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

自定义日期:  从   到  最多1年
父母,今天为您搬家
(此文谨献给去世10年的父母)
  
  今年是父母离开我们10年的日子。
  
  2014年农历2月12日公历3月12日。是个流泪的日子。今天为父母搬家。这个日子是我们姐妹一起为父母选的,选择植树节这天为父母搬家从某种意义上是留住亲人的根脉。

  
  父亲是公历的2004年3月去世的,母亲同年的7月也离开了我们,听老人们说:好夫妻不出三年,会去相依相伴……
  
  为父母搬家,就是给二老迁坟。从南郊二仙村东迁到二仙村西边的公墓。
  
  迁坟是一件让人不喜欢的事,甚至让人很伤感。这次迁坟也是迫不得已,因为原来的地方将被占地建医院。占地这件事已经传言了好几年,从仲宫酒厂占地开始传开了的消息,因为没有确切消息拖至现在。
  
  原来的坟地里葬着我的父母、大伯、叔叔还有大伯的内弟,弟妹。
  
  搬家当天,前日还是23°的天气,12号突然大变,直降到几度。北风呼啸,天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好像陪我们一起落泪。记得十年前母亲下葬的那天也是落雨的天。
  
  早上9点堂哥,我、妹妹、妹夫来到父母坟前,先祭奠了父母。随后请来的村民开始启坟,铁锨、镢头在舞动,这个动作,让我的心猛地一颤一颤。我的父母,会不会受到惊吓?我留着泪大声叫着堂哥和妹妹,大声告诉父母:不要害怕,这是给你们搬新家呢……
  
  母亲的遗体最先挖到。已经离世10年的母亲再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因为母亲是少数民族,按照风俗是土葬,当打开护门石的那一刻,在我眼里,母亲就像是睡着了的样子,睡的是那样的安详。时光无情,将血肉与黄土化为一体,唯留下一堆白骨,连着筋脉不断,生生撕扯着活人的心。我心欲碎!
  
  父亲的坟挖就没有那么容易了,父母的墓碑是并列摆放的,一直挖了近2个小时也没有找到。“爸爸去哪儿了”?一颗心揪了起来。大家开始回忆…….十年前是父亲先下葬的,后来才挖了母亲的墓穴,父亲是在上面的,按照这个推测,终于找到了父亲的骨灰盒连同他的算盘、眼镜、手表、手提包。见物思人,泪水在飞……
  
  这时的父亲仿佛又回到了生前,重新有了生命。看着他的女儿们都有着幸福的生活,每到周末、节日回去看望他们,与他们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一定是这样的,又仿佛在和父亲轻声交谈,告诉父亲将要搬到新的家,父亲露出了笑容。我的泪水也止住了。
  
  下午,我们将父亲的骨灰和母亲的遗骨分别用白布裹好,由我们姐妹四人抱着抬到车上。那一刻,感到是与父母在拥抱,紧紧地、紧紧地抱着,就像儿时父母抱着我们一样.......

  父母的新家离这里很近,开车几分钟就到了。那是民政局在仲宫南庄征用的一片坡地,环境很好,四面环山,下面就是卧虎山水库,有山有水的地方。新的坟坑也已挖好,一排排的很整齐,墓地边新修的公路,还有停车场。站在坟地就能看到远处的山,想必父母对他们的新家一定会满意的。
  
  但这样想着的我,却又被不争气的泪水,浇得一塌糊涂。
  
  2014,3.2523:19分初稿



奶奶家的端午节



马上就到端午节了,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又称端节、端五、端阳、重午。现在,有些习俗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好多习俗是不应忘记的,从中看到先辈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重,用丰富的想象力为平淡忙碌的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
  
  小时候的我喜欢过节,二月二龙抬头,炒面、箕块、爆糖豆。端午节就更不用说了,喜欢过端午节的原因之一是可以有粽子吃,二是有奶奶做的小玩偶,也粗略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每到端午节前家里就会很热闹,门上插艾草和桃枝,为的是驱虫避邪。集市上有卖粽子的,可奶奶家的粽子都是自己包。
  
  节前,爷爷开始准备粽叶、细麻绳儿,奶奶则准备更多东西,江米、黄米、红枣、白糖、红糖、花生米、青红丝,这都是包粽子必备的原料。还有一样东西也是端午必不可少的,因为奶奶是胶东人,有些风俗还是要保留的。奶奶准备好五颜六色的绣花线,用它来扎制现在称为工艺品的小粽子,至于扎制小粽子的是有什么意义,我也说不明白,但当时只知道好看,好玩儿,
  
