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马完美收官看一个城市的精神长相
——兼回怼一些负面情绪
襄河之畔
今年的11月16日,是天门第二次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过(迷你马)的市民,在过去的几天里我一直沉浸在激动与兴奋中。在我看来这不单单只是一场赛事,更多的是通过这样重大而有影响力的活动,充分展示了一个城市的面貌,有助于一个城市精神长相的培植。
今日之天门,虽仍属中小城市,经济发展仍在起步爬坡阶段,经济总量在全省有待发力进位,但我对天门的未来是充满了信心的。这样的自信来自于160多万勤劳的天门人所凝聚的敢为天下先的天门精神以及地处江汉大平原的区位和荆楚腹地的人文优势,还有交通环境的日益改善和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良好势头,更有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养地的不离不弃的情怀,正是由于这些自信聚集了我们走向未来的豪气,也正是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变化,滋润了天门人的精神长相——自信、豁达、包容、奋进。
通过这场赛事,让天门这座美丽的小城精神长相更加丰满、更加动人。也让天门和天门人多角度、多维度展示了城市的面貌和大众的积极向上、互助友爱、上下一心的格局情怀。这样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与城市光鲜的外表无关、与所谓的GDP无关,有关联的是让我们看到了人们的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与日俱增,看到了作为天门人自豪、崇尚文明、敢于拼搏的集体品格的养成得到充分的外示。
也曾听到过这样一种声音,言这样的赛事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对于发出这样声音的心态,无意考评,出于什么目的也无意去研判,只需拿活动取得的效果做回怼。这种声音虽是小众,亦已湮没在欢呼赞美的声浪之中,但终归会是一种不和谐、很消极的不良情绪,值得我们关注,继而去努力矫正。
天门的发展关乎生养在此或求学生活在外的每天门人,对于在现实与网络上的一些负面言论与情绪,我想以我曾在《大天门》前期的帖子中所持的观点以及马拉松精神给予了我们的启示与引导,对其作一些劝导:
一是要持正确的发展观。天门随着时代发展步伐的不断迈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向好的大环境形成,交通环境的不断改善,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将会不期而至,如何抢抓机遇,形成万众一心、矢志不渝谋发展、促进步的团队精神,是摆在我们政府与民众面前的一个值得思考、破解的课题。我想真正能打败我们的不是对手,而是自己,看不到自身的长处和优势就会产生我不如人的妄自菲薄,一味自诩、高估自己就会有井底之蛙的局限。真正能使自己心平气顺的创业发展,还得需要正确面对一切,包容看待事物的理性思维。然过多的个体哀怨之情绪,在我看来是一种病态,和个体的人一样,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也离不开鼓励与褒奖的激励,过多的打压,无端的指责甚至是恶意的讥笑,定会影响到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的形成,甚而会让一些想聚精会神做事者分心走神。我更担心由这种个体病态式的哀怨情结会演变成一种集体情绪,使得本该理性、本该客观判断一些事物之良性思维以及本该宽容接纳一些无关紧要、无意偏离的问题之海纳胸襟,被一时的集体狂热和躁动所消减,从而使得一双双慧眼变得迷离不清,进而导致集体失聪失明。
期待快速发展愿望是美好的,可现实的困境一时是难以跨越的,也是不可回避的。受限于发展的一些瓶颈,发展速度缓慢,来自于与外部快速发展的对比,来自于周边地区所展示的良好发展态势的反差,会让我们形成极大心理落差,有时甚至会让人失望、无望,怎么办?!办法只有一条——时刻保持着一种不达目的死不休的韧劲,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对待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让上上下下,各类组织机构、社会民众形成共识与合力,静下心来去问诊原因,找到病因后,及时医治,咬定目标、齐心协力,相互鼓劲,共赴前程。若此,试看还能有多少困难不可消减与克服呢?!
二是要做积极的建设者。面对家乡的发展,不管是恨铁不成钢还是正向看待问题的你我,都具有渴望天门更加美好的期许,你是做一名出力动手、添砖加瓦的建设者,还是作动动嘴皮、指手画脚的旁观者,何为上者,我想不言自明。 “爱之切、恨之深”,古往今来诠释的是一种对事对物的纠结情绪,正所谓爱恨交加,难以释怀。常游往于《大天门》,而浏览关注网友的一些帖子,窃以为,其中最能出彩博位和能赢得众人关注追捧的言论,无外乎一些夹杂着对家乡前进发展中固有和新生问题的宣泄。有的言语犀利、有的关爱至深、有的有褒有贬、有的扬惩相倚。林林总总,总能让我感受到同乡关心家乡发展之拳拳之心跃然网上,值得称道。扬也罢贬也罢,骂也好赞也罢,也总能让人感受到一颗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也能时刻警醒着家乡的大小官员,安心安身,恪尽职守,心无旁骛地做好分内的事情,此也为用心用情进言的作用之所在。 对待一些在社会转型和变革时期所产生的问题,对一些受制于交通、地域和体制机制等客观成因所导致的发展不畅的问题,我们是否还是应该静下心来,客观冷静地去评判,多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多去从天门的实际出发,去科学理性地建言献策,不能图一时之快,一味地怨天尤人,一味地指责甚至讥讽。要看到家乡的实际变化,即便是点滴的进步我们也要用百倍的信心去鼓与呼,扬与赞。因为,无论是游走他乡和安居本土的你我,谁也无法改变作为天门人的身份基因。
三是要有准确定位。盲目自大显然不可取,妄自菲薄更要不得。我们希望不被外界捧杀式的愚弄来换取短暂虚拟的惊艳,也要坚决摒弃自身无病呻吟、哀怨自责的萎靡,要做到看待问题是即是、非即非,好则好、坏则坏。总之,我们需要对家乡有客观清醒的评判,判别问题要实事求是,提出建议要颇具建设性和合理性。当力挺的应毫不吝啬泛美之词,当鞭挞的也要用语平和,有理有度。
天门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无不维系着你我以及你我的至亲好友的幸福与未来,你的一句由衷的赞美、你的一瞥深情关爱的眼神,都将给生养你的天门注入不断向前的勃勃生机,也会给主政天门的各级官员激发不断超越的强劲动力。那么,从今开始就让我们释放掉哀怨情结,收拾好心情,集体上路,去放眼明天的天门,去展望陆子故里的辉煌,去拥抱大门大开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