,现实不需要那样悲壮的爱情。收拾心情,说不定下一段爱情就在转角处。记住,眼泪不是对一段感情的祭奠,遗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