  奶奶是个小脚女人,心灵手巧,腿一盘坐在炕上,搓麻线,纳鞋底,做布鞋,做棉衣,奶奶什么针线活儿都会做,用丝线缠小粽子就更不在话下,只见奶奶先用硬纸壳的纸把它做成有角有楞小粽子的样子,然后用五彩线一圈一圈缠起来,缠的时候要将颜色搭配好,红色、绿色、黄色、蓝色、紫色间隔有序,非常好看,做好后还要扎制在一起。上面一个大粽子,大粽子的每个角上分别挂着一个小粽子,小粽子的大小要一样,等做好了把它们都挂在屋里十分漂亮,奶奶还会做些小一点的这样的工艺品小粽子,分给我们,小孩们会很自豪的拿到街上、带到学校给小朋友们显耀,“这是我奶奶做的”。小朋友那个羡慕的样子令我至今难忘。做完假粽子,就要开始包真粽子了,这也是我最兴奋的时刻。
  
  爷爷把买来的江米、大黄米、粽叶、花生用水泡上,大盆小盆的摆满一地,奶奶忙着洗红枣,拿出白糖、红糖、青红丝等一切准备完毕,吃完晚饭开始包粽子了。奶奶把粽叶一片片铺好放在一只手里,另一只手则抓上一把把的江米放在粽叶上,然后再放入红枣,花生把它包起来,包好粽子是三角形或四角形的,最后用麻绳捆绑起来,粽子就包好了,如果包糖馅的就放入白糖或红糖再抓上点青红丝。那时家里人口多,还要分给亲戚朋友,邻居。所以要包好多好多的粽子,等粽子全部包好,放在一口大大的铁锅里,因为端午节有吃煮鸡蛋的习俗,所以要把鸡蛋摆在粽子的空隙里,这样煮出的鸡蛋带着粽叶的香味。
  
  奶奶开始煮粽子了,先用大火把水烧开,然后用小火慢慢的煨,这样煮出的粽子又粘又香用现在的话就是入味了,厨房里开始飘出阵阵浓郁的棕香的味道,粽子是要煮一夜,直到早上天亮才能出锅。
  
  我和姐姐,小姑、小叔晚上睡觉就盼着天亮,天亮起床就过节就能吃奶奶包的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奶奶去了天国,您在那里还好吗?“每逢佳节倍思亲”,怀念奶奶家的端午节!
  




一“鹿”母女
  
   题记
  
  年华里你是我的影子临摹着我的轮廓
  
  笑靥中我是你的镜子勾勒出你的生命
  
  时针旋转侧耳聆听如影似镜你我同行
  
  每逢人间四月天,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她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女儿是自己的来世”,这便是我的影儿。
  
  母亲节,对我来说交织着百味的幸福,自豪、欣慰、惊喜,皆是我最美的礼物。女儿自小便体贴懂事。上小学的时候,她会画一束美丽的花朵送给我,没有奢侈的香水也会撒点花露水伴做花香。稍微大些她会学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有模有样的摆盘,并且加上装饰,给下班后的妈妈一个惊喜。上高中时,吃完早饭女儿背上书包准备去早自习,临走,从门后伸出半个脑袋,伴着鬼脸,“妈妈,昨晚上睡觉你的头没被隔着吧”?“没有啊”!“看看你枕头下面有什么,……我走了”。掀起枕头,一个精美的小首饰盒呈现在眼前,我小心翼翼的打开,竟是一个“玉佛”吊坠和一张祝福卡片,上面用工整的楷体写着“玉佛保佑妈妈平安、健康!祝亲爱的妈妈节日快乐”!喜欢唐诗的女儿还附上了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知道这是乖巧懂事的女儿用平时给她的零花钱节省下来给我买的,一瞬间那行激动的小幸福竟夺眶而出……。在母亲的节日里深藏着一日生产的痛与一生的记挂与幸福。
  
  若干年后女儿工作了,她会随时给妈妈买些喜欢的化装品、时装衣服、鞋子,带着妈妈品尝珍馐百味,每次出差都会给我带回惊喜。
  
  去年母亲节前的一天,女儿下班回来,带回一个快递盒子,说:"妈妈这是母亲节我送你的,看看喜欢么"?我小心打开盒子一看,看到的是周生生母亲节特供款“母子鹿”足金吊坠。它的造型精致,小鹿依偎在母鹿身边,仰望着母鹿,象征着母子永远相依相爱。
  
  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好寓意,母鹿衔灵芝以报救命之恩的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关于鹿的传说都是围绕劝人向善、知恩图报主题而展开。以鹿为题,多寓意俸禄高涨,从而增寿添福,同时以鹿喻人,刻划出母爱,母子情深,在古代故事中,鹿也经常以正义、善良、吉祥的化身出现,鹿在古代民间信仰中,都是极受青睐的动物,它是人们心目中的灵兽,是美好愿望的象征。蝠鹿同寿,“鹿”“禄”同音双关,寓意福禄双全。
  
  “母子鹿”如春日阳光,就像母亲对子女温暖的呵护和备至一样,从不间断照耀着子女,以传统金饰回馈母亲的关顾,让妈妈心花怒放。吊坠闪亮金光,高贵大方,寓意母爱的温柔、体贴入微,洋溢着温馨感觉。女儿知道自信、爱美妈妈喜欢饰品,所以千方百计也要了结心愿,这款饰品因母亲节的缘故货源紧张济南专柜还没有到货,女儿就在周生生官网上为我拍下,并在第一时间呈送到我手中。感谢女儿与我如影似镜,一“鹿”同行。
  
  这些年我与女儿一直相处融洽,既是母女,也是朋友。做事总是配合默契,心有灵犀,经常会不约而同便扮作“亲子装”。
  
  正如女儿所言:
  
  年华里,我是您的影子,临摹着您的轮廓。
  
  笑靥中,您是我的镜子,勾勒出我的生命。
  
  时针旋转,侧耳聆听,如影似镜,母女同行。

写在二〇一三母亲节
http://bbs.datianmen.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6/174935dvh9a1ys67e0eq7y.jpghttp://bbs.datianmen.com/data/attachment/album/201304/16/1749336ps6rpp8r6maxzma.jpg




盛京似海情•清明

前两天带着八个多月的外孙女赏花摘草莓,我不经意的向女儿念叨:“要是湉湉她老爷爷在,看到这小精灵,会多开心啊……”!
  
  是啊,本要接着说下去,却又戛然而止,哽咽在喉,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把它珍藏在心底。脑海中慢慢消失的映像,那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又渐渐清晰。
  
  2011年1月21日晚九点突然接到女儿来电,电话那头的女儿只是在哭也不讲话,隐约感到有一种不祥征兆,等女儿情绪稍微稳定,才知是她爷爷,我的公爹去世了。
  
  远在辽宁的小姑子先给女儿打去的电话,是担心患有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哥哥,一时间承受不住这轰然而至的打击。那年冬天,父亲已是82岁高龄了,平时血压有点高,自己却不当回事。21日晚饭后,感到心口有点闷,自己还给小姑打了电话,说不舒服,小姑放下电话就一路小跑来到老人家,只有短短十分钟的时间,老人已经摔倒在地,从此阴阳相隔。在举家团圆的春节前夕老人离开了我们,走的是那么突然,着实让家人难以接受。
  
  接到电话,第一反应就是马上要赶回沈阳,送老人最后一程。当日机票早已售尽,只有订第二天的火车票了,正赶上春运,票难买,东北方向的票就更难买了—同事要回东北老家过年,在火车站排了三天队都是空手而归。关键时刻还是要拿出“中国式杀手锏”——找“牛”人——即使票价再贵也要第一时间赶回沈阳。等接上头,说明情况后,“牛”人当即答应22号的动车帮我留三张——虽是有些违规操作,但关键时刻还是要感激“牛”友。
  
  开动的列车上,尽是回家心切的笑颜,我却随着列车的前行,沉浸于深海,陷入了片片回忆……
  
  公爹一生坎坷,生活所迫,60年前只身从山东去了东北,书写着闯关东历史故事的现实版。从学徒开始,靠他的辛勤打拼,供养着在济南的一个弟弟,两个妹妹,靠他一人的工资帮他们完成了学业。后来便在沈阳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北漂在外,没能再回到山东故土。他人生途中磕磕绊绊,前半程是为了弟妹至亲,后半程则是为了妻儿孙辈己家骨肉。老人退休前是在沈阳一家军工企业工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工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一生俭朴,性格耿直,善良,遇事从不掩饰自己,再苦的日子里,笑容也常挂脸庞。
  
  老两口膝下有三子,两儿一女。我们做为家里的长子却一直生活在千里之外的山东,虽然我和老公结婚近30年,但承欢膝下的日子却屈指可数。相隔千里,我们同老人间的亲情却是融洽,也平添了几分记挂,正像俗语中讲的“远了香,近了殃”吧。老人十分疼爱我们,这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与老公谈恋爱时,娘家极力反对我们的婚事,只因我们两家“门不当,户不对”——老公家是地道的工人出身,而我父母都是公务员。那时的我,也可能越是家里反对,逆反心理也就越强吧,终究我还是嫁给了他。公婆对我这个知性大儿媳也是另眼相看,对我多了几分偏爱,弟弟妹妹,也对我这个嫂子十分尊敬。
  
  我与老公结婚生子都是在沈阳,也都是老人为我们忙里忙外的操办。老人十分喜欢和疼爱她的大孙女,因在辽宁出生,还给她取名“宁”。女儿刚出生时性格就很倔强,爱哭,抱着还要摇着,不能放下。她爷爷那时还在上班,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个任务就是抱孙女,让我先吃饭,然后他再吃,天天如此。女儿出生在深冬,老人上一天班,还要冒着东北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骑几十分钟的自行车回家,让我都感到不好意思,他却笑呵呵地说:都一天没抱大孙女了,爷爷想抱!女儿两个半月时我们回到了济南。
  
  此后,每次回沈阳探亲老人都亲自去接站,但走时从不去送我们,他不愿承受离别的滋味,真可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虽没有生活在一起,却可以自豪的讲,对老人很尽孝道,因工作的原因,虽不能伴陪老人,每逢过年过节,老人生日,家里有大事,都会表示心意。但我们还是从心里感觉到对老人的深深愧疚,因为金钱是买不到亲情的。
  
  老人虽一生坎坷,但热爱生活,疼爱家人;虽一生清贫,却尽己所能让儿孙过得幸福,满足他们的愿望。从儿时起,女儿每次回去看爷爷,总是大包小包的特产美食,小自行车、大电子琴的运回济南,有了学习喜报,也总是电话打给爷爷。……
  
  老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就在去世的前两天他去银行打工资,知道自己在这次企业退休职工工资调整中涨了200元,心里很是高兴,和婆婆说要好好的活着,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去超市买了好多年货,等待着儿女回家团圆。老人自己也没想到他会离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他还有太多的牵挂,太多的不舍,他还有两个儿子没见到。本来我们也是要回沈阳过年的,可是谁曾想......
  
  平时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只有女儿抽时间来照顾他们,但老人只要自己能做的事情,从不愿给女儿添麻烦,上高中二年级的小孙女和他们生活一起,但也是住校,半月才回来一次,老人每隔几天都要打电话给她,问问在校的情况。
  
  转眼间,公爹离开我们两年多了,家人始终还没在悲痛中走出来,原因是老人走的太急,没让我们伺候他一天,婆婆说那是因为你爸爸疼你们,爱你们,不给你们添麻烦,不让你们多花钱。这使得我们更加难过,更加深了我们对父亲的思念。
  
  父爱如海,虽不是生父,公爹对我们儿女的疼爱却比海还深,即使是海纳百川,也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儿女的关爱。“茫然走在海边,看那潮来潮去,徒劳无功,想把每朵浪花记清,想要说声爱你,却被吹散在风里”,茫然回头,海还在那里,却已定格永恒,默然不语。
   
注:盛京:后金(清)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城内着手修建皇宫。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陪都。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



梦中的思念

文苑 2013-03-14 阅读 1.9万 回复 24

梦中的思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总是多雨,多得就像人一生怎么也流不完的眼泪。过年后,我们姐妹就多次在电话中商量着清明节要一起为母亲扫墓。
  
  也许是因为快到清明的缘故,也许是年龄的关系,近一段时间常常想起母亲。临近清明,那不时飘洒的春雨可是上天在为无数亡魂落泪?一个落雨的清晨,母亲突然在我梦中出现,她依然是原来的样子,清瘦、干净、利落,穿着那件样式新颖的“天山”牌毛衣。我只恍惚知道那是母亲,却怎么也看不清母亲的容颜。梦中的我极力想与她说上一会儿话,可她却在忙着做什么,根本没有时间理我。在焦急中,我从梦中醒来,却发现天已亮,窗外的雨还在轻声滴答。梦中的情景清晰地在眼前挥之不去,泪光中回想梦中的母亲,没有说上一句话的母亲,我心中的失落感异常强烈地浮起。母亲在世时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每次看到我们都会有说不完的话,为什么梦中的她却不肯回应我一声?难道她在怪我这许多年来对她的漠然,她离世后从没为她写下哪怕一句话?其实从她离世后我就一直想写下一些文字献给她,只是我的笔太弱太弱,母亲那无边的爱我怎么也不能捕捉。我真的是不敢,不敢随随便便地来写母亲,我总觉得母亲在自己心中是那样神圣,我怎么可以描摩好母亲的音容笑貌?怎么可能表达清母亲的思想情感?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已近八年了。这些年我一直不能在心里原谅自己,因为母亲离去时我没能在她身边。在母亲生前我一直在享受着她的爱,而她离世后我也一直感受着她那没有远离的爱。我与母亲这样深的感情,但在她离世那一刻我都没有感觉到。每一次站在妈妈的坟前,我都会给妈妈诉说一年来的事,如果她能看到她的四个女儿幸福地生活着,该是多么高兴啊!该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时候,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再也看不到她深爱的女儿,我又泪眼婆娑……好多人都说我和妈妈长得像,做事说话都很像,我有一种感觉,妈妈其实没有离开我,我的身上流着妈妈的血,所以,我幸福,妈妈就会幸福!
  
  我的母亲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早年毕业于济南第一女子师范,1948年参加工作,离休于济南一事业单位,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作为老干部,历次政治运动母亲都曾经历过,“文革”中也受到了摧残,被下放到工地筛沙子。瘦小的妈妈忍受着一切,回家后继续照顾年幼的我们。母亲一辈子对工作兢兢业业,几十年财务工作从未出差错。每到月底、年底,妈妈越是忙着加班,有时还要拿着账本回家工作到深夜。
  
  母亲十分疼爱孩子,我们姐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我们姐妹中,我从小身体就弱,长得瘦小,感冒发烧对我来讲已是家常便饭。记得十一岁那年夏天,我和姐姐一起去游泳,回来后浑身发冷,身上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当时我还以为是痱子,大夏天盖了两床被子身上还发抖。邻居给妈妈打了电话,赶忙回家的妈妈带我去了儿童医院,经诊断是患了猩红热,高烧40.7度。妈妈吓坏了,因为猩红热是传染病,所以只好把姐姐妹妹都送到奶奶家与我隔离,爸妈专心照顾我。妈妈白天陪我打点滴,给我做喜欢吃的饭菜。晚上给我熬中药,夜里一次次起来让我喝水,给我量体温。我的病很快好转,妈妈却消瘦了许多。
  
  母亲记忆力非常好,真可谓过目不忘。几十年前的事情也记得起来,我们都十分敬佩她老人家。直到七十几岁了还是耳不聋眼不花,牙齿也没掉几颗,头发白得也很少。母亲知道我们姐妹工作忙,从不给我们添麻烦,只要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自己做。
  
  母亲知道我的工作最忙,在她病重期间一般不安排我值班。她在世时最挂念的也是我,因为我原单位破产,当时孩子正在读高中。但我继承了母亲的优点,没有依靠父母的关系,从不在父母面前诉苦。经过我的努力,现在一切都好,我们的生活也奔向了小康,母亲会放心了。
  
  母亲去世那天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正在远离市区的章丘开会,下午会议刚刚结束姐姐就打来电话,说母亲病重,120急救车已经来了。我的眼泪顿时就控制不住了,但有那么多客户和同事在,我只好擦了擦泪水,强忍悲痛回到济南。
  
  我感觉最愧对于母亲的就是没能在她的身边多伺候几天,没能多陪她说说话,没能……
  
  窗外雨在飘,窗内的我已是泪流满面。母亲啊,只为你梦中的无言,我也要克服心中的怯懦,用我的心来写下一些文字,作为清明的祭品,献给你!
  
  每年清明,我都到你的坟前去看你,只是我们已天人两隔,我只能年年对着黄土,默默诉说对你的思念。
  
  母亲,如果真的有来生,我还做你的女儿!

(写在清明节前)  
  

【原创】春雨 喜雨

文苑 2013-03-01 阅读 1.6万 回复 28
春雨 喜雨

古人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推开窗户,一阵凉爽的风涌进来,灰灰的天色,如丝如缕的细雨,伴着滴滴嗒嗒的旋律,这是新春的第一场雨,喜雨啊!天地万物皆滋润。下雨了,期盼已久的春雨终于下了,新鲜空气迎面扑来。
  
  雨确实不大,滴滴嗒嗒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雾,眼前的世界被封锁在密如珠网的雨丝中。往远处看去,街道、楼房、行人,都只剩下了一个有些模糊的轮廊。我走进雨雾中,顿时,一阵清新凉爽的感觉渗透全身。雨滴在身上是冰冷的,可是空气中却不知怎么的,有一股湿润温暖的气息,仿佛报告着春天到来的消息。
  
  尽管天气还有些冷,细雨如丝,拂着我的脸,轻轻的、柔柔的,一切惬意极了。这时,风也悄悄躲了起来。对于雨的到来,大自然张开怀抱,迎接春雨的到来,脱去臃肿的衣衫,尽显这动人的音律。冷,还是有些的,毕竟是第一场春雨,空气中弥漫着天气预报员的叮咛:春捂秋冻。一切都是湿润润的,静悄悄,无声无息,像微风掠过琴弦,而那么优美自然,静静地滑过耳际。万物在春风的吹抚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正如古诗所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一场潇潇的春雨,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汩汩流动的一条溪水,愈发湍急秀丽起来。绵绵春雨把大地染绿了,软软春风把河水熨暖了。瞧,又下起雨来了。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的响声,也感觉不到酣畅的淋漓。只觉得好像这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轻滋润着大地和人心。
  
  春雨是缠绵的,敲打着雨篷的声音却有点争先恐后的意味,好像是天空的倾诉,想融入大地的怀抱。风不大,雨中的树看起来很美,像一幅画,静立着,畅快地接纳着不断的雨丝。那树枝弯曲的角度恰到好处,向四周伸延。
  
  雨,继续而断断续续。这样的天气南方最常见。可在充满活力的泉城,由于地理位置因素,气候干燥则颇冷,适时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召开,这难道不也是一场更好的喜雨么?天气固然有些冷,但伴着这雨,泉城柔美而多姿,美丽而充满了激 情,湖畔响起了春之歌,趵突喷涌,焕然一新,一切的一切,预示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春雨!喜雨!
  
  

【原创】回味元宵节

文苑 2013-02-21 阅读 1.3万 回复 15

回味元宵节

欧阳修在《生查子》中写道:“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这是写元宵节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特别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构成了一种和美、温馨、幽情脉脉的氛围。然而,小时的元宵节,却有另一番乐趣。
  
  在我小的时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正月十五看到过“花市灯如昼”的美景,还有难以忘怀的狂欢。记得那时元宵节也和现在一样有三个内容:一是吃元宵,二是看花灯。第三就是看踩高跷,耍龙灯,划旱船了。虽然内容是一样的,但大都是自己亲手制作,所以小孩子们都是特别高兴地过节,因为吃的、玩的、看的,都有。
  
  先说自己做元宵。记得每年元宵节前,爸爸都会准备好江米面、白糖、玫瑰酱、桂花酱、青红丝、芝麻、花生……然后把这些配料制成元宵馅,再加上少许面粉调制好,做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剂子。这时我总会跟在爸爸身边,一边看一边会趁爸爸不注意拿起做好的元宵馅剂子放到嘴里,真甜啊!在南方,元宵是用江米面包上馅做成的,但我们北方做元宵叫做晃元宵,就是先把制作好的元宵馅剂子放到一个盛着清水的容器里蘸一下水,然后再放到一个盛着干江米面的容器里晃,这样反复几次,就和滚雪球是一个原理,元宵就越来越大了。每当这时我都会给爸爸帮忙晃元宵,感觉很好玩,这样制作出的元宵吃起来特别松软,和现在在超市里卖的元宵口感是不一样的。元宵做好后,爸爸会把元宵分成几份,给奶奶的,给大姨、二姨的,给大舅三舅的,还有给同院住的邻居的。
  
  吃完元宵等天黑就该看花灯了,小时候正月十五,家家都要挂花灯,也是自己制作的一些简易花灯。作为知识分子的爸爸可不会干这活了。记得我家的花灯年年都是二姨夫给我们做,姨夫会扎制挂在门上的圆圆大灯笼、五角星灯笼,还有我们小孩子拎着玩的花样灯笼。我特别佩服二姨夫,各式各样的灯笼他都会扎,还给我们扎制能在地上拉着玩的兔子灯、老虎灯。记得姨夫是用细铁丝扎好架子,然后外面糊上彩色的纸,糊好后还要用毛笔粘上油彩画出图案或写上节日的祝福,最后还要在灯的底座上固定一个放蜡烛的钉子,这样晚上点上蜡烛灯就更漂亮了。每当回忆起小时候的元宵节,仿佛就在眼前。
  
  万家灯火明月夜,火树银花不夜天。夜晚最令小伙伴高兴的,是每年只有在元宵节才能看到的具有我们山东特色的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了。各种扮相的男男女女穿得花里胡哨,有打扮成小丑模样的,有猪八戒背媳妇的,好不热闹!顽皮的孩童提着心爱的花灯在人潮中穿梭,一路追逐嬉闹,寻找着他们自己的童趣。有的还会跟着踩高跷、扭秧歌的鼓点,嘴里大声地喊着“锵锵,嘁锵嘁,锵锵,嘁锵嘁”,还学着大人的样子扭起了秧歌。元宵节也可以说是中国的狂欢节,其风俗活动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显得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像欧阳修所描绘的那种和美、温馨、幽情脉脉的元宵节不多见了,但“月与灯依旧”,除了一家老小围着电视机看元宵晚会之外,怕是再也找不到我儿时的乐趣了。

2008.2,14 情人节让我幸福,让我痛

看过女儿的博文《异处情人节——华氏50度的幸福》一文,让我回想起2008.2.14那天的确是家人都在感受着幸福,看着孩子们的表现,孩子们的快乐,真是幸福无处不在。

2008年春节,我和老公带着女儿和准女婿,妹妹妹夫带着儿子及未来的儿媳一行去了厦门,福州,武夷山旅游,在匆匆旅途中,我们从泉城飞到福州,又从铁轨间滑到武夷山,再乘大巴驰骋到厦门,又行船至鼓浪屿,……一路欢歌一路行,各班工具路路通。忙哉乐哉!“2.14”是旅游的最后一天,我们的成员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是成双成对,虽然我们成年人对这个节日不看重,但在异地也感受到了“节日”的幸福。异地的玫瑰花,异地的情人节蛋糕,使幸福升温。

这是一段摘自女儿《异处情人节——华氏50度的幸福》的片段: “ 这段旅程中有我最真的感动——我们简单而幸福的情人节。以前,不是我在学校帮着老师处理事务,就是宝宝(女儿的男朋友)忙着加班,中、西情人节总是草草而过,我敏感的孩子脾气总会让柔弱的心被小锤敲击的刺痛。今年的2.14恰逢我们返程的那天,碧空、和风,华氏50度——厦门的风听到了我的欢笑,鼓浪屿的砂看到了我的幸福。在码头边,趁我和倩倩不在,宝宝和大威早已从厦门街头的小妹篮中买到了鲜红的玫瑰,当我们两个傻兮兮的回来时,那两个傻小孩儿看着我们直笑,只见他们走过来,小心翼翼的从怀中取出一支火红的玫瑰,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媳妇,情人节快乐”!(因为是在街头嘛,两个大小伙到腼腆起来了,o(∩_∩)o…)我和倩倩开心得合不拢嘴。后来,趁着去南普陀的时候,我们俩偷跑出来,在厦门大学校外一家小西点屋,买了两个特可爱的情人节蛋糕,还有手工制作的中国土布吉庆送财鼠,急匆匆的跑回大巴上,送到两个小伙子手中。不一会儿,甜蜜的滋味便从舌尖入口过喉,直入心扉。……

“人生数载,一路走来,似乎觉得今年长大了好多。许是工作的缘故,能理解到父母的辛劳,宝宝的劳碌,更加感到了自己是生在福窝里的小孩。生活,就是要在大家努力经营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再珍惜,珍惜眼前人,珍惜身边事,珍惜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也把幸福与大家分享,祝你们合家幸福安康!”

记得那天女儿还当着大家的面说我爸每年都会给妈妈送礼物,送巧克力的。是的,连续多年了,每年的“2.14”老公都会送我一份惊喜,精致的巧克力礼品盒,还有我喜欢的饰物。只是今年当着众多的亲人和孩子憨厚实在的老公有些不好意思罢了。

去年的2.14情人节那天,老公下班回来的很晚,我以为他忘记了今天的日子,但他进门第一句简单的话就是:“看看喜欢吗?”,接过精美包装的礼盒,我何止是喜欢,感动与兴奋的我眼睛已经湿润,他下班后不辞劳苦,跑了几家店才买到我喜欢的十二属相巧克力。他知道我喜欢吃甜,更知道我特喜欢巧克力。今年没送我礼物,多少有些遗憾,我不会怪他。回忆同样能感受到幸福。因为爱不在乎有没有礼物,只要心能在一起,爱,没有年龄限制。

就在这一天我同时也收到了几位朋友的短信;祝我节日快乐!幸福和快乐就这样相互传递着......

性格开朗喜欢开玩笑的我同时也把短信传递到朋友的手机上,我没在意,只是在过后的几天里才知道我的短信引起了小小的误会。我很自责,我不想让我的任何一个朋友因我而受到伤害,至今想起这件事我心都在痛......

2008.2.14 让我幸福,让我痛。

情人节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节日快乐!


过年那些事——扫房 (二)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人们各自都在忙年。不由想起了那首民间流行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做为中国人无论是你家在天南地北,只要一进腊月门,过年的气氛就会越来越浓。虽然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味减淡。但冲淡不了的是乡情和亲情。每每这时我总会想起儿时过年的点点滴滴....

记得小时候,年前家家必须要干的就是首先要把房子扫一扫,这一天一般会选在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或是小年后的一个休息日。到了扫房的日子全家总动员,妈妈把准备好的旧报纸一张一张的盖在床上、桌上、椅子上....总之是能盖的地方都要盖上。我们姐几个就帮爸妈收拾小零碎,爸爸则“全副武装”:头裹毛巾、身披围裙,手持绑在长杆上的鸡毛掸子和扫地笤帚,我们姐妹几个也被指挥得团团转。爸爸开始扫房了,绑着扫帚的竹竿在爸爸的挥舞下,从屋顶开始,自上而下,由里到外,逐一清洁。一年的尘土被爸爸扫了下来,墙上变得干净了,看着尘土落满了爸爸的衣衫,尽管爸爸带着帽子、口罩、眼镜但也变成了土人,小时候的我们这时总是感到爸爸打扮的很可笑,有时我和姐姐会笑的前仰后合。等爸爸扫完房子,妈妈就会和我们姐妹一起收拾,擦拭座椅、家具、擦门窗玻璃。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全家要忙碌多半天,个个灰头土脸,但屋里屋外,焕然一新,全家人心情舒畅,准备过年了。



过年了,总要洗澡,干干净净过年。说起过年洗澡,对于现在来讲已不是什么问题,家家住着单元房,有卫生间或电热水器、或太阳能、或燃气热水器家家必备。但在六、七十年代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住平房,卫生间(以前都叫厕所)要是一个院子里能有一个厕所,就算是住房条件不错的了。有很多人家是一条胡同里才有一个公厕。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们,夏天可以在家洗澡,也只不过是用大一点的洗澡盆,到了天气凉了就要去公共浴池洗澡,那时父母单位每月都发洗澡票。记得济南当时比较有名的浴池有铭新池、新新池,新生池当时我们家住在现在的经七纬二路,离铭新池不远,所以妈妈都会带我们姐妹去那里洗澡。
号称“华北第一池”的铭新池坐落在济南经三纬二路,德式建筑上下三层,还有地下室,有二百四十余个房间,用现在的话讲档次比较高。因为那时浴池少,去洗澡需要排队,进门买好澡票,淋雨每人一角五分,盆浴每人四角。服务人员会给你泡好茶水,喝茶等候叫号,浴池有淋浴,也有单间的盆浴,男士还有大池浴。铭新池服务比较完善,内有修脚室、理发室、按摩、搓背。
在铭新池洗澡,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洗澡脱下来的衣服,不是像现在放在一个小厨子里锁上,自己拿着钥匙,洗完澡自己取出就可。而在铭新池是在休息室的房屋高处悬挂着许多竹竿,顾客把脱下的衣服捆在一起,挂在竹竿上,拿个号牌,就算存上衣服了。最大特色是可以把衣服交给服务员让他们把衣服洗干净,烘干烫平,等洗完澡就可以穿上干净整齐的衣服走了。
话扯远了,再说妈妈带我们洗澡,每次妈妈带我们姐妹洗澡都是要一个单间,如果是年前洗澡,那是要排长队的,至于这个队长到什么程度,那就是要从妈妈下午下班就带我们去,而且要带着吃的喝的,换洗的衣服,大包小裹的一大堆。如果爸爸没时间去送我们,那就只有乘坐三轮车去了(那时的人力车,相当于现在的出租车)。排队等候的时间是漫长的,小时的我们只知道玩,在浴池等候时也不会停止,那里室内温度很高,我们脱掉棉袄、棉裤只穿秋衣秋裤也是玩的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一会渴了,一会饿了,就会去找妈妈拿些吃的喝的。一直等了不知多长时间,好容易排上队了,进了单间浴室,我很清楚的记得服务员先拿着装有碱面的小桶把浴盆里里外外刷洗了一遍,然后把床上换上干净的床单,换了浴巾,毛巾。妈妈爱干净等服务员走后,又重复的把浴盆刷洗一遍,开始给我们姐妹三个一个个洗澡,累的满头大汗,嘴里还有不停的嘱咐着我们什么,现在想来妈妈真的是很辛苦,很能干的,妈妈给我们洗完澡,姐三个又开始吃、喝、玩。虽是半夜也没有困意,等妈妈自己洗完澡,已是半夜,我们也玩累了,困了...在床上胡乱躺着就睡着了,妈妈叫醒我们,穿上衣服准备回家。这时爸爸一直是在外面等我们。
儿时过年最辛苦的是爸妈,年年过年都是如此。










【原创】感悟秋天

文苑 2013-01-30 阅读 1.4万 回复 15


风渐渐地凉了,蝉鸣履行完历史使命,不在狂躁,透过光秃秃的树枝上零星的叶子,思绪在沉默中弥漫开来,当一季岁月的浩歌唱玩的时候,郁郁葱葱的夏天终究要走的,秋天便以一种天高云淡的广袤与生命的深邃走来,月色皎洁无浊,那一缕光把一些白日的喧嚣和虚伪都隐去了

  坐在这月色中,心中涌起一份茫然,犹如着秋天的院子。今年的秋天不寻常地甚至令人惊异,昨日的一场暴风雨无情的将树枝打折,树叶一片一片飘下、那一霎那,犹如一个在苍茫人生中远离故乡的游子,无家可归。在艰辛的人生之旅中探求,我并不愿刻意去寻找的一种情感生命苦短,旅途漫长,茫茫人海相知随缘,而那些不断重复、不断厌倦的烦恼,如魔鬼般的蹂躏着人类的神经,不可逃避的难以逾越的痛楚永远也逃脱不掉,岁月却在沧海桑田里流逝中成为往事。

  风大了起来,树上零星的叶子沙沙作响,,眼看秋天来了,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的如此狼藉。岁月一茬茬轮回,哪些伤痕累累的树怎样才能度过这风霜雪摧的漫漫寒冬……. 尽管晚秋有些凄凉、有些无奈、有些残忍,但四季中我还是喜欢秋。

  这样想着想着不觉忽然间,想到了人生,人生如四季,儿时似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青年好似夏天,用火热的激情奋斗着未来;中年就如秋天,在满心喜悦中收获着曾经的艰辛与汗水;老年好比冬天,细细品味着曾经的酸甜苦辣。 暮然回首,却发现那失落的正是自己想拥有的。那份无奈,那份凄凉,只有化作片片落叶,伴着秋风融入大地的怀抱。

  人生的秋天,固然有种“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但更有一种对成功的骄傲与自豪,对曾经奋斗不息的肯定与回报。

  在硕果累累的金秋,伴随着和风,充满着希望,思绪就犹如一只只蝴蝶,在花坛中起舞,这是对人生的梦想。

  对于季节更替的感触,一代代的文人墨客说不清已沉积了多少的感悟,他们已将一切说得淋漓尽致,而对秋天的感悟最发人深省的还是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一反历来人们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地赞美了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我喜欢秋天,感悟秋天。

easygolili 时间:2012-08-20 15:42:00 点击:135 http://bbs.tianya.cn/post-no16-233207-1.shtml



补充内容 (2013-1-30 17:51):
我发了原文网址,大家可去看看